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国学资讯 >

天台山文化共同体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6-29   浏览次数:

  

  张高澄道长在“天台山文化与当代价值研讨会”上的发言

  首先我要感谢大会组织人给我一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道教界对天台山文化的一些想法。贫道来自天台山桐柏宫,是一名“神仙文化工作者”,这是最近被赐封的新职称。我们这里是佛道同在一山之中,水乳交融健康发展,历经千年的宗教圣山。我来这里首先是想求法的,请诸位专家学者高僧高道和大德们,研究一下我们这些神仙工作者,道士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给我们一些思想武器,精神装备,使得我们今后的发展要有好声音,造成良好的动能形势。

  今天我要提到两个天台山文化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和与之相关的一个建议:

  一、重视宗教的反俗功能制衡物欲横流

  二、发扬南宗三教融合传统构建道德神仙文化

  三、建议在天台山设立具有实践性的文化共同体建设新山林文明

  (一)重视宗教的反俗功能制衡物欲横流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把道观寺院建在荒山野岭里?当然为了神仙修炼,要避开尘世的干扰是一个原因,空气好水好可能是另一个原因。不过我们这里要提出另一个观点。

  我们在山上的僧道者看去,中国一直并行存在着两大文明体系:一个是山林文明,一个是都市文明。这两个文明区别很大,一个是代表物质发展的文明,另一个是无待的精神超越的文明。这两大文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在相互影响,并在社会精神物质之间起到平衡的作用。同时我们应该了解,自古道教具备五大教化功能:自然之教,神明之教,正真之教,反俗之教,训世之教。其中的反俗之教就是引导世人“还淳返朴”,如《道德经》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又说“玄德,深矣,广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我们知道每个国家在和平时期发展经济过程中,都会达到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阶段,此时社会大量的矛盾和各种精神文明冲突开始出现,如何消除这些问题呢。也就是如何移风易俗呢?其实当时的帝王都善于充分利用山林文明中各类修道仙人的超越物质的特点,对都市尘世生活毫无依赖性,极端简朴的优势,来化解这种问题。

  我们举唐朝司马承祯炼师为例说明,他在天台的山林中居住栖真长达30年。史载,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都,亲降手敕,赞美他“道行高超”。唐睿宗景云二年(711) 召入宫中,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他回答阴阳术数为“异端”,理国应当以“无为”为本,颇合帝意,赐以宝琴及霞纹帔。司马炼师的这次宫廷访问产生了什么社会效应呢?我们都知道,他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结为著名的“仙宗十友”。并且我们有理由认为是他走出天台山后,引发了唐诗之路的运动。据研究称,大约400多位唐代诗人用1500多首诗歌铺成的人文山水走廊。按照精准的说法,应当是400多位官员,主动下放到基层地方进行民俗民风的考察,他们留下的诗词表达了对山林神仙生活的无限崇仰和赞美,对生命价值重新认识,对世俗奢靡风气的鄙视。按照统计,唐朝只有4500名吃皇粮的政府官员,400多位官员下放考察,比例9%真是不小的。这应该是唐代高道引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反俗活动。起码李白的“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反俗口号:这里龙楼凤阙是当时京都那种极度奢侈生活的写照,而天台当时只有三万人左右,还是人迹罕至的荒山,放弃俗世进入深山,李白的决心不言而喻,亦可想而知当时的官员们此行,对社会浮躁情绪纠正力度之大。当然我们还没有相关的关于皇帝的这种行为对腐败纠偏方面的统计数据,但是起码可以产生一种微妙的警醒作用,猜想也是睿宗玄宗的心底里的想法。无论如何,我希望学者们还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继续研究下去,一定会发现更为有趣的事件。

  现在中国物质高度发达再次达到了人欲横流的阶段,相关的事件应当梳理一下,这里只想提出来两点:一是发挥宗教山林文化中固有的反俗功能,对社会浮躁情绪起到良好稳定作用,促进国家都市文明健康发展;二是提倡反俗的行动,对天台山旅游事业是相当高大上的促销,因为都市太喧嚣,大家都想过上一把没有pm2.5的神仙日子。县委县政府提出来五养,和道教的修炼养生是一致的。道教的修炼养生其实就是让每个人,不依赖任何医疗机构,自己解决自己身心健康问题,另外通过这种自我修整的方式体悟天道自然的无穷妙处。这是我们道教反俗功能再次体现一个契机,相信可以对社会起到有益的作用。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山区村庄的道教养生文化的改造,引导大量都市人群进驻山区修炼养生活动,同时可以把我们道教反俗理念逐渐延伸到都市中去,在物质欲望膨胀和清静无为精神之间起到平衡作用,从而化解各种冲突。我希望我们大家在这方面多做些文章。

