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医学 > 道医概论 >

景岳全书·卷之十·从集杂证谟
栏目分类:道医概论   发布日期:2017-10-03   浏览次数:

诸风 . . . . . . . . 经义 . . . . . . 九宫八风篇曰: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 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 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 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 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 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 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 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 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 明日复居叶蛰之宫, 曰冬至矣。 常如是无已, 终而复始。 太一移日, 天必应之以风雨, 以其日风雨则吉, 岁美民安少病矣。 先之则多雨, 后之则多旱。 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 占在君; 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 占在相; 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 占在吏; 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 占在将; 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 占在百姓。 所谓有变者, 太一居五宫之日, 病风折树木, 扬砂石, 各以其所主占贵贱。 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 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 主生, 长养万物。 从其冲后来为虚风, 伤人者也, 主杀主害者。 谨候虚风而避之, 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 如避矢石然, 邪弗能害, 此之谓也。 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 乃朝八风, 以占吉凶也。 风从南方来, 名曰太弱风, 其伤人也。 内舍于心, 外在于脉, 气主热。 风从西南方来, 名曰谋风, 其伤人也, 内舍于脾, 外在于肌, 其气主为弱。 风从西方来, 名曰刚风, 其伤人也, 内舍于肺, 外在于皮肤, 其气主为燥。 风从西北方来, 名曰折风, 其伤人也, 内舍于小肠, 外在于手太阳脉, 脉绝则溢, 脉闭则结不通, 善暴死。 风从北方来, 名曰大刚风, 其伤人也, 内舍于肾, 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 其气主为寒也。 风从东北方来, 名曰凶风, 其伤人也, 内舍于大肠, 外在于两?腋骨下及肢节。 风从东方来, 名曰婴儿风, 其伤人也, 内舍于肝, 外在于筋纽, 其气主为身湿。 风从东南方来, 名曰弱风, 其伤人也, 内舍于胃, 外在肌肉, 其气主体重。 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 乃能病人。 三虚相搏, 则为暴病卒死。 两实一虚, 病则为淋露寒热。 犯其雨湿之地, 则为痿。 故圣人避风, 如避矢石焉。 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 则为击仆偏枯矣。 岁露论: 黄帝问于少师曰: 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 故有寒暑, 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 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 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 将必须八正虚邪, 乃能伤人乎? 少师答曰: 不然。 贼风邪气之中人也, 不得以时。 