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国学资讯 >

千年唐饺 为冬至而来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6-21   浏览次数:

  先自我介绍下,我叫唐饺,来自公元618年-907年,就是你们说的唐代,具体是哪一年出生的,记不清了,都已经是千年老朽了,记忆力不好是很正常的,不过考古人员告诉我,我是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那里干燥,所以我才得以保住真身,要不然早就灰飞烟灭了,哎呀,忘记重要的事儿了。

  在我们大唐,流行唐诗,就像你们现在的流行歌曲,今天过节嘛,带来两首我们大唐著名诗人写的诗,那真是至情至性,温暖有感觉。

  小至作者: 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作者: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这诗好吧?你们小编说,准备了一篇小文章,给你们普及普及我们饺子的来历,好好看,有奖励,听说是……算了,还是不要剧透,要不小编下年冬至都不让我来了,再见,祝你们冬至快乐啊!

  饺子的来历饺子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古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至少在汉代末年,饺子就已成为当时人喜食的佳品了。不过那时还不叫饺子,而叫“馄饨”,当时蒸吃,类似今天的蒸饺。北齐颜之推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偃月形的馄饨,其实就是饺子,但也有称为“饺饵”的,如在《正字通》中有这样的记载:“今馄饨,即饺饵别名,俗屑米面为之,中空里馅,类弹丸形,大小不一,笼蒸唆之。”明代出现专用的饺子名称,《万历野获编》引述一些有趣的流传于京城的对偶句,“细皮薄脆对多肉馄饨,椿树饺儿对桃花烧迈”,可见馄饨、饺子、烧麦已有了明确的区分。这些新疆吐鲁番出土的饺子,其形状和今天北方的饺子一模一样,证明早在1000多年前,饺子不仅已在中原成为“天下通食”,而且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成了当地人的美食。

  跟饺子一同出土的还有花式繁多的点心。唐代已有“点心”一词,当时有一个叫郑傪的人当了“江淮留后”,一日,家人为其夫人准备了“晨馔”,夫人正在化妆,便对她自己的弟弟说:“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另外,《幻异志·板桥三娘子》中也记:“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做烧饼于食床上,与客点心。”文中的“点心”是作动词用的,均有先吃一点食物以充饥的意思。当时,现代意义上的点心被称为“果子”,例如圆仁在长安过新年,“众僧上堂,吃粥、馄饨、杂果子”,这里的杂果子就是点心。至迟到了北宋,“点心”已作为名词,在记载北宋都城汴京风情的《东京梦华录》中,就记有每日交五更时,一些酒店便点燃灯、烛,开门营业,卖“灌肺及炒肺”,“并饭、粥、点心”。又如记述南宋都城临安风情的《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中,亦有“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之语。饺子、点心等食品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出土,反映了新疆与内地在生活习俗方面的相互影响。(撰文:赵永)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