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旅游 > 武当景点 >

武当山净乐宫[武当风光]
栏目分类:武当景点   发布日期:2017-06-30   浏览次数:

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北麓。据《太和山志》记载:“祖传帝之先(即真武大帝之父)为净乐国王,净乐治麇,而均即麇地,故以名宫焉。”该宫创建于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清代康熙二十八年(1689)毁于火灾,康熙三十年(1691)动工重建,六载而成,乾隆元年(1736)又遭火焚。宫内原有殿堂、廊庑、亭阁及道舍等建筑五百二十余问,由东中西三院组成,主要建筑有牌坊、大宫门、二宫门、正殿、二圣殿、真宫祠、方丈堂、斋堂、浴室、神厨、神库、配舍等,四周红墙碧瓦环绕,宫内重重殿宇,巍峨高耸,层层院落,宽阔幽深,环境幽雅,宛如仙宫。是武当山著名的道教建筑之一。今仅存遗址。   武当山八宫之首,始建于明代永乐11年的武当山净乐宫,因1958年兴修丹江口水库时淹没在水库之中,宫中的牌楼、龟驮碑等一批文物搬迁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资7000万元,全面实施净乐宫复原工作,经过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广场、山门、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现雏形,再现了当年净乐宫的宏伟气势,成为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地上文物搬迁复原的范例。 [编辑本段]元天净乐宫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营造依据真武出生、修炼、成仙的传说而修建。作为真武出生地的净乐宫被称为武当山八宫之首。原址位于古均州城内正北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   宋代开始,封建王朝自上而下皆崇拜玄武神,为避宋太祖父赵玄阴讳,改玄武为真武,并称其为道教始祖老子的“变化之身”。至明代,真武神受到历代皇帝的奉祀,尤其是明初的“靖难之役”后,永乐皇帝朱棣取得皇位,自称他得天下是“真武神”的庇佑之功。因此,崇奉真武神较前朝更甚,并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进行营造。从明永乐十年至永乐二十一年(1412——1423年)的十一年间,自原均州城净乐宫至武当山天柱峰顶140华里的古道上建八宫二观三十三处建筑群。   永乐皇帝根据《三宝大有全书》关于“真武修炼成真”的记载:“相传真武的父亲原是净乐国国王,净乐国就在均州.”于是,为纪念真武大帝的父亲,就在均州城内修宫供奉。   净乐宫东西宽353米,南北深345米,面积达121785平方米,永乐十六年(1418年)落成,并赐“元天净乐宫”额。据旧图志载:净乐宫中轴线上为四重殿,一进为龙虎殿,二进为朝拜殿,三为玄帝殿,四为圣父母殿,各殿均耸于饰栏高台之上,宫门前是六柱华表式冲天大石牌坊。牌坊通高12米,宽为33米。穿过牌坊,是净乐宫山门,此建筑是单檐歇山式,开三孔大门,建造在高1.5米,宽41米,深32.2米的条石砌成的台基之上,砖石结构,门两侧是绿色琉璃八字墙。二宫门内是正殿,又名玄帝殿,其规模法式与紫霄宫现正殿相似。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上施绿色琉璃瓦,重檐歇山式砖木结构。   旧志载:“净乐宫后有圣父母殿、东有紫云亭。净乐宫原有东、西二宫,西宫后侧为御花园。尚有斋堂、浴堂、神厨、道房、配房、皇经堂、东西龟驮御碑亭、常平仓、更衣亭”等单元建筑,均为明代建筑。净乐宫部分建筑于清代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毁于火灾,康熙三十年(1691年)动土重建,六载而成。乾隆元年(1736年)又遭火焚。宫内原有殿堂,廊庑,亭阁及道舍等建筑五百二十余间,四周红墙碧瓦环绕,宫内重重殿宇,巍峨高耸,层层院落,宽阔幽深,环境幽雅,宛如仙宫。明、清名人游记中,把净乐宫描绘成皇帝居所,气势近似于北京故宫,故有小故宫之称。后逐年恢复,粗还旧制。”   1958年国家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均州城、净乐宫属淹没区,部分文物搬迁到现丹江口市北郊金岗水库北坡以待复原,部分淹没区文物迁移到武当山风景区元和观内,部分石刻构件文物现仍沉浸于汉水之中。均州城净乐宫至玄岳门五十华里的两侧,共淹没宫、观、庵、堂、亭、祠、庙、阁、桥等共一百二十余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