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医学 > 道医概论 >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
栏目分类:道医概论   发布日期:2017-10-03   浏览次数:

温病暑病三十三 温病暑病之作, 本由冬时寒毒内藏, 故至春发为温病, 至夏发为暑病, 此以寒毒所化, 故总谓之伤寒。 仲景曰: 发热, 不恶寒而渴者, 温病也。 暑病则尤甚矣。 盖暑病者, 即热病也, 是虽与寒证不同, 然亦因时而名, 非谓其病必皆热也。 此外如夏月中暑者, 亦谓之暑病, 则又非寒毒蓄留之证, 在仲景则名之为中暍。 义详暑证门, 所当参阅。 温病暑病之治, 宜从凉散, 固其然也, 然必表里俱有热证, 方可治用清凉。 若值四时寒邪客胜, 感冒不正之气, 表邪未解, 虽外热如火, 而内无热证可据者, 不得以温暑之名, 执以为热, 而概用凉药。 冬有非时之暖, 或君相客热之令而病热者, 名曰冬温。 此与冬月正伤寒大异, 法宜凉解, 此舍时从证也。 若夏月有寒者, 其宜温亦然。 [素问?刺志论]曰: 气盛身寒, 得之伤寒; 气虚身热, 得之伤暑。 [伤寒论]曰: 脉盛身寒, 得之伤寒; 脉虚身热, 得之伤暑。 此二论之言伤寒伤暑者, 非即温病暑病之谓, 盖单指夏月感触时气者, 所当辨其为寒为暑, 而寒则宜温, 暑则宜清也。 身寒者, 言受寒憎寒; 身热者, 言受热发热, 非曰身冷者方是伤寒, 身热者乃是伤暑也。 但此二论, 则一曰气盛气虚, 一曰脉盛脉虚, 词若异而理则一也。 故凡察气者, 当在形色, 察脉者, 当在本元, 合而观之, 则见理精矣。

发斑三十四 . . . . . . . . 发斑证, 轻则如疹子, 重则如锦纹。 其致此之由, 虽分数种, 然总由寒毒不解而然。 如当汗不汗, 则表邪不解; 当下不下, 则里邪不解; 当清不清, 则火盛不解; 当补不补, 则无力不解; 或下之太早, 则邪陷不解; 或以阳证误用温补, 则阳亢不解; 或以阴证误用寒凉, 则阴凝不解。 凡邪毒不解, 则直入阴分, 郁而成热, 乃致液涸血枯, 斑见肌表, 此实毒邪固结, 营卫俱剧之证也。 但斑有微甚, 势有重轻, 轻者细如蚊迹, 或先红而后黄; 重者成粒成片, 或先红而后赤。 轻者只在四肢, 重者乃见胸腹。 轻者色淡而隐, 重者色紫而显。 若见黑斑, 或大便自利, 或短气, 或二便不通, 则十死九矣。 凡病伤寒, 而汗, 下, 温, 清俱不能解, 及足冷耳聋, 烦闷欬呕者, 便是发斑之候。 成无己曰: 大热则伤血, 热不散, 里实表虚, 热邪乘虚出于皮肤而为斑也, 慎不可发汗, 若汗之, 重令开泄, 更增斑烂也。 自后诸家所述, 皆同此说, 予则以为不然。 盖凡伤寒之邪, 本自外而入, 深入不解, 则又自内而出, 此其表里相乘, 势所必至, 原非表虚证也, 但使内外通达, 则邪必由表而解矣。 即如犀角地黄汤, 乃治斑之要药, 人知此汤但能凉血清毒, 而不知此汤善于解表散邪, 若用之得宜, 则必通身大汗, 热邪顿解, 何为不可汗耶? 由此言之, 则凡脉数无汗, 表证俱在者, 必须仍从解散。 凡治发斑, 须察表里。 如瘟疫不解, 热入血室, 舌焦, 烦热发斑者, 犀角地黄汤。 内外俱热, 阳明狂躁, 大渴发斑者, 白虎汤, 或加人参。 阳毒赤斑, 狂言见血者, 阳毒升麻汤。 疫疠发斑, 大热而燥者, 三黄石膏汤。 火郁于经, 寒邪不解, 脉仍滑数而发斑者, 一柴胡饮。 阳明外邪, 阳毒不解者, 升麻汤。 脾肾本虚, 外邪不解而发斑者, 五柴胡饮。 阳明表邪不解, 温热发斑者, 柴胡白虎煎。 温热毒盛, 咽痛发斑者, 玄参升麻汤。 阴虚水亏, 血热发斑者, 玉女煎。 阴虚血燥, 大热大渴发斑者, 归葛饮。 内虚外实, 阴盛格阳发斑者, 大温中饮。 太阳阳明恶热, 大便秘结, 邪毒在腑发斑者, 谓胃承气汤。 凡本非阳证, 妄用寒凉者, 每令人泄泻, 邪陷不解, 予常用大温中饮, 理阴煎之类, 解寒托邪, 始得大汗, 汗后邪达, 多有见赤斑风饼随汗而出, 随出随没, 顷刻即愈, 活者多人矣。 凡寒毒为斑, 即此可见, 使内托无力, 则此毒终无出期, 日深日甚, 难乎免矣。 此理甚微, 不可不察。 发黄三十五 . . . . . . . . 凡发黄黄疸等证, 多由湿热。 如小水不利, 或黄或赤, 或小腹胀满不痛, 或大便实而渴甚, 脉来沉实有力, 皆湿热之证。 轻则茵陈五苓散, 重则茵陈汤, 分利小便, 清血泻火, 则黄自退矣。 然黄有阴证及诸治法, 俱详黄疸门, 宜参用之。 仲景曰: 太阳病, 脉浮而动数, 头痛发热, 微盗汗出, 而反恶寒者, 表未解也, 医反下之, 则为结胸; 若不结胸, 但头汗出, 小便不利, 身必发黄也。 曰: 阳明病, 无汗, 小便不利, 心中懊?者, 身必发黄。 阳明病, 发热汗出者, 此为热越, 不能发黄也。 但头汗出, 身无汗, 际颈而还, 小便不利, 渴引水浆者, 此为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 茵陈蒿汤主之。 曰: 伤寒, 脉浮而缓, 手足自温者, 系在太阴, 身当发黄。 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者, 为阳明病也。 曰: 伤寒, 发汗已, 身目为黄, 所以然者, 以寒湿在里, 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 于寒湿中求之。 伤寒身黄发热者, 栀子檗皮汤主之。 孙真人曰: 黄疸脉浮者, 当以汗解之, 宜桂枝加黄耆汤。 发狂三十六 . . . . . . . . 伤寒发狂, 本阳明实热之病, 然复有如狂证者, 虽似狂而实非狂, 此中虚实相反, 最宜详辨, 不可忽也。 凡实热之狂, 本属阳明, 盖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阳邪传入胃腑, 热结不解, 因而发狂。 [内经?阳明脉解篇]曰: 胃者土也, 故闻木音而惊者, 土恶木也。 其恶火者, 热甚则恶火也。 其恶人者, 以阳明厥则喘而惋, 惋则恶人也。 其病甚则弃衣而走, 登高而歌, 或数日不食, 或踰垣上屋者, 以四肢为诸阳之本, 阳盛则四肢实, 实则能登高也。 其弃衣而走者, 以热盛于身也。 其妄言骂詈, 不避亲疏而歌者, 以阳盛为邪也。 又曰: 阴不胜其阳, 则脉流薄疾, 并乃狂。 又曰: 邪入于阳则狂。 是皆以阳明热邪上乘心肺, 故令神志昏乱若此, 此阳狂也。 然伤寒病至发狂, 是为邪热已极, 使非峻逐火邪, 则不能已。 故但察其大便?结, 或腹满而坚, 有可攻之证, 则宜以大小承气, 或凉膈散, 六一顺气汤之类, 下之可也。 如无胀满实坚等证, 而惟胃火致然者, 则但以白虎汤, 抽薪饮之类, 泄去火邪, 其病自愈。 如狂证本非实热发狂, 其证亦有轻重。 如仲景曰: 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当先解外。 外已解,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 宜桃仁承气汤。 又曰: 太阳病, 六七日, 表证仍在, 脉微而沉, 反不结胸, 其人如狂者, 以热在下焦, 少腹当?满。 小便自利者, 下其血乃愈, 抵当汤主之。 按此二条, 以太阳热邪不解, 随经入腑, 但未至发狂, 故曰如狂。 此以热搏血分, 畜聚下焦, 故宜下也。 近见伤寒家则别有如狂之证, 古人所未及言者, 盖或由失志而病, 其病在心也; 或由悲忧而病, 其病在肺也; 或由失精而病, 其病在肾也; 或由劳倦思虑而病, 其病在肝脾也。 