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武当传说 >

登涉茅山且悟道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7-11   浏览次数:

  

  一

  临近岁末,茅山道院各个宫观之间的走动也频繁起来了。用二茅峰和三茅峰当家向道长的话来说,三座山头一家亲。2000多年前,茅氏三兄弟从遥远的陕西咸阳一路跋涉到江苏句容,在句曲山上修道炼丹,济世救人,得道成仙后,百姓感其恩泽,尊他们为“三茅真君”,并改句曲山名为“三茅山”,后来简称“茅山”。茅山山脉蜿蜒曲折,茅氏三兄弟化作的大茅峰、二茅峰和三茅峰如同绿色苍龙相连,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宫五观”(即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崇禧万寿宫和乾元观、玉晨观、白云观、德佑观、仁佑观),分别高低错落在这条逶迤的山脉上。

  “三宫五观”最早是在唐代开始建造的,完成于宋元时期。唐宋时期的茅山道教高道辈道,朝廷给茅山道士加封赠号,敕建宫观,最鼎盛的时候,山上的宫观庵院发展到了250多处。到了明清时代,主要致力于宫观的维护与修复。那时候,北方全真道派传播的不断扩大并传入茅山,万宁、万福、万寿三宫沿续正一道统,乾元、玉晨、白云、德佑、仁佑五观全部习传全真道派。只是,随着光阴的流逝,五观大都湮灭在荒草丛中,唯有三宫依然稳稳坐落在大茅峰的山巅、山肩与半山腰,延续着上清道统的脉络和使命,传承道教文化。

  

  茅山被道教奉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自然孕育和兴起了众多道教教派,其中著名的有始创于东晋中期的上清派,南朝齐梁陶弘景所创立的茅山派,宋元时期的清微派等,茅山道教遍及大江南北,流传海内外。2013年,当地政府为了结合现代旅游的需求,深度挖掘茅山的道教精髓,在二茅峰和三茅峰的遗址上,重新复建了“德佑观”和“仁佑观”,恢复了茅山上清与全真两种教派兼容的格局,并于2014年底成功晋级为国家5A级风景区,到茅山进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历史仿佛一个大的轮回,北京至茅山“东方列车”专列开通后,茅山道教向北方传播的愈加深远。很多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信众直接来二茅峰和三茅峰,体验全真教派的养生课程,在清修中参透自己,悟道人生。

  复建后的德佑观位于二茅峰之巅,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方位呈南北走向。庙宇的屋顶是镂空的木质结构,上面覆盖着钢化玻璃,阳光直接穿透进来,照得殿堂明亮而温暖。许多遗址上的残垣断壁嫁接其内,有种古老与现代并存,历史与现实相融的意味,神态各异的神像和鲜艳的经幡融成一道新景,在从前的尘埃里起起伏伏。德佑观的门前,是一幅极其应景的楹联:峰高红日近紫气东来金牛现,观古白云深青山常在黄鹤飞。如果站在道观往东南方看,道祖峰、金牛洞,隐隐约约的老君像尽收眼底,从西南方看过去,白云观的遗址近在咫尺。听茅山道院的住持,撰写这幅楹联的杨世华道长说,茅山历史上就有道人养鹤的传统,元符万宁宫“黄鹤常临”的石刻匾额是最好的佐证。

  

  从二茅峰徒步到三茅峰,须经过一条长约2.2公里的山脊,穿过一路的杂树生花,犹如走过一条花草繁杂的观光走廊,山上庙宇以天地灵气褪去建筑本身的雕琢之感,云遮雾绕,恍若仙境。快到三茅峰顶,远远就传来了坤道们弹奏的筝曲,时而悠扬时而婉转,使人如临电影场景里一般。矗立在三茅峰峰顶的仁佑观与德佑观遥遥相对,仿佛只要青山在,天地在,乾坤就在,两个道观在沧桑的岁月里相互印证,彼此守望。三茅峰的粉墙,黛瓦,漆得朱红的木门,一道一道的木栏栅,就好像长在山里似的,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特别是一进观门有条至简的大道,在密密的林木映衬下,青砖铺就的石阶像长长的天梯,带着无比神秘的色彩,直至通真门门口。

  可能因为三茅峰是坤道清修的道场,每一次涉道登山,都会有种分外亲近的感觉,也有着不一样的收获。仁祐观的设计与别的宫观不同,坐北朝南的大殿高大而敞亮,茶馆、斋堂、静室等建筑物在一楼一字排开,二楼是道众的生活区。观里的坤道都很年轻,大的不过三十多岁,最小的也就20岁,刚从道学院毕业。她们吃住都在山上,大约两周才下一次山,平常的生活日用品都是请人带上山。不过,坤道们并不像常人想象的那样不识人间烟火,她们烧斋饭,煮茶水,在空地上种菜,都是自己动手。每到春秋两季,通往山里的石阶小路都会被野藤杂蔓淹没,为了给登山者清出一条道来,她们握把手锄或是铡刀,躬着身子铲草,一铲就是两三天,坤道身上宽松阔大的道袍被山风吹得轻舞飞扬,越发衬的仙气盎然。她们在山路上不断移动的瘦小身影,成了登山者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因为工作之便,我经常与三茅峰的坤道走动,有时和她们合奏一曲古筝,有时在小茶馆里品茶,也有时集中在静室里盘腿打坐练瑜珈,在袅袅渺渺的熏香里,享受幸福时光的无声和漫长。山上的静室是专门供居士信徒修身养性的雅间,装修风格极其古典,偌大一间屋里,除了供奉着小茅君的神像外就是一溜子的棕榈蒲团,靠墙码放着。静室的窗子很像一幅天然的画轴,推开窗玻就是植物的枝枝蔓蔓,顺着一路延伸的绿看过去,三茅峰独高处,端坐着一座玲珑的小石亭,相传汉光武帝遣使者吴伦奉献黄金曾埋于此,这段典故在《真诰》卷十一<稽神枢>有详细记载。

