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道教神仙 >

道教斋醮科仪的编撰者:陆修静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6-16   浏览次数:

道教斋醮科仪的编撰者:陆修静

道教斋醮科仪的编撰者:陆修静

斋醮科仪的编撰者:陆修静

道教斋醮科仪经书的编撰,始自东汉五斗米道的《三官手书》,及张陵在鹤鸣山所传《天官章本》。至南朝刘宋陆修静整理灵宝斋法,道教斋醮科仪已初具规模。陆修静(406-477年),字元德,吴兴东迁人。三国吴丞相陆凯后裔,家世为南朝高门著姓。陆修静以士族身分皈依道门,精研道书,穷究奥旨,道风远播。陆修静居庐山简寂观修道,帝王母后,慕其声名,躬亲问道,执门徒之礼。陆修静是改革、整顿天师道,使民间道教官方化的关键人物。

陆修静对斋醮科仪经典的编撰,据他在上《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表》中说:

自从叨窃以来一十七年,竭诚尽思,遵奉修研,玩习神文,耽味玄趣,心存目想,期以必通,秉操励情,夙夜匪懈,考览所受,粗得周遍。[1]

可知陆修静在较长的时间中,潜心研究科仪经典。陆修静对天师道的改革,最重要的贡献是斋醮仪范的制定。据《茅山志》记载,陆修静所著斋法仪范达百余卷。现知其名的有《金箓斋仪》、《玉箓斋仪》、《九幽斋仪》、《解考斋仪》、《涂炭斋仪》、《三元斋仪》、《灵宝道士自修盟真斋立成仪》《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古法宿启建斋仪》、《燃灯礼祝威仪》等。

陆修静制定的百余卷斋仪,其内容可分为“九斋十二法”,包括灵宝斋九法、上清斋二法和三元涂炭斋法。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记十二种斋法中之灵宝斋为:金箓斋、黄箓斋、明真斋、三元斋、八节斋、自然斋、洞神三皇斋、太一斋、指教斋。陆修静的九斋十二法,原科仪经本似在《无上秘要》中尚有保存。北周道经《无上秘要》卷四十八至卷五十七,收录南北朝道教行用的各种斋法,虽一概未著录撰人,但从科仪编撰的实况看来,收录的应是陆修静的斋醮科本。《无上秘要》卷四十七《斋戒品》称:“道家所先,莫近乎斋,斋法甚多,大同小异,其功德重者,唯太上灵宝斋。”[2]该经所收录的科仪经本,确系当时风行的灵宝派斋法。陆修静亦曾宣称:“斋法之大者,莫先太上灵宝斋。”[3] 此外,可资说明的还有一条例证:《无上秘要》卷四十八收录《灵宝斋宿启仪品》,而南宋道士蒋叔与编撰的《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其中卷十六为《古法宿启建斋仪》,著录为“东晋庐山三洞法师陆修静撰”。两种宿启科仪的格式,具有明显的沿袭痕迹,据此亦可推知《灵宝斋宿启仪品》系陆修静撰作的科本。

道教认为灵宝之教最初密而不传,在道门中口口相授,太极仙翁葛玄始撰成经典,“著敷斋威仪之诀,陆天师复加撰次,立为成仪。”[4]陆修静作为灵宝派道士,担当制定斋仪之重任,但他并不囿于灵宝斋仪,对上清派和天师道的斋仪,也兼收并蓄,予以整理。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二十二说:

陆君主张教法,立万代之范模;考定经典,别千古之真伪。身得度世,名列仙阶。编撰科书,所存虽少,无非按据经典,参合条纲。后人不究其源,凡有好奇尚异之事,多委之简寂斋科。[5]

陆修静所撰斋科,被后世视为斋仪之范模,考证科书之歧异,多追根溯源,指陆修静科本为定说。唐代杜光庭撰修斋科,亦是既考三洞经科,“又参以陆仪为准”。 [6]陆修静整理制定科仪,以江南盛行的斋科为主,此后,灵宝之斋大行于世。唐代道经《斋戒录》说:

经品斋科,行于江表,疫毒销弥,生灵乂康。自晋及兹,蒙其福者,不可胜纪焉。[7]

