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知识 > 道家医药 >

道家医药
栏目分类:道家医药   发布日期:2016-06-17   浏览次数:

  综述

  中国的医药学起源于远古时期传说中的神仙。《帝王世系》曰:“伏羲氏……乃尝百草而制九针。”“岐伯,黄帝之臣也,帝使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病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黄帝内经》一开篇就是黄帝问岐伯,显示他也参与了中医的发明,所以书以黄帝命名。

  由于传统的中医是由位于高层空间的人类所创,他们对于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远远高于地球人类,他们有透视人体的功能,并能看到炁的流动。所以直到现代,我们人类也无法诠释中医的所有理论,甚至还有许多人对中医的作用产生怀疑。

  在《荷马史诗》中,众神可以改变人体的机能,将受重伤的人立即治愈,就是神人受伤后也需要治疗,其作者明显是有透视能力的神人;《圣经》中,耶稣就是一位拥有特殊医药技能的神人;在苏美尔地区出土的有文字的20 000万多块泥板中,其中800多块涉及医药内容;《汉谟拉比法典》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共有282条,其中医事法则有40多条;古埃及埃伯斯纸草书是世界上最早的药物治疗手册之一,抄于公元前1552年,其中包含700余种药物、800余个处方;在古印度的文献中,也记录了大量的医药内容。这些医药方法和中医都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与现代西医理论完全不同。几乎每个民族神话中的神仙都有奇异的医药技能,但只有中国的祖先留下了系统的、完整的医药理论。

  在我国历史上,医通仙道,医道同源。古之道寄于易,易医相通,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古之通医者,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晋代道医葛洪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所以民间历来就有“医道通仙道”、“十道九医”之说。道家乐生、重生、贵生,认为人生难得,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人生观。道医是修仙学道中专门从事医药保健的医务人员。故仙道贵生、利物济人,救病济病,历来就是道教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社会民间,历朝历代都有神医和仙家出山济世救人,道教医学对中国传统医学发展是作出过巨大贡献的。

  道医当中多神仙,不少高道谙医药之学。医神、医王、药神、药王等都为古代的名道医,如杏林之神仙董奉,悬壶神仙汉壶翁、神医扁鹊、华佗、医圣张仲景、药王菩萨孙思邈、韦慈藏、药仙吕洞宾等等。据《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的统计,在东汉时期,道医占国家整个医家人数22.2%,魏晋南北朝时占28.3%,隋唐五代占20.2%,明代占了7.2%,东汉至明末占9.9%。清代以后,道教衰落,道医所占比例逐渐缩小。从东汉至明末来看,道医占国家整个医家人数的百分之十,这就雄辨地证明了道教医学流派的客观存在及其历史地位。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及其医学本来就是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的,虽然“墙内开花墙外香”,但其根还是深扎在墙内的,特别是深深扎在社会民间之中,深受百姓青睐与爱戴。

  《山海经》、《楚辞》、《韩非子》、《庄子》、《左传》等文献中都记载了有关长生不死、不死药、真人、神人或仙人等的神话或方术。战国时期,致力于成仙活动的方仙道流行,行气、药饵、宝精三派鼎足而立。汉代部分黄老学者转向神仙方术,形成了黄老道。《汉书·艺文志》著录方仙道和黄老道的著作,有房中8家和神仙10家,包括房中、导引、按摩、服饵、黄白术等方术。王充《论衡·道虚》批判黄老道,列举了养精爱气、辟谷、食气、导引、服食药物5种方术。有学者将方仙道和黄老道的方术称为方士医学。方士医学以成仙为最高目标,以中医药学和巫医为主要内容,并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作为理论依托。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以符水为人治病,并教人以悔罪、服药、存思、取符、诵咒等方式自医,标志着道教医学的正式形成。方士医学是道教医学的前身,道教医学的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可以说,道教医学吸收和融会了中医药学的全部内容。历代道医以宗教虔诚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行医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为中医药学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东晋葛洪最早记载了天花病。梁陶弘景集《养性延命录》,其内容包括医论、医药以及啬神、服气、养形、导引、言语、饮食、房中、反俗、禁忌、祈祷、诵咒、存思诸术,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集。其著《本草经集注》在药物的采集、加工、分类、配伍等方面都有创新。唐代孙思邈,奠定了妇科、儿科发展的初步基础,发展了养生长寿学。南宋崔嘉彦创立西原脉学,在中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外丹术研制的一些外用药,至今仍在使用。内丹术促进了我国古代养生术的发展和对人体的研究。我国许多重要的中医药学著作,都收录了大量道教医方。

  中医学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中医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方区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中医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现代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阴阳”的上位属概念,阴阳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下位种概念。

  阴阳是互不相容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对立面的一对性态或属性,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

  阴阳的外延相排斥,又相互补,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外延的和或并。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中的两个不同性态,属性的一对哲学或逻辑范畴的概括,就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对并列的种概念。

  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阴阳两部分组成,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因而阴阳存在两个对立面,在阴阳消长和对立统一作用下,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相互变化中构成世界万物。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二、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三、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在生理上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功能。气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机体,气散则形体灭亡。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全天下就是一个气。有了这个气就运动,就生生不息,就变化不止,没有这口气就完了。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必须在脉中运行,才能发挥它的生理作用。血在脉中循环运行,内至腑脏,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对全身各腑脏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津液是指各腑脏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分泌物,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和液的性状功能及分布部位各有不同,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并能渗注于血脉,起着滋润的作用。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流注于骨节、腑脏、脑髓等组织,起着濡养的作用。

