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情志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栏目分类:道医概论 发布日期:2018-09-18 浏览次数:次
摘要:情志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从生理、病理、治疗、养生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情志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构建了中医学相对完善的情志理论体系,是后世情志理论发展的基石。深入探讨《黄帝内经》中的情志理论及其调理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
摘要:情志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从生理、病理、治疗、养生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情志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构建了中医学相对完善的情志理论体系,是后世情志理论发展的基石。深入探讨《黄帝内经》中的情志理论及其调理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情志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对有关情志产生的机理、情志与脏腑的关系、情志致病的规律、调理情志的方法及情志调节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等有较系统阐述,构建了中医学独特的相对完善的情志理论体系,为后世情志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兹对《内经》情志理论及其应用做一简要梳理。
1 情志生理观
情志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属人类正常情感活动。《内经》认为,情志活动的产生与五脏精气有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指出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即情志是五脏生理功能的表达方式之一,产生于五脏的气化过程中。关于其具体机理,《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认为人体受到外界事物刺激后,在心神主宰和支配下,内脏的精气进行重新调整和分配。不同性质的外界刺激作用于人体后,精气在体内各脏腑的分布状态是不同的,由此而产生相应的不同情感活动。若五脏精气充盛,功能协调,则精神充沛,思维快捷,反应灵敏,言语流利,情志活动处于正常范围,既无亢奋,也无抑郁;反之,正常的心理变化和精神情志活动也有利于营卫通利,脏腑功能协调,对人体防御外邪、保持健康大有益处,故《灵枢·本脏》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2 情志病理观
《内经》认为,情志既是人类正常的情感活动,也是五脏功能失常而发生病理性变化时的表现,还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病因。一方面,人体由于脏腑的精气阴阳失常可引起情感异常的病理性表现。如《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这常是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所表现的情感异常症状进行脏腑定位诊断的依据。另一方面,情志过极又是影响气血运行,破坏人体健康,导致内脏发病的主要原因。其致病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直接伤及内脏
《灵枢·百病始生》云:“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认为情志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心理反应,是以各脏腑的气血阴阳为物质基础产生的相应机能活动,因此,情志过极就会直接损伤内脏。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同时,《内经》认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七情从心而发,正常情况下外界刺激作用于人体,由心作出反应而后表现为情志之怒、喜、思、悲、恐。因而七情内伤致病常先影响心,然后损及相应脏腑,《灵枢·口问》所谓“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2.2 影响脏腑气机
气机是指人体脏腑之气升降出入的运动状态。受心神调控的脏腑之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情志过极,伤及心神,必然影响受其调控的脏腑气机,引起气机升降运动失常而产生相应的病症。如《灵枢·寿夭刚柔》“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认为气机紊乱是情志致病的关键病机。而且,《内经》还认为,不同的情志变化对气机活动的影响效果不同,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篇》),系统总结了情志过极导致脏腑气机失常的致病规律,并以临床案例论证阐释,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论述的薄厥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其具体病机即是大怒致肝气上逆的同时,使血随气逆于上。对此,《素问·调经论篇》进一步阐述并指出其预后,“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可见,《内经》对情志过极引起脏腑气机失常致病特点的认识是有临床实践基础的。
2.3 伴有情志症状
情志过极易导致气机逆乱,气血失常,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起各种病证。《内经》指出,七情内伤引发的疾病仍多发为情志病,或表现为躯体与神志失常的症状共见。如《灵枢·本神》云:“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究其原因,主要是情志刺激首先影响心神功能,并累及相关脏腑而产生疾病,故情志过极而发生的郁证、癫病、狂病等都有情志异常的临床症状。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等(《灵枢·癫狂》)。
3 情志治疗观
3.1 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法是根据情志活动分属五脏,归属五行,利用情志活动的五行相克关系,人为诱导出其“所不胜”的情志变化,从而纠正过激情志变化引发的脏腑气血紊乱,使病向愈的治疗手段。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即是情志相胜疗法的理论基础,指出了运用不同情志刺激主动调控七情的原则和方法,为后世以情胜情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如《儒门事亲》即指出:“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将《内经》以情胜情的方法论述得淋漓尽致。
3.2 移精变气法
