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为事 以慈度人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6-16 浏览次数:次
中国道协副会长 黄信阳
他在道界与俗界穿梭,既忙于道教的弘扬,又忙于道众的俗务,还热衷于广施慈悲。他以身形的忙碌和“无不为”的奉献,达到内心的虚静和“无为”的化境。
黄信阳是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每一项职务,都凝聚着他耗费的心血,每一道光环,都闪耀着他修炼的光华。2003年春节期间,一位全国政协领导见到他时,称赞说:“一个人身兼数职,而且干得这么好,绝非易事。”
“绝非易事”四字,既是对他的智慧和成就的褒奖,更是对他在时间和空间的辛勤付出的概括。
1962年,黄信阳出生于浙江省苍南县。黄家世代信奉道教。他的基因里,遗传有道教的慧根,他的血管里,流淌着道教的血液。从牙牙学语开始,他就在奶奶的教导下,用稚嫩的声音诵读道经。12岁时,他便在本村东华道观出家,拜黄诚宝道长为师,取道号信阳,成为全真道龙门派第二十五代玄裔弟子。全真道的创始人为王重阳,徒弟有丘处机等人。他们都是金庸武侠小说中道行高深、神通广大的人物。全真道当年在成吉思汗的支持下而盛极一时,“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厉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为奉”。如今,全真派是与正一派双雄并立的大教派,有着森严的教制教规。黄信阳取此道号,就是因为他信仰全真教,敬佩王重阳,也是为了激励自己悉心学习,将全真教发扬光大。
乡村道观虽然规模较小,生活清苦,但苍南县历史悠久,有原生态的道教文化。黄信阳痴迷于青灯黄卷,沉醉于暮鼓晨钟,终日诵读研习不止,斋醮科仪不倦,道行大为精进,深得师傅真心喜爱。1981年,黄信阳随师傅云游四海,遍访各地道观,这使他眼界大开,见识广增。途经北京,他们去了白云观。白云观是道教全真第一丛林,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道教全真派十方大丛林制宫观之一。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以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先后设在这里。也许冥冥之中早有定数,当这朵苍南的小流云一到白云观,就与这朵硕大的“白云”融为一体。这朵“白云”因有了“阳”光的照射而更加美丽,他这束“阳”光也因有了“白云”的衬托而更加炫目。黄信阳先天的慧根和后天的学养交汇而成的特质,使慧眼识珠的中国道协的领导和白云观的老主持一见倾心。想把他留下来当接班人培养,可是,同行的师傅舍不得。世事就是这般奇怪,一旦结缘,就难以分解。两年后,黄信阳赴京进入中国道教知识专修班学习,结业时被白云观留为常住。1986年,24岁的黄信阳被道众推举为监院(亦称主持,道观的当家人),肩负起领导“天下第一道观”的重任。
道教有言:道士者,以道为事。所谓“事”,对一般道徒来说,无非就是诵经习典,静心修炼。而作为一观之主,就远非那么简单。他既要像世俗的师范那样“行为世范,学为人师”,以道行服众,还要带领团队为弘扬道教文化共同进步,以为全国的表率,以业绩服众,也要善于内部管理,协调外部关系,以“政绩”服众。集三任于一身,要做到“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何其难哉!
黄信阳在苍南时练就了深厚的道学功底,在随师傅云游时广采博纳,在进修时又得名师指点,道友切磋,他将所学所见所闻所悟融会贯通,提炼升华,凝集成一本又一本的道学著作:《道教教理教义》、《全真必读》、《道教楹联选编》、《人生格言》、《修道养生真诀》、《道教常识问答》、《老君说百病百药》注解等,影音录像有《玉皇朝科》、《铁贯施食》、《罗天大醮》等,他还创作了数千幅道教书画作品。他的这些心血之作,丰富了道教文化的宝库,也夯实了他作为一观之长的“学术”地位,成为无可争辩的道教青年领袖。
道教音乐是一种具有我国各地音乐特点的宗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历代道教音乐靠口传心授,传承方式隐秘保守,尤其是全真道要求更严。由于历史的原因,道教音乐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整理、恢复白云观往昔的音乐,抢救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黄信阳与道友一起,作了十多年的努力,并邀请中国音乐学院的专家和全国各地擅长道教音乐的道友一齐来帮助挖掘、整理、创新,终于恢复了白云观的全真斋醮音乐。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北京音乐家协会和白云观共同组成了“北京白云观音乐团”,黄信阳出任团长,举行公开演出,在音乐界和道教界及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近年来,“北京白云观音乐团”在北京、石家庄、台湾、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多次举办各种主题的音乐演出,对促进文化交流和道教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道教音乐
以道为事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弘扬道教文化。《淮南子》曰:“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析八极。”无论苍天所覆盖的还是大地所托载的,无一不与道家思想浑然交融。道教是一座宝库,其神奇的想象,辩证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思想,养生的秘诀,修行的理念,同现在科学研究遥相呼应,与当今的环境保护主张惊人一致。总之,它包容了中华千年文化的精华,融汇了东西方最优秀的思想,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黄信阳除了自己著书立说外,还多次组织大型的“玄门讲经”活动,将自己和道友们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洞察,对人类活动的反省,对道德的理解,对济世度人的体验等等,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听众,激发了广大听众对道教文化的兴趣。
同任何文化一样,道教文化也必须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吸纳时代的文明成果,才能使之永葆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使文化交流、信息传播更为迅捷便利。黄信阳敏锐地感到这是对传统文化交流方式的重大变革。他迅速组织道徒们学习计算机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弘扬道教文化。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坚持每天早晨5点起床,更新自己的博客和微博。他说;“新媒体是弘“道”的高效平台。”如今,他的博客访问量多达数十万人次,微博粉丝也达数万人之多。
道徒作为出家人,虽然六根清净,无贪无欲,但毕竟是肉身凡胎,有衣食住行之需,喜怒哀乐之情,也正因为他们是出世之人,社会上的管理方式对他们并不完全适应。因此,历来有“宁管一千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如何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修炼,又能使他们自觉遵守教制教规?黄信阳对白云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使观中风貌焕然一新,管理井井有条,上下团结一心。
但凡道观、寺院,或踞山,或临水,环境幽静,远离红尘。而白云观处于首都北京的闹市中心。观外车水马龙,摊贩林立。不仅影响香客游人,也影响观中道众。黄信阳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北京市的各个管理部门沟通,求得他们的支持,整顿周边的社会环境,以保证这一道教圣地的正常秩序,消除安全隐患。
在黄信阳的主持下,经过道众的齐心努力,白云观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得到道教界的一致好评。1998年,黄信阳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时年36岁。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是道教的根本教义。在道教看来,道与德是相联系的。德字,由双人、十、四、一、心组成,即十六人(代指众人)一心并相互关爱为德。天人合一,人与人更要合一。无德者无以悟道,难以成仙。道教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葛洪就认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提出“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所谓“儒术”,就是儒家倡导的德行。所以道教崇尚“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思想理念。黄信阳秉承道教“行善积德,济度众生”的优良传统,在扶贫赈灾、帮残助学、保护生态环境、修建饮水工程、举办公益祈福道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社会的交口赞誉。
勤勉修功德,何愁无福报。黄信阳不求名利,但还是得到了他应得的荣誉。黄信阳坚信,只要心中升起信仰的太阳,就会发出人性的光辉!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