此其本病已伤于内, 而寒邪复感于外, 则病必随邪而起矣。 其证如狂, 亦所谓虚狂也。 而虚狂之证, 必外无黄赤之色, 刚暴之气, 内无胸腹之结, 滑实之脉, 虽或不时躁扰, 而禁之则止, 口多妄诞, 而声息不壮, 或眼见虚空, 或惊惶不定, 察其上则口无焦渴, 察其下则便无?结, 是皆精气受伤, 神魂不守之证。 此与阳极为狂者, 反如冰炭, 而时医不能察, 但见错乱, 便谓阳狂, 妄行攻泻, 必致杀人。 凡治此者, 须辨阴阳。 其有虚而挟邪者, 邪在阳分, 则宜补中益气汤之类; 邪在阴分, 则宜补阴益气煎之类。 虚而无邪者, 在阳分, 则宜四君, 八珍, 十全大补汤, 大补元煎之类; 在阴分, 则宜四物, 六味, 左归饮, 一阴煎之类。 阴虚挟火者, 宜加减一阴煎, 二阴煎之类。 阳虚挟寒者, 宜理中汤, 回阳饮, 八味汤, 右归饮之类。 此方治之宜, 大略如此, 而变证之异, 则有言不能传者, 能知意在言表, 则知所未言矣。 凡身有微热, 或面赤戴阳, 或烦躁不宁, 欲坐卧于泥水中, 然脉则微弱无力, 此阴证似阳也, 名为阴躁。 盖以阳虚于下, 则气不归原, 故浮散于上, 而发躁如狂。 速当温补其下, 命门暖则火有所归, 而病当自愈。 若医不识此, 而误用寒凉者必死。 发狂, 下利谵语者不治。 狂言, 反目直视者, 为肾绝, 死。 汗出后辄复热, 狂言不食者死。 风湿三十七 仲景[论]曰: 太阳病, 关节疼痛而烦, 脉沉而细者, 此名湿痹。 其人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但当利其小便。 曰: 湿家之为病, 一身尽痛, 发热, 身色如熏黄。 湿家, 其人但头汗出, 背强, 欲得被覆向火。 若下之早则哕, 胸满, 小便不利, 舌上如胎者, 以丹田有热, 胸中有寒, 渴欲得水而不能饮, 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 额上汗出, 微喘, 小便不利者死, 利下不止者亦死。 [论]曰: 风湿相搏, 一身尽疼痛, 法当汗出而解, 值天阴雨不止, 医云此可发汗, 汗之病不愈者, 何也? 曰: 发其汗, 汗大出者, 但风气去, 湿气在, 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 发其汗, 但微微似欲汗出者, 风湿俱去也。 湿家, 病身上疼痛, 发热面黄而喘, 头痛鼻塞而烦, 其脉大, 自能饮食, 腹中和无病, 病在头中寒湿, 故鼻塞, 内药鼻中则愈。 病者一身尽疼, 发热日晡所剧者, 此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 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论]曰: 伤寒八九日, 风湿相搏, 身体疼烦, 不能自转侧, 不呕不渴, 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其人大便?, 小便自利者, 桂枝汤去桂加白朮主之。 风湿相搏, 骨节烦疼, 掣痛不得屈伸, 近之则痛剧, 汗出短气, 小便不利, 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 甘草附子汤主之。 结胸三十八 仲景曰: 病有结胸, 其状何如? 答曰: 按之痛, 寸脉浮, 关脉沉, 名曰结胸也。 曰: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 热入因作结胸。 病发于阴而反下之, 因作痞。 所以成结胸者, 以下之太早故也。 曰: 结胸, 脉浮大者不可下, 下之即死。 曰: 结胸证悉具, 烦躁者亦死。 [论]曰: 太阳病, 脉浮而动数, 头痛发热, 微盗汗出, 而反恶寒者, 表未解也, 医反下之, 胃中空虚, 阳气内陷, 心下因?, 而为结胸, 大陷胸汤主之。 曰: 太阳病, 重发汗而复下之, 不大便五六日, 舌上燥而渴, 日晡所小有潮热, 从心下至少腹?满而痛不可近者, 大陷胸汤主之。 按此二条, 皆言太阳表证未解, 因误下之而成结胸也。 [论]曰: 伤寒五六日, 呕而发热者, 此柴胡汤证具, 而以他药下之, 其柴胡证仍在者, 当复与柴胡汤, 必蒸蒸而振, 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痛者, 此为结胸也, 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 柴胡不中与之, 宜半夏泻心汤。 按此一条以少阳表证未解, 因误下之而成结胸也。 [论]曰: 太阳少阳并病, 而反下之, 成结胸, 心下?, 下利不止, 水浆不入, 其人烦心。 按此一条, 以太阳少阳并病, 二经表邪未解, 亦因误下而成结胸也。 [论]曰: 阳明病, 心下?满者, 不可攻之, 攻之利遂不止者死, 利止者愈。 按此一条, 谓阳明邪气入腑者, 必腹满便结, 今惟心下?, 以邪气尚浅, 未全入腑, 故不可攻。 此虽非结胸, 而实亦结胸之类, 盖不由误下, 而因阳明之邪渐深也。 [论]曰: 伤寒六七日, 结胸热实, 脉沉而紧, 心下痛, 按之石?者, 大陷胸汤主之。 按此一条, 不云下早, 而云热实, 其于六七日, 脉沉紧而心下?痛者, 此伤寒传里之实邪, 有不因误下而成结胸者, 乃伤寒之本病也。 愚按: 结胸一证, 观[伤寒论]所载, 如前数条, 凡太阳表邪未解而误下者, 成结胸, 少阳证亦然, 太阳少阳并病者亦然, 此不当下而误下之, 以致脏气空虚, 外邪乘虚内陷, 结于胸膈之间, 是皆因下而结者也。 又曰: 伤寒六七日, 结胸热实, 脉沉而紧, 心下痛, 按之石?者, 此不因下而邪实渐深, 结聚于胸者也。 然则结胸一证, 有因误下而成者, 有不因下而由于本病者。 观近代伤寒诸书, 云未经下者, 非结胸也, 岂不谬哉。 结胸证, 观仲景所言, 惟太阳, 少阳二经误下者有之, 而阳明一经独无言及者, 何也? 盖凡病入阳明, 胃腑已实, 故可下之而无害也。 然又曰: 阳明病, 心下?满者, 不可攻之, 攻之利不止者死。 此岂非阳明在经表证, 邪未入腑者, 亦为不可下乎? 不惟三阳为然, 即三阴之证, 其有发热恶寒, 表邪未解者, 切不可下, 最当慎也。 结胸证治之辨, 凡心腹胀满?痛, 而手不可近者, 方是结胸, 若但满不痛者, 此为痞满, 非结胸也。 凡痞满之证, 乃表邪传至胸中, 未入于腑, 此其将入未入, 犹兼乎表, 是即半表半里之证, 只宜以小柴胡之属, 加枳壳之类治之, 或以本方对小陷胸汤亦妙。 今余新方制有柴陈煎, 及一柴胡饮之类, 皆可择而用之也。 至于结胸之治, 则仲景俱用大陷胸汤主之。 然以余之见, 则惟伤寒本病, 其有不因误下, 而实邪传里, 心下?满, 痛连小腹而不可近, 或燥渴谵妄, 大便?, 脉来沉实有力者, 此皆大陷胸汤所正宜也。 其于太阳少阳表邪未解, 因下早而致结胸者, 此其表邪犹在, 若再用大陷胸汤, 是既因误下而复下之, 此则余所未敢。 不若以痞满门诸法, 酌其轻重, 而从乎双解, 以缓治之; 或外用罨法, 以解散胸中实邪, 此余之屡用获效, 而最稳最捷者也。 罨法见新方因类第三十。 阴厥阳厥三十九附脏厥蚘厥 厥有二证, 曰阳厥, 曰阴厥也。 阳厥者, 热厥也, 必其先自三阳传入阴分, 故其初起, 必因头疼发热, 自浅入深, 然后及于三阴, 变为四肢逆冷, 或时乍温, 其证必便结躁烦, 谵语发渴, 不恶寒, 反恶热, 脉沉有力。 