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医学 > 道医概论 >

景岳全书·卷之十五·性集杂证谟
栏目分类:道医概论   发布日期:2017-10-02   浏览次数:

寒热 经义 阴阳应象大论曰: 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 阳化气, 阴成形。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 则生?胀。 此阴阳反作, 病之逆从也。 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 重热则寒。 寒伤形, 热伤气。 风胜则动, 热胜则肿, 燥胜则干, 寒胜则浮, 湿胜则濡泄。 喜怒伤气, 寒暑伤形。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秋伤于湿, 冬生欬嗽。 阳胜则身热, 腠理闭, 喘麤为之俛俯, 汗不出而热, 齿干以烦冤, 腹满, 死, 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 汗出, 身常清, 数栗而寒, 寒则厥, 厥则腹满, 死, 能夏不能冬。 天之邪气, 感则害人五脏; 水谷之寒热, 感则害于六腑; 地之湿气, 感则害皮肉筋脉。 天元纪大论曰: 神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 在天为热, 在地为火。 在天为湿, 在地为土。 在天为燥, 在地为金。 在天为寒, 在地为水。 故在天为气, 在地成形, 形气相感, 而化生万物矣。 五运行大论曰: 上下相遘, 寒暑相临, 气相得则和, 不相得则病。 百病始生篇曰: 风雨寒热, 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 四气调神论曰: 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 夏为寒变, 奉长者少。 夏气之应, 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 秋为痎疟, 奉收者少。 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少。 冬气之应, 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 春为痿厥, 奉生者少。 金匮真言论曰: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气交变大论曰: 岁木太过, 风气流行, 脾土受邪。 岁火太过, 炎暑流行, 肺金受邪。 岁土太过, 雨湿流行, 肾水受邪。 岁金太过, 燥气流行, 肝木受邪。 岁水太过, 寒气流行, 邪害心火。 岁木不及, 燥乃大行, 生气失应, 岁火不及, 寒乃大行, 长政不用。 岁土不及, 风乃大行, 化气不令。 岁金不及, 炎火乃行, 生气乃用。 岁水不及, 湿乃大行, 长气反用。 宣明五气篇曰: 心恶热, 肺恶寒, 肝恶风, 脾恶湿, 肾恶燥, 是谓五恶。 经脉篇曰: 肺所生病者, 欬, 上气喘渴, 烦心胸满, 臑臂内前廉痛厥, 掌中热。 气盛有余, 则肩背痛, 风寒汗出中风, 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 少气不足以息, 溺色变。 大肠所生病者,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 虚则寒栗不复。 胃所生病者,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 其有余于胃, 则消谷善饥, 溺色黄, 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 胃中寒则胀满。 心所生病者, 目黄, ?痛, 臑臂内后廉痛厥, 掌中热痛。 肾所生病者, 口热舌干, 咽肿上气, 嗌干及痛, 烦心心痛, 黄疸, 肠澼, 脊股内后廉痛, 痿厥嗜卧, 足下热而痛。 心主所生病者, 面赤目黄, 喜笑不休, 烦心心痛, 掌中热。 胆所生病者, 足外反热, 头痛颔痛, 目锐眦痛, 缺盆腋下肿痛, 马刀侠瘿, 汗出振寒, 疟。 气厥论曰: 肾移寒于脾, 痈肿少气。 脾移寒于肝, 痈肿筋挛。 肝移寒于心, 狂, 隔中。 心移寒于肺, 肺消。 肺消者, 饮一溲二, 死不治。 肺移寒于肾, 为涌水。 涌水者, 按腹不坚, 水气客于大肠, 疾行则鸣濯濯, 如囊裹浆, 水之病也。 脾移热于肝, 则为惊。 肝移热于心, 则死。 心移热于肺, 传为鬲消。 肺移热于肾, 传为柔?。 肾移热于脾, 传为虚, 肠澼, 死不可治。 胞移热于膀胱, 则癃, 溺血。 膀胱移热于小肠, 膈肠不便, 上为口糜。 小肠移热于大肠, 为虙瘕, 为沈。 大肠移热于胃, 善食而瘦, 又谓之食 。 胃移热于胆, 亦曰食?。 胆移热于脑, 则辛頞鼻渊。 鼻渊者, 浊涕下不止也。 传为?蔑瞑目。 故得之气厥也。 寿夭刚柔篇曰: 风寒伤形, 忧恐忿怒伤气, 气伤脏, 乃病脏, 寒伤形, 乃应形, 风伤筋脉, 筋脉乃应。 欬论曰: 皮毛者, 肺之合也。 皮毛先受邪气, 邪气以从其合也。 其寒饮入胃, 从肺脉上至于肺, 则肺寒, 肺寒则外内合邪, 因而客之, 则为肺欬。 刺志论曰: 气虚身热, 此谓反也。 气盛身寒, 得之伤寒。 气虚身热, 得之伤暑。 气实者, 热也。 气虚者, 寒也。 调经论曰: 血气者, 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不能流, 温则消而去之。 帝曰: 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 寒湿之中人也, 皮肤不收, 肌肉坚紧, 营血泣, 卫气去, 故曰虚。 虚者聂辟气不足, 按之则气足以温之, 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 阴之生虚奈何? 曰: 喜则气下, 悲则气消, 消则脉空虚, 因寒饮食, 寒气熏满, 则血泣气去, 故曰虚矣。 帝曰: 阳虚则外寒奈何? 曰: 阳受气于上焦, 以温皮肤分肉之间, 今寒气在外, 则上焦不通, 上焦不通, 则寒气独留于外, 故寒栗。 帝曰: 阴虚生内热奈何? 曰: 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故内热。 帝曰: 阳盛生外热奈何? 曰: 上焦不通利, 则皮肤致密, 腠理闭塞, 玄府不通, 卫气不得泄越, 故外热。 帝曰: 阴盛生内寒奈何? 曰: 厥气上逆, 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 不泻则温气去, 寒独留则血凝泣, 凝则脉不通, 其脉盛大以泣, 故中寒。 刺节真邪论曰: 阳胜者则为热, 阴胜者则为寒, 寒则真气去, 去则虚, 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 寒与热相搏, 久留而内着, 寒胜其热, 则骨疼肉枯; 热胜其寒, 则烂肉腐肌为脓, 内伤骨, 内伤骨为骨蚀。 有所结, 中于肉, 宗气归之, 邪留而不去, 有热则化而为脓, 无热则为骨疽。 阴阳别论曰: 三阳为病, 发寒热。 脉要精微论曰: 风成为寒热。 太阴阳明论曰: 故犯贼风虚邪者, 阳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腑, 入六腑, 则身热不时卧, 上为喘呼。 风论曰: 风之伤人也, 或为寒热, 或为热中, 或为寒中, 或为疠风, 或为偏枯, 或为风也。 