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逍遥无为之道 度有情之无情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5-01 浏览次数:次
文/知乐斋主
道情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各地都有保存。五十年代,一曲“翻身道情”唱遍中华大地,古老的道情艺术又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道情”何以得名?道情源于何时何处?人们或许并没有过多关心,在人们普遍的意识之中,道情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乃是纯粹的民间艺术形式。然而翻开道情的历史,追溯它的发展历程,我们依然能够追寻它隐藏在历史之中的真正面目。
道情艺术(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情起源于唐代的仙歌道曲
早在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嵩山道士寇谦之制《云中音诵》道曲中即有《步虚声》和《华夏赞》,传至后世便成为宫观中的斋醮法事音乐,称为道情法曲。真正意义上的道情起源于唐代的仙歌道曲,但最早使用“道情”一词的,则是在宋代。
在敦煌遗书《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中也见记载:“唯向人间畅(唱)道情。” 道情属道教声腔艺术,是渔鼓的前身,又名“黄冠体”,乃是道士诗歌的体裁,自有发心抒情之意。明代戏曲理论家朱权称“黄冠体——道家所唱者,飞驭天表,游览太虚,俯仰八弦,志在冲漠之上,寄傲宇宙之间,慨古感今,有乐道徜徉之情,故曰道情。” 其释义重点在道,表现的是道家的逍遥自在的情调。
元代的燕南芝庵在他的《唱论》中对“道情”有如下解释:“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礼。” 见解可谓十分独到。道教的道情,其道在逍遥无为之道,其情为度有情之无情。最初的道情称道歌或道曲,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的工具。道教崇尚自然清虚,道士们“神游广漠,寄情太虚,有餐霞服日之思” ,因此道情之产生,不仅具有“演道抒情”的宗教意味,而且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唱道情”条云:“道情,乐歌词之类,亦谓之黄冠体。盖本道士所歌,为离尘绝俗之语者。今俚俗之鼓儿词,有寓劝戒之语,亦谓之唱道情。江浙河南多有之,以男子为多。而郑州妇女唱之者,每在茶室,手扶铁板,口中喃喃然。” 依然把道情理解为道教诗歌,而“郑州妇女”所唱者,似乎又是民间化的艺术形式。
张果老倒骑毛驴(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南唐沈汾著《续仙传》一书曾经记载:“蓝采和……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长三尺余。常醉踏歌,老少皆随看之。” 这种徒歌可能就是道情的最初形式,而且很受人们的欢迎。同为八仙的张果老,是道情艺人的典型形象,其常常倒骑毛驴,手拿道情筒,边走边唱,度化世人。道人们念经诰(经过改编的经典,具有韵律,以适合演唱的需要)或道教俗讲,常常在文字上加上一定的曲调,是为经韵,也叫步虚词。既为了取悦神灵,也为了便于记忆,其优美的旋律还能够引发听者无限的神思,蓝采和、张果老所唱便是所谓的仙歌道曲。
道情艺术民间化的趋势
由于道情短小精悍,可以独立演唱,历史上一些道士或奉道文人便乐于运用它来“演道抒情”,由于文人的大力推动,道情艺术不仅在宫廷流行,也开始在民间兴盛。唐代的宫廷道曲的发展,道情艺术臻于成熟。宋代说到底乃是典型的市民社会,道情的情感性、形象性特征,造成宋代民间的说唱、鼓词、小说等大量使用道情发展情节、表现人物和抒发感情。南宋时,道情演唱以渔鼓和简板伴奏,所以又称之为“渔鼓”。
到了元代,道情艺术民间化的趋势更加明显,道情广泛应用在戏曲创作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道情杂剧。明代张三丰是著名的道情诗歌作者之一,他的道情诗歌吸取唐宋词的形式,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精神。到了清代,道情艺术广泛流传在民间,文人也大量参与到道情的创作之中,郑板桥、徐大椿和袁学澜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道情诗歌作者。
道情最初表现形式:徒歌
道情的前身乃是唐代的道教经韵,最初的表现形式可以追溯到徒歌。所谓徒歌,就是边走边唱的表演形式,这种形式甚至在现代某些地区的道情演唱中还保留着。蓝采和的踏歌于市和张果老的骑驴唱道情就是典型的徒歌。在道情艺术发展的初期,道情艺人即云游道士们大多崇尚自然,又加上独来独往的个性,徒歌乃是最为简便和适合个人演唱的表现形式,他们口唱经诰和道教神仙故事,出没于市井街巷、村庄集市,宣传出世思想,度化世人。
