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医学 > 道医概论 >

《本草纲目·草部(中)》
栏目分类:道医概论   发布日期:2017-10-13   浏览次数:

豆蔻 释名 草豆蔻、漏蔻、草果。 气味 (仁)辛、涩、温、无毒。 主治 1、心腹胀满,气短。用豆蔻一两,去皮,研细。每服半钱,木瓜生姜 汤调下。 2、胃弱呕逆不食。用豆蔻仁二枚、高良姜半两,加水一碗合煮,去渣 取汁,再以生姜汁半合倒入,和面粉做成面片,在羊肉汤中煮熟,空腹 吃下。 3、霍乱烦渴。用豆蔻、黄连各一钱半,乌豆五十粒,生姜三片,水煎 服。 4、虚疟自汗不止。用豆蔻一枚,面裹煨熟。连面研细,加平胃散二钱, 水煎服。 5、瘴疟(热少寒多,或单过时冰热。或虚热不寒)。用豆蔻仁、熟附 子等分,加水一碗、姜七片、枣一枚,煎至半碗服下。此方名“果附汤” (因豆蔻一名草果)。 6、赤白带下。用豆蔻(连皮)一枚、乳香一小块,面裹,煨至焦黄, 同面一起研细。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7、脾痛胀满。用豆蔻仁二个,酒煎服。 蓬莪茂 释名 述。 气味 (根)苦、辛、温、无毒。 主治 1、心腹冷痛。用蓬莪茂二两(醋煮)、木香一两(煨),共研为末。 每服半钱,淡醋汤送下。 2、妇女血气游走作痛及腰痛。用蓬莪茂、干漆各二两,共研为末,每 服二钱,酒送下。如是腰痛,则用核桃酒送下。 3、小儿气痛。和蓬莪茂炮熟,研细,热酒送服一钱。 4、上气喘急。用蓬莪茂五钱,加酒一碗半,煎至八成服。 5、气短不接(兼治滑泄及小便热)。用蓬莪茂一两、金铃子(去核) 一两,共研为末,加蓬砂一钱,炼过,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 或盐汤送下。此方名“正元散”。 6、婴儿吐乳。用蓬莪茂少许,加绿豆大的一粒盐,放入乳一合中煎开 几次,去掉渣滓,再加两粟米大的牛黄一块,给病儿服。很有效。 荆三棱 释名 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 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 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 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2、痃癖(胁下坚块如石)。用荆三棱(炮)一两、川大黄一两,共研 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汤送下。 3、小儿气癖。用三棱煮汁给授乳的母亲吃,也把少量给小儿吃。小儿 新生百日及十岁以下,无论热痃癖等,服此药都有效。 4、反胃恶心,药食不下。用荆三棱(炮)一两、生丁香三分,共研为 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5、乳汁不下。用荆三棱三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 取汁出为度。 6、浑身燎泡(状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 研为末。分三次服,酒调下。连续服完。 莎草香附子 释名 雀头香、草附子、水香棱、水巴戟、水莎、侯莎、莎结, 夫须、 续根草、地毛。 气味 (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1、未老先衰。用香附子一斤,水浸一夜,取出,擦去毛,炒黄,加茯 神( 去皮)四两,共研为末,以炼蜜调末为丸,如弹子大。每晨服一丸, 降气汤送下。降气汤是用香附子(如上法处理)半两、茯神二两、炙甘 草一两半、合煎而成。此方名“交感丹”。除了治未老先衰之外,还能治 胸痞、拒食、虚冷遗精等症。 2、偏正头痛,热气上攻,头目昏眩。单用香附子一味,经过去皮、煮、 捣、晒、焙之后,研为细末,加炼蜜调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 水一碗,煎药至八成服下,妇女用醋汤煎服。此方名“一品丸”。 3、一切气病(胸腹胀满、恶心、气逆、翻酸、烦闷等)。用香附子一 斤、缩砂仁八两、炙甘草四两,共研为末,盐开水送服。或研成粗末煎 服亦可。此方名“快气汤”。 4、心腹刺痛。