其寒也则衰饮食, 其热也则消肌肉, 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 名曰寒热。 风气与阳明入胃, 循脉而上至目内眦, 其人肥, 则风气不得外泄, 则为热中而目黄。 人瘦则外泄而寒, 则为寒中而泣出。 举痛论曰: 寒则腠理闭, 气不行, 故气收矣。 炅则腠理开, 营卫, 通汗大泄, 故气泄矣。 气穴论曰: 营卫稽留, 卫散营溢, 气竭血着, 外为发热, 内为少气, 疾泻无怠, 以通营卫, 见则泻之, 无问所会。 邪溢气壅, 脉热肉败, 营卫不行, 必将为脓, 内销骨髓, 外破大腘, 留于节腠, 必将为败。 积寒留舍, 营卫不居, 卷肉缩筋, 肋肘不得伸, 内为骨痹, 外为不仁, 命曰不足, 大寒留于溪谷也。 脉解篇曰: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 阳明者午也, 五月盛阳之阴也, 阳盛而阴气加之, 故洒洒振寒也。 经筋篇曰: 经筋之病, 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弛纵不收, 阴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 阴急则俛不伸。 焠刺者, 刺寒急也。 热则筋纵不收, 无用燔针。 大惑论曰: 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 何气使然? 岐伯曰: 精气并于脾, 热气留于胃, 胃热则消谷, 故善饥; 胃气逆上则胃脘寒, 故不嗜食也。 逆调论帝曰: 人身非常温也, 非常热也, 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 岐伯曰: 阴气少而阳气胜, 故热而烦满也。 帝曰: 人身非衣寒也, 中非有寒气也, 寒从中生者何? 曰: 是人多痹气也, 阳气少, 阴气多, 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帝曰: 人有四肢热, 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 曰: 是人者, 阴气虚, 阳气盛, 四肢者, 阳也, 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 少水不能灭盛火, 而阳独治。 独治者, 不能生长也, 独胜而止耳。 逢风而如炙如火者, 是人当肉烁也。 帝曰: 人有身寒, 汤火不能热, 厚衣不能温, 然不冻栗, 是为何病? 曰: 是人者, 素肾气胜, 以水为事, 太阳气衰, 肾脂枯不长, 一水不能胜两火, 肾者水也, 而生于骨, 骨不生则髓不能满, 故寒甚至骨也。 所以不能冻栗者, 肝一阳也, 心二阳也, 肾孤脏也, 一水不能胜二火, 故不能冻栗, 病名曰骨痹, 是人当挛节也。 评热病篇曰: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阴虚者, 阳必凑之, 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小便黄者, 少腹中有热也。 奇病论曰: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 治之以兰, 除陈气也。 论痛篇帝曰: 人之病, 或同时而伤, 或易已, 或难已, 其故何如? 少俞曰: 同时而伤, 其身多热者易已, 多寒者难已。 五邪篇曰: 邪在肺, 则病皮肤痛, 寒热, 上气喘, 汗出, 欬动肩背, 取之膺中外腧, 背三节五节之傍, 以手疾按之, 快然, 乃刺之, 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邪在肝, 则两?中痛, 寒中, 恶血在内, 行善掣节, 时脚肿, 取之行间以引?下, 补三里以温胃中, 取血脉以散恶血, 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邪在脾胃, 则病肌肉痛。 阳气有余, 阴气不足, 则热中善饥; 阳气不足, 阴气有余, 则寒中肠鸣腹痛。 阴阳俱有余, 若俱不足, 则有寒有热, 皆调于三里。 五癃津液别篇曰: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 故汗出。 寒留于分肉之间, 聚沫则为痛。 天寒则腠理闭, 气湿不行, 水下留于膀胱, 则为溺与气。 通评虚实论帝曰: 乳子而病热, 脉悬小者何如? 岐伯曰: 手足温则生, 寒则死。 帝曰: 乳子中风热, 喘鸣肩息者, 脉何如? 曰: 喘鸣肩息者, 脉实大也, 缓则生, 急则死。 脉要精微论曰: 麤大者, 阴不足, 阳有余, 为热中也。 沉细数散者, 寒热也。 诸浮不躁者, 皆在阳, 则为热。 其有躁者, 在手。 诸细而沉者, 皆在阴, 则为骨痛。 其有静者, 在足。 阳气有余, 为身热无汗。 阴气有余, 为多汗身寒。 阴阳有余, 则无汗而寒。 推而外之, 内而不外, 有心腹积也。 推而内之, 外而不内, 身有热也。 论疾诊尺篇曰: 尺肤热甚, 脉盛躁者, 病温也。 其脉盛而滑者, 病且出也。 尺肤寒, 其脉小者, 泄, 少气。 尺肤炬然, 先热后寒者, 寒热也。 尺肤先寒, 久大之而热者, 亦寒热也。 肘所独热者, 腰以上热。 手所独热者, 腰以下热。 肘前独热者, 膺前热, 肘后独热者, 肩背热。 臂中独热者, 腰腹热。 肘后麤以下三四寸热者, 肠中有虫。 掌中热者, 腹中热。 掌中寒者, 腹中寒。 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 胃中有寒。 尺炬然热, 人迎大者, 当夺血。 尺坚大, 脉小甚, 少气, 悗有加, 立死。 诊寒热, 赤脉上下至瞳子, 见一脉一岁死, 见一脉半一岁半死, 见二脉二岁死, 见二脉半二岁半死, 见三脉三岁死。 邪气藏腑病形篇曰: 忧愁恐惧则伤心。 形寒寒饮则伤肺, 以其两寒相感, 中外皆伤, 故气逆而上行, 帝曰: 病之六变奈何? 岐伯曰: 诸急者多寒, 缓者多热, 大者多气少血, 小者血气皆少, 滑者阳气盛, 微有热, 涩者多血少气, 微有寒。 平人气象论曰: 寸口脉沉而弱, 沉而喘, 曰寒热。 缓而滑曰热中。 尺寒脉细, 谓之后泄。 尺麤常热者, 谓之热中。 经络论曰: 寒多则凝泣, 凝泣则青黑。 热多则淖泽, 淖泽则黄赤。 皮部论曰: 其色多青则痛, 多黑则痹, 黄赤则热多, 白则寒, 五色皆见, 则寒热也。 邪留于筋骨之间, 寒多则筋挛骨痛, 热多则筋弛骨消, 肉烁?破, 毛直而败。 五色篇曰: 五色奈何? 曰: 青黑为痛, 黄赤为热, 白为寒, 是为五官。 人迎盛坚者, 伤于寒。 气口盛坚者, 伤于食。 经脉篇曰: 凡诊络脉, 脉色青则寒且痛, 赤则有热。 胃中寒, 手鱼之络多青矣。 胃中有热, 鱼际络赤。 其暴黑者, 留久痹也。 其有赤有黑有青者, 寒热气也。 其青短者, 少气也。 六元正纪大论帝曰: 夫子言用寒远寒, 用热远热, 愿闻何谓远? 岐伯曰: 热无犯热, 寒无犯寒, 从者和, 逆者病, 不可不敬畏而远之, 所谓时兴六位也。 帝曰: 余欲不远寒, 不远热, 奈何? 曰: 发表不远热, 攻里不远寒。 帝曰: 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何如? 曰: 寒热内贼, 其病益甚。 帝曰: 愿闻无病者何如? 曰: 无者生之, 有者甚之。 帝曰: 生者何如? 曰: 不远热则热至, 不远寒则寒至, 寒至则坚否腹满, 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热至则身热, 吐下霍乱, 痈疽疮疡, 瞀郁, 注下, ?瘈, 肿胀, 呕, 鼽?, 头痛, 骨节变, 肉痛, 血溢, 血泄, 淋閟之病生矣。 帝曰: 治之奈何? 曰: 时必顺之, 犯者治以胜也。 