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失,春节民俗文化将何去何从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6-21 浏览次数:次
内容摘要:春节的种种民俗活动多如繁星,喜庆而各具特色,往往表达着人民对来年的祝福与祈祷。春节民俗充分体现了我国5000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春节民俗更是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很多商家在春节前后大卖各种商品赚钱,很多人在春节暴食暴饮住院,很多人在春节放烟花引起伤人火灾事故,而且因为春运更导致全国交通超负荷运转,现在的春节晚会也一年比一年烂。可是,日益失去传统文化内涵的春节还有多少年味,没有年味的春节还算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吗?也只有给春节传统赋予新的元素,才能让这一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得到继承、发扬和光大,才能增加春节文化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舞春牛”的衰落
据查,舞春牛”本是广西邕宁县等地春节游艺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通过舞春牛”,一方面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丰衣足食,另一方面感谢牛的辛苦,满怀深情地赞颂一起辛勤劳作的耕牛。村民也借舞春牛”交流一年收成、生产技术、农业知识。牛身用竹片编织而成,黑布或灰布做套,绵纸做头和角,画上中眼。两人一头一尾钻入布套中,边唱边舞。一人头包毛巾,手扶犁架跟在后面,做犁田状。其他人或提灯笼,或敲锣鼓,或领唱春牛歌。每到一村,先在土地庙前表演,叫做老虎入村投土地”。然后挨家挨户预祝人寿年丰。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
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从初一闹到元宵节。舞春牛”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可是,遍寻南粤大地,今天的舞春牛”再不复往日光景,竟已到无人可舞、无牛可舞的境地,仿佛只有老人们昏暗的记忆中,还留存着那么一缕亮丽的影子。
一位曾赫赫有名的舞春牛”表演者叶圣罗老人,不无伤悲地吐露,现在已经没有人愿学这种土得掉渣”的玩意儿。80多岁的叶圣罗老人回忆:过去我们一边舞春牛,一边报春、打春、赞春,边舞边唱赞春词,挨家挨户送春牛图和写着迎春接福、春到家兴、春到福临之类的小红幅。每到一处,总是人头涌动、万人空巷。”
确实,作为一门古老而传统的技艺,舞春牛”实在比不上现代网络、电视、KTV等高科技的通俗有趣、便利舒适。可是,传承了2000多年的民俗文化却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隐没,这些文化有着深刻的民族特色,地土风情,是我们了解一个地方文化的最直观的形态,是团结一个民族精神的最有力的纽带。
春节文化的民俗习惯
不仅只是舞春牛”,春节的种种民俗活动多如繁星,喜庆而各具特色,往往表达着人民对来年的祝福与祈祷。例如转糖饼、滚灯、皮影、斗鸡、跳房、踩高跷、滚铁环、舞龙灯、竹麻号子等的民间绝活表演,可谓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的精髓所在,历来都在中国的春节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这首民谣道出了北方的传统年俗,记载了文化、生活历史,更反映了中华民族春节文化的世俗性、广泛性。这段表明如何忙碌操办春节的民谣,多少年来传唱至今,表达着迎接春节的喜悦心情。
普遍流传于大众中的贴春联、贴门神、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守岁、祭财神等春节必备”,是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必定会遵守的习惯,有了这些,才算是有了年味”。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等中、南部地区,都会在过年前的一段时间内熏好大量的腊肉腊鱼,作为过年的信号。还有舞龙灯,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舞龙灯的习俗,寓意请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出灯,十五结束。灯龙”由九节组成,舞龙灯时非常热闹,前有二至四对排灯开道,排灯后还有鱼、虾和蚌壳、灯笼等,在锣鼓、号角声中晃头摆尾,畅游各街头巷尾。
春节民俗充分体现了我国5000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春节民俗更是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
民俗文化的流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的春节民俗,犹如浩瀚烟波中的微尘,逐渐被淹埋在了历史的洪流中,不复往日辉煌。传统春节正在日渐式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的一份联合调查显示,现代人对于传统的春节民俗文化已经不那么熟悉了。近半数的人表示自己过节期间会放鞭炮”和给晚辈压岁钱”,只有两成不到的人会烧纸摆供祭奠祖宗”以及写对联、福字”。春节活动日益趋向简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们传统民俗文化的进一步流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教授罗红光表示,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复杂的祭祖仪式由于难以操作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古时候人们可以通过祭祀的仪式来展示自己的家族兴旺,在现代,大家同样需要寻找一种对外显示自己经济水平和家庭状况的方式,所以压岁钱就越给越多,烟花爆竹也越放越奢侈。他认为过年方式的变化是由社会的变化决定的。民俗的流失是年轻人对文化的重新选择。有一部分民俗文化可能是流失了,但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精髓,而且必须在当时的文化土壤中才能生存。年轻人在传统的节日中加入了现代元素,其实是中国民俗文化对现代生活的一种适应。我倒觉得这是文化的一种进步”。一位网友却提出春节过年回家只是一种形式,对家人的团聚之情不一定要通过过年回家来体现。很多商家在春节前后大卖各种商品赚钱,很多人在春节暴食暴饮住院,很多人在春节放烟花引起伤人火灾事故,而且因为春运更导致全国交通超负荷运转,现在的春节晚会也一年比一年烂。”可是,我们以此为由,就可以要求取消春节过年回家团圆的风俗习惯了吗?
