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医学 > 道医概论 >

景岳全书·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
栏目分类:道医概论   发布日期:2017-10-02   浏览次数:

风痹 经义 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 帝曰: 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 以冬遇此为骨痹, 以春遇此为筋痹, 以夏遇此为脉痹, 以至阴遇此为肌痹, 以秋遇此为皮痹。 帝曰: 内舍五脏六腑, 何气使然? 岐伯曰: 五脏皆有合, 病久而不去者, 内舍于其合也。 故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肾。 筋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肝。 脉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心。 肌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脾。 皮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肺。 所谓痹者, 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痹论曰: 凡痹之客五脏者, 肺痹者, 烦满喘而呕。 心痹者, 脉不通, 烦则心下鼓, 暴上气而喘, 嗌干善噫, 厥气上则恐。 肝痹者, 夜卧则惊, 多饮数小便, 上为引如怀。 肾痹者, 善胀, 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 脾痹者, 四肢懈惰, 发欬呕汁, 上为大塞。 肠痹者, 数饮而出不得, 中气喘争, 时发飧泄。 胞痹者, 少腹膀胱按之内痛, 若沃以汤, 涩于小便, 上为清涕。 阴气者, 静则神藏, 躁则消亡, 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淫气喘息, 痹聚在肺。 淫气忧思, 痹聚在心。 淫气遗溺, 痹聚在肾。 淫气乏竭, 痹聚在肝。 淫气肌绝, 痹聚在脾。 诸痹不已, 亦益内也。 其风气胜者, 其人易已也。 痹论帝曰: 痹, 其时有死者, 或疼久者, 或易已者, 其故何也? 岐伯曰: 其入脏者死, 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 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帝曰: 其客于六腑者何也? 曰: 此亦其食饮居处, 为其病本也。 六腑亦各有俞, 风寒湿气中其俞, 而食饮应之, 循俞而入, 各舍其腑也。 帝曰: 痹或痛, 或不痛, 或不仁, 或寒或热, 或燥或湿, 其故何也? 曰: 痛者, 寒气多也, 有寒故痛也。 其不痛不仁者, 病久入深, 营卫之行涩, 经络时疏, 故不痛, 皮肤不营, 故为不仁。 其寒者, 阳气少, 阴气多, 与病相益, 故寒也。 其热者, 阳气多, 阴气少, 病气胜, 阳遭阴, 故为痹热。 其多汗而濡者, 以其逢湿甚也, 阳气少, 阴气盛, 两气相感, 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 夫痹之为病, 不痛何也? 曰: 痹在于骨则重, 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 在于筋则屈不伸, 在于肉则不仁, 在于皮则寒, 故具此五者, 则不痛也。 凡痹之类, 逢寒则急, 逢热则纵。 帝曰: 善。 周痹篇帝曰: 愿闻众痹。 岐伯曰: 此各在其处, 更发更止, 更居更起, 以右应左, 以左应右, 非能周也, 更发更休也。 刺此者, 痛虽已止, 必刺其处, 勿令复起。 帝曰: 愿闻周痹何如? 曰: 周痹者, 在于血脉之中, 随脉以上, 随脉以下, 不能左右, 各当其所。 帝曰: 刺此奈何? 曰: 痛从上下者, 先刺其下以过之, 后刺其上以脱之。 痛从下上者, 先刺其上以过之, 后刺其下以脱之。 帝曰: 此痛安生? 何因而有名? 