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医学 > 道医概论 >

气功养生箴言
栏目分类:道医概论   发布日期:2017-10-13   浏览次数:

箴言: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战国·庄周《庄子·大宗师》)。     语译:使四肢身形懈堕放松,耳不聪目不明,似离形体,忘去知觉,与静养的大道同融一体,这就是超然人静的气功坐忘的境界。     箴言: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  (唐·司马承祯《坐忘论》)。     语译:所谓坐忘,就是因存有心想而获得,因存有心思而自忘。     箴言:守一明法,长寿之根也……百病除去,守之无懈,可谓万岁之术也。(东汉·于吉《太平经》)。     语译:守住身心使融为一体,明了此超然人静的坐忘养生大法,这就掌握了长寿的根本法则……因这可避凶趋吉使百病不生。如一生毫不懈怠地守住这一大法,这就运用了延年益寿的方术。     箴言:抱一者,守道也。(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十一》)。     语译:所谓抱一,就是要紧抱和守住养生的大道和法术。     箴言:渐门有五:一曰斋戒、二日安处、三日存想、四日坐忘、五日神解。(唐·司马承祯《天隐子·渐门》)。     语译:养生渐次成道的入门步骤境界有五种:一是斋戒,要求做到节制饮食,调息以静身心,摩抚皮肤机体使身形内外气血畅通;二是安处,要求南向而坐,守静安神,东首而卧,平安人寝,光线宜不明不暗;三是存想,要求心目不离自身,不伤我神,即心无杂念,目不斜视而宜闭目静心;四是坐忘,静心坐禅,忘掉自身和外物,寂然人静,无思无虑而恬淡虚无;五是神解,指通过上述四个步骤,使神气解脱,超然形外的精神境界。     箴言: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闭目即见自己之目,收心即见自己之心。心与目皆不离我身,不伤我神,则存想之渐也。 (唐·司马承祯《天隐子·存想》)。     语译:什么是存想呢?  “存”指的是保存自我的安静精神;“想”指的是专一默想自我的身形脏器。闭眼就意看自己的眼,收敛心神不思外物就看到自我的心。故此时的心与眼,皆不离我自身,且不耗损自我心神,这就逐渐进入到存想的清心境界。     箴言: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 (唐·司马承祯《坐忘论·信敬》)。     语译:坐忘境界,就是自己感觉不到自身的内在,对外界而言,感觉不到宇宙(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的有无,而将身心与长寿之道融合为一,此时任何欲念和思虑都停顿了。     箴言: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行道而不见其行,非坐之义乎?有见而不行其见,非忘之义乎?何谓不行?曰:心不动故。何谓不见?形都泯故。或问曰:“何由得心不动”?天隐子默而不答。又问“何由得形都泯”?天隐子瞑而不视。或者悟道而退。日:“道果在我矣。我果何人哉?天隐子果何人哉?于是彼我两忘,了无所照。(唐·司马承祯《天隐子·坐忘》)。     语译:所谓坐忘,是因存想而获得的。也因存想而淡忘的(注·参见上句解说)。正在行养生之道而却不见其行动,这不就是“坐”的涵义么?似乎见到了什么而却视而不见,这不就是“忘”的涵义吗?什么叫做“不行”呢?这就是说,其心神并无感应的行动。什么叫“不见”呢?这就是说,物形好像都消失而未见到一样。或更进而再问:“为什么心神无感应的行动呢?”天隐子却沉默不予回答。当又问“为什么物形好像都视而不见了呢?”天隐子却闭目而不理睬。那人似乎已领悟到其中的奥妙而退出来并说:“养生的道理我终于领悟了。我算得了什么人呢?天隐子又算得了什么人呢?由此,对方与自我都遗忘殆尽了,在心意中都全反映不出其究竟了。     评述:此句中所述的道理,似与催眠术中似听非听,似见非见,似思非思的模糊哲理相若,是否即是人静到与前句相似的“与道冥一,万虑皆遗”的“神解”境界了。     箴言:夫定者,尽俗之极地,致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唐·司马承祯《坐忘论·泰定》)。     语译:气功时的人定阶段,能最大限度地摆脱世俗的困扰,是习练好养生之道的初阶,在此基础上人静而致心静无为,继后,进一步达到心安恬淡,虚无持盈的“坐忘”、“神解”境界。     箴言: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心虚神朗。(晋·慧远《念佛三味诗集序》)。     