然必因其开也, 其入深, 其内极病, 其病人也卒暴; 因其闭也, 其入浅以留, 其病也徐以迟。 帝曰: 有寒温和适, 腠理不开, 然有卒病者, 其故何也? 少师曰: 虽平居, 其腠理开闭缓急, 其故常有时也。 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日月相应也。 故月满则海水西盛, 人血气积, 肌肉充, 皮肤致, 毛发坚, 腠理却, 烟垢着。 当是之时, 虽遇贼风, 其入浅不深。 至其月郭空, 则海水东盛, 人气血虚, 其卫气去, 形独居, 肌肉减, 皮肤纵, 腠理开, 毛发残, 膲理薄, 烟垢落。 当是之时, 遇贼风则其入深, 其病人也卒暴。 帝曰: 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 少师曰: 三虚者, 其死暴疾也; 得三实者, 邪不能伤人也。 帝曰: 愿闻三虚。 曰乘年之衰, 逢月之空, 失时之和, 因为贼风所伤, 是谓三虚。 故论不知三虚, 工反为粗。 帝曰: 愿闻三实。 少师曰: 逢年之盛, 遇月之满, 得时之和, 虽有贼风邪气, 不能危之也。 帝曰: 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 何因而然? 少师曰: 此八正之候也。 候此者, 常以冬至之日, 太一立于叶蛰之宫, 其至也, 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 风雨从南方来者, 为虚风, 贼伤人者也。 其以夜半至也, 万民皆卧而弗犯也, 故其岁民少病。 其以昼至者, 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 故万民多病。 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 至其立春, 阳气大发, 腠理开, 因立春之日, 风从西方来, 万民又皆中于虚风, 此两邪相搏, 经气结代者矣。 故逢其风而遇其雨者, 命曰遇岁露焉。 因岁之和, 而少贼风者, 民少病而少死; 岁多贼风邪气, 寒温不和, 则民多病而死矣。 八正神明论帝曰: 星辰八正何候? 岐伯曰: 星辰者, 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八正者, 所以候八风之虚邪, 以时至者也。 四时者, 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 以时调之也, 八正之虚邪, 而避之勿犯也。 以身之虚, 而逢天之虚, 两虚相感, 其气至骨, 入则伤五脏。 工候救之, 弗能伤也。 故曰: 天忌不可不知也。 虚邪者, 八正之虚邪气也。 正邪者, 身形若用力汗出, 腠理开, 逢虚风, 其中人也微, 故莫知其情, 莫见其形。 阴阳应象大论曰: 风胜则动, 热胜则肿, 燥胜则干, 寒胜则浮, 湿胜则濡泻。 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天气通于肺, 地气通于嗌, 风气通于肝, 雷气通于心, 谷气通于脾, 雨气通于肾。 阳之汗, 以天地之雨名之; 阳之气, 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邪风之至, 疾如风雨, 故善治者治皮毛, 其次治肌肤, 其次治筋脉, 其次治六腑, 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 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气, 感则害人五脏; 水谷之寒热, 感则害于六腑; 地之湿气, 感则害皮肉筋脉。 东方生风, 风生木, 木生酸, 酸生肝, 肝生筋, 筋生心。 神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 在体为筋, 在脏为肝, 在色为苍, 在音为角, 在声为呼, 在变动为握, 在窍为目, 在味为酸, 在志为怒。 风伤筋, 燥胜风, 风胜湿。 风论黄帝问曰: 风之伤人也, 或为寒热, 或为热中, 或为寒中, 或为疠风, 或为偏枯, 或为风也, 其病各异, 其名不同, 或内至五脏六腑, 不知其解, 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 风气藏于皮肤之间, 内不得通, 外不得泄, 风者善行而数变, 腠理开则洒然寒, 闭则热而闷, 其寒也则衰食饮, 其热也则消肌肉, 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 名曰寒热。 风气与阳明入胃, 循脉而上至目内眦, 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 则为热中而目黄; 人瘦则外泄而寒, 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阳俱入, 行诸脉俞, 散于分肉之间, 与卫气相干, 其道不利, 故使肌肉愤?