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练习答疑第二期
栏目分类:太极八卦 发布日期:2017-08-10 浏览次数:次
7、练拳是否一定要动作配合呼吸?
答:不是的。此事为许多人所误解。太极拳之呼吸,确有讲究。起吸落呼,蓄吸发呼,合吸开呼(有人以蓄为开,发为合,则称开吸合呼)。但要注意,一种说法是,合吸开呼与空气的呼吸不是一个概念;另一种说法是,练拳纯熟时,吸呼自然配合动作,稍觉不适,即采取自然吸呼。还有人认为动作根本不可能配合呼吸。总而言之,无论内气也罢,呼吸空气也罢,均以“自然”二字为最高原则,不必有意去引导。拳论云:“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呼吸的极意是忘掉呼吸。决不可强求动作配合呼吸。练拳时,若要领正确,呼吸自能缓、匀、深、细,虽汗淋漓而呼吸不喘。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也可作为一个衡量标准。
若强求动作配合呼吸,必然造成“闭气”之病,影响放松,此乃练拳之大忌也。杨澄甫先师把“口腹不可闭气”和“四肢腰腿不可起强劲”,作为练架的两条关键要领。并说“此二句,学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喘矣,其身摇矣,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有的拳家,以为动作配合呼吸就是气功,并将杨氏套路的每动几吸几呼,此吸彼呼,皆于指明。而每一开合的间隙决非均匀,各人的肺活量又不同。如此做法,岂非画蛇添足,助长闭气,贻害学者焉。
8、拳架高低应如何掌握?
答:杨氏太极有高、中、低架之分。按各人体质灵活掌握。练拳是为了增强内劲,不可使架子过低而造成肌肉过分紧张,影响放松。随着功力的增长,架子逐渐放低,一般练第一遍稍高,第二遍适当低些。总之以中正安适为原则。但切勿忽高忽低。
9、每次练拳时间多长为好?
答:杨氏太极练习有句谚语:“一遍不忘两遍熟,三遍四遍长功夫。但也要具体分析。各人时间和体质条件不同。时间少,每天一两遍,若长期坚持,必有效果。体弱者,过久难于支持。但若有时间,宁可架子稍高点,多练一会。最好不要中间停顿,以利于内气的连续运行。练拳最忌一曝十寒?quot;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对于以武功为目的者,要求就不同了。最好每天连续练三小时,坚持三年,便能存住功夫。
10、为什么要先求形似,再求神似?
答:太极重意不重形,此话不可曲解。必须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开始若不求姿势正确,必难掌握太极要领,神似无从说起。然而形似不等于神似,有人练得很像,若不继而追求内功要领,仍然无异于广播体操。只有达到纯以神行的地步时,有形无形皆太极。这才是太极重意不重形的真正含义。换言之,练拳首先要“循规蹈矩” ,明规矩而守规矩,艺臻上乘之时,即可脱规矩而合规矩。
11、为什么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答:初练时,弧形幅度较大为宜。有利于体会太极特点及动作要领,也利于增长功夫。渐久,幅度可略小,便接近于各式用法。但章程不变。由大圈渐成小圈,以至"直圈",直圈乃"含圈"也。若先不求开展,某些要领可能体会不到。犹如写字,先练大楷,再练小楷,小楷中方可显出功力。
12、练拳步骤应如何安排?
答:从内容上,先练拳架,后练推手,再练器械。但有一条,决不可急于求成,草率从事。必须一势练正确再练下一势。学拳容易改拳难。先养成的坏毛病,以后相当难改,朝改夕忘。许多人参加一期学习班,学会拳架,就认为已经掌握太极拳了。实际上越练越差,用以授人,则以误传误,实堪忧惜。学完拳架,最好要及时不断地改正。并应与老师保持经常联系,逐渐深入。
13、练拳最要紧的是什么?
答:入门引进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杨澄甫先师云:“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友之切磋,固不可少,而最要紧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锻炼”,“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拳练,无论老幼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当然,亦如前述,要不断钻研要领,提高水平。
按照先师的教导,上海永年太极拳社的练拳宗旨是“勤、恒、礼、诚”;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的练拳箴言是“恒、专、不骄”。所谓“专”,要专心致志,不断深入,勿贪多或这山望见那山高之意。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