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德祐观 悟道二茅峰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4-28 浏览次数:次
文/杨莹
人是群居动物,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离不开品茶论道讲古今。就好像这次我们相聚在二茅峰品茶,道士们表演的茶道着实令人惊喜。且不说山中的环境如何清幽,也不必说道观里的茶具如何雅致,单是乾道泡茶这一项动作就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一小颗一小颗枯叶团般的茶粒子,在滚沸的山泉水中迅速泡得鼓胀,仿佛瞬间有了道性,变成一小根一小根的叶子,状如海带,柔软而润厚,那茶汤,经过茶漏的过滤,清洌洌的,碧绿而喷香。
二茅峰上品茶的道长
其实,这些香气四溢的绿茶都是茅山自产的。茅山是中国道教名山,山脉逶迤,岗坡连绵,旖旎的丘陵风光孕育着丰饶的物产,密布于山林之中的茶林四季漾绿,是江南有名的茶乡。大茅峰云雾缭绕溪水潺潺,二茅峰古木参天林深叶茂,野生的茶树尤其多。每年春上,都会有识茶的道士上山采茶。其实,山上茶树与山中遍地而生的兰花共生共济,散发出幽幽天然的兰香,即便是不识茶的人,哪怕天蒙蒙亮就踏着露水上了山,凭着这一路的花香,他也会是名合格的采茶者。
茶圣陆羽(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士的品茶情结
道士采茶,对时间颇有讲究。唐代著名茶叶专家、被誉为“茶仙、茶圣”的陆羽在《茶经》中就有“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的记载。陆羽还说:“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所以,只要天气好,采茶这项活计要一直维系到立夏,因为过了立夏,叶芽不再柔软肥厚,有效成分和持嫩性超低,会明显影响制茶的效果。说起来,采茶,制茶,品茶,似乎都是些闲事,与当下的生活没多大关系,然而,对于卜居深山僻野的道士来说,这些却是他们独拥的清欢和丰厚的精神,是再多的金钱和名利也换不来的幸福。
茶与道自古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据说,上清派的道士喝茶不如全真教道士讲究,全真教重视喝茶,哪怕外出云游挂单,乾道们也会随身带着茶叶与茶具,走到哪里都要摆一摆茶道。所以马珏在《长思仙.茶》诗中云:“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他认为茶就是清心的,是修道之人追求的精神生活。最早的时候,陶弘景在《杂录》中也说过,“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 大意是指茶与得道成仙的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那丹丘子,是直接给樵夫指点佳茗的仙人,可见道家对茶这种自然之物的深刻认识。
“茅山老人”沈一清
提到道家与茶的渊源,就不能绕过“茅山老人”。志书上介绍:“茅山老人”沈一清,江苏丹阳人。雍正九年(1731年)腊日二十,年近七旬的他来到三茅峰修炼。深谙道家的辟谷食气之法的老人多天不进食,将茅山的荆棘当作屏风,山洞当作房屋,松枝作为拐杖,落叶视若蒲团,端坐不动。他修炼的时候正巧时值新春,大茅峰上的九霄万福宫热闹非凡,而二茅峰的德佑观和三茅峰的仁佑观却鲜有香客踪影,仁佑观外的路上满是野草,观内的诸神像如同坐在露天,身上的金装早已蚀去,长满了绿苔。
沈一清不忍诸神没有供养,自己动手除草清路,并下山搬运断砖修仁佑观。在信众的帮助下,仁佑观修缮一新。乾隆八年(1743年)的秋天,他又着手修复了二茅峰的德佑观。老人晚年修建两观,为茅山道教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人尊称他为“茅山老人”, 并将他的精神永载山志。“茅山老人”在二茅峰苦修期间,山岭坡地上栽满了茶树,茅山的茶林日渐规模。种茶品茶,很自然地成了老人日常的乐事。在常人看来,老人每日吃茶,诵经,在天地自然中修行,这样的日子枯燥无比,可他却过得如此自得而美好。沈老人不但自己以饮茶栽茶为乐,也以茶待客,以茶作祈祷、祭献、斋戒以及“驱鬼捉妖”的供品,他赋予茶以 “养生”之道,使得茶这味人间草木,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味道清新又自然。
置身幽然静谧的德佑观,任杯杯盏盏的茶牵着自己在天地间神游,似庄周亦不是庄周。夜幕下的山风将枯藤老树吹打的叭叭直响,耳边不时有道乐声声漫过:“福寿无量天尊……”在这个流光溢彩的时代,人们快节奏地生活,物质与精神失衡,心早就被各色各样的欲望填满,灵魂变的脆弱而空虚。这时候,开始渴望回归,回归原始的山水,修行,悟道,寻找丢失的本真。然而,悟道不一定要隐遁山林,生活中处处皆是道场,悟道是向心内的探索,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只有把身子放轻松,将心腾空,才能领悟生活的真谛,更好地悦纳自己,接纳他人。
(作者单位:句容市道教协会 本文系腾讯道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