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医学 > 道医概论 >

医林改错(7)
栏目分类:道医概论   发布日期:2017-10-01   浏览次数:

卷下 半身不遂论叙 医家立言著书,心存济世者,乃良善之心也,必须亲治其症,屡验方法,万无 一失,方可传与后人。若一症不明,留与后人再补,断不可徒取虚名,恃才立论, 病未经见,揣度立方,倘病不知源,方不对症,是以活人之心,遗作杀人之事,可 不畏欤?如伤寒、瘟疫、杂症、妇科,古人各有所长,对症用方,多半应手取效, 其中稍有偏见,不过白玉微瑕,惟半身不遂一症,古之著书者,虽有四百余家,于 半身不遂立论者,仅止数人,数人中并无一人说明病之本源,病不知源,立方安得 无惜?余少时遇此症,始遵《灵枢》、《素问》、仲景之论,治之无功;继遵河间 、东垣、丹溪之论,投药罔效。辗转踌躇,几至束手。伏思张仲景论伤寒,吴又可 着瘟疫,皆独出心裁,并未引古经一语。余空有活人之心,而无济世之手。凡辽是 症,必细心研究,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四十年来,颇有所得。欲公之天 下,以济后人。奈不敢以管见之学,驳前人之论,另立方法,自取其罪。友人曰: 真胸有确见,屡验良方,补前人之缺,救后人之难,不但有功于后世,正是前代之 勋臣,又何罪之有?余闻斯议,不揣鄙陋,将男妇小儿半身不遂、瘫腿痿症、抽搐

筋挛,得病之源、外现之症、屡验良法、难治易治之形状、及前人所论脉理脏腑经 络之错误,一一绘图申明其说,详述前后,以俟高明,再加补助,于医道不无小补 云尔。 半身不遂论 半身不遂,病本一体,诸家立论,竟不相同。始而《灵枢经》曰:虚邪偏客于 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荣卫,荣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偏枯者,半 身不遂也。《素问》曰:风中五脏六腑之俞,所中则为偏风。张仲景曰:夫风之为 病,当令人半身不遂。三书立论,本源皆专主于风。至刘河间出世,见古人方论无 功,另出手眼,云:中风者,非肝木之风内动,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内 火暴甚,水枯莫制,心神昏昧,卒倒无所知,其论专主于火。李东垣见河间方论矛 盾,又另立论,曰:中风者,气虚而风邪中之,病在四旬以后,壮盛稀有,肥白气 虚者问亦有之。论中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中经络之分,立法以本气虚、外受风 邪是其本也。朱丹溪见东垣方症不符,又分途立论,言:西北气寒,有中风;东南 气湿,非真中风。皆因气血先虚,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其论专主于痰,湿 痰是其本也。王安道见丹溪论中有东南气温非真中风一句,使云:《灵枢》、《素 间》、仲景所言是真中风,河间、东垣、丹溪所言是类中风。虞天民言:王安道分 真中风、类中风之说,亦未全是,四方病此者,尽因气温痰火挟风而作,何尝见有 真中、类中之分?独张景岳有高人之见,论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易中风之名, 着非风之论,惟引用《内经》厥逆,并辨论寒热血虚、及十二经之见症与症不符、 其方不效者。可惜先生于此症,阅历无多。其余名家所论病因,皆是因风、因火、 因气、因痰之论;所立之方,俱系散风、清火、顺气、化痰之方。有云气血虚弱而 中风邪者,于散风清火方中,加以补气养血之药;有云阴虚亏损而中风邪者,于滋 阴补肾药内,佐以顺气化痰之品。或补多而攻少,或补少而攻多,自谓攻补兼施, 于心有得。今人遵用,仍然无效,又不敢议论古人之非,不曰古方不合今病,便云 古今元气不同。既云方不合病,元气不同,何得伤寒病麻黄、承气、陷胸、柴胡, 应手取效?何得中风门愈风、导痰、秦艽、三化,屡用无功?总不思古人立方之本 ,效与不效,原有两途,其方效者,必是亲治其症,屡验之方;其不效者,多半病 由议论,方从揣度。以议论揣度,定论立方,如何能明病之本源?因何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因何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因何大便于燥,小便频数?毫无定见,古人 混猜,以一亏损五成元气之病,反用攻发克消之方,安得不错?溯本穷源,非错放 医,乃错自著书者之手。嗟呼!此何等事,而竟以意度,想当然乎哉! 半身不遂辨 或曰:半身不遂,古人风火湿痰之论,诸家层次议驳,有证据可凭乎?余口: 即以仲景《伤寒论》中风篇云,中风则令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呕自汗。《金 匮要略》论伤风,则令人鼻塞喷嚏、咳嗽声重、鼻流清涕。中风本门又云,夫风之 为病,当令人半身不遂。今请问何等风,何等中法,令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 呕自汗?何等风,何等中法,则令人鼻塞喷嚏、咳嗽声重、鼻流清涕?何等风,何 等中法,则令人半身不遂?半身不遂,若果是风,风之中人,必由皮肤入经络,亦 必有由表入里之症可查。常治此症,初得时并无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目痛鼻干、 寒热往来之表症。既无表症,则知半身不遂,非风邪所中。再者,众人风火湿痰之 论,立说更为含混。如果是风火湿痰,无论由外中,由内发,必归经络,经络所藏 者,无非气血,气血若为风火湿痰阻滞,必有疼痛之症,有疼痛之症,乃是身痛之 痹症,非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无疼痛之症。余平生治之最多,从未见因身痛痹 症而得半身不遂者,由此思之,又非风火湿痰所中。 半身不遂本源 或曰:君言半身不达,亏损元气,是其本源,何以亏至五成方病?愿闻其说。 余曰:夫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 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若十分元气,亏二成剩八 成,每半身仍有四成,则无病;若亏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剩二成半,此时虽未病 半身不遂,已有气亏之症,因不疼不痒,人自不觉。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 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如右半身二成半,归并放左,则右半身无气; 左半身二成半,归并放右,则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功,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 ,不遂者,不遂人用也。如睡时气之归并,人不能知觉,不过是醒则不能翻身;惟 睡醒时气之归并,自觉受病之半身,向不病之半身流动,比水流波浪之声尤甚;坐 时归并,身心歪倒;行走时归并,半身无气,所以跌仆,人便云因跌仆得半身不遂 ,殊不知非因跌仆得半身不遂,实因气亏得半身下达,以致跌仆。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上一篇:医林改错(8)
下一篇:医林改错(6)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