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天文学家李明彻道长[近现代时期]
栏目分类:道教人物 发布日期:2017-06-25 浏览次数:次
清朝嘉庆二十叁年戊寅(1751—1832),两广总督阮元正在总督衙门焦急地等着一个人的到来。究竟他等的是哪一位重要的人物呢?
塬来,当时阮元正在修《广东通志》,一时之间硕学通儒毕集志局。而阮元认为古人把《通志》称为图经而不称之为志,可知绘图的重要,所以特别注重绘图。他急切地想找一位精于绘测的通学之士担当此任,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恰在此时,粮道卢元伟向阮元推荐了时居广州的黄冠李明彻真人。
李明彻真人字大纲,一字飞云,号青来,番禺人,生于乾隆十六年辛未(西元一七五一年)。世居广州。父品君,母林氏,继母朱氏。真人自幼天姿聪敏,过目成诵。从学于广东名儒陈鸿章恕高,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无不烂熟于胸。且品格端严,有茅容之风,鸿章以大器期之。然而真人却视功名如粪土,不事举业,好从方外之游。年十二即出家修道,父母弗能强之。真人于是入罗浮山冲虚观,思觐异人受业,惜无当意者。只是在冲虚观拜牌簪冠入道,道号明彻。稍长除学道外,还对天文学、数学、测绘学、丹青等均有深造,终日钻研,孜孜不倦。但觉孤陋寡闻,于是出外云游参访,遍歷名山大川,寻师访友,不耻下问。
清乾隆中叶间,适逢江西道教龙沙大会,天下高行道流云集,明彻听到消息后前往拜会,得遇高人石和阳。授以《道德经》、《阴符经》、《黄庭经》等经之真诀与秘要,道学因而大进,窍妙皆通。后返广州白云山麓隐居闭户着书,将《阴符经》、《黄庭经》等经之精义一一陈述与注释。在乾隆五十八年癸丑阳月,付梓行世,以示善与人同之意,供同道者参考,祈道脉中兴,是所厚望。此承先启后之旨,不遗余力也,因此真人此举令全国各处道门皆知其名。
李明彻真人不仅精于道学和推步之术,而且旁及西洋绘画和传统的中国山水人物画。真人叁十多岁的时候,有大吏寻求洋画上贡,众人都一起推举李明彻真人。当真人当众画一幅洋画之后,大吏大为满意。让真人搭乘官船和贡使一起上京。到了京师,真人挂单于十方丛林白云观内,接触道门各派高人异士,再遇石和阳,得内丹精奥,道学大进。他还拜学于当时的钦天监监正,得其传授皇家大内的秘传推步之术,在天文学上取得了很大的长进。
真人回到广州后,对自己所取得的学问并不满足。当时澳门是各国外轮的泊岸聚集之地,因此有很多从事外语翻译的人,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供了方便。真人于是前往澳门购买各种天文仪器,向欧洲人学习研究用天文学计算、地理绘画的方法。由于西方人只是口述,并没有中文的资料,于是真人发愿,把自己平生的天文学知识归纳成书。再次回到广州,真人居白云山,费尽心血,歷时数载,写下了岭南道教史上的第一本天文学着作《圜天图说》叁卷,续编二卷。书成之时,真人已经五十多岁了,可谓皓首穷经了。
真人后又发现粤秀山(今广州越秀山)山脚龙王庙适于清修,于是又在龙王庙挂单。当时江西虔南黄一桂来广州探访其表兄粮道卢元伟。因为黄一桂生性好静,也在龙王庙寓居。每当晚上星辉满天的时候,黄一桂就坐在殿庑下乘凉,与同座指认天上星斗,在座之人听了之后莫不叹异。恰巧有一次,李明彻真人也在座,却默不作声。黄一桂见状大为惊异,一再追问之下,真人才与其在丹房内穷究天地日月星度经纬之学。两人谈论至深夜不辍,黄一桂不禁对真人天文知识甚为敬佩。再看见真人的案桌上有一册《几何篇》,才知道真人精于天文推步之术。卢元伟粮道亦精通天文学知识,黄一桂几次把他考倒了,并且把李明彻所着的《圜天图说》给他看,卢元伟看后深为讚赏,并认为《圜天图说》没有一点虚假的东西,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该书一定能留传后世无疑。于是把李明彻真人推荐给两广总督阮元。
阮元择日以礼召见真人,年逾花甲之李明彻真人携着多年努力精心着作的《圜天图说》来制军衙门进见,分宾主座下,真人献上《圜天图说》。阮元细看,觉得对天文之星像解说非常详析,并用西洋法绘製图案,又极精緻完善,不禁讚叹真人为张宾、傅仁均之后崛起的又一个天文奇才。于是延请真人加入志局,主持省志的地图绘测、主理天文等职务,委託分纂舆地略,测定广东日晷度数之高低,矇影之阔狭,图示北极出地之度数。绘列南极之星像,以上各节均是旧志所缺少。在修志期间,也有他人把绘就全省及各县地图献呈阮元审阅,阮元看完摇头说,非李真人担任不可。又有有说李真人虽深究天文学,却未必懂绘製地图。阮元又说,李真人一定能造。结果由真人一一绘製出来。阮元十分满意。现在广东通志所有全省及各县之地图均由真人负责绘製出来。