曰: 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 迫切而为沫, 沫得寒则聚, 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 分裂则痛, 痛则神归之。 神归之则热, 热则痛解, 痛解则厥, 厥则他痹发, 发则如是。 此内不在脏, 而外未发于皮, 独居分肉之间, 真气不能周, 故命曰周痹。 长刺节论曰: 病在筋, 筋挛节痛, 不可以行, 名曰筋痹。 病在肌肤, 肌肤尽痛, 名曰肌痹, 伤于寒湿。 病在骨, 骨重不可举, 骨髓酸痛, 寒气至, 名曰骨痹。 寿夭刚柔篇曰: 病在阳者命曰风, 病在阴者命曰痹, 阴阳俱病命曰风痹。 病有形而不痛者, 阳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 阴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 其阳完而阴伤之也, 急治其阴, 无攻其阳; 有形而不痛者, 其阴完而阳伤之也, 急治其阳, 无攻其阴。 阴阳俱动, 乍有形, 乍无形, 加以烦心, 命曰阴胜其阳, 此谓不表不里, 其形不久。 五邪篇曰: 邪在肾, 则病骨痛阴痹。 阴痹者, 按之而不得, 腹胀腰痛, 大便难, 肩背颈项痛, 时眩。 取之涌泉, 昆仑, 视有血者尽取之。 五脏生成篇曰: 卧出而风吹之, 血凝于肤者为痹, 凝于脉者为泣, 凝于足者为厥, 此三者, 血行而不得反其空, 故为痹厥也。 脉要精微论曰: 按之至骨, 脉气少者, 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九针论曰: 八风伤人, 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 为深痹也。 故为治针, 必长其身, 锋其末, 可以取深邪远痹。 四时气篇曰: 着痹不去, 久寒不已, 卒取其三里。 玉机真藏论曰: 风寒客于人, 使人毫毛毕直, 皮肤闭而为热, 当是之时, 可汗而发也。 弗治, 病入舍于肺, 名曰肺痹, 发欬上气。 弗治, 肺即传而行之肝, 病名曰肝痹, 一名曰厥, ?痛出食, 当是之时, 可按若刺耳。 五脏生成论曰: 赤脉之至也, 喘而坚, 诊曰有积气在中, 时害于食, 名曰心痹, 得之外疾, 思虑而心虚, 故邪从之。 白脉之至也, 喘而浮, 上虚下实, 惊, 有积气在胸中, 喘而虚, 名曰肺痹, 寒热, 得之醉而使内也。 青脉之至也, 长而左右弹, 有积气在心下支胠, 名曰肝痹, 得之寒湿, 与疝同法, 腰痛足清头痛。 黄脉之至也, 大而虚, 有积气在腹中, 有厥气, 名曰厥疝, 女子同法, 得之疾使四肢, 汗出当风。 黑脉之至也, 上坚而大, 有积气在小腹与阴, 名曰肾痹, 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逆调论: 帝曰: 人身非衣寒也, 中非有寒气也, 寒从中生者何? 岐伯曰: 是人多痹气也, 阳气少, 阴气多, 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一水不能胜二火, 故不能冻栗, 病名曰骨痹。 详寒热门 . 论证 风痹一证, 即今人所谓痛风也。 盖痹者, 闭也, 以血气为邪所闭, 不得通行而病也。 如痹论曰: 风气胜者为行痹。 盖风者善行数变, 故其为痹, 则走注历节, 无有定所, 是为行痹, 此阳邪也。 曰: 寒气胜者为痛痹。 以血气受寒则凝而留聚, 聚则为痛, 是为痛痹, 此阴邪也。 曰: 湿气胜者为着痹。 以血气受湿则濡滞, 濡滞则肢体沉重而疼痛顽木, 留着不移, 是为着痹, 亦阴邪也。 凡此三者, 即痹之大则也。 此外如五脏六腑之痹, 则虽以饮食居处皆能致之, 然必重感于邪而内连脏气, 则合而为痹矣。 若欲辨其轻重, 则在皮肤者轻, 在筋骨者甚, 在脏腑者更甚。 若欲辨其寒热, 则多热者方是阳证, 无熬者便是阴证。 然痹本阴邪, 故惟寒者多而热者少, 此则不可不察。 观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而寿天刚柔篇又曰: 在阳者命曰风, 在阴者命曰痹。 何也? 盖三气之合, 乃专言痹证之所因也; 曰在阳为风, 在阴为痹, 又分言表里之有殊也。 如风之与痹, 本皆由感邪所致, 但外有表证之见, 而见发热头疼等证, 或得汗即解者, 是皆有形之谓。 此以阳邪在阳分, 是即伤寒, 中风之属也, 故病在阳者, 命曰风。 