春节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是民族特征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巩固情感、维系亲情的纽带。可是,日益失去传统文化内涵的春节还有多少年味,没有年味的春节还算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吗?
法国巴黎一家私立民俗博物馆馆长曾说:100年后,中国人要研究苗族的服饰文化,或许还要到我的博物馆来。”还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地方性民俗文化技艺,也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黯淡,不复记忆。背装,又叫背妆”、背桩”,据说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河南省嵩县旧县镇西店村的民间艺人,在吸取戏剧、曲艺、舞蹈、雕塑等多种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可是如今,却很少有人会这门技艺了。目前民间艺术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局面,在南京,过去家家户户都会扎花灯,如今只有几十个人在做这种工作;在江苏扬州,工艺厂艺人的工资只有500元,抵不上当地一个保姆的工资;一个雕刻象牙的艺人,目前在南京大学的图书馆里看门”。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无奈地说:从事民间艺术的人越来越少,这样下去,民间艺术最终将毁灭。”民俗文化存在断代危机。带有传统意味的春节往往不太受青少年的欢迎,另类的西方节日文化却虏获了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尴尬。社会的多元化,文化的价值经济化,大众媒体对洋节”的猎奇与追捧,商家对洋节”的有意炒作,恰好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的快节奏,尤其是年青一代的时尚追求。而传统春节习俗古老而繁琐,内涵深远却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观,再加上并不明显甚至根本没有的经济价值,失宠自然难免。
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任何一种文化传统的断裂,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幸存的民俗文化,已经越来越脱离其存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生存状态中被抽取出来,成为一种戏剧化、仪式化、观赏性的文化商品,已然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仅剩空虚的外壳,供人赏玩。春节在法定假日的规定下,已经成为单纯的假期,是一年一度的黄金周”的开始。
传承民俗从创新开始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延续至今,是中国人自己最渴望的一种自觉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节也是一种文化胎记,包含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春节以其特有的乡土情结和亲情,形成了一种最为强大的精神同心力,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曾在2005年撰写了一份《保卫春节宣言》,向社会呼吁要对传统节日多一些关心,对洋节日”少一点盲目的热情。这份宣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一场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孰重孰轻的辩论。《宣言》从开头就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我们会过年吗?我们到哪里过年?《宣言》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然而在今天全球化”和商业经济”等新的文化语境下,以春节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节日正在遭受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应该保卫”好我们的传统节日,决不能让它在洋节日”的围攻”中丧失魅力。
无独有偶,2008年12月25日,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先生表示:洋节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自己。”冯骥才认为,洋节”盛行还有一个历史原因: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淡化了民族民俗。随着人们生活富裕,需要用一个个节日掀起娱乐高潮,这时发现我们的传统节日贫乏”,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于是,那些富于人情味的洋节便顺理成章地钻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可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国人普遍抱怨年味”越来越淡,对洋节”越来越重视的时候,春节”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漂洋过海,在国外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放射出愈发璀璨的光彩。美国总统曾就我国农历新年发表贺词,美国纽约州于2004年11月将春节定为法定节日,纽约市旅游局在旅游手册中将唐人街迎新活动列为不可错过的”观光项目。菲律宾政府也将中国农历大年初一确定为全国特别工作假日”。
传承春节传统,不是口号上的喊喊,更是行动上的防微杜渐、勇于创新。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创新,任何事物都将是一潭死水。恢复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必须用有效的创新手段,改造春节传统的文化活动,为之注入现代文化的元素,使之既获得国民喜欢,又得到国际认同。也只有给春节传统赋予新的元素,才能让这一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得到继承、发扬和光大,才能增加春节文化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电话、短信等现代化的通信方式,已经在一定意义上替代传统的团聚方式,甚至成为一种新的民俗文化而被普遍接受。经济的发展,也许冲淡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息,但也为传统文化节日注入了新的元素,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
过节旅游成为春节人口流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正在改变过节的传统方式。春节期间全国众多旅游点都推出各种形式的民俗旅游。在山东淄博,周村古商城举办游周村古城,过民俗大年”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包括赏花灯、猜灯谜、戏曲展演、民间杂耍等活动;在安徽乾县,则推出了可供游人参与的打食桃、裹粽子、写春联、辞岁、扎灯笼、拜祖宗、拜大年等系列民俗活动,还组织地方民间艺人表演极具特色的地方小唱、民间歌舞、民俗婚礼等。传统民俗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精神的外在风度与文化底色,而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则为促进传统民俗的回归开辟了一条新路。
民俗文化张扬的表现形式,表面似乎是传统或怀旧的回归,实质上却是民族民众心中情感意愿和立场观念的展示,其内里往往蕴涵着文化观念的转变和价值的重估。春节的外延还可以扩大,内涵还可以挖掘,赋予更多的民俗活动以时代意义,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节日的喜”和庆”,会让这个古老的中国节日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