师传篇岐伯曰: 夫治民与自治, 未有逆而能治之者也, 夫惟顺而已矣。 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帝曰: 顺之奈何? 曰: 入国问俗, 入家问讳, 上堂问礼, 临病人问所便。 帝曰: 便病人奈何? 曰: 中热消瘅则便寒, 寒中之属则便热。 胃中热则消谷, 令人悬心善饥。 脐以上皮热, 肠中热, 则出黄如糜。 脐以下皮寒, 胃中寒, 则腹胀, 肠中寒, 则肠鸣飧泄。 胃中寒, 肠中热, 则胀而且泄。 胃中热, 肠中寒, 则疾饥, 小腹痛胀。 至真要大论曰: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微者逆之, 甚者从之。 帝曰: 何谓逆从? 岐伯曰: 逆者正治, 从者反治, 从少从多, 观其事也。 帝曰: 有病热者, 寒之而热, 有病寒者, 热之而寒, 二者皆在, 新病复起, 奈何治? 曰: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所谓求其属也。 八正神明论曰: 天温日明, 则人血淖溢而卫气浮, 故血易泻, 气易行。 天寒日阴, 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是以天寒无刺, 天温无凝, 月生无泻, 月满无补, 月郭空无治, 是谓得时而调之。 骨空论曰: 灸寒热之法, 先灸项大椎, 以年为壮数。 次灸撅骨, 以年为壮数。 视背俞陷者灸之。 举臂肩上陷者灸之。 两季?之间灸之。 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 足小指次指间灸之。 ?下陷脉灸之。 外踝后灸之。 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 膺中陷骨间灸之。 掌束骨下灸之。 脐下关元三寸灸之。 毛际动脉灸之。 膝下三寸分间灸之。 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 颠上一灸之。 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 凡当灸二十九处。 伤食灸之。 不已者, 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 数刺其俞而药之。 论证 病有寒热者, 由阴阳之有偏胜也。 凡阳胜则热, 以阴之衰也; 阴胜则寒, 以阳之衰也。 故曰: 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 此寒热之病有不同, 而阴阳之不可不察也。 又若外来之寒热, 由风寒之外感; 内生之寒热, 由脏气之内伤。 此寒热之因有不同, 而表里之不可不察也。 虽曰阳证多热, 阴证多寒, 然极热者反有寒证, 极寒者亦有热证。 此又真假之不可不察也。 虽曰外入之邪多有余, 内出之邪多不足, 然阳盛生外热, 阳虚生外寒; 阴盛生内寒, 阴虚生内热。 此又虚实之不可不察也。 诸如此者, 有证可据, 有脉可诊, 有因可问, 且经文尽发其深秘, 已列前条, 余有寒热篇, 亦悉其证候, 具在首卷及伤寒, 亦有寒热辨。 但因此以详求其理, 则可尽悉其要, 而辨治自无难也。 *寒热真假篇, 义详一卷及火证门论虚火条中。 *治法有逆从论, 在一卷论治篇中。 论诸寒证治共五条 1.凡寒病之由于外者, 或由风寒以伤形, 或由生冷以伤脏。 其由于内者, 或由劳欲以败阳, 或由禀赋之气弱。 若寒自外入者, 必由浅及深, 多致呕恶胀满, 或为疼痛泄泻; 寒由内生者, 必由脏及表, 所以战栗憎寒, 或为厥逆拘挛。 总之热者多实, 寒者多虚。 故凡治寒证者, 当兼察其虚, 而仍察其脏, 此不易之法也。 2.凡阴毒寒邪直中三阴者, 此即伤寒类所谓直中阴经之阴证也。 其于仓卒受寒, 以致身冷战栗, 或四体拘挛, 或心肠疼痛, 或口噤失音, 昏迷厥逆, 或吐泻蜷卧, 脉来微细, 或沉紧无神者, 皆其证也。 切不可妄用风药, 再散其气。 但速宜温中, 则寒邪自散。 轻则理中汤, 温胃饮, 甚则四逆汤, 大温中饮, 或附子理阴煎之类主之。 其有势在危急, 唇青囊缩无脉者, 宜用华佗救阳脱方急治之; 或仍灸气海, 关元二, 三十壮, 但得手足渐温, 脉微出者, 乃可生也。 一方: 以胡椒研碎, 用滚酒泡服, 外用?盐熨法。 一方: 用黑豆二合炒熟, 以酒烹入滚数沸, 去豆, 取酒服二碗即愈。 3.寒中太阴, 则中腕疼痛, 宜理中汤, 温胃饮。 寒中少阴, 则脐腹疼痛, 宜归气饮, 或五积散加吴茱萸。 寒中厥阴, 则少腹疼痛, 宜四逆汤, 归气饮, 暖肝煎。 其有寒中三阴而寒滞不散, 因致胀满痛甚者, 宜暂用排气饮, 或韩氏温中汤, 先散其滞, 然后调补之, 或用五味沉附汤, 或暖肝煎。 俱可择用。 4.生冷内伤, 以致脏腑多寒, 或为疼痛, 或为呕吐, 或为泄泻等证, 治法随见各门。 又或素禀阳脏, 每多恃强, 好食生冷茶水, 而变阳为阴者, 治亦同前。 5.禀赋素弱, 多有阳衰阴胜者, 此失天之阳气不足也。 或斲丧太过, 以致命门火衰者, 此后天之阳气失守也。 其证则未冷先寒, 或手足清厥, 或身为寒栗, 或脾胃不健, 或肚腹不实, 或小水频数, 或阳道不壮, 或每多恐畏, 或眼耳少神, 是皆阳虚生寒也, 治宜温补元气。 其微者, 宜五君子煎, 理阴煎, 六气煎, 温胃饮, 寿脾煎之类, 择而用之; 其甚者, 宜大补元煎, 右归饮, 右归丸, 四味回阳饮, 六味回阳饮, 海藏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其有脾肾虚寒, 每多腹痛, 飧泄, 肾泄者, 宜九?丹, 一?丹, 并于泄泻门求法治之。 [page] 论诸热证治共四条 *凡热病之作, 亦自有内外之辨。 如感风寒而传化为热, 或因时气而火盛为热, 此皆外来之热, 即伤寒, 瘟疫, 时毒, 痎疟之属也。 至若内生之热, 则有因饮食而致者, 有因劳倦而致者, 有因酒色而致者, 有因七情而致者, 有因药饵而致者, 有因过暖而致者, 有因阴虚而致者, 有偶感而致者, 有积累而致者。 虽其所因不同, 而病候无过表里。 故在外者, 但当察经络之深浅, 在内者, 但当察脏腑之阴阳。 凡此诸证, 在各门具有方论者, 兹不再赘。 且热即火也, 故治热之法, 即当于火证门通融用之。 其有未尽之义, 仍列于后。 *治热之法, 凡微热之气, 宜凉以和之; 大热之气, 宜寒以制之; 郁热在经络者, 宜疏之发之; 结热在脏腑者, 宜通之利之; 阴虚之热者, 宜壮水以平之; 无根之热者, 宜益火以培之。 此其中有宜降者, 所谓高者抑之也。 也宜散者, 所谓下者举之也。 有相类者, 所谓逆者正治也。 有相反者, 所谓从者反治也。 治热之法, 不过如此, 而鲜有得其善者, 岂亦由学力之未至乎。 *五脏之热证有可据者, 如肺气上通于鼻而下主于皮毛, 心气上通于和而下主于血脉, 脾气上通于口而下主于四肢, 胃气上通于头面牙龈而下主于肌肉, 肝气上通于目而下主于筋节, 肾气上通于喉耳而下主于二阴。 而六腑之气, 亦可因表里以察之。 此皆病在形体也。 凡有诸中者必形诸外, 故必有热证可据, 方可以热论治, 医中关系, 惟此为最。 *治五脏之热, 当察微甚。 如心经之微热者, 宜二阴煎, 安神丸, 天王补心丹, 导赤散之类, 皆可随证酌用; 其热甚者, 如泻心汤, 黄连解毒汤, 八正散, 直指黄芩汤, 及犀角地黄汤三方皆其类也。 肺经微热者, 宜加减一阴煎, [正传]麦门冬汤, 泻白散之类主之; 其热甚者, 宜黄芩清肺饮, 黄芩知母汤之类主之。 肝经微热者, 宜化肝煎, 保阴煎; 热甚者, 宜加味龙胆泻肝汤, 芍药清肝散, 七正散。 脾胃微热者, 清化饮, 黄芩芍药汤; 阴阳热甚者, 白虎汤, 太清饮, 泻黄散, 玉泉散。 肾经微热者, 一阴煎, 滋阴八味丸; 热甚者, 正气汤, 丹溪大补阴丸; 肾虚兼胃水者, 玉女煎。 