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武当传说 >

“老愤青”庄子是怎样炼成的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7-04-30   浏览次数:

就本意而言,庄子原来是不想成为“老愤青”的。因为大家只要细读《庄子》一书,用心体会,你就会发现,跟咱们平常人一样,庄子本来实在是不想生气、不想发火、不想骂人的。我甚至认为他本人实在是太想心平气和、太想洒脱达观,达观到什么事都不挂在心上了。

不仅他自己如此,庄子还屡屡劝别人千万不要动肝火、不要使性子闹情绪,凡事都要想得开、放得下。每每有人憋不住,不慎怒火中烧、气往上撞,庄子都会跑过去给人家揉揉胸脯,扮演一回帮人解压的心理医生角色。

“老愤青”庄子是怎样炼成的

庄子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就是恁地和善可爱、善解人意的一个好同志,他怎么又会茁壮成长为“壮怀激烈”、死不悔改的“老愤青”呢?

说得俗点,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此一结果,一是庄子不得不置身其中的黑暗社会现实,二是他所坚持的超世理想。或者说,庄子成为“老愤青”,这是无道的社会现实和庄子追求的理想发生严重冲撞的结果。由于现实极其黑暗、极不人道,所以作为一个具有起码良知的普通知识分子,庄子难免要不满、要骂人,随之他会去思考,去寻求光明、人道的社会理想和生命理想,从而为天下也为他自己找到条出路。反过来,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希望越大,失望便越大,由于庄子的思考之路走得太远,他的理想期待难免太过完美,所以当他从高处回头,往下再看现实社会时,他就会越发地气不打一处来,越看越觉得不像话,越看火气越旺,越看越想骂人。

从现实到理想,再从理想到现实……,在二者往复不断的摩擦挤压中,一个越老越来劲儿的“老愤青”就被“逼”成了。

庄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究竟有多黑暗,混乱到了什么份儿上?用孔子满怀惋惜的话说是“礼崩乐坏”,即原有的社会秩序已经散架得差不多了,人们也根本不再遵守它,随便哪个诸侯卿相都可以不把天子当成一盘菜,他们自己就对着大大小小的事情,任意发号起施令来了。在孔子看来,这成何体统!不过,老夫子“礼崩乐坏”的说法还太抽象,汉代《淮南子》书中则对当时社会的混乱有着精确的量化描述:“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这么多国家和国君被干掉,那得打多少仗、费多少钱财!要说起来,亡几十个诸侯国、死一大堆国君,这些倒不算什么。真正可怕的是,黎民百姓因此又得掉多少人头、流多少血啊!

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社会的情况更糟更惨!惨到什么程度?现代大学者马叙伦先生把庄子的生卒时间大致考定为公元前369—前286年,有人据此编了一个“庄子时代大事年表”。从表上可以看到,在庄子生活的八十三年间,几乎每一年皆有重大的乱事发生,其中既有周王朝的东西分裂,更有频繁无休的诸侯间的相互攻伐、君臣间的上下篡杀,乌七八糟,如此等等。

“老愤青”庄子是怎样炼成的

春秋无义战(资料图 图源网络)

《庄子》中的一个故事说:蜗牛的左角有个叫“触氏”的国家,右耳有个叫“蛮氏”的国家,为了争夺地盘,两国经常发生战争。有一次,一方竟然把另一方杀得“伏尸数万”!可是胜方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不过瘾,于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它紧接着又狠命追杀败走的敌军,十五天后才班师回来。从常识看,这个故事似乎荒唐之极——蜗牛的角能有多大点儿地方,怎么可能安下两个国家,又怎么可能容得下它们天天闹腾,乃至打一场死伤无数、血流成河,且旷日持久的的惨烈战役?

其实,大凡我们觉得荒唐的地方,往往是庄子文章的妙处。这个故事也是如此。其中庄子真正想说的是,当时各诸侯国之间频频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使无数生灵惨遭涂炭,其目的有时竟然只是为了争夺鼻屎大的一点地盘或利益。故事虽是庄子瞎编的,但战国社会的惨烈场景,由此正可见一斑。故事荒唐吗?确实荒唐,没有比这更荒唐得不可思议了,但这却是铁的现实。而庄子给蜗牛角上的两个国家分别取名为“触氏”和“蛮氏”,则可谓别有深意:“蛮”者,野蛮;“触”者,相接而争斗,随时都会打起来。从中可见,在庄子心目中,当时的诸侯国不过是荼毒生灵、极其野蛮的战争机器,它们不仅毫无人道,而且还反人道。