而有疡, 卫气有所凝而不行, 故其肉有不仁也。 疠者, 有营气热胕, 其气不清, 故使鼻柱坏而色败, 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 名曰疠风, 或名曰寒热。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 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 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 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 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 亦为脏腑之风, 各入其门户所中, 皆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 则为脑风。 风入系头, 则为目风, 眼寒。 饮酒中风, 则为漏风。 入房汗出中风, 则为内风。 新沐中风, 则为首风。 久风入中, 则为肠风飧泄。 外在腠理, 则为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 至其变化, 乃为他病也, 无常方, 然致有风气也。 帝曰: 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 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岐伯曰: 肺风之状, 多汗恶风, 急皏然白, 时欬短气, 昼日则差, 暮则甚, 诊在眉上, 其色白。 心风之状, 多汗恶风, 焦绝, 善怒吓, 赤色, 病甚则言不可快, 诊在口, 其色赤。 肝风之状, 多汗恶风, 善悲, 色微苍, 嗌干善怒, 时憎女子, 诊在目下, 其色青。 脾风之状, 多汗恶风, 身体怠惰, 四支不欲动, 色薄微黄, 不嗜食, 诊在鼻上, 其色黄。 肾风之状, 多汗恶风, 面庞然浮肿, 脊痛不能正立, 其色炱, 隐曲不利, 诊在肌上, 其色黑。 胃风之状, 颈多汗恶风, 食饮不下, 鬲塞不通, 腹善满, 失衣则?胀, 食寒则泄, 诊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 头面多汗恶风, 当先风一日则病甚, 头痛不可以出内, 至其风日, 则病少愈。 漏风之状或多汗, 常不可单衣, 食则汗出, 甚则身汗, 喘息恶风, 衣常濡, 口干善渴, 不能劳事。 泄风之状, 多汗, 汗出泄衣上, 口中干上渍, 其风不能劳事, 身体尽痛则寒。 玉机真藏论曰: 风者百病之长也, 今风寒客于人, 使人毫毛毕直, 皮肤闭而为热, 当是之时, 可汗而发也。 或痹不仁肿痛, 当是之时, 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弗治, 病入舍于肺, 名曰肺痹, 发欬上气。 弗治, 肺即传而行之肝, 名曰肝痹, 一名曰厥, ?痛出食, 当是之时, 可按若刺耳。 弗治, 肝传之脾, 病名曰脾风, 发瘅, 腹中热, 烦心出黄, 当此之时, 可按可药可浴。 弗治, 脾传之肾, 名曰疝瘕, 少腹冤热而痛, 出白, 一名曰蛊, 当此之时, 可按可药。 弗治, 肾传之心, 病筋脉相引而急, 病名曰瘛, 当此之时, 可灸可药。 弗治, 满十日, 法当死。 肾因传之心, 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 发寒热, 病当三岁死。 此病之次也。 金匮真言论帝曰: 天有八风, 经有五风, 何谓? 岐伯曰: 八风发邪, 以为经风, 触五脏, 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 春胜长夏, 长夏胜冬, 冬胜夏, 夏胜秋, 秋胜春, 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 病在肝, 俞在颈项; 南风生于夏, 病在心, 俞在胸?, 西风生于秋, 病在肺, 俞在肩背; 北风生于冬, 病在肾, 俞在腰股; 中央为土, 病在脾, 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 夏气者病在脏, 秋气者病在肩背, 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 仲夏善病胸?,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秋善病风疟, 冬善病痹厥。 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风疟。 