膀胱微热者, 五淋散; 热甚者, 大分清饮, 化阴煎。 三焦微热者, 徙薪饮; 热甚者, 抽薪饮, 大连翘饮, 凉膈散, 三补丸, 大金花丸之类, 择宜用之。 凡清火退热, 方论甚多, 此亦言其约耳。 欲尽其义, 当详考寒阵二类。 论寒热往来证治共三条 *凡寒热往来之病, 其证有二: 盖一以外邪不解而然; 一以阳盛阴虚而然。 此其一为表证, 一为里证, 所当辨治, 不可紊也。 *寒邪郁伏经络而为寒为热, 此似疟非疟之类也。 治法虽宜表散, 然邪气得以久留者, 必其元气之虚而正不胜邪也。 故凡治此者, 皆当以兼补血气为主。 若血分微虚, 形气本不甚弱, 而邪有不解者, 三柴胡饮。 若火盛血燥而寒热不已者, 一柴胡饮。 若因劳倦, 或气体本弱, 或肝脾不足而邪有不净者, 四柴胡饮, 或五柴胡饮, 或补中益气汤。 若阳邪陷入阴分, 微兼内热而邪有不解者, 补阴益气煎。 若脾胃阳气不候, 中气不暖而邪有不解者, 温胃饮。 若病久元气大虚而寒热不退者, 但当单培元气, 不必兼散, 宜五福饮, 归脾汤, 或大补元煎, 理阴煎之类, 察其阴阳, 择而用之。 若果阳虚, 非用温补不可。 阴虚阳胜, 或阴阳俱虚而为寒热往来者, 此以真阴不足, 总属虚损之病也。 然其阴阳微甚, 亦所当辨。 如昼则热而夜则静者, 此阳邪王于阳分, 阳有余也。 昼则静而夜则热者, 此阳邪陷入阴中, 阴不足也。 其有昼夜俱热, 或兼烦燥多汗, 而本非外感者, 此证虽曰重阳, 而实则阴虚之极也。 又有下见溏泄, 或上见呕恶, 而潮热夜热者, 此元气无根, 阳虚之病也。 大都阳实者, 宜泻其阳, 泻阳者, 宜用苦寒; 阴虚者, 宜补其阴, 补阴者, 宜用甘凉。 惟阳虚一证则身虽有热, 大忌寒凉。 此则人多不识也。 然阴虚则病热, 而阴气未竭者, 治之犹易; 阳虚则病寒, 而阳未竭者, 治之亦易。 若孤阳无阴而寒之不可, 孤阴无阳而热之又不可, 斯所谓两死之证也, 无能为力矣。 若阴虚阳盛而寒热往来, 或夜热不止者, 加减一阴煎。 若心经蕴热, 火在阳分而烦热往来者, 二阴煎。 若盗汗不止而夜热者, 当归六黄汤。 若阴虚血热, 崩淋不止者, 加味逍遥散。 若三阴亏损, 血虚火盛而烦热不止者, 地黄膏, 三才封髓丹。 若男妇小儿, 凡脾胃受伤, 阳虚火浮而为潮热, 夜热者, 必用理阴煎, 或温肾饮, 或大补元煎之类, 方可保全。 此证最多, 此治最妙, 勿以此为奇谈也。 述古 华元化曰: 人之寒热往来者, 其病何也? 此乃阴阳相胜也。 阳不足则先寒后热, 阴不足则先热后寒。 又上盛则发热, 下盛则发寒。 皮寒而躁者阳不足, 皮热而躁者阴不足, 皮寒而寒者阴盛也, 皮热而热者阳盛也。 热发于下, 则阴中之阳邪也, 热发于上, 则阳中之阳邪也。 寒起于上, 则阳中之阴邪也, 寒起于下, 则阴中之阴邪也。 颊赤多言而寒者, 阳中之阴邪也; 面青多言而热者, 阴中之阳邪也; 面青多言而寒者, 阴中之阴邪也。 若不言者, 不可治也。 阴中之阴中者, 一生九死; 阳中之阳中者, 九生一死。 阴病难治, 阳病易医。 诊其脉候, 滑实在上, 则阳中之阳也; 滑实在下, 则阴中之阳也。 微弱在上, 则阳中之阴也; 微弱在下, 则阴中之阴也。 滑实在中则中热, 微弱在中则中寒。 寒用热取, 热以寒攻, 逆顺之法, 从乎天地, 本乎阴阳也。 从之者生, 逆之者死。 [金匮大要论]曰: 夜发寒者从, 夜发热者逆, 昼发热者从, 昼发寒者逆。 逆从之道, 亦在乎审明。 寒热论列方 四逆汤热十四。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暖肝煎新热十五。 寿脾煎新热十六。 理中汤热一。 温胃饮新热五。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化肝煎新寒十。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归气饮新热十四。 理阴煎新热三。 韩氏温中汤热八九。 五积散散三九。 右归饮新补三。 海藏八味丸补一二一。 九?丹新热二三。 一阴煎新补八。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化阴煎新寒七。 白虎汤寒二。 加味逍遥散补九三。 泻黄散寒五七。 玉泉散新寒十五。 三才封髓丹寒一六六。 泻心汤寒二七。 抽薪饮新寒三。 黄连解毒汤寒一。 八正散寒百十五。 六气煎新因二一。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五福饮新补六。 归脾汤补三二。 五味沉附汤热百十六。 右归丸新补五。 一?丹新热二二。 滋阴八味丸新寒十七。 二阴煎新补十。 玉女煎新寒十二。 当归六黄汤寒六五。 泻白散寒四二。 清化饮新因十三。 天王补心丹补百八。 太清饮新寒十三。 保阴煎新寒一。 华陀阳脱方热四六。 徙薪饮新寒四。 七正散寒百十六。 黄芩芍药汤寒百九。 五淋散寒百十七。 芍药清肝散寒六一。 凉膈散攻十九。 三补丸寒一六二。 黄芩清肺饮寒三八。 地黄膏寒九一。 大温中饮新散八。 丹溪大补阴丸寒一五七。 大分清饮新寒五。 大连翘饮寒七八。 犀角地黄汤寒八十, 八一, 八二。 三柴胡饮新散三。 五柴胡饮新散五。 导赤散寒一二二。 正气汤寒六六。 黄芩知母汤寒五一。 安神丸寒一四二。 排气饮新和六。 [直指]黄芩汤寒百七。 大补元煎新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正传]麦门冬汤寒四四。 大金花丸攻五五。 一柴胡饮新散一。 四柴胡饮新散四。 加味龙胆泻肝汤寒六四。 论外备用方 人参养营汤补二一。 调中益气汤补三一虚邪。 参附汤补三七厥冷。 逍遥散补九二血虚发热。 加味归脾汤补三三。 朮附汤补四一中寒。 [金匮]大建中汤补二三中寒。 圣愈汤补九十虚热。 八味大建中汤补二五阴寒。 益阴肾气丸补一二五。 柴苓汤和一九二寒热。 泻龙脑鸡苏丸和三七二阴虚烦热。 小柴胡汤散十九。 九味羌活汤散四四外邪寒热。 秦艽扶羸汤寒九二虚劳。 地骨皮散寒七四热渴。 十补丸热一七三肾虚寒。 [元戎]大已寒丸热一七一冷秘。 附子汤热二二背恶寒。 温胃汤热十二温中。 扶阳助胃汤热百十五中寒。 人参固本丸补百六阴虚热。 七味白朮散补五五虚热渴。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风寒。 四逆散散二八热厥。 加减小柴胡汤散二二寒热腹痛。 退热汤寒九三急劳大热。 黄耆鳖甲煎寒九十虚劳。 [局方]大已寒丸热百七十中寒。 已寒丸热一七二阻阳于下。 四逆汤热十四寒厥。 附子理中汤热二寒厥。 三建汤热四二阴寒厥逆。 [保命]柴胡四物汤补十二虚劳。 ------------------------------------------------------------------------- [page] 暑证 经义 热论曰: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暑, 汗, 烦则喘满, 静则多言, 体若燔炭, 汗出而散。 刺志论曰: 气盛身寒, 得之伤寒。 气虚身热, 得之伤暑。 金匮真言论曰: 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风疟。 阴阳应象大论曰: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论证共七条 1.暑本夏月之热病, 然有中暑而病者, 有因暑而致病者, 此其病有不同, 而总由于暑。 故其为病, 则有阴阳二证: 曰阴暑, 曰阳暑, 治犹冰炭, 不可不辨也。 阴暑者, 因暑而受寒者也。 凡人之畏暑贪凉, 不避寒气, 则或于深堂大厦, 或于风地树阴, 或以乍热乍寒之时, 不谨衣被, 以致寒邪袭于肌表, 而病为发热头痛, 无汗恶寒, 身形拘急, 肢体酸痛等证。 此以暑月受寒, 故名阴暑, 即伤寒也。 