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国学资讯 >

中国古代的女子教育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7-16   浏览次数:

  

  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史,基本上讲述的是完整的男子教育史,不管是礼,乐,射,御,书,数,还是四书五经都基本是针对男子成材的教学。一般人们认为古代中国女子备受摧残,并无女子教育可言。其实这也一种误解。女子被排除在学校教育大门之外不等于社会放弃了女子的教育。相仿,历代统治阶级无不对女子驾御给予高度重视。

  古代女子教育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德育,智育,美育,母性教育,劳动教育等多方面,其中的德育是最主要的内容。

  古代女子德育所围绕的内容一般是能够侍奉父母公婆,顺从丈夫,治家教子的贤妻良母着一培养目标进行的。与男者学业与外,志于四方不同,女子为学“正洁于内,志于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从这里也能看的出中国古代女子教育重点是在德育上面。智育较之相比似乎微乎其微。但也值得我们今天来共同探讨。

  智育包括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要素。而中国古代女子智育教育基本上是处在日常文化书算的蒙养教育水平。而社会上对古代女子是否有必要接受读书识字教育,是否需要发展聪明才智,也存在较大争议。

  反对女子读书识字的一派理由是“妇人识字多诲淫”“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过正统女教占统治地位的意见还是主张对女子进行基本的文化书算教育。

  首先,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相夫教子,治家理财的能力。所谓“只愿女儿粗识字,酒谱茶经相夫子”清代陆世仪说的更直接“教女子只使之识字,不可使之知书义。盖识字则可理家政,治货财,代夫之劳。若书义则无所用之。”

  其次,女子应当接受读书识字基本教育可以利于明礼修德。李晚芳就指出“读书则见礼明透,知伦常日用之事。”

  对女子是否发展聪明才智的争论和对德与才关系的认识是紧密相关的。古代对“才”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侧重诗文词曲方面的才华,或琴棋书画方面的才艺;另一种是为一般的聪明才智。才艺多为古代女子教育所屏弃的。明清时期流传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语便集中的反映了这种心态。

  尽管孔子在很早就把女子教育列入“治民之本”一般早期女教读本从教育的立场出发,对发展女子的聪明的态度还是比较宽容的。在春秋时期女子教育也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妇女的才智也得到较多的发挥,受到社会的褒奖。如齐侯之女齐桓公的夫人卫姬就在政治上有很大的成就。卫宣公之女,许穆公的夫人许穆夫人就在政治和文学艺术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班超《女诫》“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虽包含了对女子才能的轻视,但也突出了妇德并为一概反对妇女成材。在封建社会后期,“才”的地位随礼教日趋严密而相应下降。明末清初的《智慧篇》中就有“治安大道固在丈夫,有智妇人胜于男子”。《才德篇》也提出“男子有才便是德,斯言犹可;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非”。

  总体上说,传统女子教育并不强调女子“才明绝异”,但要有利于男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女子才华和行为还是与于肯定。刘向《列女传》树为典范的各类才华超群的妇女,亦为后代女子教育所推崇。就是在清代,也不否认“古之贤女,贵在才也”。不过他也强调女子的聪明才智一旦超过三从四德以外时,便立即要受到压制。

  虽然在古代也出现了很多有才之女,但总的来说,对普通女子而言,智育包含的内容还是少之又少的。文化书算教育,在提倡妇德为主的古代女子教育,知识在从属地位,但作为学习的基础和工具也是不容忽视的。严格的来说,这也是一种知识教育,知识处于初学打基础的层次较为浅薄,更为系统,高深的知识教育,只为个别家境优越“秀慧通”书的女子保留一条深造之路。

  唐代《女孝经》曾提出“佐君子以智”的主张,并强调了“女子亦有聪明贤哲之性,习之无不利,而矿与用心乎”但是正统女教对女子的培养方面始终没有起色问题的症结在于古代女子的学习没有系统深厚的知识基础,有脱离社会实践的磨练,培养;增长才智,有从何谈起?女子教育多停留在对早期才行高秀女子的颂扬,而提不出任何发展女子才智的切实措施和步骤。随着社会对女子束缚的加重,后期不复再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重视女子才智教育的氛围。于是按照正统的女子教育蓝图所塑造出的便只能是用与家庭宗教的小智慧,或教养出无数俯首听命盲从顺服的家庭奴役。

  总之,在古代女子教育中,智育基本处于识文断字,文化书算的启蒙阶段,知识被看做是应付日常家务和进一步学习礼法进行妇德教育的从属手段。在系统知识和培养才智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空白和缺陷。

  封建社会发展到唐朝,无论生产力还是社会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作为社会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特别是女子教育已经形成完整的系统。