若既受寒邪而初无发热头疼, 又无变证, 或有汗, 或无汗, 而筋骨之痛如故, 以延绵久不能愈, 而外无表证之见者, 是皆无形之谓。 此以阴邪直走阴分, 即诸痹之属也, 故病在阴者, 命曰痹。 其或既有表证而疼痛又不能愈, 此即半表半里, 阴阳俱病之证, 故阴阳俱病者, 命曰风痹。 此所以风病在阳而痹病在阴也。 然则诸痹者, 皆在阴分, 亦总由真阴衰弱, 精血亏损, 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证。 经曰, 邪入于阴则痹, 正谓此也。 是以治痹之法, 最宜峻补真阴, 使血气流行, 则寒邪随去; 若过用风湿痰滞等药而再伤阴气, 必反增其病矣。 . 风痹治法共五条 痹因外邪, 病本在经, 而深则连脏。 故其在上, 则有喘呕, 有吐食; 在中, 则为胀满, 为疼痛; 在下, 则为飧泄, 为秘结诸病。 此皆风痹之兼证也。 凡见此者, 当于各门, 权其缓急先后而随证治之。 痹证之风胜者, 治当从散, 宜败毒散, 乌药顺气散之类主之。 若以风胜而兼微火者, 宜大秦艽汤, 或九味羌活汤之类主之。 痹证之寒胜者, 但察其表里俱无热证, 即当从温治之, 宜五积散, 或小续命汤, 甘草附子汤之类主之。 若寒甚气虚者, 宜<三因>附子汤之类主之。 痹证之湿胜者, 其体必重, 或多寒, 或多痰, 或多汗, 皆脾弱阴寒证也。 若羌活胜湿汤, 乃兼风散湿之剂也。 五积散, 乃温经散湿之剂也。 真武汤, 乃温中除湿之剂也。 <三因>附子汤, 乃补脾燥湿之剂也。 调气平胃散, 乃行气行湿之剂也。 五苓散, 乃利水导湿之剂也。 二陈汤, 六君子汤, 乃化痰去湿之剂也。 大抵治湿者, 欲其燥; 欲燥者, 宜从暖。 盖脾土喜燥而恶湿, 喜暖而恶寒, 故温脾即所以治湿也。 然又有湿热之为病者, 必见内热之证, 滑数之脉, 方可治以清凉, 宜二妙散及加味二妙丸, 当归拈痛汤之类主之。 其有热甚者, 如抽薪饮之类, 亦可暂用, 先清其火而后调其气血。 风痹之证, 大抵因虚者多, 因寒者多。 惟血气不充, 故风寒得以入之; 惟阴邪留滞, 故经脉为之不利。 此痛痹之大端也。 惟三气饮及大防风汤之类, 方能奏效。 凡治痹之法, 惟此为最。 其有宜酒者, 即以三气饮浸酒服之亦妙, 法见本方, 或用易老天麻丸亦可。 历节风痛 历节风痛, 以其痛无定所, 即行痹之属也。 <病源>云: 历节风痛, 是气血本虚, 或因饮酒腠理开, 汗出当风所致; 或因劳倦调护不谨, 以致三气之邪遍历关节, 与气血相搏而疼痛非常, 或如虎之咬, 故又有白虎历节之名。 <中藏经>曰: 历节疼痛者, 因醉犯房而得之。 此其概也。 大都痛痹之证, 多有昼轻而夜重者, 正阴邪之在阴分也; 其有遇风雨阴晦而甚者, 此正阴邪侮阳之证也; 或得暖遇热而甚者, 此湿热伤阴之火证也。 有火者宜清凉, 有寒者宜从温热。 若筋脉拘滞, 伸缩不利者, 此血虚血燥证也, 非养血养气不可。 凡诸治法, 总宜如前。 一, 凡诸痹作痛者, 俱宜用火龙膏贴之。 历节风痛 风痹论列方 六 君子汤补五。 大秦艽汤和二四五。 败毒散散三六。 真武汤热一四三。 三气饮新热十七。 抽薪饮新寒三。 火龙膏外三百二十。 甘草附子汤热三一。 易老天麻丸和二七五。 乌药顺气散散九三。 调气平胃散和十八。 大防风汤补九八。 小续命汤散五二。 五积散散三九。 二陈汤和一。 五苓散和一八二。 二妙散寒一三四。 <三因>附子汤热二三。 加味二妙丸寒一三五。 当归拈痛汤寒百三十。 九味羌活汤散四四。 羌活胜湿汤和一七八。 历节风痛 论外备用方 大建中汤补二四阳虚。 活络饮和二六九风湿。 换骨丹和二七九。 三痹汤和二五八血虚气滞。 虎骨散和二五一风毒走注。 愈风丹和二七四虚风。 茯苓丸和百十四痰饮痹痛。 史国公浸酒方和二八一。 蠲痹汤和二五七温经。 换腿丸和二百八十疏邪。 桂心散和二六五风邪走痛。 虎骨酒和三一五强筋骨。 秦芄地黄汤和二六八风热血燥。 豨莶丸和二五六。 鸡鸣散和二八五风湿流注。 独活寄生汤和二百七十风寒湿痹。 续断丹和二五五三气。 湿郁汤和二六六风湿。 熏洗痛风法和二七三。 枳实散和二六二心痹痛。 人参散和二百六十肝痹?痛。 温中法?丸热一二五脾痹多寒。 麻黄左经汤散九六风邪。 大黄左经汤五散九八闭结。 虎胫骨丸寒一三七湿热。 苍朮丸寒一三三湿热。 熨背散热一二四?背痛。 透经解挛汤和二七一去风通经。 薏仁酒和三一六脚痹。 趁痛散和二六七行血行气。 六味茯苓汤和二六一痰痹。 白朮酒和一八一中湿身痛。 续断丸和三百五风湿浮肿。 除湿蠲痹汤和二六四风湿。 薏仁汤和二四七流注。 熏蒸法和二七二。 加味五痹汤和二五九五脏痹。 紫苏子汤和二六三肺痹胸痛。 