惟宜温散为主, 当以伤寒法治之也。 又有不慎口腹, 过食生冷, 以致寒凉伤脏, 而为呕吐, 泻痢, 腹痛等证, 此亦因暑受寒, 但以寒邪在内, 治宜温中为主, 是亦阴暑之属也。 阳暑者, 乃因暑而受热者也, 在仲景即谓之中暍。 凡以盛暑烈日之时, 或于长途, 或于田野, 不辞劳苦, 以致热毒伤阴, 而病为头痛烦躁, 肌体大热, 大渴大汗, 脉浮气喘, 或无气以动等证。 此以暑月受热, 故名阳暑。 治宜察气之虚实, 火之微甚, 或补或清, 以固其气。 此与阴暑之治, 大有不同, 若或因暑之名, 而不分表里, 不察阴阳, 则误人不浅矣。 2.阴暑证, 或在于表, 或在于里, 惟富贵安逸之人多有之, 总由恣情任性, 不慎风寒所致也。 阳暑证, 惟辛苦劳役之人多有之, 由乎触冒暑热, 有势所不容已也。 然暑热逼人者, 畏而可避, 可避则犯之者少; 阴寒袭人者, 快而莫知, 莫知则犯之者多, 故凡有病暑者, 阳暑不多见, 而阴暑居其八九。 今之人治暑者, 但见发热头痛等证, 则必曰此中暑也, 而所用无非寒凉, 其不达也亦甚矣。 3.伤寒之病, 虽同为寒邪, 而名有不同也。 伤暑之名, 虽可同为暑邪, 而病有不同也。 伤寒之名有不同者, 在冬之寒, 即谓之正伤寒; 在春之温, 即谓之温病。 在夏之暑, 即谓之暑病。 是温病, 暑病亦皆伤寒之别名耳。 经曰: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 又曰: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即此谓也。 伤暑之病有不同者, 其因暑而感寒者, 寒则伤形, 即伤寒也; 因暑而受热者, 热则伤气, 即伤暑也, 是内伤外感, 俱有暑病之不同耳。 经曰: 气盛身寒, 得之伤寒; 气虚身热, 得之伤暑, 即此谓也。 盖气盛身寒者, 谓身受寒邪而气无恙也, 故曰伤寒。 气虚身热者, 谓身冒暑热, 而热伤气也, 故曰伤暑。 此义人多不解, 而谓伤寒者必身寒, 则于理不通, 而大昧经旨矣。 4.夏月盛暑之时, 必令身有微汗, 此养身之道, 最得时宜者也, 若必使快然无汗, 则未免阴胜于阳, 多致疾矣。 观之经曰: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是言暑汗之勿宜止也。 又曰: 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风疟, 是言暑汗不出之为病也。 此夏月之汗宜否, 盖可知矣。 5.夏月伏阴续论, 在前第二卷[传忠录]中。 6.暑有八证: 脉虚, 自汗, 身热, 背寒, 面垢, 烦渴, 手足微冷, 体重是也。 凡治此者, 宜调理元气为主, 清利次之。 7.中暑死者, 不可使得冷, 得冷便死, 只宜以温暖之物, 护其脐中, 徐徐治之。 论治共五条 1.阴暑证, 凡暑月外感风寒, 以致阴邪抑遏阳气, 而病为发热头痛, 肢体拘急酸疼, 无汗恶寒, 脉紧等证, 此即伤寒之属, 治以解散为主, 宜正柴胡饮, 小柴胡汤, 或一, 二, 三, 四柴胡饮之类, 酌其寒热虚实, 随宜用之。 若脉见微细, 气体虚弱, 不可发汗者, 但宜补中气, 使元气渐充, 则寒邪自散, 不必攻邪也, 或用补中益气汤主之。 若邪感于外, 而火盛于内, 或阳明热甚者, 宜柴胡白虎煎之类主之。 若寒邪在表未解, 而六脉微细, 背冷恶寒, 或呕恶泄泻, 内无热证者, 此正伏阴在内, 而邪不易解, 虽在暑月, 亦速宜温中, 如理阴煎, 理中汤, 大温中饮, 麻桂饮之类, 皆宜速用, 不可疑也, 亦不可迟也。 若邪盛于外而中不甚虚者, 或以五积散。 以上诸证有不能尽者, 俱宜以伤寒门诸法, 察而治之。 2.阴暑证, 凡内伤生冷, 致损胃气, 而病为腹痛, 泄泻, 呕吐者, 治宜以温中散寒为主。 若初受寒邪, 停积未散, 而脾气未虚者, 先宜以抑扶煎, 五德丸之类主之。 若胃气微虚者, 宜佐关煎, 五德丸主之。 若胃气再虚者, 宜温胃饮, 理中汤主之。 若吐泻已甚, 脾肾兼伤, 而痛连小腹二阴, 或成痢者, 宜胃关煎, 理阴煎, 或九?丹之类主之。 若表中寒邪, 内伤生冷, 表里俱病者, 宜兼治之, 以和胃饮加柴胡, 或温胃饮加柴胡, 或新方诸柴胡饮, 察虚实而用之。 古方用大顺散为温中之总治, 亦何足以尽之也。 3.阳暑以酷热伤人, 本为热证, 然阳中又有阴阳, 此不可不辨也。 凡暑热中人者, 其气必虚, 以火能克金而热伤气也。 然热者不可不清, 虚者不可不补, 但阳中之阳者宜兼乎清, 如身热, 头痛, 烦躁, 大渴, 大汗, 脉洪滑, 喜冷水, 大便干结, 小水赤痛之类, 皆阳证也。 若气不甚虚, 而但有火证者, 宜白虎汤, 或益元散主之。 或火盛之甚者, 惟玉泉散更妙。 若汗出脉虚浮, 烦渴有火而少气者, 宜白虎加人参汤, 或仲景竹叶石膏汤, [宣明]桂苓甘露饮之类主之。 若眩晕少气, 虽烦渴而火不甚者, 宜生脉散主之。 以上诸法, 用治阳中之阳, 皆古法之善者。 若虽壮热口渴, 而脉虚无力, 或重按全无, 及神困气促者, 此脾胃气虚, 元阳不足, 假火之证, 若误用白虎等剂, 其危立至。 4.凡中暑热者, 人皆知为阳证, 而不知阳中有阴也。 盖外中热邪, 而内亦热者, 此表里俱热, 方是阳证, 治宜清补如前。 若内本无热, 而因热伤气, 但气虚于中者, 便有伏阴之象, 故凡治暑热之证, 最当辨其阴阳虚实。 若脉虚无力, 或为恶寒背寒, 或为呕恶, 或为腹痛泄泻, 或四肢鼻尖微冷, 或不喜凉茶冷水, 或息短气促, 无力以动之类, 皆阳中之阴证也。 凡见此类, 但当专顾元气, 惟宜独参汤, 徐徐与之为最妙。 若兼微呕恶寒者, 宜加煨姜与人参等分主之。 再其甚者, 则养中煎, 理中汤, 五君子煎, 或五福饮, 理阴煎之类, 皆当随宜用之。 若虚寒之甚, 则舍时从证, 桂附皆所必用, 切不可因暑热之名, 而执用寒凉解暑等剂再伐阳气, 则变有不可测也。 若夏月于盛暑中, 过于劳倦, 因而中暑者, 其劳倦既已伤脾, 暑热又以伤气, 此本内伤大虚之候, 当专以调补为先, 然后察其有火无火, 或有邪无邪, 而兼治如前可也。 5.夏月因暑致病, 而医有不知伏阴, 误投寒剂, 以致吐泻腹痛, 或外热内寒, 烦躁多渴, 状若伤寒, 但察其脉微神困, 便是阴盛格阳之证, 速宜温药以救其内。 6.夏月既伤暑热, 复伤生冷, 外热内寒者, 当专以内寒为主, 有滞者, 清其滞, 无滞者, 益其气, 但温中理脾, 脾气既复, 而暑无不退也。 论香薷饮 香薷饮乃夏月通用之药饵, 常见富贵之家多有备此, 令老少时常服之, 用以防暑, 而不知人之宜此者少, 不宜此者多也。 若误用之, 必反致疾, 何也? 盖香薷一物, 气香窜而性沉寒。 惟其气窜, 所以能通达上下, 而去菀蒸之湿热。 惟其性寒, 所以能解渴除烦, 而清搏结之火邪。 然必果属阳脏, 果有火邪, 果脾胃气强, 肥甘过度, 而宜寒畏热者, 乃足以当之, 且赖其清凉, 未必无益。 若气本不充, 则服之最能损气, 火本非实, 而服之乃以败阳。 凡表禀阴柔, 及年质将半, 饮食不健, 躯体素弱之辈, 不知利害而效尤妄用者, 未有不反助伏阴, 损伤胃气, 而致为吐泻腹痛, 及阴寒危败等证。 若加黄连, 其寒尤甚, 厚朴破气, 均非所宜, 用者不可不审。 述古共六条 仲景曰: 其伤于四时之气, 皆能为病。 冬时严寒, 中而即病者, 名曰伤寒。 不即病者, 寒毒藏于肌肤, 至春变为温病, 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 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 春夏多温热病, 皆由冬时触寒所致, 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 春时应暖而复大寒, 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 秋时应凉而反大热, 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 是以一气之中, 长幼之病多相似者, 此则时行之气也。 