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国学资讯 >

寻香识面食:清真食品的文化内涵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6-22   浏览次数:

  

  炸油旋子

  

  炸油香

  

  制作馕

  中国清真食品、清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清真饮食文化在伊斯兰教传入的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带有浓郁伊斯兰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本土饮食文化。它是诸多文化长期交融演化的结晶,并体现出统一性、融合性、地域性及时代性特征。

  清真面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高超的制作技艺则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柔软的面团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或喜好,进行特殊的加工,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塑造出任何寄托各自心愿的象征体,或者是通过某种制作方法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体现地方或民族的民风民俗。清真面食体现了穆斯林的聪明才智,渗透着地方和民族特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以饮食唯良、必慎必择、严格卫生、讲究营养和注重保健的特点,为广大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群众所喜爱,成为各地清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旋子

  我印象最深的清真食品是一种叫“油旋子”的面点。所谓“印象最深”,有多个原因。首先是平生第一次知道除牛羊肉之外,面食也有清真食品;其次是味道独特;第三是名称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我上小学的时候,曾有一段时间生活在河南农村。那时候农村的生活很清贫,缺荤少腥,玉米红薯是主食,白面细粮只有来客人或走亲戚时才能享受到。有一回,我跟姥姥和舅舅一起到一家离我们村子很远的亲戚家做客,我后来才知道那家亲戚是回族人。在她家,我吃到了那时记忆中最好吃的饼。这位远房亲戚见我们来,马上下厨端上鸡蛋茶,接着就张罗午饭,说吃“洛油蒜”(音)。听到了这个食物名称,年轻的舅舅马上露出期待的眼神,姥姥也说很久没有吃到她做的这道美食了。只见她麻利地洗手、和面。在醒面时,她出门摘回一些绿色植物叶(我长大后才知道是藿香)。把藿香、葱、蒜捣烂,在碗中加清油和鸡蛋调成糊状,把醒好的面揉匀,分成几个剂子,把每个剂子擀成薄皮,将藿香、葱蒜、菜油和鸡蛋液泥抹在面片上卷起。边卷边抻,至面皮极薄,卷成螺旋形圆柱,再按成扁圆形,放在铁锅里,烘至两面挺身,再刷点清油,用文火轮番烘烤至熟。这就是油旋子,层数有几十层之多。油旋子和火烧外型差不多,但吃火烧拿着吃就行,吃油旋则一定要捧着吃,因为刚出炉外酥里嫩的油旋子被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外皮会在唇齿间顷刻炸开,油香、面香混合着特制调料的香味……极好吃!当时只记住了一个带河南口音的名字“洛油蒜”。30多年后,偶然在山东的回族人家里吃到了相同的东西,这回经过细细询问,终于知道了那个“洛”音是普通话“烙”,“油蒜”是“油旋”。油旋子是回族面食中的佳品。

  油香

  想到清真饮食,我的脑海中有个对联就压不住地要往外蹦:“匡盛嘧哈拉拾哈,瓦壶天水盖碗茶”。这是甘肃一家东乡族餐厅门口的对联,大家都能读出其声,但大都不能完整知其意。下联一看便知是说茶水。盖碗茶,或叫“三泡台”,对这种茶,凡到过西北的人都很熟悉。上联却是东乡族语言,“匡盛”是指油香,“嘧哈”指牛羊肉,而“拉拾哈”是东乡族刀切长面条,俗称长饭。这副对联,显然是这家饭店的招牌,既表现了店家的文化功力,更体现出了东乡族饮食文化的特色。