语译:心思专注于养生之道,则意志专一而不分散;思想寂静平淡,则心神虚无而爽朗守静。     箴言:学仙之法,欲得怡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返听,尸①居无心。(晋·葛洪《抱朴子·论仙》)。     注释:     ①尸:此句中之尸,指象征神灵的人或代死者受祭的神像。     语译:学神仙益寿延年的方法是,要愉快恬淡,怡然平静,要尽量清除嗜欲思虑,眼注身内守视丹田(脐下三寸处),两耳不收听外界的声音,如神像或亡人一样寂静,无思无虑。     箴言:欲为道者,目想日月,耳响师声,口恒吐死气、取生气,体象五星①,行恒如跚②空,心存思长生,慎笑节语,常思其行,要道也。(梁·陶弘景《真诰》)。     注释:     ①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或指天象金、木、水、火、土五星、五曜、五纬,此处以喻五星为妥。     ②跚:音shan。蹒跚,旋转,跛行貌,此句以旋转为宜。     语译:如想求长生之道,须做到双眼视如日月之光,双耳常如听大师声音,口常呼出浊气,吸入清气,形体象五星日夜旋转运行于太空,心神存想长生之道,对七情谨慎,言语节制,并常存思其行动是否符合养生这一要道。     箴言:菩提①本无树,明镜②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品》)。     注释:     ①菩提:梵语。意译正觉,即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菩提树,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在树下得证菩提果而成佛,故名树。     ②明镜:明亮的铜镜,比喻高明的识见。明镜台,佛家正道的镜台。     语译:菩提本来是正觉成佛之意,并无此真树,明镜本来是高明的识见证道之喻意,也无此真正的镜台,本来就没有这些物件,哪里又能惹下尘埃呢。     评述:此句主在喻明,修身养性要像珍惜菩提树、明镜台一样须时刻用心去为之拂拭灰尘,如你能做到入定时清静无染,能随时用功消除杂念,也就惹不上什么尘埃了。     箴言: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诀心。(宋·张伯端《悟真篇》)。     语译:使心神恬淡虚无和使肾精固藏充盈都很重要,但为使虚心则首要彻悟心念。故气功人静是一个较长的习练过程。     箴言:杂乱朝还暮,轻狂古到今。空华空寂念,若有若无心。 (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     语译:虽然世间的事显得杂乱无章,但每天还是有朝朝暮暮的循环:虽然人间的表现轻狂乱套,但历史还是由古而今的发展。善于修养的人应把荣华视为空虚,恬淡清静无非也视如空寂,对心神也要看作或有似无的反映。     评述:这是长春真人西行求佛旅途中的偈示之一。其要旨在对于事物的看法,既非执着于空,但也贵在一空:古往今来,朝夕日夜,从历史的长河看,从修行的意念中,都要领会为亦有亦无,若有若无,浑然和合,融汇自然,方能深悟修身养性之道。     箴言:学道人行住坐卧,不得少顷心不在道。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凝情于太虚,坐则匀鼻端之息,睡则抱膝下之殊。(金·王颐中辑《丹阳真人语录》)。     语译:修身养性以期长寿的人,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坐歇等活动中,都应无时不想到养生的法范;行为和行走,每步都要立足于光明正大的坦途上,居住则寄情于恬淡平和的环境中,人坐则呼吸匀静以调息坐忘,睡卧则抱朴于脐下丹田的元气。     箴言:气是延生药,心为使气神。能从调息法,便是永年人。 (清·徐文弼《寿世传真》)。     语译:元气是健康延寿的好药,心神则驱使着气的运行。如果能按养生的要求调气运气,人便可长生于健壮之中。     箴言:吸新吐故以养脏,专意积精以适神,于以养生,岂不长哉。(东汉·班固《汉书》)。     语译:服气养生法是用吸人新鲜空气和呼出故旧空气以润养五脏,着意于积聚精气以适应心神的需求,用此法来养生,就可使人健康长寿。     箴言:若息出入停等,身得快乐如得美食,益身调适,故名为食。(《成实论·卷14出入息品》)。     语译:如果调理气息使服气运作得法,则人身的爽利安乐,有如得尝美食一样的爽快和欢乐,并还可使人体得到安适而有利于延年益寿,故服气就同吃美食一样舒坦而人静,故服气,也叫做食气即此之谓。     