曰: 太阳中热者, 暍是也, 其人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中暍者, 身热疼痛而脉微弱, 此亦夏月伤冷水, 水行皮中所致也, 一物瓜蒂汤吐之。 太阳中暍者, 发热恶寒, 身重而疼痛, 其脉弦细芤迟, 小便已, 洒洒然毛耸, 手足逆冷, 小有劳, 身即热, 口开, 前板齿燥, 若发汗则恶寒甚, 加温针则发热甚, 数下之则淋甚。 洁古曰: 静而得之为中暑, 动而得之为中热。 中暑者阴证, 中热者阳证。 陈无择曰: 暑热喜归心, 心中之, 使人噎闷, 昏不知人, 入肝则眩晕顽痹, 入脾则昏睡不觉, 入肺则喘满痿躄, 入肾则消渴。 凡中暍死者, 治之切不可用冷, 惟宜温养。 道途中无汤, 即以热土熨脐中, 仍使更溺其土, 取以置于脐上, 概可见矣。 凡觉中暑, 急嚼生姜一大块, 水送下; 如已迷闷, 嚼大蒜一大瓣, 水送下, 如不能嚼, 水研灌之, 立醒。 戴氏曰: 夏月卒倒, 不省人事, 名曰暑风。 王节斋曰: 治暑之法, 清心利小便最妙。 暑伤气, 宜补真气为要。 又有恶寒, 或四肢逆冷, 甚者迷闷不省, 而为霍乱吐利, 痰滞呕逆, 腹痛泻利, 此则非暑伤人, 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 以其因暑而得, 故亦谓之暑病, 治法不同。 若吐泻, 脉沉微甚者, 不可用凉药, 可用附子大顺散, 或附子理中汤加芍药。 若夏月多食冷物, 及过饮茶水, 致伤脾胃, 则吐泻霍乱。 故治暑药多宜温脾消食, 治湿利小便, 医者要识此意。 薛立斋曰: 按东垣先生云: 暑热之时, 无病之人, 或避暑热, 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者, 名曰中暑, 其病必头痛恶寒, 身形拘急, 肢节疼痛, 烦热无汗, 为房室阴寒之气所遏, 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 以大顺散热药主之。 若行人或农夫, 于日中劳役得之者, 名曰中热, 其病必苦头痛, 躁热恶热, 肌热大渴, 汗泄懒动, 为天热外伤肺气, 以苍朮白虎汤凉剂主之。 若人元气不足, 用前药不应, 宜补中益气汤主之。 大抵夏月阳气浮于外, 阴气伏于内, 若人饮食劳倦, 内伤中气, 或酷暑劳役, 外伤阳气者多患之, 法当调补元气为主, 而佐以解暑。 若中暑, 乃阴寒之证, 法当补阳气为主, 少佐以解暑。 故先哲多用姜, 桂, 附子之类, 此推[内经]舍时从证之良法也。 今患暑证殁, 而手足指甲或肢体青黯, 此皆不究其因, 不温补其内, 而泛用香薷饮之类所误也。 又曰: 前证当分别中暑, 中暍, 脉虚, 脉沉, 无汗, 有汗, 发热, 不热, 作渴, 不渴, 或泻, 不泻, 饮寒, 饮热, 辨其阴阳虚实, 不可泛投寒凉之剂。 盖谓夏月伏阴在内, 古人用附子大顺散之类, 温补阳气, 厥有旨哉。 何今人之老弱, 至夏月患食少体倦, 发热作渴, 或吐泻腹痛头痛诸证, 反服香薷饮, 复伤元气, 无不招引暑证, 以致不起。 至若清暑益气汤内用泽泻, 苍朮, 黄柏之类, 必审其果有湿热壅滞, 方可用之, 否则反致亏损其阴, 用当审察。 暑证论列方 理中汤热一。 柴胡白虎煎新散十二。 玉泉散新寒十五。 养中煎新热四。 四柴胡饮新散四。 佐关煎新热十。 五德丸新热十八。 五君子煎新热六。 香薷饮和一六九。 生脉散补五六。 清暑益气汤和一六八。 五福饮新补六。 苍朮白虎汤寒二。 理阴煎新热三。 益元散寒百十二。 竹叶石膏汤寒五。 温胃饮新热五。 胃关煎新热九。 大温中饮新散八。 九?丹新热二三。 麻桂饮新散七。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小柴胡汤散十九。 白虎汤寒二。 正柴胡饮新散六。 和胃饮新和五。 一柴胡饮新散一。 抑扶煎新热十一。 附子大顺散热七八。 三柴胡饮新散三。 [宣明]桂苓甘露饮寒八。 白虎加人参汤寒三。 二柴胡饮新散二。 五积散散三九。 一物瓜蒂汤攻百五。 论外备用方 五物香薷饮和百七十。 黄连香薷饮和一七二中热。 四物地榆散寒九六昏迷。 十味香薷饮和一七一。 缩脾饮和一七三暑毒吐泻。 子和桂苓甘露饮寒九虚热渴。 ------------------------------------------------------------------------- [page] 火证 经义 天元纪大论曰: 君火以明, 相火以位。 神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 在天为热, 在地为火, 在天为湿, 在地为土, 在天为燥, 在地为金, 在天为寒, 在地为水, 故在天为气, 在地为形, 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天地者, 万物之上下也。 左右者, 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 金木者, 生成之终始也。 寒暑燥湿风火, 天之阴阳也, 三阴三阳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火, 地之阴阳也, 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天以阳生阴长, 地以阳杀阴藏。 甲己之岁, 土运统之。 乙庚之岁, 金运统之。 丙辛之岁, 水运统之。 丁壬之岁, 木运统之。 戊癸之岁, 火运统之。 厥阴之上, 风气主之。 少阴之上, 热气主之。 太阴之上, 湿气主之。 少阳之上, 相火主之。 阳明之上, 燥气主之。 太阳之上, 寒气主之。 所谓本也, 是谓六元。 五运行大论曰: 燥胜则地干, 暑胜则地热, 风胜则地动, 湿胜则地泥, 寒胜则地裂, 火胜则地固矣。 六微旨大论曰: 显明之右, 君火之位也; 君火之右, 退行一步, 相火治之; 复行一步, 土气治之; 复行一步, 金气治之; 复行一步, 水气治之; 复行一步, 木气治之; 复行一步, 君火治之。 相火之下, 水气承之, 君火之下, 阴精承之。 君位臣则顺, 臣位君则逆, 所谓二火也。 至真要大论曰: 少阴司天为热化, 在泉为苦化, 不司气化, 居气为灼化。 少阳司天为火化, 在泉为苦化, 司气为丹化, 间气为明化。 藏气法时论曰: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也, 更贵更贱, 以知死生, 以决成败, 而定五脏之气, 间甚之时, 死生之期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 水为阴, 火为阳。 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 少火生气。 逆调论曰: 一水不能胜二火, 故不能冻栗, 病名曰骨痹, 是人当挛节也。详列寒热门。 解精微论雷公请问: 哭泣之水所从生, 涕所从出也。 帝曰: 水之精为志, 火之精为神, 水火相感, 神志俱悲, 是以目之水生也。 帝曰: 厥则目无所见。 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 阴气并于下。 阳并于上, 则火独光也; 阴并于下, 则足寒, 足寒则胀也。 夫一水不胜五火, 故目眦盲, 是以气冲风, 泣下而不止。 夫风之中目也, 阳气内守于精, 是火气燔目, 故见风则泣下也。 有以比之, 夫火疾风生乃能雨, 此之类也。 示从容论曰: 二火不胜三水, 是以脉乱而无常也。 宝命全角论曰: 木得金而伐, 火得水而灭, 土得木而达, 金得火而缺, 水得土而绝, 万物尽然, 不可胜竭。 