蜗牛角上的故事所比喻的是国际局势的动荡。各国内部的混乱情况又怎么样呢?庄子故意以春秋时期的人物和事件为例说:大名鼎鼎的齐桓公杀了他亲哥,又强占了嫂子,照样被尊为一世霸主;齐国的大夫陈恒杀了国君,窃取了齐国政权,本来是乱臣贼子的他却摇身一变,成了掌国之君。与这些破事儿相比,战国时期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谓“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

“老愤青”庄子是怎样炼成的

触蛮相争(资料图 图源网络)

更可气的是,乱臣贼子们“转正”成为诸侯国君还不罢休,他们竟然还好意思觍着脸,满嘴大讲仁义道德,硬装体面!其实哪里有什么体面可言,所谓仁义道德、尊卑贵贱都是骗人的鬼话,背后目的还不是想让他们属下的臣民踏踏实实地听命调遣?可是话说回来了,既然窃国贼可以做掉国君,篡夺政权,谁又能保证别的臣子不会以他们为榜样,干出同样的事来?而且说白了,政治这档子事还不就是你杀我、我杀你,今天杀、明天杀,杀过来、杀过去么!所以庄子警告说,别看现在你张三是君主,吆五喝六,李四和王二麻子是臣子,服服帖帖,这都只是一时的假象,过几天还不知谁死谁活、谁给谁磕头称臣呢!

自春秋时期以来的天下乱象,概括起来就是:诸侯相伐、君臣相轧、同室相煎,强以凌弱、大以侵小。目睹这一切,庄子痛心地说:

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道之人何由兴乎世,世亦何由兴乎道哉!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

总之,这是一个黑暗到了没有一丝光亮,甚至连微弱的最后一颗火种都已消遁,因此毫无生机、毫无希望的时代,一个不再能产生可以救百姓出水火的真正圣人的无道之世,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无道之人恣意横行的魔兽剧场和人间地狱。

“老愤青”庄子是怎样炼成的

《东周列国志》书影(资料图 图源网络)

身陷如此黑暗的世界,庄子这个“老愤青”,他的理想是什么?

好像有谁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天下惟有大乱,乃可以大治。另外,自杀了的著名诗人顾城则有两句名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我看来,这两种说法都有些一厢情愿,未必是事实。因为历史证明,大乱之后,天下可能还在乱,而且可能会更乱——甚至,天下之所以更乱,实际上就是讲这句话的人搞的。再者,有些人虽然从早到晚都使劲眨巴着明晃晃的大眼珠子,内心却无比阴暗。不过,如果把这两句话用到庄子身上,倒是很可以有一说。那便是:由于天下漆黑一团,所以庄子无比向往光亮的世界;由于天下乱事不断、乱象频生,所以庄子渴望一个太平无事的社会即使不是马上到来,也最终能够到来。

然而,庄子的政治理想与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反差却太大了,可谓相距天壤。

从“应帝王”等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所期待的那个理想社会中,不要说战争、杀戮、阴谋以及暴君乱臣、严刑酷法了,就是儒家推崇的圣主明君、贤人巧吏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庄子相信,无需政府自上而下、自作聪明、自以为用心良好的领导安排,也无需君子们满腔热情地灌输、推行仁义,而只要把强加在民众身上的有形无形、柔性刚性的条条、框框和套套全部撤除,让老百姓自己当家做主,各自做自己的事、过自己的日子,天下自然太平。不要自作多情地认为没有圣人君子们的教诲,老百姓就不知道是非善恶美丑为何物;更不要自视高明地断定缺少了政府的管控、官员的训导,人们就不清楚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了。非也!远古之时,连圣主明君、贤人巧吏的毛都没有,老百姓的日子还不照样过得有滋有味、知是知非,而且彼此之间相安无事、井井有条?

“老愤青”庄子是怎样炼成的

《桃花源记》(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庄子笔下,古时候人的生活那真叫一个自在舒坦!据说,他们睡觉时都是倒头就着,一副安闲自得之态,因为刚刚过去的一天他们过得都很轻松快活,没有啥子破事烂事烦恼事让大家睡觉时心里还撂不下,以致于辗转反侧睡不着,或者还要做恶梦;而当他们一觉醒来后,又无不感到神清气爽、逍遥惬意,因为在马上就要开始的新的一天中,绝对不存在任何让大家一想起来就精神紧张乃至于恐惧不已的事情。平日里,各家各户都忙着“耕而食,织而衣”,完全没有政府和官员的干涉、扰乱。人和人之间不仅“无有相害之心”,而且老百姓还都能自发做到相互关爱、行为端正、为人实在、处事得当,虽然并没有那些自视先知先觉的圣人君子告诉大家这样做就是所谓仁、义、忠、信。(供稿编辑整理/白水)

查查道家宗师庄子的户口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庄子这个人》整理发布,作者邓联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