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国学资讯 >

国学回归不是回到从前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7-19   浏览次数:

  每天6点20分,学童们开始晨练,内容是少林武术。7点吃饭,8点开始上课,主要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上课开始,先是10分钟打坐。打坐结束,开始诵读,在老师带读下,学童们双腿盘坐,一手按住经书,一手指着经文,逐字逐句诵读。发现不认真诵读的学童,老师会用戒尺敲打学童后背提醒。这是记者在泉州一些“国学私塾”看到的场景。(10月19日《东南早报》)

  长须飘飘的先生,盘腿而坐的孩童。先生子乎者也,孩童鹦鹉学舌。有的时候,孩童是调皮的,先生则用戒尺惩罚。这样的场景,在历史电视剧里,在古装电视剧里可以看到。这是我们对于国学的印象。但是,国学已经渐行渐远,绝尘而去。

  国学有着文化的一面,有着优秀的一面,有着美好的一面。丢弃了国学的我们是可悲的。在痛定思痛中,渐行渐远的国学从绝尘的深处又卷土重来。这是一种好现象,不该丢弃的东西,我们理应找回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学这种东西,在古时候没有问题,可是如果照搬照套拿过来,未必就合适。

  环境变化了,思想变化了,观念变化了,习惯变化了。有些东西也就不适应了。传承国学需要一场大浪淘沙,不能泥沙俱下,而是应留其精华。比如教学的方式,比如文章的选择,比如思想的更新,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遗憾的是,在国学大潮再掀巨浪时,人们来不及理性分析,就被卷入到了国学浪潮里。

  最值得关注的就是遍布街头的 “国学私塾”了。按说,这是市场经济,有需求就应该有市场。可是,这个火急火燎形成的国学市场也是浅层次的。具体来说,已经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处于浅层次的模仿。课堂布置得像古代,学习的方式像古代,就连老师的惩罚也像古代。

  很多“国学私塾”是完全照搬古代的样式。上课要敬书本,学习要盘上腿,背书要背着手,下课要行古代礼。学生不听话,老师也用戒尺去敲打学生。这样的景象,笔者觉得不像是在传承国学,好像是在模仿,是在演戏。不同的是古代的课堂是茅草屋,眼下的课堂是砖瓦房。古代的课堂是长袍马褂,眼下的课堂是西装革履。

  传承国学是为了学习适合我们的国学知识,可是非要用戒尺吗?这戒尺好像就是个道具,用戒尺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是国学”。问题是,国学的内容是形式的一把戒尺,还是瑰宝的有益内容?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把“国学私塾”的师生服装换成古代的,还真是一模一样的。

  传承国学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再说,戒尺这种东西也不适合新时代了。背书时的摇头晃脑也不科学。别以为拿了把戒尺就叫“国学私塾”。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