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道教神仙 >

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宫主”
栏目分类:道教神仙   发布日期:2016-06-16   浏览次数:

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宫主”

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宫主”

“琴王师”王从之鼓琴技艺高妙(图文无关)

王从之(1036或1037—?),北宋道士,生平不详。惟苏颂后人所集家族史料《魏公谭训》之中,有关于王氏的明确记载。其实,王从之不仅与北宋名臣苏颂及其家人渊源颇深,且与北宋高道陈景元亦多有往来交集,并曾任北宋朝廷宫观中太一宫主,其生平事迹颇为不凡,是一位值得我们关注的道教史人物。

东京琴王师

道士王从之与苏颂结交,乃因缘于苏颂对音乐及古琴收藏之爱好。按,苏颂的长孙苏象先《魏公谭训》卷9载:

祖父(苏颂)间喜鼓琴,亦尝擘阮。尝侍曾祖所,得陈伯华侍御家雷琴。既知亳州,得太清宫道士王从之,静默真介,恭和忠谅,有自得之意,非道流之比……王鼓琴造妙,又善斫琴。①

这是关于王从之与苏颂最初结识的情况记载。由此我们大概可知当时王从之本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其一,王从之本为亳州太清宫道士。苏颂任亳州知府时间为熙宁六年(1073)至熙宁七年(1074)。由此可知,王从之与苏颂结识的时间,当为1073至1074年间。而于此时,王从之的身份就是亳州太清宫道士。

其二,王从之有不俗的文化及人格素养。文中言王从之“静默真介,恭和忠谅,有自得之意,非道流之比”。这段评价,虽系苏象先所记,然其看法和内容当来自于苏颂。②盖以苏颂的视野和眼界,王从之能获此评价,可知其文化素养和人格气质,确当超凡不俗。

其三,王从之深谙制琴和鼓琴艺术。王从之得苏颂赏识和重视,亦主要在于王氏制琴和鼓琴技艺的高妙。

熙宁七年(1074),苏颂离任亳州知府赴朝廷加集贤院学士,乃“挈之入都”——即,携王从之到了都城东京(开封)。当时,苏颂把王从之“引至太乙宫”。“太乙宫”系指北宋朝廷设立的皇家宫观中太一宫。

尤值得注意的是,王从之在东京开封时期,因其“鼓琴造妙,又善斫琴”而被誉为“琴王师”。北宋朝廷及士大夫阶层颇有爱好古琴收藏及音乐之风气,都城东京一时聚集了众多琴艺高士。因而,苏颂引荐王从之入中太一宫,或许就是顺应此种风气之故。另一方面,苏颂此举,亦可能与朝廷对道教音乐的需求有关。因北宋时期诸如中太一宫等皇家宫观,常常需擅长音乐的道士来支持朝廷官方仪式的举办。而苏颂本人曾任中太一宫提举,多次参与、主持宫廷举行的斋醮仪式,并撰写了大量的青词、祭文。朝廷宫观举行这些斋醮仪式,必然需要大量音乐人才。

无论如何,道士王从之能够在全国琴师人才聚集的都城,获得京城“琴王师”美誉,足可见其琴艺是相当出众的。

太一宫宫主

王从之在东京时期,还有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即担任北宋朝廷道观中太一宫宫主。据苏象先《魏公谭训》卷9载,王从之“后二十年主宫事。及宫廷灾,斥居九成观” ③。那么,王从之究竟是在哪20年的时间里担任了中太一宫宫主呢?为此,我们需先回顾一下北宋中太一宫的历史。

北宋中太一宫始建于神宗熙宁四年(1071),成于熙宁六年(1073,参见《宋史》卷15)。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4载:“太一宫成,以右街都监、真靖大师陈景元为宫主,景灵宫抱一大师盖善言副之,余知职、散众道士。”又,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卷1载,陈景元乃为“宫之经始”,并于“元丰六年(1083),罢本宫事,归隐茅山” ④。据此可知,陈景元当为北宋中太一宫的第一任宫主,且其主宫事的时期为1073年至1083年,大约为10年时间。