当归汤散九一肺痹上气。 半夏左经汤四散九七风湿流注。 神效左经丸散九五三气。 羌活散散八七风气。 苦参丸寒一三八阴虚风热。 十味剉散热四九血弱挛痛。 参附渗湿汤热一二二寒湿痹痛。 芎归散热一二一温补行散。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散四风湿。 龙虎丹热一二六走注。 愈风燥湿化痰丸和二七六。 -------------------------------------------------------------------------- [page] 汗证 经义 阴阳应象大论曰: 阳之汗, 以天地之雨名之。 宣明五气篇曰: 心为汗。 阴阳别论曰: 阳加于阴谓之汗。 评热病论曰: 阴虚者, 阳必凑之, 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决气篇曰: 津脱者, 腠理开, 汗大泄。 骨空论曰: 风从外入, 令人振寒, 汗出头痛, 身重恶寒。 大风汗出, 灸?嘻, ?嘻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 金匮真言论曰: 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风疟。 热论曰: 暑当与汗皆出, 勿止。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暑, 汗, 烦则喘喝, 静则多言, 体若燔炭, 汗出而散。 汗出偏沮, 使人偏枯。 汗出见湿, 乃生痤疿。 劳汗当风, 寒薄为皻, 郁乃痤。 魄汗未尽, 形弱而气烁, 穴俞以闭, 发为风疟。 阳者, 卫外而为固也。 评热病论曰: 人所以汗出者, 皆生于谷, 谷生于精,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 是邪却而精胜也。 复热者, 邪气也, 汗者精气也, 今汗出而辄复热者, 是邪胜也。 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热病篇曰: 热病已得汗出, 而脉尚躁, 喘且复热, 喘甚者死。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 此阴极之脉也, 死; 其得汗而脉静者生。 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 此阳极之脉也, 死; 脉盛躁得汗静者, 生。 热病而汗且出, 及脉顺可汗者, 取之鱼际, 太渊, 大都, 太白, 泻之则热去, 补之则汗出, 汗出太甚, 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寒热病篇曰: 臂太阴可汗出, 足阳明可汗出。 故取阴而汗出甚者, 止之于阳; 取阳而汗出甚者, 止之于阴。 逆顺篇曰: 无刺熇熇之热, 无刺漉漉之汗。 五禁篇曰: 五禁, 五夺, 五逆者, 皆不可刺。 曰: 大汗出之后, 是三夺也。 平人气象论曰: 尺涩脉滑, 谓之多汗。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 肺脉缓甚为多汗, 微缓为痿?, 偏风, 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本神篇曰: 卫气者, 所以温分肉, 充皮毛, 肥腠理, 司阖关者也。 经脉别论曰: 饮食饱甚, 汗出于胃。 惊而夺精, 汗出于心。 持重远行, 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 汗出于肝。 摇体劳倦, 汗出于脾。 本病论曰: 醉饱行房, 汗出于脾。 水热穴论曰: 勇而劳甚则肾汗出。 所谓玄府者, 汗空也。 举痛论曰: 炅则腠理开, 营卫通, 汗大泄, 故气泄矣。 劳则喘息汗出, 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五变篇曰: 肉不坚, 腠理疏, 则善病风, 厥, 漉汗。 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其多汗而濡者, 此其逢湿甚也, 阳气少, 阴气盛, 两气相感, 故汗出而濡也。 脏气法时论曰: 肺病者, 肩背痛, 汗出。 肾病者, 寝汗出, 憎风。 