调经论曰: 风雨之伤人也, 先客于皮肤, 传入于孙脉, 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 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 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 其脉坚大, 故曰实。 实者外坚充满, 不可按之, 按之则痛。 寒湿之伤人也, 皮肤不收, 肌肉坚紧, 荣血泣, 卫气去, 故曰虚。 虚者聂辟气不足, 按之则气足以温之, 故快然而不痛。 太阴阳明论曰: 故犯贼风虚邪者, 阳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腑, 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 上为喘呼。 故阳受风气, 阴受湿气。 故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 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 生气通天论曰: 风者, 百病之始也, 清静则肉腠闭拒, 虽有大风苛毒, 弗之能害, 此因时之序也。 因于露风, 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 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 上逆而欬, 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 四时之气, 更伤五脏。 百病始生篇帝曰: 夫百病之始生也, 皆生于风雨寒暑, 清湿喜怒。 三部之气, 所伤异类, 愿闻其会。 岐伯曰: 三部之气各不同, 或起于阴, 或起于阳, 请言其方。 喜怒不节则伤脏, 伤脏则病起于阴也; 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 风寒袭虚则病起于上, 是谓三部。 至其淫泆, 不可胜数。 岐伯曰: 风雨寒热, 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 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 其中于虚邪也, 因与天时, 与其身形, 参以虚实, 大病乃成, 气有定舍, 因处为名, 上下中外, 分为三员。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 始于皮肤, 皮肤缓则腠理开, 开则邪从毛发入, 入则抵深, 深则毛发立, 毛发立则淅然, 故皮肤痛。 留而不去, 则传舍于络脉, 在络之时, 痛于肌肉, 其痛之时息, 大经乃代。 留而不去, 传舍于经, 在经之时, 洒淅喜惊。 留而不去, 传舍于输, 在输之时, 六经不通四肢, 则肢节痛, 腰脊乃强。 留而不去, 传舍于伏冲之脉, 在伏冲之时, 体重身痛。 留而不去, 传舍于肠胃, 在肠胃之时, 贲响腹胀, 多寒则肠鸣飧泄, 食不化, 多热则溏出糜。 留而不去, 传舍于肠胃之外, 募原之间, 留着于脉, 稽留而不去, 息而成积。 邪气淫泆, 不可胜论。 帝曰: 治之奈何? 岐伯曰: 察其所痛, 以知其应, 有余不足, 当补则补, 当泻则泻, 毋逆天时, 是谓至治。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诸阳之会, 皆在于面。 中人也方乘虚时, 及新用力, 若饮食汗出, 腠理开, 而中于邪。 中于面则下阳明, 中于项则下太阳, 中于颊则下少阳, 其中于膺背两?, 亦中其经。 虚邪之中身也, 洒淅动形。 正邪之中人也微, 先见于色, 不知于身, 若有若无, 若亡若存, 有形无形, 莫知其情。 刺节真邪论曰: 虚邪之中于人也, 洒淅动形, 起毫毛而发腠理。 其入深, 内搏于骨, 则为骨痹。 搏于筋, 则为筋挛。 搏于脉中, 血闭不通, 则为痈。 搏于肉, 与卫气相搏, 阳胜者则为热, 阴胜者则为寒, 寒则真气去, 去则虚, 虚则寒。 搏于皮肤之间, 其气外发, 腠理开, 毫毛摇, 气往来行, 则为痒。 留而不去则痹。 卫气不行, 则为不仁。 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 内居营卫, 营卫稍衰, 则真气去, 邪气独留, 发为偏枯。 其邪气浅者, 脉偏痛。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 寒与热相搏, 久留而内着, 寒胜其热, 则骨疼肉枯, 热胜其寒, 则烂肉腐肌为脓, 肉伤骨, 内伤骨为骨蚀。 脉要精微论曰: 风成为寒热。 久风为飧泄。 脉风成为疠。 来徐去疾, 上虚下实, 为恶风也。 故中恶风者, 阳受气也。 寿夭刚柔篇曰: 病在阳者命曰风, 病在阴者命曰痹, 阴阳俱病命曰风痹。 风寒伤形, 忧恐忿怒伤气。 通评虚实论曰: 不从内外中风之病, 故瘦留着也。 跖跛, 风寒湿之病也。 