真人不负众望,绘成完善的舆地略六卷,和略度附近南极星图分野气候一卷。当时真人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阮元破格把这《圜天图说》编入《通志艺文略》。
嘉庆二十四年,李明彻真人因在修省志时寻宋代万松山故址,寻访至广州市河南(今海珠区)五凤村的漱珠岗。见此岗南临珠海之滨,北望白云屏藩之障,西来五凤,东接七星(岗名)。松石清奇,山环水曲。因名之曰漱珠。真人见漱珠岗有仙山洞府之规模,海岛蓬莱之恍样。发愿待省志修成之时,在此建立道场,开成法界、以后在此栖息修炼。
阮元见真人年七十有一之羽士名贤,仍惶惶未有安居颐养、晚年修真之场所,甚为惋惜。因劝真人何不建一宫观,为修真归宿之处,且遗教后人。真人对曰早有此意,地点亦有选定,恨绵力之不足耳,于是阮元为之发起募化,得各府州县绅士及善长仁人等赞助,卒得鉅款,与编《广东通志》酬金集合而能玉成此举,无不赖阮元之力也。清道光四年,李明彻真人遂将前择定之地点河南五凤村旁万松岗作道场。当地之姓族张、林、陈等绅耆父老磋商后,均愿送出地段兴建道场,真人即送回各姓族一笔礼仪酬谢。
同年,兴建纯阳观大殿一座,殿后八仙楼一座,悟真堂一座,山门灵官殿一座,白石砌朝斗臺一座,张王爷庙一间。并有杨孚石边祠砖瓦等石,于是又在塬处重建石边祠一座,另又重建崔菊祠一座。道光六年,又建船厅一间,悔过轩一间,澄心堂一间,另丹房数间。因当时兴工掘地得茯苓数石,其大如斗,应是百年之精英,真人服之,虽然年近八十,神气仍无衰老之态。
道光四年(西元一八二四年)春二月,阮元见慧星出现于南方,边戍卒告急云:有外夷船舶密有往来,疑是外寇入侵。遂问李师。对曰:中国气运叁几百年来,得天体之秀气,不畏外寇及武器精绝,可无妨。
当时广东的米价甚贵。李明彻真人对阮元说:洋米的价格只有本地米价格的一半,应该开放洋米入口。但当时洋人因清政府的米税太贵而推辞了。阮元而是上奏道光皇帝免除洋米的入口关税,以茶叶作为交换,但米船上带出的货物仍然徵税。于是外国的米船源源而至,人民不再受到米贵之苦了。阮元有《西洋米船初至》的诗记述此事:“西洋夷船来,毡毳可衣服。其余多奇巧,价贵甚珠玉。持货示贫民,其货非所欲。田少粤民多,价贵在稻榖。西洋米颇贱,曷不运连舳。夷曰船税多,不赢利反缩。免税乞帝恩,米船来颇速。以我茶树枝,易彼岛中粟。彼价本常平,我岁或少熟。米贵彼再来,政岂在督促。苟能常使通,民足税亦足。”
道光六年的春天,南方的天空有彗星出现。阮元推测广东有乱兵,于是询问明彻真人,真人以岁旱回答。又问可否祈禳?真人说,祈禳无益于事,应当做好抗旱的準备。因在前年定下米船入口免税,但出口的关税仍然照徵。洋人重在利益,如果免除其出口货税,洋米一定会大量到货,虽然有旱灾也没有问题。阮元按照真人所说的去做,洋人果然将米大量运至广东。当年的秋天大旱,而米价反而比平时便宜。以后虽然旱情继续,但却不至于存在饥民遍地的事情。粤人食洋米这一事,世人都颂扬阮元的明达,但实际却是明彻真人的暗中帮助。正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真有道之士哉!又道光六年夏月,有慧星现于东方。阮元又请问真人,对曰,此妖气也,不久自灭,应在西陲。果有西域异族张格尔叛乱,清帝有备,事发执而杀之,乃平。
道光九年(西元一八二九年),纯阳观全部落成,如在观正面前边之瑞宝村回首朝望,全座于漱珠岗上,纯阳观殿宇巍峨,茂林苍翠,有仙山洞府之奇。加以山下四水环绕,映带左右,又似玉碟一明珠,因此改称万松岗为漱珠岗。在当时举行落成开光典礼之日,亦一时之盛,各处羽士名流、骚人墨客接踵而来参观。车水马龙,络绎于道,流连欣赏不已。即有林姓秀才求拜真人为师,赐号至亮,为首徒;继有雷姓善士,亦相继求拜为师,赐名至鸣,送来田地等。续有拜师求道大不乏人。
李明彻真人生性淡远,不妄交外人。平时清静自守,只以诗画自娱。创建纯阳观之后,凡有请托者,皆以世外人拒之。平素与世酬酢,不过以丹青自见其能罢了。其着述除《圜天图说》外,还注有《道德经注》二卷、《黄庭经注》一卷、《证道书》一卷、《修真诗歌》叁卷。
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叁二年)的中秋佳节之夜,真人与众徒在讲经石前围坐,训示道奥之妙后,回寝室静坐,众人均异而讶之。次日侍者才发现真人已于寝室中坐化。享寿八十有二岁。真人遗蜕初葬于叁元里松柏岭,后一九五零年迁葬漱珠岗山麓,至一九六六年文革后,又迁到对山葫芦岗。至一九八叁年,由纯阳观道人吴宗海、黄诚通等人多方设法办妥手续,最后才得以迁回漱珠岗永久安奉。
纵观李明彻真人一生,虽乃隐于玄门之一黄冠,却并非信口谈玄之流,而是一学贯中西之士。真人以天文之学着于当时,虽然以今天的目光来看,尚有不足的地方,但在当时确是甚为稀奇,难怪名公大人也要为之倾倒。道教先贤对科学探索孜孜不倦的态度,在今天也是我们后辈需要学习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