至真要大论帝曰: 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 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 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诸热瞀瘛, 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 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 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 如丧神守, 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 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 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 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 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 鼓之如鼓, 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 疼酸惊骇, 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 水液浑浊, 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 澄澈清冷, 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故大要曰: 谨守病机, 各司其属, 有者求之, 无者求之, 盛者责之, 虚者责之, 盛者泻之, 虚者补之, 必先五胜, 疏其血气, 令其调达, 而致和平, 此之谓也。 论君火相火之病 经曰: 君火以明, 相火以位。 此就火德辨阴阳, 而悉其形气之理也。 盖火本阳也, 而阳之在上者, 为阳中之阳, 故曰君火; 阳之在下者, 为阴中之阳, 故曰相火。 此天地生成之道也。 其在于人, 则上为君火, 故主于心; 下为相火, 故出于肾。 主于心者, 为神明之主, 故曰君火以明; 出于肾者, 为发生之根, 故曰相火以位。 至其为病, 则以明者其化虚, 故君火之气有晦有明; 以位者其化实, 故相火之病能焚能燎。 何也? 盖化虚者, 无形者也, 故其或衰或王, 惟见于神明, 神惟贵足, 衰则可畏也; 化实者, 有形者也, 故其为热为寒, 必着于血气, 确有证据, 方可言火也, 此其一清一浊, 有当辨者如此。 然清浊虽二, 而气禀则一。 故君火衰则相火亦败, 此以无形者亏及有形者也; 相火炽则君火亦炎, 此以有形者病及无形者也。 夫生以神全, 病惟形见。 故火邪之为病, 必依于有位有形之相火。 所谓邪火者, 即所谓凡火也, 即所谓燎原之火也。 惟不得其正, 所以为病, 故别以邪火名之, 而实非可以君相并言也, 故在[内经]则又谓之畏火, 正以此火有形, 故可畏也。 夫病以有形之火, 须治以有形之物。 故形而火盛者, 可泻以苦寒之物, 形而火衰者, 可助以甘温之物。 此以形治形, 而治火之道止于是矣。 至若无形之火, 则生生息息, 窈窈冥冥, 为先天之化, 为后天之神, 为死生之母, 为玄牝之门, 又岂于形迹之间可能摹拟者哉? 故有形之火不可纵, 无形之火不可残。 有能知火之邪正而握其盈虚伸缩之权者, 则神可全, 病可却, 而生道在我矣。 即吾有形, 吾又何患? 论病机火证 观[内经?至真要大论]所列病机, 凡言火者五, 言热者四, 似皆谓之火也。 然诸病之见于诸篇者, 复有此言热而彼言寒, 此言实而彼言虚者, 岂果本经之自为矛盾耶? 盖诸篇所言, 在专悉病情, 故必详必尽; 在本篇所言, 亦不过总言五运六气之大约, 原非确指为实火实热也。 故于篇末, 复以有无虚实四字总于后。 此轩歧之明见万世, 正恐后人误以火热二字, 悉认为真, 因而晓示如此, 此其火有虚实, 热有真假, 从可知矣。 余以刘河间[原病式]之谬, 故于[类经]惟引[经]释[经], 不敢杜撰一言, 冀在解人之惑, 以救将来之误耳。 前三卷中别有详辨, 并[类经]详注, 俱当互阅求正。 论虚火共三条 *凡虚火证, 即假热证也, 余于首卷[寒热真假篇], 已言之详矣。 然犹有未尽者, 如虚火之病源有二, 虚火之外证有四。 何也? 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 此以真阴亏损, 水不制火也; 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 此以元阳败竭, 水不归源也。 此病源之二也。 至若外证之四, 则一曰阳戴于上, 而见于头面咽喉之间者, 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 所谓无根之火也; 二曰阳浮于外, 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者, 此其外虽热而内则寒, 所谓格阳之火也; 三曰阳陷于下, 而见于便溺二阴之间者, 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 所谓失位之火也; 四曰阳亢乘阴, 而见于精血髓液之间者, 此其金水败而铅汞干, 所谓阴虚之火也。 此外证之四也。 然证虽有四, 而本则惟二: 或在阴虚, 或在阳虚, 而尽之矣。 第阴虚之火惟一, 曰金水败者是也; 阳虚之火有三, 曰上, 中, 下者是也。 凡治此者, 若以阴虚火盛, 则治当壮水, 壮水之法, 只宜甘凉, 不宜辛热; 若以阳虚发热, 则治宜益火, 益火之法, 只宜温热, 大忌清凉。 第温热之效速, 每于一, 二剂间便可奏功; 甘凉之力缓, 非多服不能见效也。 然清凉之药, 终不宜多, 多则必损脾胃; 如不得已, 则易以甘平, 其庶几耳; 倘甘平未效, 则惟有甘温一法, 斯堪实济, 尚可望其成功, 否则生气之机, 终非清凉所能致也。 此义最微, 不可不察。 *气本属阳。 阳气不足, 则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 则阳无所存而浮散于外, 是即虚火, 假热之谓也。 而假寒之证, 其义亦然。 是以虚火实火, 亦总由中气之有虚实耳。 凡气实于内而为寒者, 有如严冬阳伏于下而阴凝于上, 故冰雪满地而井泉温暖也; 气虚于内而为热者, 有如盛夏, 阴盛于中而阳浮于外, 故炎夏逼人而渊源清冷也。 天地间, 理原如此, 故不可见热即言热, 见寒即云寒, 而务察其寒热之本。 *火有虚实, 故热有假真, 而察之之法, 总当以中气为之主, 而外证无足凭也。 故凡假热之证, 本中寒也; 假寒之证, 本内热也。 中寒者, 原是阴证; 内热者, 原是阳证。 第以惑者不明, 故妄以寒证为假热, 热证为假寒, 而不知内热者当远热, 内寒者当远寒。 内有可据, 本皆真病, 又何假之有? 论五志之火 经曰: 天有四时五行, 以生长收藏, 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思忧恐。 是即所谓五志也。 此五志之化由乎五脏, 而五脏之化由乎五行, 故在心为喜, 心主火也; 在肝为怒, 肝主木也; 在脾为思, 脾主土也; 在肺为忧, 肺主金也; 在肾为恐, 肾主水也。 此五志各有分属, 本不可以混言者也, 且人有此生, 即有此志; 使无此志, 生亦何为? 是生之与志, 本不能离, 亦不可离。 而人于食息之常, 孰不以五志为生, 亦孰不以五志为用, 而未闻以五志之动皆为火也。 