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国学资讯 >

道教生态思想要义
栏目分类:国学资讯   发布日期:2016-06-29   浏览次数:

  一、贵生与自然——融入生态的价值观前提

  道教的生态思想十分丰富,但其形成的全部前提,是贵生的生命观。这种贵生,不是简单地追求“一活”的享受,而是建筑在“法自然”的前提之上。不符合自然的原则,仅仅是活命,即或有充分的物质享受,也是不合乎本性的。笼子里的鸟,宠杀也有罪。于彼,是万物生遂,各得其所;在己,是高扬个性、高扬自由。这种自由,从根本上说来,是摆脱了一切束缚,包括人予的桎梏,也包括自己构筑的藩篱。

  贵生,是道教信仰与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道教的贵生思想,与其整个宇宙观联系在一起。在道教的观念系统中,世界不是创造的,而是道或气自然演化的结果。道教的宇宙与生命来历的学说,本于道论或气论。其出现是由于自然的运行,属于自然演化论。道教有关生态的思想建立在道气理论基础之上。从这一观念出发,道教徒将人看成是整个生态链中的一环。

  因为生命体都由一气所化,本质上便是平等的。人在阴阳五行之气的大化流行中产生,比起别的生物更有灵明,也因此承担着学道、体道的责任;一气所化的万物,与人一样是平等的,都有生存的权利,也有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权利。某一生物与人共生于这个世界,绝不是专门为了人才生出来,或者说仅仅是为了人的需要而被特意创造出来。所以,物种间的平等,生存权利的平等,是与生俱来的。求得于道者,必须严格尊重别的生物的生存。

  因此,在道教中没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藏身之所。人类中心主义将其他的一切都看成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才具有价值、才有存在的理由,所有的生物只有在对人类有利的前提下才能有生存的权利,这种思想造成了对环境、生态肆无忌惮的破坏。而道教所主张的人与生物同源、人应当尊重生命等观念,在形而上的境域中立论,而贯通着形而下的世界,从根本上消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根基,对于破除人类中心主义有重大的价值。

  道教重视生态保护,随时随地渗透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在生活中,道教强调天人合一,同时又明确天然和人为的区别,崇天然而限制人为,尤其反对违反自然法则妄动妄为。天,就是自然的状态,每一物各不相同;而人,指人为。人为的东西,常破坏天然的本性。人的行为与“天”完全符合,才叫做天人合一,人为违背自然的本性,则与此理想的状态远离,是为暌违,破坏了人与天的和谐。执天之行,人为主体,但其前提是观天之道,即透彻了解自然的本性,才能将自然运行的法则运用起来,“人为”才与“天行”一致,执的方是“天”之行,不符合天道的“行”是妄行,便是“以人灭天”。所以道家、道教人士强调的是人合乎天,在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状态下,亲近自然,融入自然。

  二、鉴赏与尊重——融入生态的道德与情感基础

  道教的生态理念,是从世界的本原上理解生物体和人类的共同性,从这种共同性出发形成对于生命的尊重,找到人类在生态链中的位置。由此出发,道教形成了丰富而又严格的生态伦理,并在生活中遵循、恪守,成为道门重要的道德规范。

  说到道德,一般都将之看成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行为规范的总和,所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不涉及到人与自然界、生物界的关系。但是中国传统思想通常将对环境、生态的维护,看成是人的责任,也是人格的题中应有之义。素来倾向自然的道家、道教,更是将爱护生物当做成就仙道的伦理基础。著名的修仙理论家与实践者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微旨》中就指出,在成仙的前提条件中,不仅要求对人具有高度的道德情怀,还必须将之推广到一切生物和无生物。慈心于物,仁逮昆虫,无疑是极高的标准。

  葛洪的这一思想后来被历代的道教思想家所继承,而且有许多发展。所有这些道德理念,在道教徒的生活方式中都成了行为的准则。尊重生命,对人与万物的生命一视同仁,构成了道教伦理的内涵。