  (二) 发扬南宗三教融合传统构建道德神仙文化

  记得三年前许嘉璐先生发起,在北京人大开过一个“儒释道融合之因缘”的会议。大家都是在研究儒释道三教是否能够融合,如何才能比较合理的融合。轮到我发言时,就直截了当说,这些问题在天台山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我们这边的和尚道士都非常擅长融合三教为一体,甚至融合的几乎不分彼此,直接拿来互相随意使用就是了,凡是好用的都用上了。我们的研究发现,凡是注重实践的修行人,无论哪一家,最终都会深度沟通,自然融合一体,因为大家都是超越时空和生命要义的先天层面上进行沟通,在这个境地中,万物不分彼此,皆归为同一大道。当时大家都觉得非常开怀,我当时建议在天台搞一个三教融合的实验基地。

  天台山是一个非常特殊宗教和文化的圣地,可以说这里一直就是中国历史中三教融合的典范,因为我们的文明土壤中具有融合一切精神文明产物的固有特性。这应该从儒释道三家的内核中提取。我想说在三教融合的问题上,天台山的佛道宗师们最有特色,我今天只就紫阳真人的成就来阐述这个问题,同时我也要对智者大师所代表的天台宗表示万分的崇敬,因为我知道台宗的大小止观都是最上乘的三教精义之融合案例。这方面的玄机,我不是内行人说不清楚,还是留给允观等精明大和尚们来做详解。

  道教南宗始祖,是北宋年间,出生于天台的紫阳真人张伯端。他在号称“万古丹经王”《悟真篇》中说,“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行家一望便知,三教最上一乘,在丹经里表达的淋漓尽致。关于紫阳真人的成就和他的《悟真篇》的研究很多,后面会议中一定会有许多优秀的论文谈及这个问题,我今天就不详细说明。但是我要说一下历史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当雍正皇帝,大约280年前,发现紫阳真人《悟真篇》时,的确有些欣喜若狂,他在《御选语录》里说:“真人以华池神水温养子珠。会三界于一身之后。能以金丹作无义味语用。忽地翻身一掷。抹过太虚。脱体无依。随处自在。仙俊哉大丈夫也。篇中言句。真证了彻。直指妙圆。即禅门古德中。如此自利利他。不可思议者。犹为希有。”好像找到三教融通的同路人。同时加封这个不可思议的同路人,紫阳真人为“大慈圆通禅仙”,并拨款重新修建了桐柏宫。

  当代社会,这些古老的仙术和佛理仍然可以使人在生命维护精神解脱升华中获得益处,譬如我们都知道紫阳真人及其五祖对生命的掌控能力超强,导致南宗祖师年龄平均在121岁。不仅仅是寿命延长,而且真人们的阳神显化,都是生命终极解脱的基本特征。我们如果不能从神仙文化这个角度上来重新认识和构造我们的生命进程,我们华夏传统文化就会缺少很多妙义,关于这个问题贫道将撰文详述。

  (三)把天台山转化为强力践行型的文化共同体之新山林文明

  我十几年前回来修复桐柏宫时的初衷,是把天台恢复成一座名副其实的仙山。但是我很快就发现仙山佛国的所有成就,都需要三教共同来努力开发,儒释道缺一不可,还要百姓政府参与。要想在中国成为有点品味的仙山,名山,必定以三教圆融的文明环境做基础,做文明发展的土壤,而后滋生出的正教妙道才会普适天下,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建议也是我多年的梦想,从佛道修行之实践的角度出发,在三教融合之典范的天台山,来构架一个实质上的文化共同体,或者文明共同体。