第或以用志失宜, 则未免有伤脏气, 故在[内经]则但言五脏之伤, 各有所属, 五气之伤, 各有所病, 亦未闻以五志之伤皆云火也。 而五火之说, 乃始于刘河间, 云五志所伤皆热也。 丹溪述河间而衍之曰: 五志之动各有火起。 刘宗厚又述丹溪而衍之曰: 大怒则火起于肝, 醉饱则火起于胃, 房劳则火起于肾, 悲哀动中则火起于肺, 心为君主, 自焚则死矣。 自三子之说行, 则似乎五行悉化为火, 理岂然乎! 余尝察五志所伤之人, 但见其憔悴日增, 未见其俱为热病也。 即因志动火者, 非曰必无, 但伤气者十之九, 动火者十之一, 又岂五志皆能动火乎? 而矧以怒动肝气者, 最易伤脾, 脾伤者不可以言火也; 醉饱能动胃火, 胃强者固自无恙, 脾弱而致病者不可以言火也; 房劳本动肾火, 精去而阳亢者可以火言, 精去而气亦去者不可以言火也。 外如五志之伤, 则无非伤气败阳之证, 尚可谓之火乎? 无火治火, 则无有不败者矣。 三卷中辨丹溪第二条下, 仍有一论, 当互阅之。 论火证共三条 1.火为热病, 是固然矣。 然火得其正, 即为阳气, 此火之不可无, 亦不可衰, 衰则阳气之虚也; 火失其正, 是以邪热, 此火之不可有, 尤不可甚, 甚则真阴伤败也。 然阳以元气言, 火以病气言, 故凡病在元气者, 不得以火论。 何也? 盖人之元气止于充足, 焉得有余? 既非有余, 则何以言火? 所谓无形者其化虚, 即此是也。 惟病在形体者, 乃可似察火证。 盖其不在气即在血, 所谓有形者其化实, 即此是也。 故凡火之为病, 其在外者, 必见于皮肉筋骨; 其在内者, 必见于脏腑九窍。 若于形质之间, 本无热证可据, 而曰此火也, 此热也, 则总属莫须有之妄谈也。 矧如火证悉具, 而犹有虚实之殊, 真假之异, 其可不为详辨乎? 若果有火病, 则火性急烈, 诚可畏也。 然实火止随形质, 余因谓之凡火, 又谓之邪火。 火之为病, 病之标耳, 洗之涤之, 又何难哉? 惟虚火之病, 则本于元气, 元气既虚, 而再攻其火, 非梃即刃矣。 是以诸病之杀人, 而尤惟火病为最者, 正以凡火未必杀人, 而以虚作实, 则无不杀之矣。 不忍见也。 2.凡五脏之火, 肺热则鼻干, 甚则鼻涕出, 肝热则目眵浓, 心热则言笑多, 脾热则善饥善渴, 肾热则小水热痛。 凡此之类, 宜从清也。 诸所不尽, 详一卷寒热篇。 3.凡察火证, 必须察其虚实。 虽其元气本虚, 然必虚中夹实者, 乃为易治。 何以见之? 如或大便干结, 或善饥多食, 或神气精明, 或声音强壮, 而脉见有力, 此皆虚中有实也, 俱可随证清解之。 若或内外俱热, 而反见溏泄, 或饮食少进, 或声微气短, 诸虚皆见而反不利温补者, 此其胃气已败, 生意已穷, 非吉兆也。 论治火共五条 1.治实火诸法。 凡微热之气, 惟凉以和之, 宜徙薪饮, 四阴煎, 二阴煎, 或加减一阴煎, 黄苓芍药汤, 黄芩清肺饮之类, 酌宜用之。 大热之气, 必寒以除之, 宜抽薪饮, 白虎汤, 太清饮, 黄连解毒汤, 玉泉散, 三补丸之类主之。 火甚而兼胀满闭结实热者, 宜凉膈散, 八正散, 三黄丸, 大金花丸之类主之。 凡火盛虚烦干渴或有热毒难解者, 宜用绿豆饮, 或雪梨浆, 间药朝夕饮之, 退火解毒最速, 且无所伤, 诚妙法也。 2.郁热之火, 宜散而解之。 如外邪郁伏为热者, 宜正柴胡饮, 小柴胡汤, 或升阳散火汤之类主之。 若郁热在经而为痈疽, 为疮疹者, 宜连翘归尾煎, 或芍药蒺藜煎, 或当归蒺藜煎之类主之, 或于本门求法治之。 此皆火郁发之之谓也。 3.虚火之与假热, 其气皆虚, 本若相类, 然阴阳偏胜亦有不同。 如阴虚生热者, 此水不足以济火也。 治当补阴, 其火乃息, 宜一阴煎, 左归饮, 左归丸, 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此所谓壮水之主也。 如寒极生热而火不归原, 即阴盛隔阳, 假热证也。 治宜温补血气, 其热自退, 宜理阴煎, 右归饮, 理中汤, 大补元煎, 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 此所谓益火之源也, 又曰温能除大热也。 凡假热之证, 以肾阴大虚, 则阳无所附而浮散于外, 故反多外热, 此内真寒外假热也, 若非峻补真阴, 何以复其元气? 元气不复, 则必由散而尽矣。 但外热既甚, 多见口疮舌裂, 喉干咽痛, 烦渴喜冷等证, 而辛热温补之剂难以入口, 故薛立斋治韩州同之劳热, 以加减八味丸料一斤, 内肉桂一两, 煎五六碗, 用水浸冰冷与服。 此法最善, 余因效之, 尝以崔氏八味丸料或右归饮, 用治阴虚假热, 伤寒及劳热烦渴等证, 服后顿退, 而虚寒悉见, 乃进温补, 无不愈者, 此真神妙法也。 4.实火宜泻, 虚火宜补, 固其法也。 然虚中有实者, 治宜以补为主, 而不得不兼乎清, 如加减一阴煎, 保阴煎, 天王补心丹, 丹溪补阴丸之类是也。 若实中有虚者, 治宜以清为主, 而酌兼乎补, 如清化饮, 徙薪饮, 大补阴丸之类是也。 凡此虚中之实, 实中之虚, 本无限则, 故不得谓热者必无虚, 虚者必无热, 但微虚者宜从微补, 微热者宜从微清。 若热倍于虚, 而清之不及, 渐增无害也; 若虚倍于热, 而清之太过, 则伐及元阳矣。 凡治火者, 不可不知此义。 5.泻火诸药: 黄连, 栀子, 泻心, 肝, 大肠之火。 山栀仁, 降火从小便出, 其性能屈下行。 石膏, 泻肠胃之火, 阳明经有实热者, 非此不可。 黄芩, 清脾, 肺, 大肠之火, 黄柏, 泻肝肾诸经之火。 知母, 清肺, 胃, 肝, 肾之火。 地骨皮, 退阴中之火, 善除骨蒸夜热。 生地, 麦门冬, 清肝肺, 凉血中之火。 天门冬, 泻肺与大肠之火。 桑白皮, 川贝母, 土贝母, 解上焦肺胃之火。 柴胡, 干葛, 解肝脾诸经之郁火。 龙胆草, 泻肝, 肾, 膀胱之火。 槐花, 清肝, 肾, 大肠之火, 能解诸毒。 芍药, 石斛, 清脾胃之火。 滑石, 利小肠膀胱之火。 天花粉, 清痰止渴, 解上焦之火。 连翘, 泻诸经之浮火。 玄参, 清上焦之浮火。 山豆根, 解咽喉之火。 胆星, 开心, 脾, 胃脘之痰火。 青黛, 芦荟, 胡黄连, 泻五脏之疳热郁火。 苦参, 泻疳蚀之火。 木通, 下行泻小肠之火。 泽泻, 车前子, 利癃闭之火。 人中白, 清肝, 脾, 肾之阴火。 童便, 降阴中血分之浮火。 大黄, 朴硝, 泻阳明诸经实热之火。 人参, 黄耆, 白朮, 甘草, 除气虚气脱阳分散失之火。 熟地黄, 当归, 枸杞, 山茱萸, 滋心肾不交阴分无根之火。 附子, 干姜, 肉桂, 救元阳失位, 阳盛格阳之火。 凡此治火之法, 已若尽之, 然亦不过言其筌蹄耳; 而神而通之, 原不可以笔楮尽也。 述古 启玄子曰: 病之微小者, 犹人火也。 遇草而?, 遇木而燔, 可以湿伏, 可以水折, 故逆其性气, 以折之攻之。 病之大甚者, 犹龙火也, 得湿而焰, 得水而燔, 不知其性, 以水湿折之, 适足以光焰诣天, 物穷方止; 识其性者, 反常之理, 以火逐之, 则燔灼自消, 焰火扑灭矣。 火证论列方 白虎汤寒二。 徙薪饮新寒四。 凉膈散攻十九。 三补丸寒一六二。 八正散寒百十五。 雪梨浆新寒十六。 一阴煎新补八。 理中汤热一。 左归饮新补二。 右归饮新补三。 大补元煎新补一。 正柴胡饮新散六。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天王补心丹补百八。 抽薪饮新寒三。 玉泉散新寒十五。 清化饮新因十三。 三黄丸攻六八。 绿豆饮新寒十四。 太清饮新寒十三。 保阴煎新寒一。 理阴煎新热三。 左归丸新补四。 大金花丸攻五五。 小柴胡汤散十九。 大补阴丸寒一五七。 加减八味丸外三八。 升阳散火汤散四一。 丹溪补阴丸寒百六十。 黄连解毒汤寒一。 芍药蒺藜煎新因三五。 连翘归尾煎新因三二。 当归蒺藜煎新因三四。 论外备用方 凡寒阵所列古方新方俱可酌用。 神芎丸攻七二。 清凉饮子因百三。 景岳全书卷十五终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