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功夫 > 太极拳 >

武当形意拳简述
栏目分类:太极拳   发布日期:2017-08-04   浏览次数:

  武当形意拳之道是先将拳术已成着法,玩而求之,而有得之于心焉,或吾胸中有千万之法可也,或吾胸中浑浑沦沦无一着法亦可也。无一法者,是一气之合也,以致于应用之时,无可无不可也。有千万法者,是一气之流行也,应敌之时,当刚则刚,当柔则柔,起落进退变化,皆可因敌而用之也。拳中短劲也,亦吾拳之划劲也;物之曲曲弯转者是吾拳之柔劲也;物之往前直去猛快者是吾拳之刚劲也。虽然一物之性能、刚柔,曲直、纵横变化、灵活巧妙,人有所不能及也。所以练武当形意拳者,是格物十二形之性能,而得之于心,是能尽物之性也,亦是尽已之性也。因此,练武当形意拳者是效法天地化育万物之道也。此理存之于内而为德,用之于外而为道也。又内劲者,内为天德,外法者,外为王道。所以此拳之用,无可无不可也。

  武当形意拳术,有道艺、武艺之分,有三体势,单重、双重之别。练武艺者是双重之姿势,重心在于两腿之间,全身力清浊不分,先后天不辨,用后天之意引呼吸之气,积蓄于丹田之内,其坚如铁石,周身沉重,站立如泰山一般。若与他人相较,不怕足踢手击。拳经云: “ 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稍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 ” 。此谓之浊源,所以为敌将之武艺也,若练到至善处,可以无敌于天下也。练道艺者是三体势单重之姿势,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亦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意思与丹道相合。丹经云:静坐要最初还虚,不还虚不能见本性,不见本性,用功皆为浊源,并非先天之真性也。拳术之理亦然,所以亦要最初还虚,不用后天之心意,亦并非全然不用。要全然不用成为顽空矣,所以用劲者,非用后天之拙力,皆是规矩中之用力耳。还虚者,丹经云;中者,虚空之性体也,执中者,还虚之功用也,是故武当形意拳起点有无机、太极、三体之式,其理是最初还虚之功用也。丹经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一气生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是此意也。

  三体者,在体外为头、手、足也,体内为上、中、下三田也,在拳中,形意、八卦、太极三派一体也。虽分三体,三体之各统体一阴阳,总一太极也,即一气也,亦即武当形意拳中起点无形之横拳也。此横拳者,是人本来之真心,空空洞洞不挂着一毫之掘力,至虚至无即太极也,所谓无名天地之始。但此虚无太极不是死的,乃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此机名曰: “ 先天真一之气 ” ,为人生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也。此虚无中含此一气,不有不无,非有非无,非色非空,活活泼泼的。真空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所谓有名万物之母,虚无中即有一点生机在内,是太极含一气一自虚无兆质也。此太极含一气,是丹经所说的是静极而动,是虚极静笃时,海底中有一点生机发动也。邵子云: “ 一阳初发动,万物未生时 ” 也。在拳术中,虚极时横拳圆满无亏,内中有一点灵机焉。丹经云:一气既兆质,不能无动静,动为阳,静为阴,是动静即生于一气、两仪因此一气开根也。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劈崩钻炮,起钻落翻,精气神即于此而寓之。故此三体势之一点生机发动而能至于无穷,所以谓之道艺也。

  静坐功夫以呼吸调息,练拳时以手足动作调息。起落进退皆合规矩,手足动作,亦具和顺,内外神形相合,谓之 “ 调息 ” 。以身体动作旋转,纵横往来无有停滞,一气流行,循环无端,调之停息,亦谓之 “ 脱胎神化 ” 也。虽然一是动中求静,一是静中求动,二者似乎不同,其实内中道理则一也。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