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道渊殒命求雨 名震江南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6-16 浏览次数:次
法术高妙 名震江南一带
施道渊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字亮生,自号铁竹道人,苏州府吴县横塘人。他自幼慕道,“童真出家为朝真观道士”,礼沈心庸为师修道,后“遇异人张信符授以丹诀”。明崇祯八年,施道渊十九岁时,从龙虎山徐演真学习五雷法,能驱役百神。 清顺治五年,施道渊筑室吴山修炼,晨夕不断,道术精进。后入育窿山隐居,深居简出,潜心修道,加上所学五雷秘法真传,又精通道教法术和斋醛科仪,成为当时名震江南的一代高道。
资料图
殒命求雨 为一方百姓
施道渊注重道法修炼,在其主持育窿山后,更加重视对于道教科仪法术的修持,其道法日渐高深,祈攘祷雨,无不灵验,前来朝拜问道者不断,礼请攘灾祈福者众多。清康熙十七年初秋,苏州地区连续高温,数月无雨,干旱成灾,城中官绅百姓恳请施道渊祈雨,他慈悯众生之疾苦,不顾年事已高,毅然设坛于玄妙观,登坛祈雨,历时9昼夜,上天眷顾,普降甘露,旱情很快得到缓解,民众无不感恩戴德。由于劳累过度,心力交瘁,是年七月二十八日,施道渊羽化于玄妙观,其徒众奉枢还弯窿。施法师凭着高深法术,经常为信众消灾解厄,为地方祈晴祷雨,护佑地方安定、民众幸福,一时传为佳话。
编书写志 文人墨客相从
施道渊对道教的主要贡献之一是组织编撰了《育窿山志》。根据有关史料记载,《育窿山志》编修一开始就是由施道渊发起,由吴伟业、向球纂修,李标编辑完成的,而且他全程参与了该志书的编纂工作。《育窿山志》的内容十分丰富,共分6卷。其中卷2收集了施道渊在各地驱邪除祟、降妖捉怪的事迹,共计20篇。《育窿山志》征引的资料来源广泛,丰富而详实,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山志》卷首插图收录的“上真观全图”极有价值,全面反映了清代初年上真观全盛时期的风貌,是珍贵历史资料。书中还收集了育窿山上真观重修碑记、序述记及诗、歌和赋文等,全面揭示了清初诸多文人墨客与育窿山上真观的关系,以及与施道渊的交往过程。
资料图
功名卓越 功德千秋
不仅如此,施道渊还主持修复了育窿山上真观,创立了神霄派育窿山支派,对道教的发展贡献卓越。 总之,施道渊是江南地区著名高道,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经他修复的育窿山上真观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观”;他创立的神霄派育窿山支派成为道教重要的教派之一;他主持编修的《育窿山志》,记录了育窿山上真观的历史变迁,积淀了深厚的道教历史文化。此外,施道渊在道教斋醛科仪和道教音乐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为苏州道教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编自《施道渊的生平及主要贡献》,原载《中国道教》)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