箴言: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战国·《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语译:人调息时,能呼出旧气吸人新气,使精气新鲜,可守住心神,与肌体融合为一,故能与天地同寿,健壮延年。     箴言:虚凝淡泊怡其性,吐故纳新和其神。(唐·吴筠《神仙可学论》)。     语译:服气时可使人恬淡虚无而怡养性命,因吐故纳新而使心神平和安静。     箴言:游心于淡,合气于谟,顺物自然,而无容私。(战国·庄周《庄子·应帝王篇》)。     语译:心神恬淡虚静,精气平和无欲,顺应天地万物的活动规律,毫不容允私心贪欲的存在。     箴言:呼吸吐纳,存神运想,闭息按摩,虽非大道,然能勤行积久,乃可却病延年。(清·尤乘辑《寿世新编导引却病法》)。     语译:服气养生时,通过呼吸调息,吐故纳新,保存心神的运想,调息闭精作好按摩,这些措施虽非养生的重要法则,但如能每日坚行积久成习,也可收健康长寿的功效。     箴言:吹呴①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②,为寿而已矣。(战国·庄周《庄子·刻意》)。     注释:     ①呴:音xu,读“书”音。缓慢出气。     ②申:同“伸”。     语译:利用呼吸的快慢调息,吐浊气纳新气,如熊之悬吊如鸟之伸展双翅腿运动一样服气导引,这些都是为了延年益寿的目的。     箴言:用气常宽舒,不当急疾勤劳。(春秋·《老子·第六章·河上公注》)。     语译:调气运气宜宽徐舒畅,不可急速频繁而劳累。     箴言:为道务宝其精。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从日中后到夜半为死气。常以生气时正僵卧瞑目握固,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脏安。能闭气至二百五十,华界明、耳目聪,举身无病,邪不干人也。(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     语译:养生之道务必要葆藏精气。从夜半子时至日中午时为生气渐浓长的时刻,从午时后至夜半子时前为死气(包括阴气)渐增浓之时。故服气养生常宜于上述的生气时间内正面仰卧闭目握紧双手,长吸口气后即闭气不呼吸,暗自于心中数二百之数后乃可张口吐气外出。每日都依此法闭气呼吸,可使身形与心神融合,五脏六腑安和。如能闭气增至能默数二百五十之数时,则可头目聪明清慧,耳目五官聪颖健常,全身无病,病邪也无法入侵人体了。     箴言:服气之后,所食须有次第,可食之物有益,不可食之物必有损。损宜永断,益乃恒服。每日平旦啖少许淡水粥或胡麻粥,甚益人,治脾气,令人足津液。日中淡面馎饨①及饼甚佳。饭必粳米,大麦面,益人。……凡热面、萝卜羹、切忌、切忌。咸酸辛物宜渐渐节之。每食毕,即须呵出口中食毒浊气,永无患矣。(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载《诸家气法·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     注释:     ①馎饨:音bo tuo,面食品,即汤饼。     语译:养生进入服气阶段后,所食的饮食须有讲究和宜忌。进可食的物品对身体有益,进不可食的物品对身体有害。有损的食物宜永远忌服,对有益的食物应经常用。每天日出时喝少许淡水稀饭或芝麻粥,很有好处,可益脾气,使人津液充足。中午时进淡面食汤饼及面饼为好。饭食必用粳米、大麦面,对人有益。……大凡是热面、萝卜汤,切须戒禁不食。对咸、酸、辛辣的物品宜逐渐少吃,有所减食。每于饭食后,即须呼出口中残留的余渣和浊毒之气,这样才对身体无害伤之虞了。     箴言:平枕正卧,绝一切浮想。浮想若不除,则心神气当闭不行。绝想止念既定,然待出息尽,便闭玄牝①,气鼓满,牙齿勿得相近,欲咽之时,齿牙微相近,仍须收息缩气,喋②腹咽下,以咽得为度,咽得饱以为期,亦无时限。此法与诸家咽气不同。若不收息缩气,取喋咽下,则不人大腹中,又不入食脉中,……只得独人肠中,不入食脉即无所成益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载《诸家气法·中山玉匮服气经》)。     注释:     ①玄牝:道家指衍生万物的本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故似指口腔。但考房中家有的亦称“玄牝”为阴器之门或名之“玄门”的。     ②喋:音she,收缩。   语译:用矮平枕头、正面仰卧,去除一切欲念联想。如浮想不绝,则心之神气塞闭无法运行。联想欲念都止住后,待呼出的浊气已尽,便闭口鼓气使胀满,但上下齿不要贴近,于欲咽气时,齿牙可稍靠近,仍须吸气缩气,继收腹向下咽气,以能咽为度,咽气充饱为目的,不计时限。此法与一些服气家的咽气不同。