那么,接任陈景元主事中太一宫的是谁呢?笔者以为,这个人就是道士王从之。按前述,王从之于1074年随苏颂入京后,即被安置于中太一宫中。此恰为陈景元任中太一宫宫主时期,王从之乃受到陈景元的赏识。苏象先说,王从之于“后二十年,主宫事”。那么,这个后20年,就当于陈景元卸任宫主的时候算起,即1083年至1103年。

此一结论的真实性,实可证之于“宫廷灾”一事。按苏象先《魏公谭训》卷9述,王从之结束主事中太一宫的原因,是因为“宫廷灾”,然后被“斥居九成观”。按《宋史》卷19载,宋徽宗崇宁二年,“是月(六月),中太一宫火”,而崇宁二年恰好就是公元1103年。又,元姚燧《牧庵集》卷10载《重修中太一宫碑》亦云,“胜国,昔中土也。作三太一宫,太平兴国于东南郊,庆历于西郊,元丰于汴都。故随其方东、西、中为名。中(即中太一宫)后火于崇宁,政和复之” ⑤。以上这几条,所载内容颇为相符,应不算是巧合。

值得注意的是,王从之主事中太一宫时期,亦曾与高道陈景元有密切往来。按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卷1载:

元祐三年(1088),(陈景元)因过京师,为中太乙宫主者而下,以宫之经始,真人有力焉,乃挽篮舆而留之,愿备芝术之奉。未几,朝廷复还右街道录职。右仆射苏谓曰:真靖当以所业授门弟子,不尔,则恐陶、葛之学不传于来世。⑥

此段材料,记叙的是陈景元在元丰六年(1083)卸任中太一宫宫主并归隐茅山后,又于元祐三年(1088)因云游路过东京,而为中太乙(一)宫主挽留及其复职一事。

隐归于亳州

崇宁二年(1103),中太一宫被火灾所焚后,王从之应该是受到了朝廷的批责,故被“斥居九成观”。此九成观或当为位于中太一宫南部附近的九成宫。据载,徽宗崇宁元年(1102),朝廷“用方士魏汉津之说,备百物之象,铸鼎九,于中太一宫南为殿,奉安之各周,以垣上施埤堄墁如方色,外筑垣环之,名曰九成宫” ⑦。然而,王从之在九成观(宫)居住的时间及其情况如何,惜现已无资料查考。

不过,自苏颂1101年去世后,其后人亦一直关注王从之的行迹。按苏象先《魏公谭训》卷9述,“政和中,象先见之,已八十矣,闻其归亳。靖康中,象先子婿韩晦为酂县(北宋属亳州管辖;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丞,闻其尚在,年九十矣” ⑧。由此可知,王从之后来回到了亳州。至于他是否又归居于亳州太清宫,则没有文字交代。

从苏象先的记载来看,他在政和年间见到王从之,此时王的年龄为80左右。而北宋政和年间,为公元1111年至1118年。按此,王从之的出生年大约为11世纪30年代。靖康年间(1126-1127年),苏象先的孙女婿韩晦在酂县见到王从之时,王的年龄已界九十。因北宋靖康年的时间仅为1126-1127年,故此,更可细推王从之的出生年大约为1036年或1037年;然其卒年为何时,则难以索考了。

道士王从之在历史上虽然名声并不显赫,但其生平事迹却颇有值得我们重视之处:一者,他因高超琴艺得名臣苏颂赏识,并获东京“琴王师”美誉,当为道教艺术之杰出人物者也;二者,出任北宋朝廷宫观中太一宫第二任宫主,并力挽陈景元留京复任,乃当为弘扬道教事业之力拱者也;三者,生性静默真介,淡然无物,并得长寿,亦当为道教高尚精神之实践者也。

(作者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和结构研究”局部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ZD064.)

①③⑧《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1169-1170,1170,1170页。

②据今人管成学考证,苏象先所作《魏公谭训》,其中主要部分成于苏颂生前,因此苏颂一定审阅过此书。参见,管成学《苏颂著作存佚考》,《吉林中医药》1991年第3期。

④⑥《道藏》13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31页。

⑤(元)姚燧:《牧庵集》卷10,四部丛刊本。

⑦《钦定续通典》卷54,四库全书本。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