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二·心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2
肿胀经义腹中论帝曰: 有病心腹满, 旦食则不能暮食, 此为何病? 岐伯曰: 名为鼓胀, 治之以鸡矢醴, 一剂知, 二剂已。 帝曰: 其病有复发者, 何也? 曰: 此饮食不节, 故时有病也。 虽然其病且已时, 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经脉篇曰: 足太阴虚则鼓胀。 胃中寒则胀满。 水胀篇曰: 肤胀者, 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然不坚, 腹大, 身尽肿, 皮厚, 按其腹, 窅而不起, 腹色不变, 此其候也。 帝曰: 鼓胀何如? 岐伯曰: 腹胀, 身皆大, 大与肤胀等也, 色苍黄, 腹筋起, 此其候…
-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三·心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2
呕吐经义百病始生篇岐伯曰: 风雨寒热, 不得虚邪, 不能独伤人。 卒然遇疾风暴雨而不病者, 盖无虚, 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 留而不去, 传舍于肠胃之外, 募原之间, 留着于脉, 稽留而不去, 息而成积。 或着孙脉, 或着络脉, 或着经脉, 或着输脉, 或着于伏冲之脉, 或着于膂筋, 或着于肠胃之募原, 上达于缓筋, 邪气淫泆, 不可胜论。 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 其积往来上下, 臂手孙络之居也, 浮而缓,…
-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四·心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2
泄泻经义金匮真言论曰: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阴阳应象大论曰: 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 则生?胀。 湿胜则濡泄。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水谷之寒湿, 感则害人六腑。 脏气法时论曰: 脾病者, 虚则腹满肠鸣, 飧泄, 食不化。 百病始生篇曰: 虚邪之中人也, 留而不去, 传舍于肠胃, 多寒则肠鸣飧泄, 食不化, 多热则溏出糜。 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小肠, 小肠不得成聚, 故后泄腹痛矣。 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及飧泄, 故气上矣。 经脉篇曰: 脾所生病, 心下急痛, …
-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五·心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2
心腹痛经义举痛论帝曰: 愿闻人之五脏卒痛, 何气使然? 岐伯对曰: 经脉流行不止, 环周不休, 寒气入经而稽迟, 泣而不行, 客于脉外则血少, 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故卒然而痛。 帝曰: 其痛或卒然而止者, 或痛甚不休者, 或痛甚不可按者, 或按之而痛止者, 或按之无益者, 或喘动应手者, 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 或?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 或腹痛引阴股者, 或痛宿昔而成积者, 或卒然痛死不知人, 少间复生者, 或痛而呕者, 或腹痛而后泄者, 或痛而闭不通者, 凡此诸痛, 各…
-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六·必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2
头痛经义五藏生成篇曰: 头痛巅疾, 下虚上实, 过在足少阴, 巨阳, 甚则入肾。 心烦头痛, 病在膈中, 过在手巨阳, 少阴。 经脉篇曰: 膀胱足太阳也, 是动则病冲头痛, 目似脱, 项如拔。 脉解篇曰: 阳明并于上, 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 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通评虚实论曰: 头痛耳鸣, 九窍不利, 肠胃之所生也。 着至教论曰: 三阳独至者, 是三阳并至, 并至如风雨, 上为巅疾, 下为漏??脉要精微论曰: 来疾去徐, 上实下虚, 为厥巅疾。 推而下之, 下而不上, 头项痛也…
-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七·必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2
眼目经义共三十一条1.五藏生成篇曰: 诸脉者皆属于目。 肝受血而能视。 2.五阅五使篇曰: 目者, 肝之官也。 肝病者眦青。 3.金匮真言论曰: 东方青色, 入通于肝, 开窍于目。 4.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5.大惑论曰: 五藏六府之精气, 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精之窠为眼, 骨之精为瞳子, 筋之精为黑眼, 血之精为络, 其窠气之精为白眼, 肌肉之精为约束, 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 上…
-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八·必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2
声瘖经义脉解篇曰: 所谓入中为瘖者, 阳盛已衰, 故为瘖也。 内夺而厥, 则为瘖俳, 此肾虚也, 少阴不至者, 厥也。 经脉篇曰: 手少阴之别, 名曰通里, 循经入于心中, 系舌本, 属目系。 其实则支膈, 虚则不能言, 取之掌后一寸, 别走太阳也。 足阳明之别, 名曰丰??其别者, 循胫骨外廉, 上络头项, 合诸经之气, 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瘁瘖, 实则狂巅, 虚则足不收, 胫枯, 取之所别也。 腹中论帝曰: 人有重身, 九月而瘖, 此为何也? 岐伯对曰: 胞之络脉绝也…
-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九·必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1
遗精经义上古天真论曰: 上古有真人者, 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 呼吸精气, 独立守神, 肌肉若一, 故能寿敝天地, 无有终时。 中古有至人者, 淳德全道, 和于阴阳, 调于四时, 去世离俗, 积精全神, 游行天地之间, 视听八达之外, 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 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 处天地之和, 从八风之理, 适嗜欲于世俗之间, 无恚嗔之心, 行不欲离于世, 举不欲观于俗, 外不劳形于事, 内无思想之患, 以恬愉为务, 以自得为功, 形体不敝, 精神不散, 亦可以百数。 …
-
过关歌
道医概论2017-10-01
以下本《聚英》 苍龙先摆尾,赤凤后摇头, 上下伸提切,关节至交流。 …
-
流气歌
道医概论2017-10-01
痃癖气块病初遭,时时发热病煎熬, 手中在为流注法,腹间气块渐渐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