平人气象论曰: 面肿曰风。 人一呼脉三动, 一吸脉三动而躁, 尺热曰病温, 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脉涩曰痹。 刺志论曰: 脉大血少者, 脉有风气, 水浆不入, 此之谓也。 阴阳别论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其传为风消, 其传为息贲者, 死不治。 二阳一阴发病, 主惊骇, 背痛, 善噫, 善欠, 名曰风厥。 三阳三阴发病, 为偏枯痿易, 四肢不举。 五色篇曰: 黄赤为风, 青黑为痛, 白为寒, 黄而膏润为脓, 赤甚者为血, 痛甚为挛, 寒甚为皮不仁。 评热病论帝曰: 有病身热汗出烦满, 烦满不为汗解, 此为何病? 岐伯曰: 汗出而身热者风也, 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 病名曰风厥。 巨阳主气, 故先受邪; 少阴与其为表里也, 得热则上从之, 从之则厥也。 帝曰: 治之奈何? 曰: 表里刺之, 饮之服汤。 帝曰: 劳风为病何如? 岐伯曰: 劳风法在肺下, 其为病也, 使人强上冥视, 唾出若涕, 恶风而振寒, 此为劳风之病。 帝曰: 治之奈何? 曰: 以救俛仰, 巨阳引精者三日, 中年者五日, 不精者七日, 欬出青黄涕, 其状如脓, 大如弹丸, 从口中若鼻中出, 不出则伤肺, 伤肺则死矣。 病能论帝曰: 有病身热解惰, 汗出如浴, 恶风少气, 此为何病? 岐伯曰: 病名曰酒风。 治之以泽泻, 朮各十分, 麋衔五分, 合以三指撮, 为后饭。 骨空论曰: 风从外入, 令人振寒, 汗出头痛, 身重恶寒, 治其风府, 调其阴阳, 不足则补, 有余则泻。 大风颈项痛, 刺风府, 风府在上椎。 大风汗出, 灸?嘻, ?嘻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 四时气篇曰: 疠风者, 素刺其肿上, 已刺, 以锐针针其处, 按出其恶气, 肿尽乃止。 常食方食, 无食他食。 热病篇曰: 偏枯, 身偏不用而痛, 言不变, 志不乱, 病在分腠之间, 巨针取之, 益其不足, 损其有余, 乃可复也。 痱之为病也, 身无痛者, 四肢不收, 智乱不甚, 其言微知, 可治, 甚则不能言, 不可治也。 病先起于阳, 后起于阴者, 先取其阳, 后取其阴, 浮而取之。 风痉身反折, 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 中有寒, 取三里。 至真要大论曰: 厥阴司天, 其化以风。 风气大来, 木之胜也, 土湿受邪, 脾病生焉。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诸暴强直, 皆属于风。 气交变大论曰: 岁木太过, 风气流行, 脾土受邪。 民病飧泄, 食减体重, 烦冤, 肠鸣, 腹支满, 上应岁星。 其则忽忽善怒, 眩冒巅疾。 五常政大论曰: 厥阴司天, 风气下临, 脾气上从, 而土且隆, 黄起水乃眚, 土用革, 体重, 肌肉萎, 食减口爽, 风行太虚, 云物摇动, 目转耳鸣。 六元正纪大论曰: 厥阴所至, 为风府, 为璺启。 厥阴所至, 为风生, 终为肃。 木郁之发, 太虚埃昏, 云物以扰, 大风乃起, 发屋折木, 木有变。 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上支两?, 鬲咽不通, 食饮不下, 甚则耳鸣眩转, 目不识人, 善暴僵仆。 太虚苍埃, 天山一色, 或为浊色, 黄黑郁, 若横云不起, 雨而乃发也, 其气无常。 长川草偃, 柔叶呈阴, 松吟高山, 虎啸岩岫, 怫之先兆也。 [page] 论古今中风之辨共三条 . . . . . . 夫风邪中人, 本皆表证, 考之[内经]所载诸风, 皆指外邪为言。 故并无神魂昏愦, 直视僵仆, 口眼歪斜, 牙关紧急, 语言蹇涩, 失音烦乱, 摇头吐沫, 痰涎壅盛, 半身不遂, 瘫痪软弱, 筋脉拘挛, 抽搐瘛瘲, 遗尿失禁等说。 可见此证候, 原非外感风邪, 总由内伤血气也。 夫风自外入者, 必由浅而深, 由渐而甚, 自有表证。 既有表证, 方可治以苏散。 而今之所谓中风者则不然, 但见有卒倒昏迷, 神魂失守之类, 无论其有无表邪, 有无寒热, 及有无筋骨疼痛等证, 便皆谓之中风, 误亦甚矣。 虽[热病篇]有偏枯一证, 曰身偏不用而痛, 此以痛痹为言, 非今之所谓中风也。 [阴阳别论]有曰: 三阴三阳发病, 为偏枯痿易, 四肢不举。 此以经病为言, 亦非所谓风也。 继自越人, 仲景, 亦皆以外感言风, 初未尝以非风言风也。 迨至汉末华元化所言五脏之风, 则稍与[内经]不同, 而始有吐沫, 身直, 口噤, 筋急, 舌强不能言, 手足不遂等说, 然犹不甚相远。 再自隋唐以来, 则巢氏[病源], 孙氏[千金]等方, 以至宋元诸家, 所列风症, 日多日详, 而是风非风, 始混乱莫辨, 而愈失其真矣。 故余悉采其要, 列证如前。 凡[内经]所不言者, 皆不得谓之风证, 即或稍有相涉, 亦必以四诊相参, 必其真有外感实邪, 方可以风论治。 