陆修静奠定了灵宝斋仪的主导地位,此后的道教科仪经典,所载斋法皆以灵宝为宗,甚至有“非灵宝不可度人”之说。据陶弘景《真诰》记载:齐梁之际,赴茅山崇元馆学道者,居道馆周围数里,廨舍十余坊,皆修灵宝斋及章符,学上清经者寥寥无几。当时茅山每年三月十八日的鹤会,公私云集,车有数百乘,人有四、五千,道俗男女,登茅山作灵宝唱赞,可见灵宝斋法确乎风行于江表。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五十六说:

陆天师摭经诀而撰斋谢戒罚之仪,三箓九幽,解考涂炭,三日七日,一时九时,品目虽繁,仪矩则一。[8]

据此,后世道教常行的金箓、黄箓、玉箓斋会,三日斋醮,七日斋醮,一时行道,九时行道的仪格,在陆修静时就已具刍型。陆修静的九斋十二法中,在灵宝斋九法之上,首列上清之斋二法,即绝群离偶,孤影夷豁。南朝上清派的斋法,据唐代道经《斋戒录》引《道门大论》载:

上清斋有三法:一者绝群独宴,静气遗形;二者清坛肃侣,依太真仪格;三者心斋,谓疏瀹其心,澡雪精神。[9]

道教斋醮科仪的编撰者:陆修静

斋醮科仪场景

陆修静所列上清斋二法,实际是《道门大论》所载上清斋第一法,属内斋范畴,为极道之斋。唐代道经《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五所列九等斋是:太真、金箓、黄箓、明真、自然、三元、涂炭、洞神、神咒。此列为第一的太真斋,即上清斋第二法的太真仪格。在上清斋中,仅此太真仪格属外斋范畴,为济度之斋。此经所列九等斋,可与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所载九斋比较,亦可见其对陆修静斋法既有沿袭,又有修订。

至于三元涂炭斋,为天师道所行斋法。宋代道经《正一论》说:

涂炭斋法者,由群生咎障既深,非大功不释;宿对根密,非涂炭不解。结考不解,则学仙不成,厄世不度。天师以汉安元年十月十五日,下旨教于阳平山,以教众官,令入仙目。王、赵修之,卒登上道,当尔之时,涂炭之谢已行,而灵宝斋仪未敷,唯五符而已,岂得兼行。[10]

当时有涂炭仪悉如灵宝法的议论,这是针对此论的辩正。北周道经《无上秘要》卷五十《涂炭斋品》说:

谨相携率,为承天师旨教,建议涂炭,露身中坛。束骸自缚,散发泥额,悬头衔发于栏格之下,依灵宝下元大谢清斋,烧香稽颡乞恩。[11]

该经之斋仪在许多仪节都有此语,在《礼十方忏文》中说:“臣等谨依灵宝下元涂炭谢法,露身中坛,稽颡乞哀,特乞大慈开囿之恩。”[12]此涂炭斋法要依灵宝下元大谢清斋修设,融汇了灵宝派的内容,已非三张五斗米道时期的原始涂炭斋法,应是经陆修静修订过的涂炭斋品。

陆修静在《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论斋法之功用说:

夫感天地,致群神,通仙道,洞至真,解积世罪,灭凶咎,却怨家,修盛德,治疾病,济一切,莫过乎斋转经者也。夫斋直是求道之本,莫不由斯成矣。此功德巍巍无能比者,上可升仙得道;中可安国宁家,延年益寿,保于福禄,得无为之道;下除宿愆,赦见世过,救厄拔难,消灭灾病,解脱死人忧苦,度一切物,莫有不宜矣。[13]

陆修静此论,为后世科仪所沿袭。道教认为治人当先治身,正人当先自正,而治身正心就离不开斋直,斋是齐人参差之行,直是正人入道之心。陆修静说的斋直,即指祭祀之斋法。自陆修静制定斋醮仪范后,道教斋醮活动的举行有章可循,祝香启奏,出官请事,礼谢愿念,莫不遵循经文。南北朝时期,道教斋醮科仪已粗具规模,此标志着道教正向成熟宗教转化。

注释:

1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9册第839页。下同。

2 《道藏》第25册第166页。

3 《道藏》第9册第824页。

4 [宋]蒋叔与撰:《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一,《道藏》第9册第378页。

5 《道藏》第31册第477页。

6 《道藏》第31册第475页。

7 《道藏》第6册第1007页。

8 《道藏》第31册第220页。

9 《道藏》第6册第1003页。

10 《道藏》第32册第125页。

11 《道藏》第25册第183页。

12 《道藏》第25册第184页。

13 《道藏》第9册第824页。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