阴阳应象大论曰: 阳胜则身热, 腠理闭, 喘粗为之俛仰, 汗不出而干以烦冤, 腹满死, 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汗出, 身常清, 数栗而寒, 寒则厥, 厥则腹满死, 能夏不能冬。 脉要精微论曰: 阳气有余, 为身热无汗; 阴气有余, 为多汗身寒; 阴阳有余, 则无汗而寒。 营卫生会篇曰: 血之与气, 异名同类焉。 故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 故人有两死而无两生。 脉要精微论曰: 肺脉耎而散者, 当病灌汗。 六元正纪大论曰: 太阳所至, 为寝汗痉。 诊要经终论曰: 太阳之脉, 其终也, 戴眼, 反折瘈瘲, 其色白, 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经脉篇曰: 六阳气绝, 则阴与阳相离, 离则腠理发泄, 绝汗乃出, 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论证共三条 汗出一证, 有自汗者, 有盗汗者。 自汗者, 濈濈然无时, 而动作则益甚。 盗汗者, 寐中通身汗出, 觉来渐收。 诸古法云: 自汗者属阳虚, 腠理不固, 卫气之所司也, 人以卫气固其表, 卫气不固, 则表虚自汗而津液为之发泄也, 治宜实表补阳; 盗汗者属阴虚, 阴虚者阳必腠之, 故阳蒸阴分则血热, 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也, 治宜清火补阴。 此其大法, 固亦不可不知也。 然以余观之, 则自汗亦有阴虚, 盗汗亦多阳虚也。 如遇烦劳大热之类, 最多自汗。 故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胃, 劳倦之火起于脾, 酒色之火起于肾, 皆能令人自汗。 若此者, 谓非阳盛阴衰者而何? 又若人之寤寐, 总由卫气之出入。 卫气者, 阳气也。 人于寐时, 则卫气入于阴分。 此其时, 非阳虚于表者而何? 所以自汗, 盗汗, 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也。 然则阴阳有异, 何以辨之? 曰: 但察其有火无火, 则或阴或阳, 自可见矣。 盖火盛而汗出者, 以火烁阴, 阴虚可知也; 无火而汗出者, 以表气不固, 阳虚可知也。 知斯二者, 则汗出之要无余义, 而治之之法, 亦可得其纲领矣。 汗由血液, 本乎阴也。 经曰: 阳之汗, 以天地之雨名之。 其义可知。 然汗发于阴而出于阳, 此其根本, 则由阴中之营气; 而其启闭, 则由阳中之卫气。 故凡欲疏汗而不知营卫之盛衰, 欲禁汗而不知橐钥之牝牡, 亦犹荡舟于陆而驾车于海耳, 吾知其不败不已也。 汗证有阴阳: 阳汗者, 热汗也; 阴汗者, 冷汗也。 人但知热能致汗, 而不知寒亦致汗。 所谓寒者, 非曰外寒, 正以阳气内虚, 则寒生于中, 而阴中无阳; 阴中无阳, 则阴无所主, 而汗随气泄。 故凡大惊, 大恐, 大惧, 皆能令人汗出, 是皆阳气顿消, 真元失守之兆。 至其甚者, 则如病后, 产后, 或大吐, 大泻, 失血之后, 必多有汗出者, 是岂非气去而然乎? 故经曰: 阴盛则身寒汗出, 身常清, 数溧而寒, 寒则厥, 厥则腹满, 死。 仲景曰: 极寒反汗出, 身必冷如冰。 是皆阴汗之谓也。 故凡治阴汗者, 但当察气虚之微甚: 微虚者略扶正气, 其汗自收; 甚虚者, 非速救元气不可, 即姜, 桂, 附子之属, 必所当用。 余别有治按, 在伤寒门战汗条中。 汗出不治证 凡汗出不治之证有六: 一, 汗出而喘甚者不治; 二, 汗出而脉脱者不治; 三, 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 四, 汗出发润至颠者不治; 五, 汗出如油者不治; 六, 汗出如珠者不治。 凡见此类, 不得妄为用药。 论治共八条 阳证自汗或盗汗者, 但察其脉证有火, 或夜热烦渴, 或便热喜冷之类, 皆阳盛阴虚也。 宜当归六黄汤为第一, 保阴煎亦妙。 其或阴分虽有微火而不甚者, 宜一阴煎, 或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 其有心火不宁, 烦躁出汗者, 宜朱砂安神丸, 天王补心丹, 生脉散之类主之。 又有本非阴虚, 止因内火熏蒸, 血热而多汗者, 宜正气汤, 或黄芩芍药汤, 清化饮之类主之。 阴证自汗或盗汗者, 但察其内无火邪, 又无火脉, 便是气虚阴证, 皆不可妄用凉药以败阳气。 