此以传经热证所化, 外虽手足厥冷, 内则因于热邪, 阳证发厥, 故为阳厥, 乃阳极似阴也。 其证由邪热内结, 或伏阳失下之所致也。 凡厥微则热亦微, 宜四逆散之类; 厥甚则热亦甚, 宜承气汤之类也。 阴厥者, 寒厥也, 初无三阳传经实热等证, 而真寒直入三阴, 则畏寒厥冷, 腹痛吐泻, 战栗不渴, 脉沉无力者, 此阴寒厥逆, 独阴无阳也, 故为阴厥。 轻则理中汤, 重则四逆, 回阳等汤主之。 成无己曰: 四逆者, 四肢不温也。 伤寒邪在三阳, 则手足必热, 传到太阴, 手足自温, 至少阴则邪热渐深, 故四肢逆而不温也。 及至厥阴, 则手足厥冷, 是又甚于逆, 故用四逆散, 以散其传阴之热证。 [论]曰: 诸四逆厥者, 不可下之, 虚家亦然。 成无己注曰: 四逆者, 四肢不温也; 厥者, 手足冷也, 甚于四逆也。 皆阳气少而阴气多, 故不可下, 虚家亦然。 [金匮玉函]曰: 虚者十补, 勿一泻之。 [论]曰: 凡厥者, 阴阳气不相顺接, 便为厥。 厥者, 手足逆冷是也。 病者手足厥冷, 言我不结胸, 小腹满, 按之痛者, 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伤寒发热四日, 厥反三日, 复热四日, 厥少热多, 其病当愈。 伤寒, 厥四日, 热反三日, 复厥五日, 其病为进。 寒多热少, 阳气退, 故为进也。 若厥而呕, 胸?烦满者, 其后必便血。 [论]曰: 少阴病, 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寒, 其人面赤色, 或腹痛, 或干呕, 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 伤寒脉促, 手足厥逆者, 可灸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 里有热也, 白虎汤主之。 手足厥寒, 脉细欲绝者, 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 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大汗出, 热不去, 内拘急, 四肢疼, 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 四逆汤主之。 大汗, 若大下利, 而厥逆者, 四逆汤主之。 病人手足厥冷, 脉乍紧者, 邪结在胸中, 心中满而烦, 饥不能食者, 病在胸中, 当须吐之, 宜瓜蒂散。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 宜先治水, 当服茯苓甘草汤, 却治其厥。 不尔, 水渍入胃, 必作利也。 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汗出而厥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 呕而脉弱, 小便复利, 身有微热, 见厥者难治, 四逆汤主之。 按: 阳厥阴厥, 其辨如前, 此先哲之大法也。 然愚则犹有所辨, 如阴厥一证, 既无阳证阳脉, 而病寒若此, 明是阴证, 今人但曰中寒者, 即其病也。 然犯此者无几, 知此者无难, 治宜温中, 无待辨也。 惟是阳厥一证, 则有不得不辨者。 夫厥由三阳所传, 是为阳厥, 此固然矣, 即以传经者言之, 又岂尽无阴证乎? 故凡病真阳不足者, 即阳中之阴厥也; 脉弱无神者, 即阳中之阴厥也; 攻伐清凉太过者, 即阳中之阴厥也。 四肢为诸阳之本, 使非有热结, 烦渴, 胀实等证, 而见厥逆者, 皆由阳气不足也。 成无己曰: 大抵厥逆为阴所主, 寒者多矣。 又曰: 厥为阴之盛也。 故凡属挟虚伤寒, 则虽自阳经传入者, 是亦阳中之阴厥也。 阴中之阴者宜温, 阳中之阴者, 果宜凉乎? 学者勿谓其先有头疼发热, 但自三阳传至者, 便为阳厥, 而寒因热用之, 则为害不小矣。 脏厥证。 仲景曰: 伤寒脉微而厥, 至七八日肤冷, 其人躁无暂安时者, 此为脏厥。 脏厥者死, 阳气绝也。 蚘厥证。 仲景曰: 蚘厥者, 其人当吐蚘, 今病者静, 而复时烦, 此为脏寒, 蚘上入膈, 故烦, 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 又烦者, 蚘闻食臭出, 其人当自吐蚘。 蚘厥者, 乌梅丸主之。 成无己曰: 脏厥者死, 阳气绝也。 蚘厥虽厥而烦, 吐蚘已则静, 不若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 病人脏寒胃虚, 故宜与乌梅丸温脏安虫。 谵语郑声四十 [论]曰: 实则谵语, 虚则郑声, 此虚实之有不同也。 夫谵语郑声, 总由神魂昏乱而语言不正, 又何以分其虚实? 但谵语者, 狂妄之语也; 郑声者, 不正之声也。 谵语为实, 实者邪实也。 如伤寒阳明实热, 上乘于心, 心为热冒, 则神魂昏乱而谵妄不休者, 此实邪也。 实邪为病, 其声必高, 其气必壮, 其脉必强, 其色必厉, 凡登高骂詈, 狂呼躁扰之类皆是也。 此之为病, 有燥粪在胃而然者, 有瘀血在脏而然者, 有火盛热极而然者, 有腹胀便秘, 口疮咽烂而然者。 察其果实, 即当以三承气, 或白虎汤, 凉膈散之类治之。 郑声为虚, 虚者神虚也。 如伤寒元神失守, 为邪所乘, 神志昏沉而错乱不正者, 此虚邪也。 虚邪为病, 其声必低, 其气必短, 其脉必无力, 其色必萎悴, 凡其自言自语, 喃喃不全, 或见鬼怪, 或惊恐不休, 或问之不应, 答之不知之类皆是也。 此之为病, 有因汗亡阳, 因下亡阴而然者; 有焦思抑郁, 竭厥心气而然者; 有劳力内伤, 致损脾肾而然者; 有日用消耗, 暗残中气而然者。 凡其或虽起倒, 而遏之即止, 终不若实邪之难制者, 即虚邪也。 察其果虚, 最忌妄行攻伐, 少有差谬, 无不即死。 治此者, 速宜察其精气, 辨其阴阳, 舍其外证, 救其根本, 稍迟犹恐不及, 而况于误治乎。 甚至有自利身寒, 或寻衣撮空, 面壁啐啐者, 尤为逆候。 盖谵妄一证, 最于虚损者不宜有之, 故凡身有微热, 脉见洪滑者生, 心多烦躁, 脉见微弱细急而逆冷者死。 所以证逢虚损, 而见有谵妄者, 即大危之兆, 不可不加之意也。 [page] 血四十一 杂病?血, 责热在里; 伤寒?血, 责热在表。 [论]曰: 伤寒小便清者, 知不在里, 仍在表也, 当发其汗; 若头痛者, 必?, 宜桂枝汤。 曰: 伤寒脉浮紧, 不发汗, 因致?者, 麻黄汤主之。 此以伤寒之?, 为其热不在里, 在表而然也。 然又[论]曰: ?家不可发汗。 而何以复用桂枝, 麻黄等汤? 盖?由乎阴者, 以阴虚火动也, 故不宜再汗以亡阴; ?由乎阳者, 以表邪未解也, 故当用桂枝, 麻黄以发散。 又[论]曰: 太阳病, 脉浮紧, 发热, 身无汗, 自?者愈。 此以表邪欲解, 不从汗而从血, 俗人谓之红汗, 所以?后当愈也。 由此观之, 则有因?而愈者, 以经通而邪散也; 有治?仍当发散者, 以邪之将解未解, 而因散其余邪也。 治?之法, 于斯可见。 若寒气不甚, 而用麻黄, 桂枝, 似属太刚, 或易以柴葛之类, 自无不可, 用者其酌之。 [论]曰: 阳明病, 口燥但欲漱水, 不欲咽者, 此必?。 盖阳明之脉络于口鼻, 今其漱水不欲咽者, 以热在经而里无热, 故当鼻?也。 有动阴血者, 又非?血之谓。 [论]曰: 少阴病, 但厥无汗, 而强发之, 必动其血, 未知从何道出, 故或从口鼻, 或从目出者, 是名下厥上竭。 此阴血也, 乃为危证。 畜血四十二 伤寒畜血者, 以热结在里, 搏于血分, 留瘀下焦而不行也。 [论]曰: 伤寒有热, 少腹满, 应小便不利, 今反利者, 为有血也。 又曰: 太阳病, 身黄脉沉结, 少腹?, 小便不利者, 为无血也。 小便自利, 其人如狂者, 血证谛也。 大抵热畜血分, 留结下焦则生狂躁, [论]曰: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者是也。 然又有阳明证, 其人喜忘, 屎虽?, 而大便反快, 其色黑者, 是亦畜血之证。 故凡诊伤寒, 但其少腹?满而痛, 便当问其小便, 若小水自利者, 知为畜血之证, 盖小水由于气化, 病在血而不在气, 故小便利而无恙也。 血瘀于下者, 血去则愈, 其在仲景之法, 则以抵当汤, 抵当丸主之。 愚谓但以承气之类, 加桃仁, 红花以逐之, 或其兼虚者, 以玉烛散之类下之, 则畜血自去, 而病无不除矣。 成无己曰: 伤寒?者, 以邪气不得发散, 壅盛于经, 逼迫于血, 因而致?也。 畜血者, 下焦结聚, 而不行不散也。 血菀于上而吐血者, 谓之薄厥, 留瘀于下者, 谓之畜血。 此由太阳经瘀热在里, 搏畜下焦所致。 [经]曰: 太阳病七八日, 表证仍在, 脉沉而微, 反不结胸, 其人如狂者, 以热在下焦, 少腹当?满, 小便自利者, 下血乃愈。 热入血室四十三 [论]曰: 阳明病, 下血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室, 是兼男女而言也。 曰: 妇人中风, 七八日, 续得寒热, 发作有时, 经水适断者, 此为热入血室, 其血必结, 故使如疟状, 发作有时, 小柴胡汤主之。 曰: 妇人中风, 脉迟身凉, 而证如结胸者, 当刺期门。 曰: 妇人伤寒, 经水适来, 昼日了了, 暮则谵语者, 无犯胃气及上二焦, 必自愈。 按: 血室者, 即冲任血海也, 亦血分也。 凡血分之病, 有畜血者, 以血因热结而留畜不行也; 有热入血室者, 以邪入血分而血乱不调也。 故血畜者, 去之则愈; 血乱者, 调之则安。 调之之法, 则热者宜凉, 陷者宜举, 虚者宜滋, 瘀者宜行, 邪未散者宜解也。 然此皆病在下焦, 故曰无犯胃气及上二焦, 必自愈, 是又不可不察。 胸?腹满四十四 凡邪气自表传里, 必先入胸膈, 以次渐从?肋而后入胃, 邪气入胃, 乃为入腑, 是以胸满者犹属表证, ?满则半表半里也。 大抵胸?满者, 以邪气初入于里, 气郁不行, 所以生满, 尚未停聚为实, 故但从和解, 以小柴胡之属则可愈矣。 若果实邪在上, 留滞不能散者, 乃可吐之。 华元化曰: 四日在胸, 吐之则愈。 是因邪已收聚而未及散漫者, 乃可吐也。 在仲景用栀子豉汤, 或瓜蒂散之属, 栀子豉汤可吐客热, 瓜蒂散可吐实痰。 其或一时药有不便, 余有吐法在新方攻阵中, 可以代之, 或即以和解之药探而吐之, 无不可也。 腹满证, 按华元化曰: 伤寒一日在皮, 二日在肤, 三日在肌, 四日在胸, 五日在腹, 六日在胃, 入胃即为入腑, 入腑即在腹也。 若腹虽满而未甚者, 犹是未全入腑, 不可攻也。 然腹满之证, 有虚实也, 有寒热也, 不可一概皆以实论。 观[金匮要略]曰: 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 当下之。 是不减者为实满也。 又曰: 腹满时减, 复如故, 此虚寒从下上也, 当以温药和之。 是或进或退, 时或减而时复如故者, 本非结聚实邪, 此虚满也。 大抵腹满之证, 本属太阴, 若是阳邪, 则必咽干烦热, 脉实有力; 若是阴邪, 则必腹满吐食, 畏寒自利, 脉息无神, 可以辨之。 实热者可清可攻, 虚寒者宜温宜补也。 呕吐哕证四十五 呕者, 有声无物; 吐者, 吐出食物也。 呕者有寒有热, 吐则皆因胃寒也。 凡呕而发热烦闷者, 邪热为呕也。 呕而吞酸冷咽, 涎沫??者, 寒邪为呕也。 大抵伤寒表邪将传入里, 里气相逆则为呕, 是以半表半里之邪, 其证多呕, 若邪全在表, 无是证也。 凡邪在半表半里者, 和之散之, 气逆者顺之, 有痰者降之, 热者清之, 寒者温之。 [千金]云: 呕家多服生姜, 此是呕家圣药。 然呕家虽有阳明证, 不可攻之, 盖其气逆在上, 而邪未入腑, 本非胃实证也。 气逆于上而攻其下, 下虚则逆气乘之, 势必大危, 若脉微弱者, 乃为尤甚。 凡伤寒三阳传毕, 三阴当受邪矣, 若其人反能食而不呕, 此为邪不入阴, 是知邪之传里者, 乃致为呕也。 观干姜附子汤证治云: 不呕不渴者, 为里无热。 十枣汤证治云: 干呕, 短气, 汗出, 不恶寒者, 此表解里未和也。 即此观之, 则凡呕者, 知为里证, 而兼烦渴者, 方为内热也。 仲景[论]曰: 食谷欲呕者, 属阳明也, 吴茱萸汤主之。 得汤反剧者, 属上焦也。 曰: 少阴病, 吐利, 手足厥冷, 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主之。 [论]曰: 病人脉数, 数为热, 当消谷引饮, 而反吐者, 此以发汗, 令阳气微, 膈气虚, 脉乃数也。 数为客热, 不能消谷, 以胃中虚冷, 故吐也。 东垣曰: 邪热不杀谷, 故热邪在胃则不食。 [论]曰: 阳明病不能食, 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 故攻其热必哕。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 饮水则哕。 若膈上有寒饮, 干呕者, 不可吐也, 急温之, 宜四逆汤。 [论]曰: 伤寒哕而腹满, 视其前后, 知何部不利, 利之则愈。 治哕诸法, 详呃逆门。 劳力感寒四十六 凡因辛苦劳倦而病者, 多有患头痛发热恶寒, 或骨腿酸疼, 或微渴, 或无汗, 或自汗, 脉虽浮大而无力, 亦多紧数, 此劳力感寒之证, 即东垣云内伤证也。 宜补中益气汤, 或补阴益气煎, 及五福饮等剂为良, 所谓温能除大热, 即此类也。 若或邪盛无汗, 脉见洪数, 而当和解者, 即当用新方散阵诸柴胡饮之类主之。 凡劳力感寒一证, 人皆以服役辛苦之人为言, 而不知凡为名利所牵, 有不自揣, 以致竭尽心力而患伤寒者, 皆其类也。 故凡有形劳而神不劳者, 劳之轻者也, 若既劳其神, 又劳其形, 内外俱劳, 则形神俱困, 斯其甚矣。 今人之病伤寒者, 率多此类, 轻者和解, 治宜如前, 重者速宜救本, 当于后开培补诸方, 择而用之, 庶乎有济。 倘不知其所致之由, 而概施混治, 但知攻邪, 则未有不误人者矣。 此即劳倦内伤之类, 诸义俱详本门。 虚证四十七 仲景曰: 阳微则恶寒, 阴弱则发热, 是寒热之有虚也。 曰: 其人本虚, 是以发战, 是战汗之皆因虚也。 曰: 耳聋无闻者, 阳气虚也。 曰: 面赤戴阳者, 阴不足也。 曰: 气阳不能作汗, 必身冷而脉迟也。 曰: 客热不能杀谷, 胃中虚冷也。 曰: 病人脉数, 数为热, 当消谷引食, 而反吐者, 此以发汗, 令阳气微, 膈气虚, 脉乃数也。 数为客热, 不能消谷, 以胃中虚冷, 故吐也。 曰: 虚则郑声, 以言语乱而不正也。 曰: 身蜷恶寒而利, 因冷气而为厥逆也。 曰: 尺中脉微, 此里虚, 须表里实, 津液自和, 便自汗出愈。 曰: 脉促厥冷者宜灸, 以促脉有非因热也。 曰: 头疼呕吐之宜温, 以头疼之有属阴也。 曰: 不利而利, 发热汗出者, 有阴无阳也。 曰: 少阴脉沉者, 汗后热不去, 而厥利恶寒者, 皆宜急温也。 曰: 旧有微溏者, 不可与栀子汤, 以里虚而寒在下也。 曰: 阳明病, 不能食, 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饮之水亦哕也。 曰: 小便色白者, 以下焦之虚寒也。 曰: 自利不渴者, 以脏中之无火也。 