若不吸气缩气,缩腹咽下,则此咽气既不能下至大腹,也不能进入食脉之中,……只能独入肠中,但如咽气不入食脉,就收不到服气的效益。     箴言:取夜半之后、五更以来,睡觉后以水漱口,仰卧,伸手足,徐徐吐气一二十度,候谷气消尽,心静定后,即闭气忘情,将心在脐下丹田气海之中,寂然不动,则咽气两三度,便闭气,使心送向丹田中,渐觉气作声,下人气海中,幽幽然,是气行之候也。良久,待气行讫,又开口吐气徐徐,又闭口而咽之。如是三二十度,皆依前法。觉气饱即冥心志情,清思万虑。久久习之,觉口中津液甘香,食即有味。(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十载《诸家气法·申天师服气要诀》)。     语译:养生服气可选在每晚夜半后至五更前这段时间,觉醒后用水漱口、平面仰卧,伸张手足,缓慢地吐气一、二十次,以便食物余气消散,先把心神安静下来,随之闭气忘却一切情欲思念,心神灌注在脐下三寸的下丹田至气海之间,寂静不动,咽气二、三次,便闭气,用心神将气送至下丹田处,渐渐可感到气流作响并下到气海穴处,此时腹内有幽幽深长的气感,反映了气在运行。过一会,气运行完毕,又张口吐气,继又慢慢闭口吞气。如此反复二、三十次,依上述方法去作。当感到腹内气充盈时即将意念引向迷糊恍惚的状态,清除杂念,淡忘一切往事,如此长练下去,口内将出现口水香甜状,进食也有味道。     箴言: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宋·赵伯端《悟真篇》)。     语译:咽津和吐纳浊气清气,是常人习用的养生方法,此方法只有在三宝(精、气、神)合理运用下才可导致造化长生的效用,如果炼丹炉鼎内没有相应的大药受炼,那也只不过是如用水火烧煮一口空锅一样,只是徒劳无益罢了。     箴言: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人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己。(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语译:气功行气,或许可以治好百病,或可以防治瘟疫,或可以降伏蛇、虎,或可以止住疮血,或可以使人居于水中,或可以使人行走于水面上,或可以避免饥饿和口渴,甚或可以延年益寿。然而其奏效的主因则在于胎息的习炼。     箴言: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晋·葛洪《抱朴子·至理》)。     语译:善于用气养生的人,对内则常用来颐养身心,对外则常用来抵制恶习和奢欲。     箴言:行气大要,不欲多食,及食生菜肥鲜之物,令人气强难闭。又禁患怒,多恚①怒则气死,既不得溢,或令人发咳,故尠②少有能为者也。(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注释:     ①恚:愤恨貌。     ②尠:音xian3,同“鲜”、少。     语译:养生行气的基本要则是,不要多食,也不可吃生菜和肥鲜的食物,因这些东西可使气过于强盛而难闭气。也禁止发怒,因多愤怒可使气闭,即不易散发出来,或会使人咳嗽,因而很少有能行气而收到养生效益的。     箴言:行气者则可补于中,导引者则可治于四肢。自然之道,但能勤行,与天地相保。(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宁先生导引养生法》)。     语译:行气法可以补中益气,导引术可以舒展四肢。这类顺乎自然的养生之道,只要能经常运用,多可顺应自然而保身。     箴言:一日一夜有十二时①,其中夜半以至日中六时为生气②,从日中至夜半六时为死气③。死气之时,行气无益也。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注释:     ①十二时,现代计时,每日为24小时,古代则以十二地支计时,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地支约相当于现今的2小时。     ②生气:有利于行气养生的气,即从夜半至日中前的六个时辰内由阳生至阳盛的子、丑、寅、卯、辰、巳迄午前的这段时间。     ③死气:无益于行气养生的气,即从日中后至夜半前的六个时辰内由阴生至阴极的午、未、申、酉、戌、亥迄子时前的这段时间。     语译:一日一夜有十二个地支代表的时辰,从半夜子时到次日接近中午的巳时是气功生气的最好阶段,从每天日中午时后到次日前半夜的亥时后至子时前为气功死气的阶段,在这死气阶段,因人体正处于阳消阴长之时,故在这死气阶段行气对养生常无益处。     箴言:运气法,当闭目静坐,鼻吸清气,降至丹田,转过尾闾,随即提气如忍大便状。(清·尤乘辑《寿世青编·运气法》)。     