若止因气虚而火未衰者, 宜三阴煎, 参归汤, 人参建中汤之类主之。 若睡中盗汗而无火者, 宜参苓散, 独参汤主之。 若阳气俱虚者, 宜参附汤, 大建中汤之类主之。 若气虚火衰之盛者, 宜大补元煎, 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 卫气不固, 腠理不密而易汗者, 是亦阴证之属, 宜黄耆六一汤, 玉屏风散, 耆附汤之类主之。 诸病误治, 有不当汗而妄汗, 或虽当汗而汗之太过者, 皆汗多亡阳之证, 是亦阴证之属当察其虚之微甚: 微虚者, 宜三阴煎, 五阴煎, 独参汤之类主之; 大虚者, 非大补元煎, 六味回阳饮之类不可。 湿气乘脾者, 亦能作汗。 凡证有身重困倦, 而脉见缓大, 声音如从瓮中出者, 多属湿证。 若热湿胜者, 但去其火而湿自清, 宜用前阳证之法。 寒湿胜者, 但助其火而湿自退, 宜用前阴证之法。 或用玉屏风散, 四君子汤, 五君子煎之类, 以健脾土之气, 则湿去而汗自收。 收汗止汗之剂, 如麻黄根, 浮小麦, 乌梅, 北五味, 小黑豆, 龙骨, 牡蛎之属, 皆可随宜择用。 一曰: 黄耆得防风而力愈大。 一曰: 官桂最能实表。 凡汗出太多不能收者, 速宜用五倍子为末, 以唾津调填脐中, 外用帕帛缚定, 过宿即止。 或用何首乌为末, 填脐缚之亦止。 小儿盗汗虽是常事, 在东垣诸公, 皆曰不必治之, 盖由血气未足也。 然汗之太多者终属气分之虚, 余于儿辈, 见汗之甚者, 每以人参一钱许, 煎汤与服, 当夜即止。 正恐他日之强弱, 未必不由乎此, 所以培补之功, 原不可少。 病后多汗, 若伤寒, 若疟疾, 凡系外感寒邪, 汗出热退, 而有汗不即止者, 此以表邪初解, 必由腠理卫气开泄, 其汗宜然。 即数日, 旬日, 亦自无妨。 俟卫气渐实, 汗必自止, 无足虑也。 若其它杂证, 本非外感之解, 而有自汗, 盗汗者, 乃非所宜, 不容不治。 述古共二条 <丹溪附录>曰: 心之所藏, 在内者为血, 发外者为汗。 盖汗乃心之液, 而自汗之证, 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 故阴虚阳必凑, 发热而自汗; 阳虚阴必乘, 发厥而自汗, 皆阴阳偏胜所致也。 立斋曰: 若阳气虚弱, 汗出不止, 肢体倦怠, 用耆附汤。 上气喘急, 盗汗, 气短头晕者, 用参附汤。 肾气虚弱, 盗汗发热者, 用六味丸。 若肾气虚乏, 盗汗恶寒者, 用八味丸。 气血俱虚而盗汗者, 用十全大补汤。 阳盛阴虚者, 当归六黄汤。 心肾虚弱者, 斑龙丸。 汗证论列方 大补元煎新补一。 玉屏风散补五十。 五君子煎新热六。 独参汤补三五。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耆附汤补四三。 参苓散补五三。 大建中汤补二五。 四君子汤补一。 当归六黄汤寒六五。 参附汤补三七。 参归汤补三八。 人参建中汤补二六。 生脉散补五六。 黄耆六一汤补四九。 三阴煎新补十一。 五阴煎新补十三。 天王补心丹补百八。 八味丸补一二一。 清化饮新因十三。 黄芩芍药汤寒百九。 一阴煎新补八。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保阴煎新寒一。 六味丸补百二十。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正气汤寒六六。 斑龙丸补百二八。 论外备用方 归脾汤补三二。 大补黄耆汤补四七。 柔脾汤补七一吐?汗。 三味建中汤补二九。 人参养营汤补二一。 生地黄汤寒六八阴火汗。 <宣明>白朮散固三虚风。 防风当归汤和二四一过汗反张。 牡蛎散固一。 秘元丹固三二虚寒自汗。 黄耆汤补四五。 还少丹补一三五。 益阴肾气丸补一二三血虚盗汗。 大建中汤补二五阴汗。 心肾丸补百十二阴虚盗汗。 防己黄耆汤和一七六风湿汗。 白朮散和三十自汗盗汗。 牡蛎白朮散固二酒风。 金锁正元丹固十八遗精汗。 麦麸汤固四气虚汗。 辰砂妙香散固十五心虚汗。 脚汗牡蛎散因二九六。 -------------------------------------------------------------------------------- 痉证 经义 至真要大论曰: 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诸暴强直, 皆属于风。 厥阴在泉, 客胜则大关节不利, 内为痉强拘瘛, 外为不便; 主胜则筋骨由并, 腰腹时痛。 