  一、为什么要重在实践,而不是完全的理论研究机构?因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一般来说有一个重大的优势和一个巨大的缺陷:首先他们不是在这个行当里生活的人,简单说,学者们不可能成为修行的出家人。但是他们的学问很大,他们的知识体系非常有力度,所以他们掌握着我们的生命线,话语权和来自政府的支持力度。因为主流都是在按照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来设计我们出家人发展模式,这一点时常走偏。譬如,我们三家圣人真人都是在用“先天思维模式”来看待世界并且如是在行动的。他们的眼光都是放在“外其身而身存”,“专气至柔”,“长生久视”之上,这些纯属于实践的范畴,任何理论的描述都不如实践者的亲身体验。而天台山中自然形成的三教融合成果,几乎都不是常人可以想到做到的。恰恰相反,是山林文明中生活的修行人在实际的殉道般的修行操作过程中自然达成的。如果你不具备修真修行以及反俗的功力和实践经验,你在山林中无法生存,遑论获得对自我本性的真知识,生命则无从升华。所以,三教融合的理论和实践,使我们山林文明中的修炼修行的练家子才会觉得真正很受用的,这是一个实践中获得的真知。所以我们希望重实践的学者和修行家们组成的文化共同体,就天台宗止观学和道教南宗修炼体系及诸派的真机内涵为入手点,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是比较合理的。

  二、我们为什么要把天台山转化成这样一个共同体?一、首先我们这里其实已经存在这样文化共同体很久了。历代的高僧高道,大都是学问家+力行实践者,都到天台山来开宗立派。天台宗和道教许多宗派都在这里产生,而且都是多教融合的结果,这个地区文化背景适合文化共同体生存发展。二、是这里三教文化遗产太多,不加以整理利用是极大的浪费,对不起我们祖师;三、这里有千年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起码佛道两家的寺观和修行体系还是完整的,传承还在,修行界最重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法脉道脉;四、目前国家领导和国宗局领导非常重视宗教界的健康发展,提出来的几乎所有的要求,在我们这里基本上可以比较轻松实现,譬如道风建设,慈善活动,于我们天台山寺观都是强项,五、欢迎学者们长期驻扎在天台山,我们这里是“五养之地”,不会亏待你们的身体,更不会弱化学者们研究能力,而且研究的成果绝对超前且有益身心,六、政府在宗教文化上面的政策非常优厚,所以设立文化共同体在实质操作上的问题很少。七、拯救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儒佛道三教都需要有一个融合无碍的训练基地。八、佛教道教走向世界需要具有世界眼光,世界格局和世界级别的正能量。何况我们还有天台宗作为走出国门的典型案例可以作为研发的重点。

  鉴于上述几个理由和想法,我们呼吁政府的支持,和在座的专家学者的支持,在天台山设立一个文化共同体,由专家学者和山林僧道共同组成的文化发展机构,大家一起把我们的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谢谢!​

  按:哈哈!自己作文自己解释一下。这个文章其实有两要点: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天台山表达得非常完美,儒释道内在的精义在此地经由历史上诸位高僧高道大德们的践行努力而得到完美的展现,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恢复到以前的最高境界,因为我们仅仅是在说,而不是在做。如何从说到做,需要找到一个“抓手”。这个抓手就是我们说的宗教的全部妙处在于反俗(与物反)、脱俗(修炼修行)、而后升华(得道了道成仙成圣成佛)。说到底反俗的目的就是脱俗升华而后成就,此两者先后表里互为根本。我们传统文化所构造的文明体系,就是在适当的时机和环境下,滋养出一些圣、贤、仙、佛等特殊人物来为天下作表率引导天下人向道。而现代的文明就是让俗不可耐为常规,升华的路线被当作子虚乌有的迷信,渐渐令天下离道失道无道。另外就是没有合理的行动指南,即使有少数人想做也无从下手,没有传承导致各行其是。最后,大家都是用这个文明的优势来获取眼下的利益,而不是为这个文化产生的文明增加稳固的机制和发展空间平台,使大道文明继续发扬光大。所以我的这篇文章就此两个特点先扔下道教的“包袱”,让大家先接着,慢慢体会。二、具体的措施,都要服从这个基本论点,要把天台山转化为大道文明的共同体,起码先要从文化共同体出发,逐渐靠拢先天大道。在道教佛教内部首先要完善自己根本教义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训导师资,明师长老的团队加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是首要的任务。这个大道文明的场所建设成功,势将成为道教内部的一个证道标准场所,渴望对道学院等教学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本地文明升级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对应效应。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