否则误人不小也。 一, [难经]曰: 伤寒有几? 其脉有变否? 然: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 其所苦各不同。 详此[难经]之云中风者, 本五种伤寒之一。 又仲景曰: 太阳病,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缓者, 名为中风。 由此观之, 可见[内经]之凡言中风者, 本以外感寒邪为言也, 岂后世以内伤属风等证, 悉认之为外感中风耶? 仲景[要略]曰: 夫风之为病, 当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 脉微而数, 中风使然。 寸口脉浮而紧, 紧则为寒, 浮则为虚; 寒虚相搏, 邪在皮肤; 浮者血虚, 络脉空虚, 贼邪不泻, 或左或右, 邪气反缓, 正气即急, 正气引邪, 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 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 即重不胜; 邪入于腑, 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 舌即难言, 口吐涎。 观仲景之论中风者如此。 其所云半身不遂者, 此为痹, 乃指痛风之属为言, 谓其由于风寒也。 再如邪在皮肤, 及在络在经, 入腑入脏者, 此谓由浅而深, 亦皆以外邪传变为言也。 唯喎僻, 吐涎二症, 在[内经]诸风, 并无言及, 而仲景创言之, 故自唐宋以来, 则渐有中经, 中血脉, 中腑, 中脏之说, 而凡以内伤偏枯, 气脱卒倒, 厥逆等证。 悉认为中风, 而忘却真风面目矣。 论中风属风 风有真风, 类风, 不可不辨。 凡风寒之中于外者, 乃为风邪。 如九宫八风篇之风占病候, 岁露论之虚风实风, 金匮真言论之四时风证, 风论之脏腑中风, 玉机真脏论之风痹风瘅, 痹论, 贼风篇之风邪为痹, 疟论, 岁露论之疟生于风, 评热病论之风厥劳风, 骨空论之大风, 热病篇之风痉, 病能论之酒风, 欬论之感寒欬嗽, 是皆外感风邪之病也。 其有不由外感而亦名为风者, 如病机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类, 是皆属风而实非外中之风也。 何以见之? 盖有所中者谓之中, 无所中者谓之属。 夫既无所中, 何谓之属? 此以五运之气, 各有所主, 如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诸寒收引, 皆属于肾。 是皆以所属为言, 而风之属于肝者, 即此之谓。 肝为东方之脏, 其藏血, 其主风。 肝病则血病, 而筋失所养, 筋病则掉眩, 强直之类无所不至, 而属风之证百出。 此所谓皆属于肝, 亦皆属于风也。 夫中于风者, 即真风也; 属于风者, 即木邪也。 真风者, 外感之表证也; 属风者, 内伤之里证也, 即厥逆内夺之属也。 夫曰中曰属, 此在[内经]固已显然各有所谓, 即如年辰之属鼠属牛, 岂即为牛为鼠乎? 而后世不能明辨, 遂致方论混传, 表里误治, 千古之弊, 莫此为甚。 第在[内经]则原无真中, 类中之分, 而王安道始有此论, 予甚善之。 第惜其辨有未尽, 故复述之, 以详其说。 凡欲明此义者, 但当于中风, 属风, 表证, 里证, 四者之间, 默而思之, 当自见其真矣。 论河间中风说 河间[原病式]曰: 凡人风病, 多因热甚, 而风燥者为其兼化, 以热为其主也。 俗云风者, 言末而忘其本也。 所以中风瘫痪者, 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 亦非外中于风耳。 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 肾水虚衰不能制之, 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 心神昏冒, 筋骨不用, 而卒倒无所知也。 多因喜怒思悲恐, 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 皆为热甚故也。 若病微, 则但僵仆, 气血流通, 筋脉不挛; 缓者发过如故。 或热气太甚, 郁结壅滞, 气血不能宣通, 阴气暴绝, 则阳气后竭而死。 据河间此论, 谓非肝木之风, 亦非外中之风, 由乎将息失宜。 此独得之见, 诚然善矣。 然皆谓为热甚, 则不然也。 凡将息失宜, 五志过极, 本属劳伤证也, 而劳伤血气者, 岂皆火证? 又岂无阳虚病乎? 经曰: 喜怒伤气, 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 暴喜伤阳。 夫伤阴者水亏也, 伤阳者火虚也。 以虚作火, 鲜不危矣。 又河间曰: 其中腑者, 面加五色, 有表证, 脉浮而恶寒, 拘急不仁, 皆曰中腑也, 其治多易。 中脏者, 唇吻不收, 舌不转而失音, 鼻不闻香臭, 耳聋而眼瞀, 大小便闭结, 皆曰中脏也, 其治多难。 