香附子(去毛,焙)二十两、乌药十两、甘草(炒)一 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5、心脾气痛(胸膛软处有一点作痛、俗称心气痛,实乃胃脘有滞所致, 或起因于气,或起因于寒)。用香附子醋浸,略炒,研为末;另用高良 姜酒洗几次,略炒,也研为末。两工分别收存,治病时,起因于寒者, 姜二钱、附一钱;起因于气者,附二钱、姜一钱;起因于气与寒者,姜、 附等分。三种情况都以热米汤加一匙姜汁和一小撮盐把药送下。服药七、 八次后,病根可除。 6、心腹诸痛(心气痛、腹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用香附子二两、 艾叶半两,蒸日上在醋汤中蒸煮熟,去艾叶,炒香附子末,加醋、糊做 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此方名“艾附丸”。 7、湿肿虚肿。用香附子、艾,加醋煮干,焙三工业区末。以醋、糊调 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常服,可使肿水从小便排出。又方:香附子一 斤,在童便中浸三日,取出,焙干研细,加糊为丸。每服四、五十丸, 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8、疝气痛。和香附末二钱,空心服,以海藻一钱,煎酒调下,服药后 把海藻也吃下去。 9、月经不调及其他妇科病。用大香附子(擦去毛)一斤,分作四份: 一份醇酒浸,一份酽醋浸,一份盐水浸,一份童便浸。几日后,取出香 附子,洗净,晒士,捣烂,微焙为末, 加醋煮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酒送下。瘦人,加泽新天兰、赤茯苓末二两;气虚,加四 君子料;血虚,加四物料。此方名“四制香附丸”。 10、重度血崩或五色漏带。用香附子去毛炒焦,研为末,热酒冲二钱, 立愈。已昏迷者,服三钱,米汤送下。 11、安胎顺气。香附子炒后研细,浓煎紫苏汤送服一、二钱。加砂仁亦 可。此方名“铁罩散”。 12、妊娠恶阴( 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起坐不便,饮食不进)。 用香附子二两,藿香叶、甘草各二钱,共研细。每服二钱,开水加盐送 下。此方名“二香散”。 13、临产顺胎(怀胎九月或十月时服此,自然顺产)。香附子四两、缩 砂仁(炒)三两、甘草(炙)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14、产后狂言(血晕妄语。烦渴不止)。用生香附子(去毛)研细。每 服二钱,姜、枣煎汤送下。 15、气郁吐血。用童便调香附末二钱服。又方:香附子一两、白茯苓半 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粟米汤送下。 16、肺破咯血。用香附子一钱,研细,米汤送服。一天服二次。 17、尿血。用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分另煎汤。先服香附汤在口,后服 地榆汤至尽。发吵见效,可照此再服。 18、各种下血。用香附子浸童便中一天,取出捣碎,醋拌,焙干,研为 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又方:香附子以醋酒各半煮熟,焙研为末, 加黄秫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又方:香附子末二钱,加百草霜、麝香各少许同服,见效很快。 19、脱肛。用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一碗,煎沸 十多次后,淋洗患处。 20、气郁头痛。用香附(炒)四两、川芎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 茶汤调下。常服可防头痛,又可明目。 21、肝虚目痛(冷泪,羞明)。用香附子一两、夏枯草半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茶汤送下。 22、突然耳聋。用香附子(瓦炒)研末,早晚各服二钱,萝卜子煎汤送 下。药忌铁器。 23、牙痛。和香附子、艾叶煎汤漱口,同时用香附子末擦牙。又方:香 附子(炒存性)三两,青盐、生姜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日擦牙。 24、长期消渴不愈。