  要让一般道教徒都遵守道教思想,必须有制度的保证,其中一个基本的方式就是订立戒律。比如道门授箓时所同授的灵宝大盟应受的一百八十戒,内容十分详尽,其中就有许多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内容。这等思想并非个案,而是散见于道教的各种戒律,以及各类劝善文之中。道教与一般的伦理学理论不一样,道德关怀的目光并不限于人类本身,还推及于各类生物。保护生命,是道教徒生活方式中最根本的行为守则。

  除了将爱护生物当做实现其最高信仰目标——得道成仙的必要条件,道教徒也十分强调在对自然的观照中获得对道的领悟,在与自然合一的生活中得到内心的愉悦。自然界的白云青山,流水顽石,草木花果,走兽飞禽,都成了获得清心欢畅的最好媒介,也是怡情养志的最佳伴侣。实际上,自然界,尤其是万类生机,已成为道教徒的审美对象。

  在他们的理想中,社会治理得好,必须合乎人民的常性,同时与动物之间也无相互的猜忌。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希望达到天放,即自得其乐于自然之中。而动物们也成群,草木则自由自在地生长,人不去伤害动植物,两不相伤,自然融洽无间。

  这里应当指出,以动物为朋友,亲近自然,保护生命,甚至直接融入生态,并不是一味拉近与动物的距离。相反,道教要求亲近自然,但也要求区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只是即使对于不利者,也不采取赶尽杀绝的做法,而只是保持必要的距离。这既保证了对生物的爱护、尊重,也适当地注意了人类的利害。在亲近生物界的过程中,道家、道教尽可能让万物各自生遂而不加干预。人们习惯用自己的思维去想动物的世界,轻易去干预,实际上倒可能造成生态灾难。

  在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和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道教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审美标准。道教的最高追求是道,而“道法自然”,所以求合道必须合乎自然。人的自然,便是真实的本性,认识到我是谁,便必须擦去那些积在真性上的尘垢。所以,追求合道,也便以求“真”为目标。当代哲学语境中,人们习惯用西方思想中的“真善美”的顺序来看待人们的精神追求。其实,西方的真,是经验世界的标准,即现今技术层面的东西,善则是人的道德要求,真与善的统一,才称得上美。而道教追求的真,是在人性的维度树立的标杆,再进一步,是进入形上世界——道的标杆,真善美三者在道门中以“真”为最高,真了才能善,修行上则又可积善以成真。真了才能美,不真之美恰恰是假美,是丑恶。所以得道成真的最高境界是成为“真人”。从这个高度看,道门以性真心静为生活方式的灵魂,很自然的,也从中领略到生活的美。亲近自然的道门人士,也极度推崇自然的美。所以,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特别与道门人士联系在一 起。我们今天看到的此类文学艺术所显示的美,正是源于道教徒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活方式。

  爱护生命,是一种道德操守,那么在生活中加以实践,生活便被纯化了。在融入生态的过程中,人们尊重生物,尊重生态,同时也是尊重自己,提升人格。而生物与生态成了审美的对象,人在融入的同时,获得了感情上的愉悦,找到了美的享受,生活又诗化了。生活的意义于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 融入与营建——面对生态的双重作为

  道教对于生物、生态,不是采取高踞于其上的态度,也不是采取只知利用而不思作为的态度。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但在没有正式飞升之前,总得食人间烟火。同时,道教也重视民生,期望让民众自由生遂,政令合乎清静无为的原则,“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民生既不可缺,则对于生活资料的获取,便不能不尽可能地满足。由此,必然对周围环境中的资源加以利用,包括生物资源的利用。于是,物质基础的获得便是重要问题。对生物,道教主张保护,但也不反对合理取用。这就要求有个适度的原则,称为“宜”。