大抵中腑者, 多着四肢; 中脏者, 多滞九窍。 若风中腑者, 先以加减续命汤, 随证发甚表。 若忽中脏者, 则大便多秘涩, 宜以三化汤通其滞。 表里证已定, 别无他证, 故以大药和治之。 据此云脉浮恶寒, 拘急不仁等证, 本皆伤寒之类也, 何又名为中腑? 唇不收, 舌不转, 失音耳聋等证, 本皆厥夺之类也, 何又名为中脏? 自中脏中腑之说并列为言, 而内伤外感之证, 斯无辨而混乱矣。 且续命汤, 三化汤之属, 但可以散风寒, 攻实热, 若所云将息失宜者, 岂尚堪治之以此? 论东垣中风说 东垣[发明]曰: 阳之气, 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此中风者, 非外来风邪, 乃本气自病也。 凡人年逾四旬, 气衰之际, 或忧喜忿怒伤其气者, 多有此疾, 壮岁之时无有也。 若肥盛者则间而有之, 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耳。 治法当和脏腑, 通经络, 便是治风也。 据东垣年逾四旬气衰之说, 其发明病机, 切中病情, 諴出诸贤之表者, 余深服之。 然忧喜忿怒伤气者, 固有此疾, 而酒色劳倦伤阴者, 尤多此疾。 何以言之? 盖气生于阳, 形成于阴。 余尝曰: 察阳者, 察其衰与不衰; 察阴者, 察其坏与不坏。 夫阳衰则气去, 故神志昏乱; 阴亏则形坏, 故肢体癈驰。 此衰坏之谓也。 所以此病多在四旬之外, 正以其渐伤渐败, 而至此始见。 其非外感, 而总由内伤可知也。 今以气脱形坏之病, 顾可谓之风热, 而散之攻之也否乎? 又东垣曰: 中血脉则口眼歪, 中腑则肢节癈, 中脏则性命危, 三治各不同。 中血脉者, 外有六经之形证, 则从小续命汤加减; 中腑者, 内有便溺之阻格, 宜三化汤等通利之; 外无六经之形证, 内无便溺之阻隔, 宜养血通气, 大秦艽汤, 羌活愈风汤主之。 据东垣, 河间之说, 若有同者, 若有异者。 如云中腑中脏, 本皆同也, 而东垣又云中血脉, 则稍异矣。 又如续命汤, 在河间则以治腑病, 东垣则以治血脉; 三化汤, 在河间用以治中脏, 而东垣用以治中腑, 则又异矣。 此或因证施治, 各有所宜, 姑无论也。 再如河间曰: 此非肝木之风, 亦非外中于风; 东垣亦曰, 非外来风邪, 乃本气自病也。 夫皆曰非风, 而又皆曰中腑中脏。 不知所中者为何物? 则分明又指为风矣。 夫既曰将息失宜, 又曰气衰所致, 本皆言其虚也, 而治法皆用汗, 下, 则分明又作实邪矣。 此等名目混乱, 泾渭不分, 若曰是, 若曰非, 而含糊于可否之间, 因致后学茫然莫知所宗, 正以议论日多, 不得其要, 反滋千古疑窦, 深可慨也! 至若续命, 三化等汤, 恐亦非神衰形坏之人所能堪者。 凡读书稽古之士, 宜加精究, 勿谓古人之法如此, 便可执而混用。 论丹溪中风说 丹溪曰: 按[内经]以下, 皆谓外中风邪。 然地有南北之殊, 不可一途而论, 惟刘河间作将息失宜, 水不制火者极是。 由今言之, 西北二方, 亦有真为风所中者, 但极少耳; 东南之人, 多是湿土生痰, 痰生热, 热生风耳。 据丹溪引[内经]以下, 皆谓外中风邪之说, 不知[内经]之凡言风者, 皆以外感为言, 原非后世之所谓中风也, 观[难经]五种伤寒之意可知矣。 而丹溪之言, 岂得内经之本意乎? 至若东南之人, 只是湿痰生热, 热生风, 此仍述河间热甚之说。 而非风等证, 岂皆热病? 即云为痰, 又岂无寒痰? 而何以痰即生热, 热即生风也? 且非风则已, 是风则南北俱有。 若云东南寒少, 未必杀人则可, 而云风少则不可也。 非痰则已, 是痰亦南北俱有。 若水土之外湿, 东南虽多, 而奶酪之内湿, 则西北尤多也。 虽痰之为物, 本为湿动, 然脾健则无, 脾弱则有, 而脾败则甚。 是可见因病所以生痰, 非因痰所以生病也。 凡治失其本, 而欲望病愈者, 未之有也。 又丹溪曰: 半身不遂, 大率多痰。 在左属死血与无血, 宜四物汤加桃仁, 红花, 竹沥, 姜汁; 在右属痰属气虚, 宜二陈汤, 四君子汤加竹沥, 姜汁。 据丹溪此说, 若乎近理, 故人多信之, 而不知其有不然也。 夫人身血气, 本不相离, 焉得以左为血病, 右为痰气耶? 盖丹溪之意, 以为肝属木而位左, 肝主血也; 肺属金而位右, 肺主气也; 脾属土而寄位西南, 故亦在右, 而脾主湿与痰也。 然此以五行方位之序, 言其理耳。 岂曰西无木, 东无金乎? 且各经皆有左右, 五脏皆有血气, 即如胃之大络, 乃出于左乳之下, 则脾胃之气亦出于左, 又岂左非脾右非肝, 左必血病右必痰气乎? 然则何以辨之? 此惟[内经]以阴阳分血气, 以左右言轻重, 则至当也。 经曰: 左右者, 阴阳之道路也。 又曰: 阴胜则阳病, 阳胜则阴病。 又曰: 女子右为逆, 左为从; 男子左为逆, 右为从。 夫阳病者, 即气病也, 气本乎阳, 而阴邪胜之则病也; 阴病者, 即血病也, 血本乎阴, 而阳邪胜之则病也。 从者病轻, 男病宜右, 女病宜左也; 逆者病重, 男病畏左, 女病畏右也。 以此辨之, 而再参以脉色, 察其病因, 则在气在血, 或重或轻, 斯得其真矣。 