经筋篇曰: 足太阳之筋病, 脊反折, 项筋急, 肩不举, 腋支, 缺盘中纽痛, 不可左右摇。 足少阴之筋病, 主痫瘛及痉, 在外者不能俛, 在内者不能仰, 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 阴病者不能仰。 经筋之病, 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弛纵不收, 阴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 阴急则俛不伸。 缪刺论曰: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 令人拘挛背急, 引?而痛。 骨空论曰: 督脉为病, 脊强反折。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湿, 首如裹。 湿热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 经脉篇曰: 膀胱足太阳也, 是动则病冲头痛, 目似脱, 项似拔, 脊痛腰似折, 髀不可以曲, 腘如结, 踹如裂, 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 气厥论曰: 肺移热于肾, 传为柔?。 诊要经终论曰: 太阳之脉, 其终也, 戴眼, 反折, 瘛瘲, 其色白, 绝汗乃出, 出则死矣。 六元正纪大论曰: 太阳所至, 为寝汗痉。 热病篇曰: 风痉身反折, 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 中有寒, 取三里。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 九日热而痉者死, 腰折, 瘛瘲, 齿噤齘也。 厥论曰: 手阳明, 少阳厥逆, 发喉痹, 嗌肿, 痉, 治主病者。 论证共六条 之为病, 即<内经>之痉病也, 以痉作?, 盖传写之误耳。 其证则脊背反张, 头摇口噤, 戴眼项强, 四肢拘急, 或见身热足寒, 恶寒面赤之类皆是也。 仲景曰: 太阳之病, 发热无汗, 反恶寒者, 名曰刚?。 太阳病, 发热汗, 出而不恶寒者, 名曰柔?。 太阳病, 发热, 脉沉而细者, 名曰痉, 为难治。 太阳病, 发汗太多, 因致?。 风病下之则?, 复发汗, 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 不可发汗, 汗出则?。 陈无择曰: 夫人之筋, 各随经络结束于身, 血气内虚, 外为风寒湿热之所中则?, 盖风散气, 故有汗而不恶寒曰柔; 寒泣血, 故无汗而恶寒曰刚 。 原其所因, 多由亡血, 筋无所营, 故邪得以袭之。 所以伤寒汗, 下过多, 与夫病疮人及产后致斯疾者, 概可见矣。 诊其脉皆沉伏弦紧, 但阳缓阴急则久久拘挛, 阴缓阳急则反张强直。 二证各异, 不可不别。 愚谓痉之为病, 强直反张病也。 其病在筋脉, 筋脉拘急, 所以反张; 其病在血液, 血液枯燥, 所以筋挛。 观仲景曰: 太阳病, 发汗太多, 因致痉; 风病下之则成痉; 疮家不可发汗, 汗之亦成痉。 只此数言, 可见病?多由误治之坏证, 其虚其实可了然矣。 自仲景之后, 惟陈无择能知所因, 曰多由亡血, 筋无所营, 因而成痉, 则尽之矣。 但惜其言之既善, 而复有未善者。 曰血气内虚, 外为风寒湿热所中则痉。 斯言不无又误。 若其所云, 则仍是风湿为邪, 而虚反次之, 不知风随汗散, 而既汗之后, 何复言风? 湿随下行, 而既下之后, 何反致湿? 盖误汗者, 必伤血液, 误下者, 必伤真阴, 阴血受伤则血燥, 血燥则筋失所滋, 筋失所滋则为拘为挛, 反张强直之病, 势所必至, 又何待风寒湿热之相袭, 而后为痉耶? 且仲景所言, 言不当汗而汗也, 不当下而下也, 汗, 下既误, 即因误治而成?矣。 岂误治之外, 必再受邪而后成痉, 无邪则无痉哉? 此陈氏之言, 不惟失仲景之意, 而反致后人疑惑, 用持两端。 故凡今人之治此者, 未有不以散风去湿为事, 亦焉知血燥阴虚之证, 尚能堪此散削否? 此不可不为辨察。 故余列二子之论于前, 以资后学之印证。 痉证甚多, 而人多不识者, 在不明其故, 而鲜有察之者耳。 盖凡以暴病而见反张戴眼, 口噤拘急之类, 皆痉病也。 观仲景以汗, 下为言, 谓其误治亡阴所以然也。 余因类推, 则常见有不因误治, 而凡属阴虚血少之辈, 不能养营筋脉, 以致搐挛僵仆者, 皆是此证。 