蓝采和(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最初的徒歌没有伴奏乐器,后来出现了简单的伴奏乐器——渔鼓和简板。渔鼓和简板虽然形式简单,却富有极强的表现力,为徒歌增加了迷人的魅力。在蓝采和和张果老的道情演唱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两种伴奏乐器的普遍使用了,而且渔鼓一直伴随着道情艺术发展的历史,甚至成为道情艺术的代名词。
徒歌这种演唱方式由于其形式的简便和韵律的优美,受到民间的普遍欢迎,但徒歌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道情。宗教的发展总是离不开艺术的作用,利用艺术传经布道是各种宗教惯用的手段。三国时期的陈思王曹植在佛教的经赞颂偈艺术基础上创造了梵呗,佛教音乐在争取信众的过程中,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力量。
在与佛教争夺民间信徒的斗争中,道情艺术才逐渐发展起来。为了吸引更多的民众,道士们演唱道情时,也常常三五做伴,分工合作,道情艺术的表现形式走向多样化,不仅形成了固定的曲调,而且伴奏乐器也逐渐丰富起来。道情艺术美的形式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还流传到了宫廷,并且在宫廷音乐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唐代道情影响和活动范围盛极一时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艺术的黄金时代,创造了叹为观止的诗歌艺术,在统治者的大力影响下,道情音乐在宫廷广泛流传。早在隋代,已经产生了用于斋醮服务的法曲,称作乐章,李唐一朝,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道教宫观大大增多,从而道教活动也频繁地开展起来。
为适应道教法事的需要,仙歌道曲得以广泛制作,尤其是唐玄宗在位年间,每因玄元皇帝庙兴建而诏作道曲。唐玄宗的重臣贺知章、韦韬等人都是著名道士,他们都曾经参与制作宫廷道曲,唐玄宗本人也是著名的道曲作者,曾经制作《霓裳羽衣》等道曲,他的宠妃杨玉环为其配排舞蹈。当时道教广为流传,传教道士云游天下,到全国各地传道时皆唱道情,宫观道曲和宫廷道曲也随之流传到民间,道情之影响和活动范围盛极一时。
道情艺术的最终成熟
道情法曲具有大型组合乐章的特点,它的伴奏乐器不限于渔鼓和简板,而是更加丰富多彩,铙、钹、钟、磬、幢、箫、琵琶等乐器被广泛应用在法曲道情的演奏中。如果说法曲道情是指宫廷音乐和宫观音乐,那么俗曲道情就是流传在民间、使用俗曲音调的民间道情音乐。从道情的发展历史来看,经唱是为法曲的前身,而道教俗讲则发展成为俗曲道情。
渔鼓(资料图 图源网络)
到晚唐法曲道情已经随着唐帝国的没落走向衰败,到了宋代,道情艺术主要是俗曲道情趋于成熟,虽然法曲道情依然宫廷和宫观存在,毕竟曲高和寡,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而最终走向消亡。然而法曲道情的艺术成就却得以继承,在道士和文人的推动下,对民间俗曲道情的发展影响深远。
宋代是民俗风味比较浓厚的时代,道情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得以蓬勃发展。宋代的道情也叫做“鼓子词”,乃是使用道情艺术的形式,讲述民间的故事,取消了道情传经布道的宗教意义。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了“鼓子词”在宫廷流行的情景。
如果说道情鼓子词还是一人主唱兼说白,那么道情戏则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够完成。其伴奏乐器也不再仅仅是渔鼓和简板。在与民间舞蹈和戏曲如梆子戏等结合之后,其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道情发展到曲艺艺术的形式,表明了道情艺术的最终成熟。
“道情”属于曲艺的一个类别,但它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道曲。与道曲的为斋醮法事活动服务相比,道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道情可以通过一定的动作表演,使内容更加具体可感,同时它还可以穿插念白,使其内容更易于为人所理解。念白的穿插和内容的“动作”导致了道情的曲艺属性向戏剧属性的游移。因此,我们看到在元杂剧《岳阳楼》、明代戏曲《蓝关记》等许多戏剧作品中往往通过道情来发展情节。(腾讯道学独家稿件,编辑/怀霜)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知乐斋主,腾讯道学专栏作家。)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