语译:练气功运气的方法,应当闭双目呈静坐状,先用鼻吸进清新外气,随意而领降至下丹田(约在脐下三寸腹壁下),循脐下至会阴再朝后转过尾闾(即尾脊骨的棘突处),随即如忍大便一样将会阴用力往上提气(此时可以意领气由尾闾沿脊椎向上运行)。     箴言: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人多出少,以鸿毛①着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②,日还一日矣。(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注释:     ①鸿毛:即鸿雁的绒羽毛,甚轻。一时不易找到时,鸡鸭的绒毛亦可。     ②少:此处应读去声“哨”。     语译:初学气功的行气时,由鼻吸气人肺而停闭,再暗地里用意念默计由1~120,此时乃用口轻徐地将气吐出。当这样吸气和吐气时,都不要让自己听到气出入的声音。行气中通常是吸进的气多,吐出的气少些。如用绒毛放在鼻孔与上唇间,以吐气时绒毛不摆动作为检测行气是否合格的标准。如此渐学每次渐增加用心意暗数的次数,练习久了,其心数之数可达一千,至此阶段则年老人可显得年轻,且随着行气的进步而更显年少身轻。     箴言:嘘呵呼嘻吹及呬①,行气之人分六字。果能依用口诀中,新旧有疴皆可治。(南梁·陶弘景《陶真人卫生歌》)。     注释:     ①嘘呵呼嘻吹呬:此为六字诀,是一种以呼吸配合发音的治病健身方法,属于气功的常见功法之一。     语译:气功行气的人,常结合嘘呵呼嘻吹呬的六字口诀,如能依据需要,行气结合念此六字得法,则新病旧疾多可治好。     箴言: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咽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却热难停。(唐·孙思邈《卫生歌》)。     语译:春季行气时结合念“嘘”字可明目疏肝,夏季念“呵”字可护心神,秋念“呬”字可肃肺,冬念“吹”字可宁肾,四季中常念“呼”宇可助脾胃健食,治三焦病念“嘻”字可使烦热消除。     箴言:春“嘘”明目本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坤丹。(明·冷谦《修龄要旨·四季却病歌》)。     语译:春季行气念“嘘”可明目护肝,夏季念“呵”可使心火静闲,秋季念“呬”可润肺金,冬季念“吹”可安肾坎,三焦治病念“嘻”可除烦热,四季结合念“呼”可壮脾阳化食。六字念声时切忌口出声、耳能闻及,这样的功法其效果常胜过服保坤丹。     箴言: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语译:善于练胎息气功的人,常能不用鼻口呼吸以行气,就好象孕于子宫中的胞胎一样无呼吸的新陈代谢,能如此作其养生修道之功已成。     箴言:凡欲养息,先须养精;凡欲养精,先须养神;凡欲养神,先须养性;凡欲养性,先须养命。性命者,乃是神气也,魂魄也、阴阳也、坎离也。久而行之,结成圣胎,乃真胎息也。(《诸真圣胎神用诀·逍遥子胎息诀》)。     语译:气功时欲养息,应先养精;欲养精,应先养神;欲养神,应先养性;欲养性,应先养命。性命即是神气、魂魄、阴阳、水火(离中虚、属肾火;坎中满,属心火)。久练此气功,可结成真胎息的圣胎而长生。     箴言:先除欲以养精,后禁食以存命,是知食胎气①,饮灵元②,为不死之道,返童还年。(明·高濂《遵生八笺》)。     注释:     ①食胎气:指炼气功已达到有似胎儿在胞宫中无口鼻呼吸的真息境界。     ②饮灵元:指咽津功法。     语译:气功先须戒除嗜欲以保阴精,后宜节制饮食以保性命。须知练胎息,咽津液是为长生要法,可使人返老还童,健康延寿。     箴言:凡欲胎息①,服气②导引为先,开舒筋骨,调理血脉,引气臻圆③,使气存至极力后见焉。摩试手脚,偃亚球拳④,伸展努力,任气出旋,诸疾退散,是病能痊。(晋·许逊《灵剑子》)。     注释:     ①胎息:为使人体真气在下丹田处呼吸的一种气功方法,似胎儿在子宫内孕育。     ②服气:吸服外界天元之气以充实自身元气的一种气功方法。     ③臻圆:达到盈盛圆满境界。     ④偃亚球拳:即伏倒下蹲球拳术。     语译:欲练胎息之前,先作导引以服气,使筋骨舒展,血脉通调,引气充盛,然后摩抚试运手足,伏倒环视习练球拳,尽力伸展,使元气旋转畅通无阻,此可使各种疾病减退消散,病痛也可痊愈。     箴言:假名胎息,实曰内丹,非只治病,决定延年。(《胎息经》)。     语译:胎息只是一个借用的名词,它的实际涵义是炼内丹。这非仅可以治病,肯定还可益寿延年。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医学 道教资讯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