  作为女子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德育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然而女德教育的本身并不是在重视女子自身的发展,而是对家庭宗庙的一种责任。首先要求女子贞操节烈。唐代颇有影响的两部正统女教读本把贞节列为重要的妇女道德规范。《女论语》中“凡为女,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并把“守节章”辟为专节。《女孝经》列举先秦烈女“无信而生,不如守义而死”的事例,颂扬“男有重婚之义,女无再醮之义”的原则。随着程朱理学的回升,并将其推上顶峰。其次,要求宽慈去妒。男子认为妇妒破坏宗法继承制度,也是男权的威胁。再次,要求柔顺谦卑。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准则,体现在女子侍奉丈夫、孝敬父母公婆和善于处理妯娌姑嫂关系方面。“敬顺卑屈,事夫之德;孝顺曲从,事父母公婆之德;和顺忍让,睦亲之德。”而和顺忍让的睦亲之德关键在于妯娌姑嫂之间能否和善相处。妇礼的指导思想为男女有别、男尊女卑,基本准则是“三从四德”,而核心问题是要解决男女防闲。

  关于智育,要求女子不能才明绝异,但是有利于男子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才华可以肯定。至于美育,主要集中在对于女子容仪美恶的取舍评判上。而劳作教育主要是桑蚕女织,整治酒食饭菜。最后还要有母性教育。

  隋朝37年对女子进行大肆蹂躏,唐与之后相比女性受的束缚要少得多,社会地位也不那么低贱。男女之间的交往较为自由、开放、女性的行为、举止、思想、风格与以前各代相比也大不相同。可以说,唐代是我国古代史上妇女空前解放的时代。其原因是:

  1.在隋统一之前战乱几百年,政教失控并且破坏严重,使封建礼数还未发展到最严格周密的阶段,同时少数民族尚佛使儒学受道佛很大的冲击。

  2、唐源出夷狄有少数民族血统,少数民族有母系制度遗风,女尊男卑。

  3、作为东方最大的国家,周围的像日本之类的小国还未开化,同样也不会有男权的影响。

  唐朝女子教育的特点,第一个是宫廷女子的装饰术教育。唐朝女子面部妆饰,除粉黛外还有额黄、花钿、斜红、妆靥及点唇等名目。同时发髻的样式日趋复杂,如堕马髻、双髻、同心髻、高髻、宝髻等等。杜牧曾在《阿房宫赋》中写到“明星荧荧,晓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虽然描写的是秦朝,但是文学创作也是有显示依据的,可见唐代装饰术的水平很高。

  其次自然主义的女子教育兴起,女子可以读书、作诗、著文、体育等等。特别是在女皇武则天统治时期,女子的社会地位提高,使教育更加开放。例如著名的女史上官婉儿攻诗善书,《全唐诗》曾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再次,女子歌舞教育发达。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开通,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受此影响,西域歌舞传入中原,与中原歌舞结合,达到空前的繁荣。例如著名的霓裳舞等等。

  最后虽然社会开放,封建礼教受到冲击,但是还是有固守封建礼教的人提倡女子应该遵守封建礼教,于是就出现了一批女教书籍。

  唐朝教育的代表人物包括:

  朗散郎候莫陈题妻郑氏,著《女孝经》一卷。因其书仿《孝经》而得名。

  《女孝经》共十八章,即开宗明义章、后记章、夫人章、邦君章、庶人章、事舅姑章、三才章、孝治章、贤明章、纪德行章、五刑章、广要道章、广守信章、广扬名章、谏诤章、胎教章、母义章、举恶章。

  主张妇女应该教育,而且要有道德教育,注重胎教,提倡母教。

  宋若华(?——820年),亦名宋若莘,唐代文学家、教育家。自幼受女教,能诗、善文章。她崇拜班昭的《女诫》,便仿照孔子的《论语》。撰写了一卷《女论语》。认为用此书教训女子、就能培养出一批“贤妇”来。其妹宋若昭(?一一825年)也能诗、善文章。性情素洁闲雅。在姐妹五人中。她的文章写得最好。通五经六艺、工待赋。

  宋若华著、宋若昭校订的《女论语》。集中反映了她俩的女子教育思想。《女论语》全文分为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和柔、守节等十二章。

  注重道德教育、女功教育、妇行教育。

  长孙皇后的《女则》。

  长孙皇后(60l一636年),唐代政治家、女子教育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性情仁孝。公元613年为李世民之嫔。618年李世民作秦王,她为秦王妃。626年8月,李世民继位,立她为皇后。此后生活简朴,常与太宗商讨政治,贡献颇多。她曾以自己处世治内的经验“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则》,自为之序”。唐太宗曾给她刻印,流行当世,对当时女子教育起了一定作用。但此书现已失传。

  唐朝社会开明开放、兼容并包的大环境给女子一个稍稍解放的机会。但随着宋明封建顶峰及程朱理学统治的到来,对女子的桎梏也发展到了顶端。封建女教如此繁荣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