曰: 邪中于阴者, 必生内栗, 因表气虚而里气不守也。 曰: 发汗过多, 其人叉手自冒心, 心下悸而欲得按者, 亡其阳也。 曰: 发汗病不解, 而反恶寒者, 虚故也。 曰: 脉阴阳俱紧, 反汗出者, 亡其阳也。 诸脉有虚证, 见前卷。 忌汗下各有虚证, 见前卷。 表里五脏各有虚实, 详一卷[传忠录?虚实辨]中, 俱当互阅。 动气四十八 [论]曰: 诸动气者, 不可发汗, 亦不可下。 按: 此动气一证, 即筑筑然动于脐傍, 及左乳之下曰虚里者, 皆其联络者也。 考之[难经], 则以脐之上下左右, 分心肾肝肺四脏, 而各列其证。 在[伤寒论]所载亦详。 成无己曰: 动气者, 脏气不治, 正气内虚也。 虽诸说如此, 然皆未尽其要, 所以今之医家, 多不识此为何证, 而且疑为未见此证也。 余尝留心察此, 所见极多。 盖动气之在脐傍者, 皆本于下焦之阴分, 凡病关格劳损者, 多有此证, 而尤于瘦薄者易见之。 其动之微者, 则止于脐傍上下, 其动之甚者, 则连及虚里心?, 真若眷眷连续, 而混身皆振动者。 此以天一无根, 故气不蓄脏, 而鼓动于下, 诚真阴不守, 大虚之候也。 何以验之? 但察于呼吸饥饱之顷, 可得其微。 凡病此者, 馁时则动甚, 饱时则稍缓, 呼出则动甚, 吸入则稍缓, 但虚甚者动必甚, 虚微者动亦微, 岂非虚实之明证乎。 即在病者, 虽常觉其振动, 而无疼无痒, 尚不知为何故, 医家多不以为意, 弗能详察, 故不知为何病, 此动气之不明也久矣。 此动气之见于虚损者极多, 而见于伤寒者亦不少也。 精虚者既不可汗, 阴虚者又不可下, 仲景但言其禁, 而不言其治, 然则动气之治, 岂无法乎? 独于霍乱条中云: 脐上筑者, 肾气动也, 用理中丸去朮加桂四两以治之, 此其意在脾肾, 概可知也。 然余之治此, 则惟直救真阴, 以培根本, 使其气有所归, 无不获效。 欲察虚实者, 最不可忽此一证, [类经]虚里穴下有详注, 当并考之。 战汗四十九 论曰: 脉浮而紧, 按之反芤, 此为本虚, 故当战而汗出也。 其人本虚, 是以发战, 以其脉浮, 故当汗出而解。 若脉浮大而数, 按之不芤, 此本不虚, 故其欲解, 则但汗出而不发战也。 战与栗异, 战由乎外, 栗由乎内也。 凡伤寒欲解将汗之时, 若其正气内实, 邪不能与之争, 则但汗出, 自不作战, 所谓不战, 应知体不虚也。 若其人本虚, 邪与正争, 微者为振, 甚则为战, 正胜则战而汗解矣。 故凡邪正之争于外者则为战, 战其愈者也; 邪正之争于内者则为栗, 栗其甚者也。 [论]曰: 阴中于邪, 必内栗也。 夫战为正气将复, 栗则邪气肆强, 故伤寒六七日, 有但栗不战, 竟成寒逆者, 多不可救。 此以正气中虚, 阴邪内盛, 正不胜邪, 而反为邪气所胜。 凡遇此证, 使非用大补温热之剂, 及艾灼回阳等法, 其它焉得而御之。 余尝治一衰翁, 年逾七旬, 陡患伤寒, 初起即用温补, 调理至十日之外, 正气将复, 忽尔作战, 自旦至辰, 不能得汗, 寒栗危甚, 告急于余。 余用六味回阳饮, 入人参一两, 姜附各三钱, 使之煎服。 下咽少顷, 即大汗如浴, 时将及午, 而浸汗不收, 身冷如脱, 鼻息几无, 复以告余。 余令以前药复煎与之。 告者曰: 先服此药, 已大汗不堪, 今又服此, 尚堪再汗乎? 余笑谓曰: 此中有神, 非尔所知也。 急令再进, 遂汗收神复, 不旬日而起矣。 鸣呼! 发汗用此, 而收汗复用此, 无怪乎人之疑之也。 而不知汗之出与汗之收, 皆元气为之枢机耳。 故余纪此, 欲人知合辟之权, 不在乎能放能收, 而在乎所以主之者。 [page] 头汗五十 头汗之证有二, 一为邪热上壅, 一为阳气内脱也。 盖头为诸阳之会, 凡伤寒遍身得汗者, 谓之热越, 若身无汗, 则热不得越而上蒸阳分, 故但头汗出也。 治热蒸者, 可清可散, 甚者可下, 在去其热而病自愈。 至若气脱一证, 则多以妄下伤阴, 或克伐太过, 或泄泻不止, 以致阴竭于下, 则阳脱于上, 小水不通, 而上见头汗, 则大危矣。 [论]曰: 伤寒五六日, 头出汗, 微恶寒, 手足冷, 心下满, 口不欲食, 大便难, 脉细者, 此为阳微结, 乃半在里半在外也。 脉虽沉紧, 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 阴不得有汗, 今头汗出, 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 得屎而解。 曰: 伤寒五六日, 已发汗而复下之, 胸?满微结, 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 但头汗出, 往来寒热, 心烦者, 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论]曰: 伤寒十余日, 但结胸无大热者, 此为水结在胸?也, 但头汗出者, 大陷胸汤主之。 曰: 阳明病, 下血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室, 但头汗出者, 刺期门, 随其实而泻之, 濈然汗出则愈。 [论]曰: 太阳病, 医反下之, 若不结胸, 但头汗出, 余处无汗, 际颈而还, 小便不利, 身必发黄也。 曰: 阳明病, 但头汗出, 小便不利, 必发黄。 [论]曰: 湿家下之, 额上汗出, 微喘, 便不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脉经]曰: 阳气上出, 汗见于头者, 盖阳脱也。 头汗, 脉紧数, 有表邪当散者, 宜小柴胡汤, 或柴胡桂枝干姜汤, 及新方诸柴胡饮, 俱可酌用。 若有火邪, 脉洪滑, 内多烦热, 头汗, 当清者, 宜人参白虎汤, 益元散之类主之。 若水结胸, 心下满, 头汗出者, 或大陷胸汤, 或小半夏茯苓汤。 若便结, 腹胀疼痛, 头汗者, 宜承气汤。 若诸虚泄泻, 阳脱头汗者, 宜速用独参汤, 或大补元煎, 六味回阳饮等, 作急救之, 庶可保全。 吐蚘五十一 凡治伤寒, 若见吐蚘者, 虽有大热, 忌用凉药, 犯之必死。 盖胃中有寒, 阳气弱极, 则蚘逆而上, 此大凶之兆也。 急用炮姜理中汤一服, 加乌梅二个, 花椒一, 二十粒, 服后待蚘定, 然后以小柴胡或补中益气等剂, 渐治其余。 盖蚘闻酸则静, 见苦则安也。 仲景曰: 病人有寒, 复发汗, 胃中冷, 必吐蚘。 蚘厥证见前三十九。 腹痛五十二 陶节庵曰: 伤寒腹痛有四, 若遶脐?痛, 大便结实, 烦渴者, 皆属燥屎痛, 急用寒药下之。 因食积而痛者, 治亦同。 若小腹?痛, 小水自利, 大便黑, 身目黄者, 属畜血痛, 亦用寒剂加行血药, 下尽黑物自愈。 凡伤寒腹中痛甚, 但将凉水一盏, 与病者饮而试之, 若饮水后痛稍可者属热痛, 当用凉药清之。 以上三条, 皆实热痛也, 必脉来沉实有力, 方是此证, 若微弱者, 仍当详审, 从缓治之。 若饮水愈加作痛, 此为寒痛, 当用温药和之。 和之不已, 而或四肢厥冷, 呕吐泻利者, 急用热药救之。 但须详脉之有力无力, 方为良法。 下利五十三 凡杂证下利, 多责于寒, 伤寒下利, 有寒有热。 盖热邪传里, 则亦有下利之证, 但寒利最多, 热利则仅见耳。 治者当辨寒热, 若误用之, 则为害最大。 仲景[论]曰: 自利不渴者, 属太阴, 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少阴病二三日, 至四五日, 腹痛, 小便不利, 下利不止, 便脓血者, 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 吐利, 手足厥冷, 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主之。 