  东乡语“匡盛”所说的油香,是必须要说的清真食品。

  一位回族学者告诉我:“先有油香,后有回回。”看着我惊诧的表情,他先给我讲了油香的来历。在回族中有这样的传说: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从麦加到麦地那,麦地那城里的穆斯林早闻穆圣的到来,欣喜若狂,家家都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迎接穆圣。穆圣看到请的甚多,究竟到谁家里去呢,难以决定。最后穆圣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妙法。他让自己骑用的骆驼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后面。骆驼停在哪家门口,他就到那家吃饭。走着走着,那匹骆驼终于停在一户人家的门口,穆圣就走进了这家。这是一户贫苦的人家,家里只有老两口。男的银须飘洒叫阿尤布,见了风尘仆仆的穆圣来到自己家中,异常高兴。喜出望外的阿尤布老汉用上等的面粉、最好的香油为穆圣炸制了香美的油香。穆圣对油香赞不绝口,并与众人分食。穆圣在阿尤布老汉家吃油香的故事传开后,人们便有了在节庆和婚丧大事时炸制油香相互赠送的习俗,油香也成为一种神圣的食品。后来,阿拉伯人到中国传教、经商,又把这种做油香的习俗传给中国穆斯林。在回族独具特色的面点食品中,炸油香被看做是真主赐予穆斯林的圣洁、佳美的食品。每逢开斋节、 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表示尊祖继俗.除了自己食用以外,还要相互赠送,以示祝福和纪念。回族人的油香,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重要的是它寄托了回族人一种神圣的精神和信仰。回族学者说,在有些回族散杂居的地区,回族人的传统已经所剩无几,但炸油香的传统却完好地保留着,炸油香仍然是非常神圣的工作,油香从来没有消失,味道也依然如故。

  不起眼的油香,其历史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在每一位回族同胞诞生、命名、满月、抓岁、割礼、结婚、丧葬的整个人生旅程中,都要举行仪式,都要炸油香,而且都要分送他人,这便使油香在每个回族人的生命中具有了“迎来送往”和“生死与共”的意义。在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法图麦节等节日中,油香更是不可或缺的食品。全国各地的回族小吃五花八门,唯独油香遍及全国各省。它不只是小吃,甚至可以说是回族的饮食文化标志。

  馕

  馕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以小麦面、玉米面或高粱面为原料,加少许盐水和发酵面烤制而成的一种面饼。维吾尔族俗语说:可以一日无菜,但绝不可以一日无馕。可见,不仅烤馕是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而且食馕已成为维吾尔人的一种习俗、文化。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50多种。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等。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奇了。

  馕这种新疆独有的美食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疆人做馕既不叫揉,也不叫擀,而叫“打”——打馕。一个“打”字,形象地刻画了做馕的过程。戴着小花帽的维吾尔族打馕师傅高高地撸着两只袖筒,使劲儿在案板上摔打着一团和进了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盐巴或者砂糖的面团,魔幻般将其地变成一个个圆圆的、边缘厚、中间薄的大馕,再用木头雕花模子扎出一圈一圈的花纹,抹上喷喷香的芝麻和清油后,一个接一个地甩进烧得滚烫的馕坑内,紧贴在馕坑壁上。几分钟后,香气便从坑中向四周慢慢溢散。此时,闭着眼睛,做深呼吸,已是妙不可言了。很短的功夫,一个个金黄色,沾着芝麻、洋葱,飘着诱人香气的馕就出炉了。

  在天山南北,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吃到香脆的馕。在维吾尔族的食谱中,馕是必不可少的佳肴。每天早饭、午饭,几乎家家都是馕同茶或牛奶就餐,晚餐如果吃汤肉、杂碎、烤肉,馕也是主食,其他食物则都被看做是吃馕的菜。至于岁时节令、婚丧嫁娶、喜庆宴宾、朋友聚餐,更是少不了馕。馕参与了维吾尔人的各种重大仪式。

  维吾尔族的命名仪式是指小孩出生后,由阿訇或一族内的长者为新生儿取名的仪式,并借此向真主祈祷,感谢真主赐给婴儿父母以新生命,祈求婴儿将来生活幸福。在命名仪式中,主人准备几十个薄而宽厚的白面馕招待来客,并为新生儿祈福。婚礼时,新娘和新郎当众抢吃碗里沾满盐水的馕,表示两人从此同甘共苦,白头偕老。在新娘的母亲和女儿告别时,母亲会用馕在女儿头上绕两圈,这时的馕代表着母亲的祝福。

  馕作为维吾尔族饮食结构中最重要的食物,不仅伴随着这个民族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记载着这个民族变迁的历史,其功用已远远超出了口腹之需,而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不仅在民俗领域,甚至渗透在维吾尔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了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并且在沧桑巨变、岁月更迭的历史沿革中,保持着独有的活力与魅力。

  千百年来,清真饮食承载着穆斯林的宗教信仰理念,表现出浓郁的宗教气息,蕴涵着伊斯兰教的信仰观、价值观、审美观。同时,清真饮食是物化了的中国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相关内容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