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昌信仰与敬惜字纸习俗
武当传说2017-04-29
文/名鸿 受过传统教育的人一般都有爱惜文字的良好习惯。而在旧时,各乡镇街道,都共同出钱,每一区雇一个老人,专门负责在大街小巷捡拾掉落在地上的字纸,其中包括一切报纸、名信片以及广告纸等等。只要是上面写着字,或印着字的纸,都会被捡起来,一并倒入庙内或街头巷角的“字库”(俗称字纸炉)内焚烧,这种字纸炉则是专为焚化字纸而建造的,每隔一段时期,又会有人将炉内的纸灰集中取出,然后撒入河流或大海中,以示对文字的敬重。这种敬惜字纸习…
-
从三则典故看道医文化之精深
武当传说2017-04-29
文/杨从彪 道教医学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在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宗教与科学互动的产物,道教医学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医学体系。历代精通医术的道教名士,在道教史和医学史中都享有盛誉,其中董奉、葛洪、鲍姑、陶弘景、杨上善、王冰、孙思邈、王怀隐、马志、崔嘉彦、刘完素、赵宜真等人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医学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典故,如“杏林春暖…
-
道教建筑布局,都是怎么样的?
武当传说2017-04-29
道教建筑布局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园林式建筑与自然环境中的山石、河水、树木互相结合在一起。 道教建筑 这在道教建筑中占主要部分,也可以说大部分道教的宫观都采取这个方式。凡是名山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其亭台楼阁、殿宇回廊,高低错落、大小不等,桥廊碑石布局自然,依山石径,登道蜿蜒,河谷深邃,溪水洄流,鲜花野菜,古树栉比,身临其境,犹如神仙境界。但道教建筑与佛寺相比,殿宇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或是由许多小型殿宇组合成为一个大的…
-
琴家蔡邕听琴妙解琴意
武当传说2017-04-28
东汉末年,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更趋尖锐。著名的文人琴家蔡邕,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蔡邕(公元133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祀县)人,年轻时就以善弹琴而知名。朝中权贵向桓帝推荐他出来做官,并通过陈留太守把他调赴京都洛阳。但蔡邕不满宦官专权,从家乡出发,走到半路就称病返回故乡。回来时,写了一首《述行赋》,通过沿途所见,讽刺当局的荒淫奢侈。通过对于“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的凄凉景象的描写,…
-
用剪刀赋予纸张艺术生命
武当传说2017-04-28
李强简介: 李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长、天津剪纸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国际民间美术家”,事迹收入《中华当代名人辞典》等书。 李强先生(资料图 图源:张京羽) 李强的作品有着极强的艺术性,巧妙运用锯齿纹、月牙纹、枣核纹和朵花纹等民间传统剪纸技艺,通过不断地追求、探索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李强精…
-
民间美术是一切艺术的根
武当传说2017-04-28
黄殿祺简介: 黄殿祺1939年3月出生于河北冀州,1959年毕业于河北省话剧院,1985年创建我国第一家戏剧博物馆天津戏剧博物馆,并成为首任馆长。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一级民间美术家称号。2000年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戏曲脸谱最多的画集2600种(个)”。黄殿祺从事戏剧和美术实践及研究50余年,编著有《中国戏曲脸谱文集》、《中国戏曲脸谱史论》、《天津民俗剪纸》、《中国戏曲脸谱集》、《北方话剧的奠基人之一张彭春…
-
“刻”艺人生:访国家级蔚县剪纸传承人周广
武当传说2017-04-28
本文选自《高手在民间》(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版),作者张京羽 2014年的寒假,我完成了对蔚县剪纸传承人周广先生的访谈。但在我返回北京整理采访录音的过程中,忽然强烈地感觉到,必须要和周先生再聊一聊,一些经过思考后的问题还需要得到他的答案。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两次采访竟然相隔了5个月,中间的日子我又开始了住校生活,需要上课,考托福、考SAT,忙碌到一度忘记了这篇稿件的撰写。但摆在书桌上的那个红色剪纸作品一直在提醒我,直到暑假的到…
-
追踪民间剪纸
武当传说2017-04-28
本文选自《高手在民间》(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版),作者张京羽 其实写这样一本有关剪纸艺人的书并非心血来潮,而且对于我来说,完成这本书的写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时间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真的是稀缺资源,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假期。当然,如果不是写这本书,我的假期也不会闲着。而执拗地要写这本书的动力,源于我7岁那年在陕西枣园的惊鸿一瞥。 剪纸艺术(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7岁那年的10月,我跟随外祖父去陕西旅行的经历…
-
成都清明节的三大民俗
武当传说2017-04-28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扫墓 成都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
-
滁州清明民俗:荡秋千插柳枝
武当传说2017-04-28
荡秋千 在魅力亭城滁州,每年清明时节都有荡秋千的习惯。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 荡秋千 《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