少阴病, 下利, 白通汤主之。 少阴病, 二三日不已, 至四五日, 腹痛, 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疼痛, 自下利者, 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欬, 或小便利, 或下利, 或呕者, 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 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寒, 其人面色赤, 或腹痛, 或干呕, 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者, 四逆汤主之。 大汗出, 热不去, 内拘急, 四肢疼, 下利厥逆而恶寒者, 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 不可攻表, 汗出必胀满。 按: 此诸论, 乃皆言寒利之当温也。 如所云手足厥逆, 恶寒腹痛, 脉微欲绝, 下利清谷之类, 此固阴寒之甚者也。 其于疑似之间, 则犹有真辨: 凡伤寒下利由热邪者, 必有烦躁大热, 酷欲冷水等证, 亦必有洪滑强盛数实等脉, 如果表里俱热, 方可作火证论治。 若其脉虽数而无力, 外虽身热而不恶热, 内虽渴而不喜冷, 此其内本不热, 而病为下利者, 悉属虚寒, 治宜四逆汤, 理中汤, 温胃饮, 胃关煎, 五苓散之类, 酌用可也。 或表里寒邪俱甚, 则当以麻桂饮相兼用之为最妥。 若以寒利作热利, 妄用寒凉, 再损胃气, 则无有不死。 [论]曰: 下利, 腹胀满, 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里, 乃攻其表, 温里四逆汤, 攻表桂枝汤。 按: 此一条, 乃言表里俱病而下利者, 虽有表证, 所急在里, 盖里有不实, 则表邪愈陷, 即欲表之, 而中气无力, 亦不能散。 故凡见下利中虚者, 速当先温其里, 里实气强, 则表邪自解, 温中可以散寒, 即此谓也。 [论]曰: 热利下重者, 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 脉数, 欲饮水者, 以有热故也, 白头翁汤主之。 少阴病, 下利, 六七日, 欬而呕渴, 心烦不得眠者, 猪苓汤主之。 按: 此三条, 乃言热利之当清也。 但既云脉数, 又欲饮水, 是诚热矣, 然寒邪在表, 脉无不数, 但数而有力者为阳证, 数而无力者, 即阴证矣。 泻利亡津, 无有不渴, 但渴欲饮水, 愈多愈快者为阳证, 若口虽欲水, 而腹不欲咽者, 即非阳证矣。 此外, 如渴欲茶汤者, 乃泻渴之当然也, 不得悉认为热证。 一, 凡伤寒表邪未解, 脉实滑数, 喜冷气壮, 内外俱热而下利者, 宜柴芩煎主之。 [论]曰: 少阴病, 自利清水, 色纯青, 心下必痛, 口干燥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下利, 三部脉皆平, 按之心下?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下利谵语者, 有燥屎也, 宜小承气汤。 按: 此三条, 乃言下利之当攻者也。 凡伤寒下利者, 本非阳明实邪, 不当谵语, 今既谵语, 故知有燥屎当去也。 又若少阴下利, 心下有痛有?者, 必有所积, 故亦当下。 凡自利家, 身凉脉小者为顺, 身热脉大者为逆。 此以外无表证, 而病之在脏者言也。 下利, 日十余行, 脉反实者死。 发热, 下利至甚, 厥不止者死。 直视谵语, 下利者死。 下利无脉, 手足厥冷, 灸之不温, 脉不还者死。 少阴病, 自利, 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大抵下利一证, 为脱气至急, 五夺之中, 惟此为甚。 [金匮要略]曰: 六腑气绝于外者, 手足寒, 五脏气绝于内者, 利下不禁, 脏气既脱, 不能治也。 协热下利五十四 仲景曰: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 内虚热入, 协热遂利, 烦躁, 诸变不可胜数, 轻者困笃, 重者必死矣。 太阳病二三日, 不能卧, 反下之, 若利止, 必作结胸。 未止者, 四日复下之, 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 外证未除, 而数下之, 遂协热而利, 利下不止, 心下痞?, 表里不解者, 桂枝人参汤主之。 阳明少阳合病, 若脉数不解, 而下不止, 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按: 此四条乃皆言表证未除而误下之, 因致外热未退, 内复作利, 故云协热下利, 此一热字, 乃言表热也, 非言内热也。 夫协者, 协同之协, 非挟藏之挟, 即表里俱病之谓, 故治此者, 止有桂枝人参汤一方, 其义显然可见。 即如成无己[明理论]曰: 表邪传里, 里虚协热则利, 乃亦以表邪为言也。 奈何后学不明此义, 止因协热二字, 每每以表作里, 以寒作热, 但见作利者, 无论表里虚实, 即认为内热, 便云协热下利。 且近有不必误下, 而妄用芩连治表热者, 表证得寒, 热愈不退, 乃致下利, 或脾胃素弱, 逢寒即泄者, 皆是此证。 既见下利, 益云协热, 其谬孰甚, 独不观仲景桂枝人参汤, 岂治内热之剂乎? 寒热倒施, 杀人多矣, 予因特表于此。 小便五十五 凡伤寒小便清者, 病不在里, 仍在表也, 当解表发汗。 小便利者, 病不在气分, 而在血分, 以小水由于气化也。 阳盛则欲?, 阴虚小便难。 凡病伤寒而小水利者多吉, 以内邪不甚也。 仲景曰: 阳明病, 汗出多而渴者, 不可与猪苓汤, 以汗多必胃燥, 故不可复利小水也。 [论]曰: 湿家之为病, 一身尽痛, 发热, 身色如熏黄, 其人但头汗出, 背强, 欲得被覆向火, 舌上如胎者, 以丹田有热, 胸中有寒, 渴欲得水, 而不能饮, 此湿痹之候。 其人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者, 但当利其小便。 凡伤寒表证未除, 病在阳分者, 不可即利小便。 盖走其津液, 取汗愈难, 且恐大便干结也。 死证五十六 陶节庵曰: 凡看伤寒, 极要识各经中死证死脉, 须一一理会过, 免致临病疑惑。 但见死证, 便当以脉参之, 如果有疑, 切莫下药, 虽至亲俛恳, 亦不可治, 倘有差失, 咎将归于己矣。 脉浮而洪, 身汗如油, 喘而不休, 水浆不入, 形体不仁, 乍静乍乱, 此命绝也。 汗出发润, 喘而不休, 此肺绝也。 形如烟煤, 直视摇头, 此心绝也。 唇吻色青, 四肢振动, 此肝绝也。 环口黎黑, 冷汗发黄, 此脾绝也。 溲便遗失, 狂言, 反目直视, 此肾绝也。 少阴病, 恶寒身蜷而利, 手足逆冷者, 不治。 少阴病, 吐利躁烦, 四逆者死。 少阴病, 四逆身蜷, 脉不至, 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病, 六七日, 息高者死。 少阴病, 至五六日, 自利, 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 下利, 厥逆无脉, 服药后, 脉微续者生, 脉暴出者死。 少阴病, 但厥无汗, 而强发之, 必动其血, 未知从何道出, 或从口鼻, 或从目出, 是名下厥上竭, 为难治。 