如中风之有此者, 必以年力衰残, 阴之败也; 产妇之有此者, 必以去血过多, 冲任竭也; 疮家之有此者, 必以血随脓出, 营气涸也; 小儿之有此者, 或以风热伤阴遂为急惊, 或以汗泻亡阴遂为慢惊。 凡此之类, 总属阴虚之证。 盖精血不亏, 则虽有邪干, 亦断无筋脉拘急之病, 而病至坚强, 其枯可知。 故治此者, 必当先以气血为主。 而邪甚者, 或兼治邪; 若微邪者, 通不必治邪。 盖此证之所急者在元气, 元气复而血脉行, 则微邪自不能留, 何足虑哉! 奈何今人但见此证, 必各分门类, 而悉从风治, 不知外感之风, 寒邪证也, 治宜解散; 内生之风, 血燥证也, 止宜滋补。 矧此数者, 总由内证, 本无外邪, 既以伤精败血枯燥而成, 而再治风痰, 难乎免矣。 故余详笔于此, 以明?证之要。 仲景言痉止属太阳, 而不及他经者何也? 盖?必反张, 其病在背, 背之经络, 惟太阳督脉耳。 言太阳则督在其中矣, 此其义也。 然仲景止言其表而未详其里, 考<内经>之经脉篇曰: 足少阴之脉, 贯脊属肾。 其直者, 从肾上贯肝膈。 经筋篇曰: 足少阴之筋, 循脊内, 挟膂上至项, 结于枕骨, 与足太阳之筋合。 又曰: 足太阳之筋病, 脊反折, 项筋急; 足少阴之筋病, 主痫瘈及痉; 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 阴病者不能仰。 由此观之, 则痉之为病, 乃太阳少阴之病, 盖肾与膀胱为表里, 膀胱为津液之府, 而肾为藏精之脏, 病在二经, 水亏可知。 故治此者, 最当以真阴为主。 . 论治共八条 . . . . . . 痉证凡因汗因泻者, 其气必虚。 微虚者, 宜三阴煎, 五福饮之类主之。 大虚而脉见沉细, 阴胜者, 宜大营煎, 大补元煎, 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 痉证多汗者, 宜二阴煎, 参归汤, 人参建中汤主之。 阳气大虚, 汗出或亡阳者, 宜参附汤, 耆附汤, 大补元煎之类主之。 若汗出兼火, 多热躁者, 宜当归六黄汤主之。 痉因泄泻者, 宜胃关煎, 温胃饮之类主之。 泻止而痉者, 宜大营煎, 五福饮之类主之。 痉有兼火者, 必脉见洪滑, 证见烦热, 宜一阴煎, 或加减一阴煎主之。 若火盛之甚, 以致阴血涸燥者, 不得不先去其火, 宜清化饮, 保阴煎, 玉女煎之类主之。 痉有表邪未解者, 当察其邪之微甚, 及证之阴阳。 若身有微热, 脉不紧数者, 此微邪也, 只补正气, 其邪自散, 宜五福饮之类主之。 若表邪未解, 阴虚无汗身热者, 宜三柴胡饮, 四柴胡饮, 补阴益气煎之类主之。 若阳气大虚, 阴极畏寒, 邪不能解而痉者, 宜大温中饮主之。 痉有痰盛者, 不得不先清上焦。 若火盛多痰者, 宜用清膈煎, 抱龙丸。 若多痰无火, 宜用六安煎。 凡此证候, 多属虚痰虚火, 因其壅滞, 不得不暂为清理, 但得痰气稍开, 便当调理血气。 小儿吐泻及多汗之后, 妇人产后, 诸证大失血之后, 凡病中风及疮毒溃脓之后, 皆有此证, 悉当依前法, 酌宜治之。 痉证有兼湿者, 当如王海藏治法, 详见后条。 述古共二条 仲景治太阳之痉, 身体强, 脉沉迟者, 用枯蒌桂枝汤取微汗。 治刚?无汗者, 用葛根汤。 治胸满口噤, 卧不着席, 脚挛, 齘齿者, 用大承气汤。 按: 此皆散逐实邪之法, 虽此证不多见, 然间或有之, 则亦不可不知。 王海藏治刚?, 用神朮汤加羌活, 独活, 麻黄。 治柔?, 用白朮汤加桂心, 黄耆。 痉证论列方 大营煎新补十四。 参归汤补三八。 耆附汤补四三。 一阴煎新补八。 保阴煎新寒一。 胃关煎新热九。 玉女煎新寒十二。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大温中饮新散八。 清膈煎新寒九。 当归六黄汤寒六五。 三柴胡饮新散三。 六安煎新和二。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大承气汤攻一。 抱龙丸小八五。 五福饮新补六。 参附汤补三七。 白朮汤和二六。 三阴煎新补十一。 温胃饮新热五。 清化饮新因十三。 大补元煎新补一。 五积散散三九。 人参建中汤补二六。 二柴胡饮新散二。 神朮汤和三九。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四柴胡饮新散四。 葛根汤散二九。 栝蒌桂枝汤散十二。 论外备用方 防风当归汤和二四一过汗反张。 景岳全书卷之十二终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