移精变气,即转移精神,调整气机,是通过语言行为等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解除或减缓患者的心理压力,借以调整气机,使病转愈的治疗方法[1]。这种通过移易人的精神情志状态以改变气的运行,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治愈疾病的治疗方法,在《内经》也多处运用。如《素问·移精变气论篇》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祝由,即祝说病由。《灵枢·贼风》也有“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即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临床表现,事先了解患病的缘由,利用祝说病由的方式,调畅精神、安定情绪,转移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进而改变气血失调的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3 语言劝慰法
运用语言对患者进行劝说开导,也是《内经》调理情志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要求医生通过语言开导或劝解,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之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促使疾病向愈。因此,运用语言疏导不良情绪是《内经》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法既可用于精神疾患,也可用于某些躯体疾病。
3.4 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是指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采用语言、表情、手势或其他暗示,含蓄、间接对患者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2]。《内经》最早运用该疗法,《素问·调经论篇》云:“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即在针刺时,先按摩针刺部位,然后拿出针给患者看,并佯说要深刺,待患者精神状态发生改变,意志内守时才入针浅刺。通过暗示方法,使患者精气深伏体内,邪气散乱于外,从腠理外泄,从而使真气通达,邪气外散,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暗示疗法可改变精神情绪,激发其自身调控能力,扶正祛邪,从而促使疾病向愈。
4 情志养生观
4.1 顺时调情
即顺应四时阴阳变化来调养精神情志。《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明确指出顺应四时调养精神的方法,认为春三月应“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夏三月应“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秋三月应“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冬三月应“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即春季阳气生发,人要顺应阳气之势,保持心胸开阔,乐观愉快,舒畅条达;夏季草长莺飞,万物茂盛,情志应忌发怒,以兴奋、饱满、舒畅外向为原则;秋季天高气爽,秋风劲急,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容易产生凄凉情绪,此时应收敛神气,安定精神;冬季阳气收敛,水冰地坼,万物蛰伏,应减少干扰,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
4.2 顺心调情
《内经》提出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只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因此强调调神的首务是养心。如何顺心调情,《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在外应做到“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不为外界物欲所累,不因物欲影响心情,保持心无妄念的状态。在内则应“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避免过度的情志活动,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排除杂念,减少贪欲,只有“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最终达到“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的目的。因此,顺心调情,保持乐观宁静的心态,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则有利于脏腑气血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形体和心理的健康。
4.3 顺势调情
《内经》认为,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差异是导致人们心理失衡,进而影响健康的重要诱因。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如《素问·疏五过论篇》指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并解释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说明社会地位及经济状况的剧烈变化,常可导致人的精神情志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人体脏腑精气的机能而致某些身心疾病的发生。现代研究发现,不利的社会环境,如家庭纠纷、邻里不和、亲人亡故,以及同事之间或上下级之间关系紧张等,可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理和心理的协调与稳定,不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3]。因此,《内经》非常重视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强调应顺应社会形势,通过调理精神情志和心理活动养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明确提出:“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求人们适应社会环境,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持,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精神的刺激,保持心情愉悦,精神振奋,使气血通利,脏腑和调,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促进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
5 结语
《内经》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及相关的思维方法,对情志的内涵、发生机理、致病规律、调理方法等都有深刻认识,为情志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现代中医心理学的理论源头。在情志因素影响健康日益凸显的今天,深入探讨《内经》情志理论及其调理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翠娟,禄颖.《黄帝内经》心理疗法初探[J].现代中医药,2010,30(6):85-86.
[2] 张丽萍.现代中医情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5.
[3] 张登本.《内经》的思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77.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上一篇:时令、起居养生箴言(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