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国学资讯 >

参差荇菜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8-05-24   浏览次数: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这是《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的诗句,大致的意思是:高矮不齐水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姑娘身材好苗条,弹琴鼓瑟娶过来。《关雎》是一首写男女恋情的诗,大意是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一个男子的爱慕,那“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让他日夜不忘,而“琴瑟友之”便成为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不过,今天读这首诗,引起我们关注的不是“左右采之”的“窈窕淑女”,而是“窈窕淑女”所“左右采之”的“参差荇菜”。因为“菜”及其与“饭”为主体所构成的饮食,成为中华民族生活的主要内容,一直反映和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关雎》诗中的“荇菜”,即莕菜,龙胆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茎细长,节上生根,沉没水中。叶对生,漂浮水面,夏秋开黄花,嫩茎可食,全草入药,又可作饲料或绿肥。唐杜甫《曲江对雨》:“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从古到今,真正认识“荇菜”的人并不是很多。因为孔圣人就承认“吾不如老圃”,即我不如种菜的老师傅。《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杨伯峻《论语译注》135页,中华书局1980-12-2)。所以,南北朝时期北齐杰出学者颜之推(531年——590年以后)在《颜氏家训》中两次说到“荇菜”的认读。《颜氏家训•书证》:“《诗经》上说:‘参差荇菜。’《尔雅》解释说:‘荇菜,就是接余。’荇字有时也写作‘莕’,前代学者们的解释都说:荇菜是一种水草,圆叶细茎,其高低随水的深浅而定,现在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它,它那黄色的花就像莼菜,江南民间也称它叫猪莼,也有人叫它荇菜。后魏的刘芳对此都有注释。而河北地区一般人都不认识它,人们都把《诗经》中所说的‘参差荇菜’认作苋菜,把人苋叫作人荇,也确实太可笑了。”(《颜氏家训全译•书证》第254页)。“梁朝有位叫蔡郎的,忌讳‘纯’字,他不事学习,就把莼菜叫作露葵。那些不学无术之徒,也就一个跟着一个仿效。承圣年间,朝廷派一位士大夫出使齐国,齐国的主客郎李恕在席间问这位梁朝的使者说:‘江南有露葵吗?’使者回答说:‘露葵就是莼菜,那是水泊中出产的。你今天吃的是绿葵菜。’李恕也是有学问的人,不了解对方的深浅,猛一听见这话也无法去核实推究。”(《颜氏家训全译•勉学》第144页。贵州人民1993-5-1)

  “荇菜”只是一种菜,而且是一种野菜。那么,菜是什么?菜,《说文解字》:“艸之可食者,从艸,采声。”意思是说,“菜,可供食用的草。从艸,采声”。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说:“凡草木之可茹者谓之菜。”(李时珍《本草纲目》第1055页),即凡是可以吃的草木就叫作菜。菜字的结构是上草下采,意思是采集野草。采是採的本字,甲骨文的字形是一只手正在采摘树上的果实。采摘果实是采,采集野菜也是采。“神农尝百草”实际就是采集、选择可吃的野草。《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音罗)蛖(音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音悄)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音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意思是说,远古的时候,人们吃野草、喝生水,采树上的果实充饥,吃螺蚌之肉度日,因此经常受到疾病毒伤的侵害。于是神农便教人们播种粮食,观察土地的优劣、干湿、高低等,因地而制宜,并且遍尝各种野草的滋味、水的甜苦,让人们知道哪些应当避开、哪些可以食用。在这个时候,神农一天要中七十次毒。由神农开始的这种采集、选择野草的生产、生活方式延续时间很长,至今没有绝迹,所以,反映西周时代社会生活的《诗经》中就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诗句(李乐毅《汉字演变字典1000例》24页)。蔬字的结构上草下疏,疏字本义为生子气通,引申为疏通、疏解,因疏导而通畅;蔬是疏通草,意为需人工疏通的草。人工疏通即种植、栽培,于是“菜”变成了 “蔬”,即由野草栽培成家菜。简单地说,菜是野草,蔬是家菜。  俗话说 “看菜吃饭”,这说明了饭菜关系的密切和菜在饮食中的重要性。饭,《说文》: “饭,食也;食,米也。”可见,古人所谓 “食”,指 “饭”或 “吃饭”之意,即食用谷米做成的饭。就一餐的食物而言,一般人最低限度要有饭和饮 (汤水),所以有 “饮食”一词延用至今,生活水平高的人还要在饭与饮之间加一项“膳”,即菜肴。但这饭、饮、膳三种类型的食物并不是平列对等的,特别是饭与菜两者有主有次,饭主菜次,菜肴是为配饭而设,汤水为佐食而做。在远古的时候,主食粗糙,难以下咽,以菜羹助食。《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粝粲之食,藜藿之羹。”粝指粗米;粝粲之食就是粗米饭;藜是一种野菜,藿是豆叶,藜藿之羹就是野菜和豆叶煮的汤。粗米饭难下咽,必须用羹下饭。《孟子•尽心上》:“舜之饭糗(音秋)茹草也,若将终身矣。”糗是干粮;饭糗是吃干粮;茹是吃,茹草即吃野菜;饭糗茹草,单吃干粮难以下咽,必以野菜汤佐饭下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孙叔敖相楚,……粝饼菜羹。”意思是孙叔敖在楚国当宰相的时候,过着吃粗米饼、喝菜汤的生活。 《战国策•韩策》: “韩地险恶山居,居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就是说韩国山势险要,居住在那里的人,一般吃豆子饭、喝野菜汤。

  菜在饮食中,不仅有 “助”食的作用,还有 “充”即充实营养的功效。成书于战国至东汉时的 《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在论述食疗时说: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从饮食烹饪角度来看,这里 “养、助、益、充”讲的就是饮食结构,其中 “五菜为充”的“五菜”,历代注释家都说是 “葵、藿、薤、葱、韭”五种菜,实际是一种大略的说法,不能机械地认定;“充”乃“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五菜为充”的意思是说,只有“养、助、益”,还不是完全合理的食物结构,必须有“充”,才能使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得到充实和完善。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来看,蔬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综上所述,菜原本是野草,经人工选择、栽培而成蔬菜。菜随时代、地域、条件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内容。在远古时代,它是佐食的菜羹;在战乱和灾荒岁月,老百姓只能在 “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中艰难度日;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人被区分为肉食者和蔬食者,在 “朱门酒肉臭”的同时, “路有冻死骨”;在今天的饮食中当作副食和营养品的蔬菜,几十年前还是主食和果腹的美味、救命的粮食。这或许就是菜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上一篇:我教女儿种菜
下一篇:象棋与人生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