阴病见阳脉者生, 阳病见阴脉者死。 脉纯弦者死。 脉阴阳俱虚, 热不止者死。 脉阴阳俱盛, 大汗出, 热不解者死。 手足逆冷, 脉沉细, 谵言妄语者死。 脉证俱虚, 而见谵妄者死。 伤寒六七日, 脉微, 手足厥冷, 烦躁, 灸厥阴, 厥不还者死。 寸脉上不至关为阳绝, 尺脉下不至关为阴绝, 此皆不治, 决死也。 伤寒下利, 日十余行, 脉反实者死。 伤寒, 病?下素有痞气, 连于脐傍, 痛引少腹入阴筋者, 此名脏结, 死。 发热, 下利厥逆, 躁不得卧者死。 发热, 下利至甚, 厥不止者死。 直视谵语, 喘满者死, 下利者, 亦死。 下利发热者亦死。 发热而厥, 七日, 下利者难治。 伤寒六七日, 发热而利, 汗出不止者死, 有阴无阳故也。 阳气前绝, 阴气后绝者, 阴证也, 其人死后, 身色必青。 阴气前绝, 阳气后绝者, 阳证也, 其人死后, 身色必赤, 腋下温, 心下热也。 [金匮要略]曰: 六腑气绝于外者, 手足寒, 五脏气绝于内者, 利下不禁。 盖伤寒发热, 为邪气独甚, 若下利至甚, 厥不止, 此以邪未解, 而腑脏之气先绝, 故死。 [灵枢?热病篇]曰: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 一曰汗不出, 大颧发赤, 哕者死。 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 三曰目不明, 热不已者死。 四曰老人婴儿, 热而腹满者死。 五曰汗不出, 呕下血者死。 六曰舌本烂, 热不已者死。 七曰欬而?, 汗不出, 出不至足者死。 八曰: 髓热者死。 九曰热而痉者死, 腰折瘈瘲齿噤齘也。 伤寒逆证赋五十七 伤寒难疗, 逆证须知。 阳病怕逢阴脉, 谵语阴证非宜。 乍疏乍数脉之忌, 口张目陷舌如煤。 干呕出气, 骨节痛而呃逆弗已; 发斑发黄, 大便利而先赤后灰。 霍乱躁烦, 心下闷而喘胀; 腹膨呃逆, 下泄利而难溲。 四肢厥逆, 眼定腹疼如石; 内外关格, 头汗阳脱溲迟。 头连胸痛四肢冷, 声哑唇疮狐惑悲。 七日已过复大热, 喘逆上气脉散危。 阴阳易, 脉离经而外肾肿, 手足挛拳加腹痛。 阴阳交, 大汗后而热愈甚, 躁急狂言食更稀。 厥利无脉, 灸而不至者肾殆; 唇青舌卷, 耳聋囊缩者肝离。 赤斑黑斑, 救五而救一; 寻衣撮空, 两感者何疑。 凡诸汗证, 仍当备言: 只在头面不遍身, 鼻?不止; 口噤肉战多喘促, 如油汗圆。 当汗无汗, 麻黄数剂不能通, 尤嫌脉躁, 汗后呕吐, 水药不入证反剧, 言乱目眩。 湿家大汗必成痉, 风湿与疸皆谵言。 犯湿温, 则身青面变, 耳聋不语名重暍; 发少阴, 必九窍出血, 下厥上竭奚能痊。 动气脉迟弱皆忌, 风湿和中湿不堪。 其诸下利, 尤宜细参: 热厥利而汗难止, 冷厥利而躁不眠; 少阳阳明合病, 脉弦者负; 少阴吐泻无脉, 拳厥躁烦。 谵语直视而喘满, 下利频数而脉坚。 脏结者脐痛引阴, 白胎下利; 除中则厥逆而利, 反能食焉。 误下湿家之头汗, 溲难便利喘加添。 体如熏而摇头直视, 心神已绝; 唇吻青而四肢多汗, 肝气不全。 肾绝者, 直视狂言而遗尿反目; 肺绝者, 喘无休歇而汗润发颠。 虚汗发黄环口黑, 非脾经之吉兆; 孤阳偏胜脉暴出, 知阴绝之在先。 此伤寒之逆候, 勿侥幸以图全。 [page] 伤寒治例五十八 汗散类 温散诸方 麻黄汤散一, 大温, 凡太阳阳明伤寒, 而阴邪甚者宜此。 桂枝汤散九, 大温, 凡太阳中风兼寒有汗者宜此。 麻桂饮新散七, 大温, 凡伤寒初感, 邪盛气实者, 无论诸经四季, 先宜用此。 二柴胡饮新散二, 微温, 凡邪感三阳, 及三阳并病, 寒胜者宜此主之。 三阴初感者亦可用。 葛根汤散二九, 大温, 治冬月太阳经伤寒, 项背强, 无汗恶风者宜此。 五积散散三九, 微温, 凡感寒邪而阴胜于阳, 外有表证, 内有呕吐腹痛, 及寒湿客于经络, 筋骨酸疼等证宜此。 十神汤散四十, 微温, 凡时气, 风寒, 瘟疫, 发热憎寒, 头疼欬嗽无汗, 当温散者宜此。 麻黄附子细辛汤散三, 大温, 少阴伤寒, 脉沉发热者宜此。 小青龙汤散八, 大温, 凡伤寒阴胜, 表邪不解, 及心下有水气, 呕哕, 欬嗽, 发热, 小腹满者宜此。 消风百解散散四六, 微温, 凡四时伤寒, 头疼发热, 及风寒欬嗽, 鼻塞声重者宜此。 柴胡桂枝干姜汤散百十四, 微温, 伤寒汗下后, 但头汗出, 寒热往来, 邪不解者宜此。 桂枝加黄耆汤散十, 大温, 黄疸脉浮, 当以汗解者宜此。 凉散诸方 一柴胡饮新散一, 微凉, 凡六经初感, 内外俱有热者宜此。 小柴胡汤散十九, 微凉, 凡邪在少阳, 及三阳并病, 但属半表半里, 往来寒热兼呕者宜此。 九味羌活汤散四四, 微凉, 凡四时不正之气, 风寒感冒, 憎寒壮热, 头疼身痛者宜此。 柴葛解肌汤散三一, 微凉, 凡足阳明证, 发热脉洪者宜此。 升麻葛根汤散三十, 微凉, 阳明证具, 及小儿疫疠疮疹等证宜此。 归葛饮新散十三, 次凉, 凡阳明温暑, 大热大渴, 津枯不能作汗者宜此。 六神通解散寒十五, 大凉, 凡发热头痛, 脉洪无汗, 三阳伏火, 而表邪不解者宜此。 柴胡白虎煎新散十二, 大寒, 凡温病热极, 表里不解者宜此。 柴平汤和二三三, 微凉, 凡温疟身痛, 手足沉重, 寒热者宜此。 柴芩煎新散十, 大凉, 凡表邪未解, 内外俱热, 泄泻不止者宜此。 大青龙汤散七, 微寒, 凡太阳中风, 发热无汗而躁烦者宜此。 升麻汤散百十三, 大寒, 凡无汗而喘, 烦渴发斑者宜此。 四逆散散二八, 微凉, 凡阳邪亢极, 四肢厥逆者宜此。 平散诸方 三柴胡饮新散三, 凡肝脾阴虚血少, 而偶感风寒者宜此。 正柴胡饮新散六, 凡血气本无亏损, 而感冒寒邪者宜此。 柴陈煎新散九, 凡感冒风寒, 发热而兼欬嗽, 呕恶者宜此。 参苏饮散三四, 凡四时感冒伤寒, 头痛发热无汗, 及欬嗽声重, 往来潮热者宜此。 败毒散散三六, 凡四时瘟疫, 寒热, 身体疼痛, 及烟瘴之气, 或处卑湿脚气者宜此。 升阳散火汤散四一, 凡胃虚血虚, 因寒邪冷物抑遏阳气, 以致发热者, 宜此发之。 加减小柴胡汤散二二, 凡少阳经寒热往来, 脉弦腹痛者宜此。 兼补兼散诸方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凡劳倦伤脾, 中气不足, 以致外感发热者宜此。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凡邪陷阴中, 阴虚不能作汗, 身热不退, 或往来寒热者宜此。 三柴胡饮新散三, 凡肝脾血分微虚, 而感外邪者宜此。 四柴胡饮新散四, 凡脾肺气虚, 或劳倦感寒发热者宜此。 五柴胡饮新散五, 凡脾肾血气不足, 而感外邪发热者宜此。 理阴煎新热三, 大温, 凡真阴不足, 或因劳倦感寒, 阴虚假热, 寒邪不解者, 速宜用此。 大温中饮新散八, 大温, 凡中气虚寒感邪, 发热无汗, 表不能解者, 速宜用此。 调中益气汤补三一, 凡风寒湿热所伤, 食少体重者宜此。 温中和中类 大温兼补诸方 人参理中汤热一, 大温, 治太阴即病自利, 阴寒腹痛呕吐, 中气虚寒, 胀满厥逆, 疟痢等证。 四逆汤热十四, 大温, 治伤寒阴证, 自利脉沉, 身痛而厥。 胃关煎新热九, 大温, 凡脾肾虚寒, 泻利不止者宜此。 桂枝人参汤散十三, 大温, 伤寒表里不解, 协热下利者宜此。 白通汤热一四五, 大热, 少阴下利者宜此。 桃花汤热一四六, 微温, 少阴下利脓血者宜此。 真武汤热一四二, 大温, 少阴伤寒腹痛, 或呕, 或利者宜此。 回阳返本汤热四五, 大温, 伤寒阴盛格阳, 阴极发躁, 脉弱无力者宜此。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大温, 阳脱气虚者宜此。 