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知识 > 道家养生 >

伤骨科响民间 名医世家齐争辉
栏目分类:道家养生   发布日期:2016-09-01   浏览次数:

[导语]浙江伤骨科的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由于劳动打猎等活动,骨折发生较多。但伤骨科初起与外科合在一起,并称为疡医,如《周礼?天官》所记载。直至唐朝才开始将伤骨科单独分离出来。因此有关伤骨科医生活动的记载较其它科目为迟。

浙江伤骨科最早记载的是南宋时期。当时有嵇清,字仁伯,仁和(今杭州)人。家传正骨秘术,善疗金疮骨损,时称名医。时值兵荒马乱之际,曾随军同行。宫中有患折肱者,他医莫知所措,而清为整治,辄完好如昔。宋高宗尝骑射,时有伤损,招清治之,应期而瘳,于是益重之。正骨一科,当时江南极少,嵇清以正骨闻名,故人称“嵇接骨”。

延至明朝,有吕恺阳者,仁和(今杭州)人,擅长治疗骨折损伤,特别是治疗战伤、坠马、箭伤而昏厥的患者。《仁和县志》云:“吕立志济人,偶得异人传,专治折伤。每于武闱骑射有坠马箭伤,即敷以药,立苏,并不告以姓名。”说明其医德也比较高尚。

明末清初,浙江成为主要战场,伤骨科作为社会需要,迅速得到发展,并达到鼎盛时期。这期间,一方面由于从事伤骨科专业的医生人数的增多,其中一些内科医生也开始转向伤骨科,医生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临床经验不断积累和丰富。另一方面,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尤其是朱丹溪的气血学说,赵献可的命门学说,张景岳的温补学说,王与的法医学等,直接指导了伤骨科的诊疗,促进了伤骨科医术的进步。从而使浙江伤骨科得以迅速发展,并开始形成二大流派。

一派是受薛己影响,在注重伤骨科手法的同时,强调八纲、脏腑辨证,用药以平补为主,故称平补派。其代表是陈文治,号岳溪,明末秀水人(今嘉兴)。所著《疡科选粹》对跌损折伤汇集了危亦林等人的论述及治法,理论上宗薛己之说,结合自己临床体验,强调治伤以补气养血为主。但对骨折脱位的治疗,无多创新。这方面缺陷后由胡延光所补。胡延光,字耀山,号晴川主人,清嘉庆年间,萧山人。其父专伤科,延光自幼随父习伤科,于嘉庆乙亥(1815年)缉成《伤科汇篆》。该书遵《医宗金鉴?伤科验治心法》为经,以诸家为纬,博搜伤科诸要,更参以家传之法,汇辑成编。胡氏在宗薛己平补学说的基础上,不囿于成方,还收集了当时的民间验方、单方用药。在伤骨科手法上,胡氏多有创新,弥补了陈氏的不足。在诊断上,胡氏提出功能检查手法,如肘关节脱位复位后合掌检查法,较原有的摸法更为进步。固定方法上,对于关节部位的骨折外固定,危亦林等都采用绢布包扎,方法粗糙。胡氏提出推膝盖骨归原的方法,成为后世治疗髌骨损伤的常法。如肩关节脱位,胡氏首次提出用车转法。胡氏所绘画的十四幅骨折脱位手法复位图,是骨伤科史上一套比较完善的骨折复位图谱。

另一派为少林寺派,以经络穴位为诊断依据,强调手法复位和点穴疗法及其功能锻炼,以武术接骨为主。其代表为陈元贇、王瑞伯、赵廷海等。陈元贇,原名珦,字义都,杭州人,生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27岁时至河南少林寺出家学拳术,寺中藏有珍贵医籍和伤科草药,陈氏在寺管理药材。有暇研读医书,后以擅长伤骨科闻名,明万历四十七年东渡日本,将中国伤科知识传播到日本,被日本人民誉为“介绍中国之有功者”。王瑞伯,原名征南,又名来成,明末清初鄞县人。幼年学习武术,中年行医,治疗跌打损伤。据《宁波府志》载:曾治一人,被人打伤在地,面色惨白,动弹不得,张口难言,满头大汗,痛苦万状。见之,忙取出银针,于悬冲、神门、下关各扎一针,随后在背猛击一拳即愈。著《秘授伤科集验良方》一卷,另辑《接骨秘方》一书。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上一篇:医史趣闻闲话论古代双弓米
下一篇:救命养生之道早晨一杯水
相关内容
这些是最新的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热门排行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