  在三茅峰清修,很容易将自己沉溺一段历史,天地静谧,有着神意和人意达成无需言说的和谐,人世纷争淡去,红尘喧嚣远去,哪怕是隆冬季节,山间的青草枯黄枝叶零落,人的内心都是温暖的,饱满的,清新的。如是来的是时候,恰巧遇到山间日落,可以感受从黄昏到夜晚的寂静,感受时间缓缓缓缓地过,天慢慢慢慢地黑,一片被幽暗的群峰包围的夜空下,月光流泻,尘世的繁华沉入了谷底,心中充满了对天地自然,对世界万象的感恩和满足。

  

  二

  人是群居动物,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离不开品茶论道讲古经。就好像这次岁末相聚,坤道们表演的茶道确实让我们惊喜,单是泡茶这一项动作就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一小颗一小颗枯叶团般的茶粒子,在沸水中迅速泡得鼓胀,仿佛瞬间有了道性,经过茶漏过滤的茶汤,碧绿喷香,惹的同事们端着闻香杯连连称赞大呼好茶。其实这些香气四溢的绿茶都是茅山自产的。茅山是茶乡,二茅峰和三茅峰野生的茶树尤其多,每年春上,都会有识茶的道士上山采茶,制茶,品茶。他们卜居深山僻野,却独拥丰厚的精神幸福,这是再多的金钱和名利也换不来的。

  茶与道自古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全真教重视喝茶,哪怕外出云游挂单,乾道们也会随身带着茶叶与茶具,走到哪里都要摆一摆茶道。所以马珏在《长思仙.茶》诗中云:“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他认为茶就是清心的,是修道之人追求的精神生活。最早的时候,陶弘景在《杂录》中也说过,“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大意是指茶与得道成仙的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那丹丘子,是直接给樵夫指点佳茗的仙人,可见道家对茶这种自然之物的深刻认识。

  

  提到道家与茶,自然绕不过“茅山老人” 沈一清。书上介绍:沈一清是江苏丹阳人,字东升,出生年月不详。雍正九年(1731年)腊日二十,年近七旬的他来到三茅峰修炼。沈一清深谙道家的辟谷食气之法,一连多天都不进食,完全以荆棘为屏风,以山洞为房屋,以松枝为拐杖,以落叶为蒲团,端坐不动。他修炼的时候正巧时值新春,大茅峰上的九霄万福宫热闹非凡,而二茅峰的德佑观和三茅峰的仁佑观却鲜有香客踪影,仁佑观外的路上满是野草,观内的诸神像如同坐在露天,身上的金装早已蚀去,长满了绿苔。

  沈一清不忍诸神没有供养,自己动手除草清路,并下山搬运断砖修仁佑观。老人毕竟是上了年岁,上山下山搬来搬去渐渐力不从心,干脆把衣襟脱下当畚箕兜装在雪地上拖行,他在雪地里挖砖头,挖得十指鲜血淋淋。老人的行为感动了天地,信众们纷纷慷慨解囊,出资的出资,出力的出力,把仁佑观修缮一新。沈一清在三茅峰苦修5年,他在山岭坡地上栽满了茶树。种茶品茶,很自然地成了老人日常的乐事。沈老人不但自己以饮茶栽茶为乐,也以茶待客,以茶作祈祷、祭献、斋戒以及“驱鬼捉妖”的供品,他赋予茶以“养生”之道,使得茶,这味人间草木,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味道自然又醇绵。直到现在,还有些上了年纪的老道说,三茅峰的野茶都是“茅山老人”当年种下的。

  其实,“茅山老人”遗留下的远远不止这些野生的茶树。乾隆八年(1743年)的秋天,他又开始着手修复德佑观,这项工程耗费千金,劳动强度大,难度更大,最终在他的徒弟陆心如、李真如、钱本兹等人的帮助下修复成功。沈老人不管日子如何清贫,都坚持乐善好施,他经常把下山化缘来的斋米接济穷人,遇到雪天,还用斋米喂鸟雀……在常人看来,老人每日吃茶,诵经,在天地自然中修行,这样的日子枯燥无比,可他却过得如此自得而美好。沈一清晚年修建了德佑观和仁佑观,为茅山道教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人尊称他为“茅山老人”,并将他的精神永载山志。从此,“茅山老人”与两座山峰同在。

  

  置身幽然静谧的仁佑观,任杯杯盏盏的茶牵着自己在天地间神游,似庄周亦不是庄周。夜幕下的山风将枯藤老树吹打的叭叭直响,耳边不时有道乐声声漫过:福寿无量天尊,福寿无量天尊,福寿无量天尊,福寿无量天尊……在这个流光溢彩的时代,人们快节奏地生活,物质与精神失衡,心早就被各色各样的欲望填满,灵魂变的脆弱而空虚。这时候,人们渴望回归,回归原始的山水,修行,悟道,寻找丢失的本真。然而,悟道不一定要隐遁山林,生活中处处皆是道场,悟道是向心内的探索,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只有把身子放轻松,将心腾空,才能领悟生活的真谛,更好地悦纳自己,接纳他人。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