若谓左必血病, 右必痰气, 则未免非痰治痰, 非血治血, 而诛伐无过, 鲜不误矣。 论真中风 观刘宗厚[玉机微义]云: 余尝居凉州, 其地高阜, 四时多风少雨, 天气常寒, 每见中风或暴死者有之。 盖折风燥烈之甚也。 时洪武乙亥秋八月, 大风起自西北。 时甘州城外, 路死者数人。 余亦始悟[经]谓西北之折风, 伤人至病暴死之旨不诬, 丹溪之言有所本也。 吁! 医之不明运气地理, 造化病机之微, 而欲行通变之法者, 难矣哉! 据此一说, 是诚风之杀人也。 然风气兼温, 虽烈未必能杀人; 惟带寒威, 则杀人耳。 矧以西北地寒, 而塞风起于八月, 则寒随风至, 寒必彻骨, 凡暴露之人, 虽曰中风, 而不知实中阴寒之毒也。 此在强者固能支持, 弱者焉得不死? 然亦以所遇之异, 故特纪。 若此, 方是真中风邪, 则亦百十年间始或仅遭一二, 而此证之不多见者, 从可知矣。 此外, 如贼风虚邪之伤人, 则岁岁有之, 处处有之, 是无非外感之病, 未闻有因外感而卒然昏愦致死也, 矧今人之所谓中风者, 或于寂然无风之时, 或于食饮严密之处, 素无外感而忽然运仆, 忽然偏废。 此其是风非风, 又可知矣, 而尽以风治, 其能堪哉? 论续命等汤 按历代相传治中风之方, 皆以续命等汤为主。 考其所自, 则始于[金匮要略]附方中, 有[古今录验]续命汤。 然此必宋时校正之所增, 而非仲景本方也。 此自隋唐以来, 则孙氏[千金方], 乃有小续命, 大续命, 西川续命, 排风等汤。 故后世宗之, 无不以此为中风主治矣。 夫续命汤以麻黄为君, 而以姜, 桂并用, 本发散外邪之佳方也。 至小续命, 大续命, 西川续命等汤, 则复加黄芩以兼桂附。 虽曰相制, 而水火冰炭, 道本不同。 即有神妙, 终非余之心服者。 其它无论。 独怪乎河间, 东垣, 丹溪三子者, 既于中风门, 皆言此病非风矣, 而何于本门皆首列小续命汤; 而附以加减之法曰: 无汗恶寒, 麻黄续命汤; 有汗恶风无热, 桂枝续命汤; 有汗身热不恶寒, 白虎续命汤; 有汗身热不恶风, 葛根续命汤; 无汗身凉, 附子续命汤。 若此诸法, 但用治外感则可, 用治内伤则不可。 而三子之卷卷不舍者, 皆此数方。 又何前后之言不相应耶? 再如大秦艽等汤, 在[机要][发明]俱云: 治中风, 外无六经之形证, 内无便溺之阻隔, 如是血弱不能养筋, 宜养血而筋自荣, 以大秦艽汤, 羌活愈风汤主之。 夫秦艽汤虽有补血之药, 而寒散之剂居其半。 夫既无六经之外邪, 而用散何为也? 既无阻隔之火邪, 而用寒何为也? 寒散既多, 又果能养血气而壮筋骨乎? 秦艽汤且不可, 愈风汤则尤其不可者也。 吾不知用此法者, 果出何意? 论治中风共三条 凡治风之法, 宜察浅深虚实, 及中经中脏之辨。 盖中经者, 邪在三阳, 其病犹浅; 中脏者, 邪入三阴, 其病则甚。 若在浅不治, 则渐入于深; 在经不治, 则渐入于脏。 此浅深之谓也。 又若正胜邪者, 乃可直攻其邪; 正不胜邪者, 则必先顾其本。 此虚实之谓也。 倘不知此, 则未有不致败者。 大风大寒直中三阴致危者, 必用[金匮]续命汤去石膏治之。 若风寒在经, 而头痛恶寒, 拘急身痛者, 宜麻黄汤, 麻桂饮随证加减主之; 甚者亦宜续命汤。 若头痛, 有汗, 恶风者, 宜桂枝汤或五积散。 若风邪在经, 热多寒少, 而为偏枯, 疼痛, 发热者, 宜大秦艽汤主之; 甚者愈风汤亦可。 风寒诸病, 无非外感证也。 如轻浅在肺者, 则为伤风; 稍深在表里之间者, 则为疟疾; 留连经络者, 则为寒热往来; 偏传六经, 彻内彻外者, 则为伤寒, 瘟疫; 久留筋骨者, 则为风痹, 痛风, 或为偏风; 风热上壅者, 则为大头时毒; 风湿相搏者, 则为大风疠风; 浮在肌肤者, 则为斑疹疮毒; 感在岭南者, 则为瘴气。 凡此者, 皆外感风寒之病, 俱有门类, 方论具载各条。 舍此之外, 但无表证者, 均不得指为风也。 述古治权变 许胤宗治唐柳太后病风, 脉沉欲脱, 云服汤药无及矣, 即以黄耆, 防风煮汤数十斛, 置床下熏薄之, 是夕果语, 更药之而愈。 王克明治芦州王守道风噤不能语, 以炽炭烧地, 热洒以药汤, 置病者于上, 须臾小苏。 若此二者, 以病至垂危, 药不能及, 亦治风之权变也。 诸风论列方 麻黄汤散一。 麻桂饮新散七。 排风汤散百五。 续命汤散五一。 大续命汤散五三。 桂枝汤散九。 愈风汤散五六。 五积散散三九。 小续命汤散五二。 大秦艽汤和二四五。 论外备用方 二丹丸补一五六。 养阴血八风散和二百四十风邪上盛。 清心散和二四九风痰。 涤痰汤和二四八风痰。 顺风匀气散和二四二行气疏风。 虎骨散和二百五十半身不遂。 三化汤攻二九邪实中焦。 秦艽升麻汤散五五阳明中风。 续命煮散散五四补虚散风。 养正丹热一八九痰涎上壅。 黄耆丸补一五五虚风。 省风汤和二三九风痰。 琥珀寿星丸和百十三风痰。 四白丹和二五四清气消风。 薏苡仁汤和二四七中风流注。 防风通圣散攻十六风热便结。 胃风汤散五七虚风面肿。 地黄散散五八阴虚中风。 十味剉散热四九血弱身痛。 养血当归地黄汤和二四六血少拘挛。 景岳全书卷之十终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