  《黄帝阴符经》有句云:“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这里列出了天地、万物和人三大元素,大约已经包括了古人视野中的整个世界。天地,是一切事物主生的根源,也是存在的大环境。万物与人都生活在天地之中。三大要素,便构成人类面对的世界,也是生活其中的世界。人与其他二者,都要处于不断的所谓“盗”的互动之中。对此,唐代李荃《黄帝阴符经疏》引前人注云:“天覆地载,万物潜生,冲气暗滋,故曰盗也。”万物从天地中暗暗取其气,而气,在道家语境中指生成一切的本原,如果拿今天的话说,就是从中取得生存的资料。天地是万物滋生的基本资源。对于“万物人之盗”,引前人注:“万物盗天地而长生,人盗万物以资身。若知分合宜,亦自然之理。”

  同样地,人盗万物以资身,万物也为人之盗。三者互相盗取,才能达到某种平衡。《阴符经》谈“三盗”,并非一般地说明这样一种事实,而是强调三者协调,应当取其“宜”。而宜的要求如何做到,还有大学问。李荃疏曰:“凡此相盗,其中皆须有道。惬其宜则吉,乖其理则凶。”“宜”,其要义是要合乎道,与自然的规律相合的行为才能算得上适宜。三者相互取资,适宜,才能三才皆安,也就是取得了某种平衡,人与天地、与万物才能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宜”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适度,在资源的利用上便是今天所说的可持续。若是一凭天地这一大环境,以及万物,将人类潜消暗“盗”,人无所作为,那么便不合“宜”的原则。反之,人对万物盗之太过,毫无节制地消耗环境中的资源,那么其结果一样,也破坏了人与环境、万物达到的平衡。如果符合“三盗相宜”的原则,带来的是福祉,反之,便带来灾祸。

  道教的这一观点,在千年的实践中已经得到很好的证明。工业革命以来的400年时间的实践也同样证明了三盗既宜、三才既安的观念的真理性。道门人士治世理念上的三盗适宜、盗之合道的要义,在人们过度掠夺性攫取生活资料的恶果前更映衬出其合理,在今天提倡生态文明的时候,也显示出其超前的远大眼光。而历代的道门人士,一方面怀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另一方面又在“穷则独善其身”隐遁避世的生活方式中践行着这一理念。他们生活方式的宁静淡泊,正是此一理念的体现。

  而做到合宜,关键在于人须观天道、少私欲。

  在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关系中,相互潜消、相互取资,主导的还是人。历史经验证明,三盗不宜,问题主要出现在人类身上。要想返回到“三盗既宜”的情景,必须对人的欲望有所节制。道门人士之所以安于淡泊,根本在于他们对于欲望有着适当的、在道外人士看来有些苛刻的抑制。原来,在生活中,他们提倡的是“啬”的理念。而这一理念又是其根本主张——清静的表现。《道德经》要求“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真的做到了,就不会为了自己过高的价值期望——财富、政绩、地位、名声,甚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牺牲环境和生态。降欲,才能减少对生物的杀戮。不仅是狭义的欲望,而且还有人之私。私,就是私意,即人的主观愿望、主观意志。有时人们并非出于恶意,而自认为“好心”也会造成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真能做到素朴的心态,才能有助于保护自然生态。道门人士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是淡泊名利、节衣缩食,其根柢则是深入内心的“啬”与“俭”。当代有许多人已经明白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保护、生物多样的保存,是必需的、迫切的。然而,环境改善、生态恢复的实际成效远没有其宣传的声势那么大,原因就在于许多人在理论上知道生态保护、生态文明的重要,无奈此类措施常常与人们心中的欲念冲突,理性抵不过嗜欲。所以道理虽然知,责任不想负。这种情况不改变,即人心中的物欲不停膨胀,人们依旧我行我素,现实不可能有大改善。对治之策,恐怕还是要祭起啬、俭的法宝,提倡少私寡欲、见素抱朴。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而非扬汤止沸之施。

  道教提倡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说是追求合乎大道,顺乎自然,尊重生命,而且要求融入生态,与环境中的生物保持亲近,又尊重其各自生存方式不加干预,同时也分别情况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具有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运用于实践的张力,在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无疑是一个可供借鉴的范式。

  刘仲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南中岳庙“崧高峻极”牌楼.jpg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