  气血津液都是机体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而气血津液又依赖于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气血津液代射不正常或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四、脏腑学说,主要是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被定义为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六、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根据天文历法参数用来推算、预测来年的天象、气候、疾病发生流行的规律,并提供预防、养生的方法。

  道医和中医

  道教素有“重生”之信仰,主张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并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于是道教吸收原始巫祝、神仙方术及先民的养生之道,创立和构造了一个完整的道教养生学体系。这一体系又与祖国传统医学的主体——中医,有着甚为密切的关系,中国自古有“医、道同源”的说法。

  道教养生学与中医有一些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比如,道教养生学最重视的是人的精、气、神的保养和修炼;而中医的基本理论如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学说以及临床实践,也十分重视人的精、气、神的平衡与协调。道教养生学和中医还有诸如心理——社会疗法、康复疗法、音乐疗法、环境疗法等许多方法上的共同点。

  神仙信仰促使道教医学发展。按照神仙信仰的说法,仙首先是个体生命的无限延长。假如有这种可能,从逻辑上讲,既然是无限延长,那么在无限延长之前,个体生命理应是健康的、长寿的。在早期道教偏重于修命的时期,信徒们更会这样认为。比如见到年轻道士步履轻盈,目光炯炯,或年老道士耳聪目明,鹤发童颜,信徒们则会视为仙风道骨,由衷膜拜。相反,一个面黄肌瘦、疾病缠身、体弱乏力、恹恹无神的道士,谁会相信他一朝冲举升仙?所以《养性延命录》阐述说:“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意思是神仙信仰要求贵生,医药养生与修仙不可分离。《内观经》则说:“生明道,道守生,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即以医药养生而求仙,以求仙而永生。《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说:“先明脏腑,次说修行。”《丹亭真人庐祖师玄谈》说:“病魔不除,仙基难立。”内丹修炼首先要“筑基”。这些都是把医药养生作为成仙的准备阶段、必要条件或基础。求仙必贵生,贵生必求医,道教医学必然产生。济世度人是促使道教医学产生的第二个重要原因。道教倡导齐同慈爱的精神,要求道士以济世度人为己任。《度人经》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以医济世”是济世度人的方式之一,较容易见效。根据道教的说法,济世度人不仅是施恩于人,也是积德于己,积德方能成仙。故道经说:“救治百病,愈人疾苦,亦可行仙。”全真教将修炼自己的心性与身体叫做“真功”,将济世度人叫做“真行”,说“功行双全”才能成道。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学道之人不可不通”医药。丘处机甚至对成吉思汗说:“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是以道教的济度思想也要求道士掌握医药养生知识。以医济世往往造成以医传教的客观效果。一些道士掌握医药知识,就是为了以医传教。如早期道教黄巾军的太平道和二张的五斗米道,传教之初皆以符水为人治病,迅速赢得了大批信众。

  道医之道

  中医是一门神奇的学问,它以“道”为基础,与现代人类发展的科技截然不同。中医的名家都是深谙阴阳、熟知五行之术之人,他们的治病方法主要是从现代科技无法验证的“精、气、神”下手。一名真正的中医,他也应该是一名“道人”。

  中医学是“至道在微,变化无穷”的学问,为医者必须才高识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广泛涉猎群书,精研医术,才能真正领悟医道。《黄帝内经》将“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列为医生的过失之一。一代大医孙思邈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博览群书,到了老年仍是手不释卷,他在《大医精诚》中谆谆告诫习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自幼就勤学苦读医书,他忧心于历代本草谬误较多,立志编写新的本草,历时三十年的艰辛始著成《本草纲目》。医乃活人之术,医道不精则会延误病人的病情,无异于以医杀人

  一个医德高尚的医生必定是一位淡泊名利之人。传统中医的传授,师傅对于徒弟的道德修养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孙思邈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生只有做到淡泊名利,无为自然,才能在德和术两方面真正有所建树。

  道家思想对自身生命以及所有生命都十分重视。这种高度重视生命的思想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职责,医生必须重视人的生命,珍视人的生命。《黄帝内经》就明确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重视人的生命是对医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医生要做到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这均源于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遂潜心医药,著成《伤寒杂病论》。孙思邈有感于人命有贵于千金,遂将自己的医学著作命名曰《千金方》。

  熊春锦先生在其《道医学》一书中,对道医的本质进行了详细阐述,揭示了道医是和现代科学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一个人如果不进行道家的修炼,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宇宙的本质,那他是不可能领悟道医理论的内涵的。

  熊春锦先生将中华医学从业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系统掌握修身方法并进行系统性的自我生命再造工程实践,在此基础上跻身于医林者。这类人也可称为遵循道家思想并进行修炼者,他们被称为“神医”。第二类是掌握部分或单一的内功修炼方法,长期不辍地坚持内证,拥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同时在杏林中深研实践者,这类人可成为“名医”。第三类是按照标准的“理形科学”单一框架,并且采用西方科学的教学模式,经过系统理论学习而培养的“智能”型中医师,这一类人为数众多,被称为中医包装下的西医。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上一篇:没有了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