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之养生之道先养神
栏目分类:道家养生 发布日期:2016-06-18 浏览次数:次
古医籍《寿世保 元》有诗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大意是:人欲延年百岁, 首先要敛气保精以养其内在精神。的确,养神”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只有精神 健康,才能真正长寿。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是祛病延年的 内在因素,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虚则神衰。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 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惟有神的存在 ,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古代养生家强调指出:神强必多寿。”这里 所说的神强”实为脑神健全之意。只有脑神健全,才能主宰生命活动、脏腑协 调、肢体运动、五官通利,全身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所以说,精盈、气充、神全 ,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又在于养神。休 闲 居 编 辑
古往 今来,医家、道家、养生家们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的作用。认为 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纯朴专一,顺乎天理,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他们认为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著名医家石天基 作一首《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病都却。 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
神只可得,不可失,只宜安,不宜乱。伤神则神衰,神衰则健忘失眠,多梦烦乱;神不守 舍则发为癫狂,甚则昏厥。安神者在于七情适度,喜、怒、忧、思、悲、恐、惊各有法度, 适可而止。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五脏所伤则精神涣 散,精神涣散则神志衰减,神志衰减则诸病丛生。以上三者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现代医 学也证实,人类疾病有50%~80%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 衰弱等。
对于养生,中医有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 养”的说法。所谓养神,主要是指注意精神卫生。要做到安静和调,神清气和,胸怀开 阔,从容温和,切不可怨天尤人,急躁易怒。起居有常,养其神也”。如果人 们只注意养身,加强饮食营养,不懂得养神,不善于养神,是难以获得健康长寿的。自古以 来无数事例表明,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能过古稀之年者不多见,而胸怀开阔 情绪乐观者,往往可享高寿。若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 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生于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人 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人进入老年之后,由于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健 康状况、性格情绪等都会发生改变,若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神”,往往可 产生孤独、忧郁、失落、自卑等消极心理。从养生角度讲,老人晚年能否保持良好性格、乐 观情绪、高尚涵养和欢畅心境,对延年益寿意义重大。因此,老年人在注重养身 ”的同时,更应重视养神”与调神”。
总之, 祖国的中医养生,着重精神。神的充耗安乱,关系到人的健康长寿,养生应当养神。人们若 能遵循古训,修德养性,培养情操,健脑全神,方能享人生天年”之寿。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