暖肝煎新热十五, 大温, 凡肝肾阴寒, 小腹疼痛者宜此。 吴茱萸汤热一三七, 大热, 呕而胸满, 吐涎头痛者宜此。 当归四逆汤热二十, 微温, 伤寒厥逆脉细, 下利肠鸣者宜此。 茯苓甘草汤热七五, 大温, 水停心下, 作悸作利者宜此。 甘草附子汤热三一, 大热, 风湿相搏者宜此。 桂枝附子汤热三十, 大热, 风湿相搏, 筋骨疼痛者宜此。 干姜附子汤热三四, 大热, 瘴毒阴证, 厥逆呕吐, 自利汗出者宜此。 华佗救阳脱方热六三, 治阴寒直中三阴证。 微温和中诸方 二陈汤和一, 微温, 凡风寒欬嗽, 痰饮呕恶, 脾胃不和者宜此。 六君子汤补五, 微温, 凡脾胃虚弱, 或久患疟痢, 或呕吐吞酸者宜此。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微温, 凡阴虚受寒, 欬呕喘促, 吞酸痞满等证宜此。 平胃散和十七, 微温, 凡寒伤脾胃, 心腹胀满, 呕恶不思饮食, 身体疼痛, 泻利者宜此。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微温, 凡外感风寒, 内停饮食, 头疼寒热, 吐泻胀满者宜此。 乌梅丸和三二三, 微温, 吐蚘, 蚘厥者宜此。 清理类 清火诸方 抽薪饮新寒三, 大寒, 凡热邪内蓄之甚者宜此。 徒薪饮新寒四, 次寒, 凡热邪内蓄, 将甚未甚者宜此。 黄连解毒汤寒一, 大寒, 凡热邪内盛, 烦躁狂斑, 口渴舌焦, 喘满脉洪, 热甚者宜此。 白虎汤寒二, 大寒, 凡脉洪大渴, 阳明热甚, 或中暑虚烦等证宜此。 人参白虎汤寒三, 大凉, 凡赤斑口燥, 烦躁暑热, 脉洪大浮虚者宜此。 三黄石膏汤寒十一, 大寒, 凡疫瘟大热而躁者宜此。 一六甘露散新寒十五, 大寒, 阳明实热, 烦躁斑黄等证宜此。 益元散寒百十二, 次寒, 凡中暑身热烦渴, 小水不利者宜此。 玉女煎新寒十二, 大寒, 凡阴虚水亏, 阳明火盛, 烦渴内热者宜此。 阳毒升麻汤散百六, 大凉, 凡阳毒赤斑, 狂言失血者宜此。 竹叶石膏汤寒五, 微寒, 阳明汗多而渴, 鼻?喜水, 暑热烦躁者宜此。 桂苓甘露饮寒八, 微寒, 凡伏暑发热烦躁, 水道不利者宜此。 黄芩清肺饮寒三八, 次寒, 肺热小水不利, 或便血者宜此。 大连翘饮寒七八, 次寒, 凡风热热毒, 大小便不利, 及疮毒丹瘤等证宜此。 普济消毒饮寒十三, 大寒, 凡疫疠大行, 憎寒壮热, 头肿目闭, 喘渴, 咽喉不利, 俗名大头瘟, 热毒等证宜此。 栀子檗皮汤寒二三, 大寒, 伤寒身黄, 内外俱热者宜此。 白头翁汤寒一八四, 大寒, 治伤寒热利。 玄参升麻汤外四八, 次寒, 瘟疫颊腮肿痛, 发斑, 咽痛者宜此。 小陷胸汤寒十六, 微凉, 凡小结胸热邪胀满者宜此。 八正散寒百十五, 大寒, 凡心经蕴热, 脏腑秘结, 小便赤涩, 血淋等证宜此。 解瘟疫热毒法寒二四。 清血清便滋阴诸方 犀角地黄汤寒七九, 微凉, 凡热入血分, 吐?斑黄, 及血热血燥, 不能作汗, 表不解者宜此。 犀二阴煎新补十, 大凉, 心经有热, 狂笑, 烦热, 失血者宜此。 犀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大凉, 凡水亏火盛, 烦热动血者宜此。 犀五苓散和一八二, 微温, 凡暑热霍乱泄泻, 小水不利, 湿肿胀满者宜此。 犀导赤散寒一二二, 微凉, 心火小肠热秘, 小水不利者宜此。 犀大分清饮新寒五, 微寒, 凡积热闭结, 小水不通, 热泻等证宜此。 犀小分清饮新和十, 性平, 凡小水不利, 湿滞肿胀, 泄泻者宜此。 犀猪苓汤和一八八, 微凉, 伤寒下后, 发热, 小便不利者宜此。 清胃诸方 . . . 犀大和中饮新和七, 性平, 凡邪结胃脘, 气逆食滞者宜此。 犀小和中饮新和八, 性平, 胸膈胀满, 呕恶气滞者宜此。 犀小半夏茯苓汤和九, 微温, 膈间有水, 呕吐, 心下痞者宜此。 犀半夏泻心汤寒二八, 微凉, 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宜此。 吐涌类 . . . . . 犀独圣散攻百六, 凡邪实上焦, 及痰涎积蓄者宜此。 犀茶调散攻百七, 治同前。 吐剂新攻一, 此有二法, 便而且易, 可随宜用之。 栀子豉汤寒二十, 伤寒烦热懊?, 当吐者宜此。 攻下类 峻下诸方 大承气汤攻一, 凡阳明, 太阴伤寒, 及各经实热内结者宜此。 小承气汤攻二, 凡病在太阴, 无表证, 潮热脉实, 狂言腹胀者宜此。 调胃承气汤攻三, 凡太阳, 阳明, 不恶寒, 反恶热, 潮热, 邪入腑者宜此。 桃仁承气汤攻四, 凡伤寒蓄血证, 小腹急痛, 大便不通而黑者宜此。 大柴胡汤攻七, 凡伤寒表证未除, 里证又急, 当汗下兼行者宜此。 大陷胸汤攻九, 凡结胸胀痛连腹, 手足不可近者宜此。 六一顺气汤攻八, 凡伤寒热邪传里, 便实口燥, 狂斑潮热, 腹胀?痛等证, 宜用此以代三承气汤。 凉膈散攻十九, 凡三焦六经火邪内结不通者宜此。 百顺丸新攻六, 凡三焦热秘, 邪不解者宜此。 茵陈蒿汤攻三一, 谷疸, 发热身黄, 便结者宜此。 罨结胸法新因三十 攻补兼用诸方 . . 黄龙汤攻二一, 凡伤寒热邪传里, 当下而气血兼虚者宜此。 玉烛散攻二四, 凡血虚有滞, 而热邪传里, 腹胀作痛者宜此。 培补类 峻补诸方 大补元煎新补一, 凡元气大虚者, 虽有寒邪, 亦不可攻, 必单培根本, 正复邪将自散, 或真寒假热等证皆宜用此。 大营煎新补十四, 此大补元煎之次者也, 酌宜用之。 三阴煎新补十一, 凡三阴不足, 及风疟多汗, 而正气不复, 寒热不止者宜此。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凡阴阳大虚, 元气将脱者, 非此不可。 八珍汤补十九, 气血两虚者宜此。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凡气血两虚, 恶寒发热, 倦卧眩运, 自汗诸虚者宜此。 大建中汤补二三, 凡中气不足, 厥逆呕吐, 虚斑虚火, 筋骨疼痛等证宜此。 独参汤补三五, 凡气虚气脱, 畏闻诸药气味, 及反胃呕吐垂危者, 惟此为宜。 参附汤补三七, 凡真阳不足, 喘呕呃逆, 腹痛厥冷气短者宜此。 参归汤补三八, 凡心虚, 血虚, 盗汗等证宜此。 补阴诸方 一阴煎新补八, 凡肾水真阴不足, 而虚火为邪者宜此。 小营煎新补十五, 凡血少阴虚而无火者宜此。 左归饮新补二, 凡命门真阴亏损, 虽有寒邪不可攻者宜此。 右归饮新补三, 凡命门阳衰, 或阴盛格阳, 感邪不可攻者宜此。 四物汤补八, 凡阴虚营弱, 病在血分者宜此。 生脉散补五六, 凡热伤元气, 口渴气短, 烦躁倦怠汗出者宜此。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阴虚火亏发热等证宜此。 崔氏八味丸补一二一, 凡阴盛格阳, 火不归原, 及真阳虚败等证宜此。 补中诸方 四君子汤补一, 凡脾胃虚弱, 食少体瘦, 疟痢劳倦等证宜此。 五君子煎新热六, 凡脾胃气分虚弱, 而微寒当温者宜此。 五味异功散补四, 凡脾胃虚寒, 饮食少思, 气逆腹满者宜此。 五福饮新补六, 凡五脏气血俱虚者宜此为主。 温胃饮新热五, 凡中寒呕吐吞酸者宜此。 养中煎新热四, 凡中气虚寒, 为呕为泄者宜此。 归脾汤补三二, 凡脾虚健忘怔忡, 少食困倦, 疟痢等证宜此。 参苓白朮散补五四, 凡脾胃虚弱, 吐泻食少等证宜此。 参朮汤补四十, 凡气虚颤掉, 泄泻呕吐者宜此。 景岳全书卷之八伤寒下终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