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张三丰太极拳论”真伪之争辨析(三)
栏目分类:太极拳 发布日期:2017-07-30 浏览次数:次
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从“杨谱”及“乾隆抄本”这两份不同流传途径的证据看,基本吻合。可以确认,杨谱是陈长兴之真传无疑。陈长兴的成存家之谱,有六首歌诀与王宗岳拳论一一对应。其中歌诀三、四对应的是“山右王宗太极拳论”,此论单独抽出后,就会将歌诀二、歌诀五和附在歌诀后之旁注“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连起来。杨氏拳谱,因缺少歌诀相间隔,误把两首歌诀对应的拳论,合为一篇。由此验证,便理顺了杨谱的真正来源。
应当指出,据路迪民等的古拳谱原貌考证[文献4],以及笔者的再考证,确认:古谱是王宗岳对张三丰所传的拳经歌诀,作一一对应的诠释。谱中的释文均为王宗岳著,歌诀,均为张三丰原著。王宗岳在谱写完毕后,向后人交代,“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指的是张三丰的拳诀,不是他自己的拳论。因此,“一举动,周身要轻灵……”的作者应是王宗岳,不是张三丰。但俗称为“张三丰太极拳论”,从广义来看,也无原则错误,因为王宗岳之全部拳论,均为张三丰的拳理所传。
(4)从杨谱中的《十三势歌》,同武禹襄所传的《十三势歌》相比,其中文字大同小异。小异部分,杨谱与“乾隆抄本”相同,也说明杨谱源自长兴所传,非禹襄所传。见下表。
四、陈微明忠实传播杨氏拳谱
唐、顾诬蔑陈微明“窜改拳谱”,是不堪一驳的。查吴公藻(吴鉴泉次子)1935年著《太极拳讲义》[文献5]已将杨禄禅在京授予拳时,传予其祖父全佑的全套拳谱公布。第32页的《太极拳论》即为陈微明传出的《张三丰太极拳论》。全文的文字、段落,以及拳论之末所附的“原注云:此系张三丰老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处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完全相同。这是证明陈微明忠实传播杨氏拳谱的铁证。吴公藻在书中还特地亲笔留言云:“此书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后由班侯教师所授。是端芳亲王府内抄本。在我家已有一百多年,公藻在童年即保存到如今。吴公藻识。”这是铁证。唐豪曾博览众谱,理应知悉该谱的传播真情。但为了树陈王延,否定张三丰,必须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掩盖骗局(附:吴全佑传下的该影印件于文末)。
五、武禹襄《十三势说略》是以杨谱为蓝本衍写而成
上文已证实,杨禄禅获得长兴师授“王谱”,是在第三次下陈家沟满师之时。据《从古城走向世界——永年太极拳史集成》[文献6]的记载:“据广府南关的老人言:杨禄禅是二十一岁开始去陈家沟,到四十岁左右回到老家的。”杨禄禅生于1799年。二十一岁,时在职1820年;三下陈家沟历时十八年,加上回乡的时间,可推算出杨禄禅获谱之年约在1840年。杨禄禅赴京授拳之年,据该书的《永年太极拳大事记》云:“1854年,杨禄禅经同乡武汝清介绍,到瑞王府教授太极拳。”
再看武禹襄的学拳和著文经历,武禹襄是在1852年才去赵堡向陈清平学太极拳的。乔松茂在《武式太极拳的源流和特点》[文献七]记述其学拳情况:“复将陈师(清平)所赠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势概要图》和《拳论》一并抄绘携返,与其甥李亦畲、李启轩一同研习。二年后,技艺骤进,理法大明。窍要尽能施于身。因之将前作之札记,参以后阅之《拳论》,练功方面的发悟,衍写成《拳解》四则……。”这里已说明,《拳解》四则,不是武氏创作的,而是以后参阅经典《拳论》而衍写的。这四篇衍写的“拳解”,就是后来由李亦畲合为一篇,冠以《打手要言》标题的内中四小篇,其原题为《十三势说略》、《太极拳解》、《十三势行工要解》和一篇无题的“又曰”。参考哪些“拳论”衍写呢?不难看出,是参阅王宗岳的《十三势行工心解》[文献11]及“张三丰太极拳论”而写成。
据李亦畲手抄的“老三本”得知,武氏从陈清平处所获之“王谱”,缺少《十三势行工心解》及“张三丰太极拳论”,而杨谱正好有此二谱。杨、武是亲密拳友,杨对北京弟子全佑尚无私授以全套拳谱,对武氏更为关照,必抄传赠与。因此,武氏衍写的四篇“拳解”,是以杨谱为蓝本而衍写的,故文字大都相同或相似。
衍写的时间,是在武氏回乡后,经两年练功,技艺大进之后,才有衍写的水平。也即是在1854年以后的某年写成,最早也在1855年写成,比杨谱获得时约迟15年。
杨禄禅于1854年赴京授拳,已无法看到武氏衍写之文。可见唐豪所攻击的,武氏授禄禅以初定本,禄禅在京找弟子窜改“武谱”,纯属无稽之谈,不负责任的诬蔑。
六、“张三丰太极拳论”古已有之
本文以不同流传途径的两种拳谱,对照佐证,来检验古谱的真实性。已经确认:陈长兴原有的王宗岳拳谱,已包含有“张三丰拳论”,及旁注“以上系武当张三丰祖师所著”。既然是明朝传下的古谱,经过四百余年的辗转抄录流传,必然还有其它抄本、古籍之中存有这些残谱。当然,年代愈是远古,古谱的散失更为严重,不易保存。在此情况下,若能挖掘一、二份古谱佐证,已足够证明张三丰创拳的真实性。下面举出二例:
(一)据赵堡传人杜元化著《太极拳正宗》一书[文献8]载有陈清平传下的《太极拳总论》,其中引用的古谱,就是“张三丰太极拳论”,原文是:
《太极拳总论》(附歌)
河南怀郡温邑赵堡镇陈清平
歌云:举步轻灵神内敛 莫教断续一气研,
左宜右有虚实处 意上寓下后天还。
歌云:举步轻灵神内敛(注1)。
一举步,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歌云:莫教断续一气研。
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歌云:左宜右有虚实处。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下下前后左右皆然。
歌云:意上寓下后天还。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这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总须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耳。
背丝扣为太极拳之母,是此拳彻终工夫。此论歌是教人单做背丝扣顺逆动作之法,故以总称之。
陈清平所传之谱,因署有陈清平之名及后附之背丝扣一语,前人误以为陈清平所作,但对照“乾隆抄本”的歌诀二及释文,则基本相同。可见此论实为陈清平引用王宗岳拳论,以指导背丝扣的动作。
由此拳论看,与“乾隆抄本”是同出一源的。陈清平何来此谱?溯其源即知,是明末的蒋发受山西王宗岳之传,在赵堡派内,经邢喜怀、张楚臣、陈敬伯、张宗禹、张彦而传给清平的。故杜元化(育万)于1933年出版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时,在书之末页,附上该谱,题为《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这是该谱源流的真实记述。然而,受唐豪观点影响的考证者,则认为:“《原题为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之二),杜育万为‘鑫本’的订补者之一。当时盛传‘山西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传陈长兴’的太极拳源流说,此篇即含有附会之意。”[文献9]这一考释的错误之处,是把王宗岳为清乾隆人,蒋发为明末清初人,否认王过岳传蒋发。今已考证出大量事实,证实王宗岳为明朝人,收蒋发为徒。杜育万之说正确无误,应予澄清。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