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武当传说 >

《白蛇传》故事探源 女妖精何时开始害人?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4-29   浏览次数:

随着佛道两教的兴起和壮大,而本土的原始宗教余绪尚存,于是大量神仙精怪纷纷涌现,并见于著录。六朝到隋唐的志怪小说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动植物以及鬼怪变化的异类女子与人类结合的故事,她们与人类的互动关系各有不同,也表现出当时社会思想的多元状态。

《白蛇传》故事探源 女妖精何时开始害人?

人与妖真心相爱(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妖真心相爱

在《搜神记》所载的一则真心相爱的故事中:

金友章者,河内人,隐于蒲州中条山,凡五载。山有女子,日常挈瓶而汲溪水,容貌殊丽。友章于斋中遥见,心甚悦之。一日,女子复汲,友章蹑屣企户而调之曰:“谁家丽人,频此汲耶?”女子笑曰:“涧下流泉,本无常主。须则取之,岂有定限。先不相知,一何造次。然儿止居近里,少小孤遗,今且托身于姨舍。艰危受尽,无以自适。”友章曰:“娘子既未适人,友章方谋婚媾,既偶夙心,无宜遐弃。未委如何耳?”女曰:“君子既不以貌陋见鄙,妾焉敢拒违。然候夜而赴佳命。”言讫,女子汲水而去。是夕果至,友章迎之入室。夫妇之道,久而益敬。友章每夜读书,常至宵分,妻常伴之,如此半年矣。一夕,友章如常执卷,而妻不坐,但伫立侍坐。友章诘之,以他事告。友章乃令妻就寝。妻曰:“君今夜归房,慎勿执烛,妾之幸矣。”既而友章秉烛就榻,即于被下见其妻,乃一枯骨耳。友章惋叹良久,复以被覆之。须臾乃复本形,因大悸怖,而谓友章曰:“妾非人也,乃山南枯骨之精。居此山北,有恒明王者,鬼之首也,常每月一朝。妾自事金郎,半年都不至彼。向为鬼使所录,榜妾铁杖百。妾受此楚毒,不胜其苦。向以化身未得,岂意金郎视之也。事以彰矣,君宜速出,更不留恋。盖此山中,凡物总有精魅附之,恐损金郎。”言讫,涕泣呜咽,因尔不见。友章亦凄恨而去。

这则故事中,男女主角一开始的调笑与“江妃二女”故事还颇有些相近之处。而两人的对话先是玩笑戏谑,既而真情表露,两情相悦;在真相大白之后,异类无害人之心,而人类也无嫌弃之意。金友章在不慎发现被下女子为一枯骨之时,既不惊恐也不后悔,还深为怜惜地“惋叹良久,复以被覆之”。这与“白娘子”话本中许宣在确知白娘子为妖,而向法海求救未果时,竟吓得欲投西湖自尽也不敢回家的态度相对照,其差别恐怕不仅在于个人的胆量。更重要的还应该是两者各自生活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所认知的异类对人类的有害程度是大不相同的。

比如《搜神记》中对于妖怪的认识就比较客观:

“千岁之雉,入海为蜃;百年之雀,入海为蛤;千岁龟鼋,能与人语;千岁之狐,起为美女;千岁之蛇,断而复续;百年之鼠,而能相卜:数之至也。夫神明之正,非妖能害也;万物之变,非道所止也。久远之浮精,必能之定数也。

这些观点都没有把妖类设定为正统宗教力量的对立面,还带有原始自发宗教的万物有灵论和天命观。

《白蛇传》故事探源 女妖精何时开始害人?

女妖害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妖真心相害

不过与此同时,把异类推向人类对立面的趋势也已经出现,如下例:

钱塘人姓杜,船行时大雪曰暮,有女子素衣来岸上。杜曰:“何不入船?”遂相调戏。杜合船载之。后成白鹭,飞去。杜恶之,便病死。

这则故事中前半部分和其他遇合故事一样,都是男女相悦,以调笑成事,后来女子现原形离去。这只白鹭鸟恐怕是这几个变化故事中,最不令人嫌恶和害怕的动物了,而且文中也没有明确指出这只鸟对人有哪方面的害处,最后竟让杜姓男子嫌恶到一命呜呼的地步,可见也代表了当时人对异类的一种态度。

把这种异类的害人之处描摹得最为详尽恐怖的,就是一向被认为是《白蛇传》故事前身的唐人传奇“李黄”。故事前半部分讲陇西人李黄在长安东市见一绝色白衣女子,问得是袁氏孀妇,与其女仆攀谈,跟至其家门,被请入中庭。白衣女之姨以求助还贷之名向李索要三十千钱,李欣然奉上,于是得与白衣女欢会:

……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至。第四日,姨云:“李郎君且归,恐尚书怪迟,后往來亦何难也。”李亦有归志,承命拜辞而出。上马,仆人觉李子有腥臊气异常。遂归宅,問:“何处,许日不见?”以他语对。遂觉身重头旋,命被而寢。先是婚郑氏女,在侧云:“足下调官已成,昨日过官,觅公不得,其二兄替过官,已了。”李答以愧佩之辞。俄而郑兄至,责以所往行。李已渐觉恍忽,祗对失次,谓妻曰:“吾不起矣!”口虽语,但觉被底身渐消尽。揭被而视,空注水而已,唯有头存。家大惊慑,呼从出之仆考之,具言其事。及去寻旧宅所,乃空园,有一皂荚树,树上有十五千,树下有十五千,余了无所风。问彼处人,云:“往往有巨白蛇在树下,更无別物。”姓袁者,盖以空园为姓耳。

这个故事显然是以描摹异类害人为目的,并极尽铺陈之能事,营造氛围,终于把阴森恐怖的气氛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自唐以降,凡涉美女蛇之故事皆属此类,那也就难怪许宣得知白娘子是巨蟒,而助法海又未果的情况下,会情急要跳湖自尽了。“李黄”故事不但恐怖气氛营造得成功,其对好色男子的劝惩意味也相当明确。但这个故事没有僧人或道士的出场,妖怪造成的恶果无可挽救,只能听之任之。因此唐传奇“李黄”传虽然已经具备了后世“白娘子”故事的若干情节,也只能算其前半部分的源头。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故事探源》整理发布,作者王艺,选自“古籍”微信公众号)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