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武当传说 >

茅山四宝
栏目分类:武当传说   发布日期:2016-08-15   浏览次数:

  

  《茅山志》载:宋哲宗之母孟氏不慎将银针吞于腹中,御医束手无策,孟氏坐以待毙。哲宗遂张榜全国求贤,茅山上清宗坛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应诏入宫,用茅山道教秘传符篆和丹药治疗,令孟太后转危为安。哲宗深感茅山道士医术神奇,赐号刘混康“洞元通妙法师”,住持京师上清储祥宫。不久,刘混康请辞返回茅山。徽宗继位后,下诏刘混康再进京师,这次他也只住了不到一年便又回到了茅山,徽宗遂先后赐送“镇山八宝”:茅山道教九老仙都君玉印一颗、合明天地敕玉符一道、御赐宗坛玉圭一笏、哈砚一座、宣和御赐玉靶一口、上清大洞秘箓十二卷轴、上清大洞券简词十二卷轴、辽王诗简一卷,如今,后四样宝贝已经失传,只有玉印、玉圭、玉符、哈砚还珍藏于九霄万福宫中。

  茅山玉圭上部之纹理远看似翩飞的蝙蝠,近观似飞龙在天;中部之纹苍茫若云雾之缭绕;底部之纹则层峦叠嶂,岚气袅袅。玉圭还有一个奇特之处,能随季节的交替而变幻出不同的颜色,春秋时常有‘汗水’渗出。又据《三宝太监西洋记》载,茅山印是用战国“和氏璧”的一部分刻制而成,有“夜食四两朱砂,日盖千张黄表”之说。传说朱元璋曾将此印收至宫中意欲改制“奉天承运文宝”玉玺。但三刻三试玉印上仍是“九老仙都君印”六个字。无奈之下,只得于洪武十三年将玉印送回茅山。每逢茅山香期,来茅山进香的香客都要在香袋、腰带上盖此玉印,意欲借此消灾延寿、辟邪呈祥。

  无独有偶。民间还有这样一则传说。明永乐皇帝听说茅山的镇山玉印是“和氏璧”的一部份,想据为己有,派了钦差大臣到茅山去取。钦差大臣到茅山头一天的半夜子时,茅山元符宫和崇禧宫的值夜道士发现大茅峰九霄宫红光灿灿,忙鸣锣报警。大伙争先恐后的地抢上山来,但山上什么事都没发生。等大家回至各宫后再看大茅峰,依然是灿灿红光一片火红。道士们又往九霄宫赶,却仍看不见有任何灾情。就这样三番五次,搞得道士们忧心忡忡,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天刚破晓,钦差大臣就捧着圣旨到了茅山。

  明代朝庭在茅山设有“灵官”,也是正七品、从六品的官。一听圣旨说是宣调茅山的镇山玉印,虽不情愿,可谁又敢说出半个不字?灵官只好吩咐掌印道士,打仗出玉印交给钦差大臣。钦差大臣接过玉印,心满意足地走了。茅山这方玉印,的确是“和氏璧”的一部份。“和氏璧”为战国时代楚国卞和氏发现,后为赵国所有。秦襄王曾用十五城跟赵国换取此璧,因而有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美谈。秦始皇并吞六国,同时也夺得此宝,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拣选天下良工将此璧剖为三段,中段制成天子的传国玺,其方四寸,顶上镌五龙交纽,印面镌李斯书写的八个篆字:“受命于天,富寿永昌。”左段制作印形,纽上有闪闪发光的两点,据说这就是宋徽宗所赐茅山石印的材质。右段也制作印形,其纽横撇纽上霞光灿灿,据说后为龙虎山天师所得。因为茅山所传的道统为“上清大洞经箓”,茅山无符宫就建有“灵宝宗坛”并称为“天下三大符箓宗坛”。宋徽宗也曾要茅山、龙虎山、閤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所以茅山玉印,真正应称为“镇坛玉玺”。

  第二日凌晨,正值永乐皇帝早朝,钦差进宫复旨,值班太监接过玉印奉上,永乐帝一看,果然是瑞气隐隐、霞光闪闪的一方四寸见方无瑕美玉精制成的玉印;再看印面,却镌着“九老仙都君印”六个篆体阳文。他吩咐工匠把这六个字磨洗掉,重新刻上“奉天承运之宝”六个篆字,当作明朝的御玺使用。于是,三十五名玉匠,用了一个整月时间,完成玉玺的镌刻。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永乐帝拿到玉玺就盖印,盖来盖去都是“九老仙都君印”六个篆字。工部尚书立刻召集玉匠重新磨洗镌刻,看到“奉天承运之宝”的篆字清晰得不得了,便又送进宫去。永乐帝命人刷朱砂印在纸上,待掀开看时,却依旧又是“九老仙都君印”,仿佛神意所为。气得永乐皇帝将它押入国库封锁不用。再说这个玉玺原本是有灵性的,夜食四两朱砂,一印千张黄表。自从数度磨洗之后,玉玺就不食朱砂,一印也只是一张黄表了。后来是明朝后代皇帝登基后,曾诏茅山道士祈雨有应,才又将玉印还茅山。

  哈砚玉质呈白色,对其哈气,砚内顿渗水珠,舔笔而蘸,自成丹朱之色。原砚左上角有两道细纹,形若小鱼,形态逼真。每日子午之时,两条小鱼便合于砚池内,人称‘子午归槽’。可惜的是,清末曾国藩之子来游时,失手将哈砚掉到地上将左上角跌破,这一奇观从此不复出现。

  茅山四宝玉器,数量虽不多,造型也简单,却给茅山道院带福泽万千,是茅山道教文化的灵魂,是珍贵的文物,也是玉器与道教密切关系的一个生动缩影。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