用香附子一两、白茯苓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 陈粟米汤送下。每天服二次。 25、蜈蚣咬伤。嚼香附涂搽,立效。 藿香 释名 兜娄婆香。 气味 (枝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 1、霍乱吐泻用藿香叶、陈皮各半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2、暑天吐泻。用滑石( 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共研为末。 每服一、二钱,淘米水调服。 3、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用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 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加一点盐,以开水调下。 4、口臭。用藿香洗净,煎汤,随进嗽口。 烂疮。用藿香中、细茶等分,烧灰,油调涂叶片贴疮上。 薰草(零陵香 释名 蕙草、香草、燕草、黄零草。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1、伤寒下痢。用薰草、当归各二两,黄连四两,加水六升,煮成二升 服下。一天服三次。 2、伤寒狐惑(按:狐惑症象是:虫蚀下部,痛痒不止,脉数而无热, 汗出不止。病初起时,目尽赤,七、八日后,四角变黄黑)。用薰草、 黄连各四两,咬细。在白酸浆一斗中浸一夜。煮成二升,分三次服。 3、头风旋晕(痰逆、恶心、懒食)。用真零陵香、藿者叶、香附子( 炒), 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4、小儿鼻塞头热。用薰草一两、羊髓三两,慢火熬成膏,去滓,以膏 揉摩背上。每天三至四次。 5、头风白屑。用薰草、白芷等分,加水煎成汁,倒入鸡蛋白调匀,搽 头几十次,以后永不生屑。 6、牙齿疼痛。用薰草叶煎水含漱。 7、梦遗失精。用薰草、人参、白术、白芍药、生地黄、茯神、桂心、 炙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加水八升煮成三升,分二次服。此方名“薰 草汤”。 8、节育断产。用薰草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连续服五次,可保一 年不孕。 9、赤白痢。用薰草去根,在盐酒中浸半月,取出炒干,每一两加广木 香一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冷水送下。三、四次以后用热米汤 送服一钱半,即可止痢。用药期间,忌食生梨。此方名“返魂丹”。 兰草 释名 (闲)、木香、香水兰、女兰、香草、燕尾香、大泽兰、兰泽 草、煎泽草、省头草、都梁香、孩儿菊、千金草。 气味 (叶)辛、平、无毒。 主治 除胸中痰癖,治消渴,消痈肿,生血、调气,煮水,可以洗风病,可以 解食牛马肉中毒。 泽兰 释名 水香、都梁香、虎兰、虎蒲、龙枣、孩儿菊、风药。根名地笋。 气味 (叶)苦、微温、无毒。 主治 1、产后水肿,血虚浮肿。有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醋酒 送下。 2、小儿蓐疮。由大人嚼泽兰心把疮周围封起来。很有效。 3、疮肿初起。把泽兰捣烂封住,有效。 4、损伤瘀肿。治法同上。 5、产后阴翻(产后阴户燥热,变成翻花状)。用泽兰四两,煎汤薰洗。 二、三次后,再加枯矾一起煎洗。 马兰 释名 紫菊。 气味 (根、叶)辛、平、无毒。 主治 1、诸疟寒热。用马兰捣汁,再加一点水,发病日早晨服。药中高精亦 可加沙糖。 2、绞肠痧。用马兰根叶在口中细嚼,将汁咽下。 3、打伤出血。用马兰、旱莲草、松香、皂树叶(冬日无叶,可用树皮) 共研细,搽入伤口。 4、喉痹口紧。用马兰根(或叶)捣汁,加几滴醋滴入鼻孔中,或灌入 喉中,痰邮,口自开。 5、水肿尿涩。用马兰、黑豆、小麦,加酒、水各一杯,煎成药一杯, 饭前温服。 6、丹毒。用马兰、甘草,磨醋搽患处。 7、痔漏。春夏取生马兰,秋冬取干马兰,白水煮食,连汁喝下。又方: 马兰,酒煮,焙、研后加糊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米汤送下。另用马 兰煎水,加一点盐。每天熏洗患处。 香薷 释名 香柔、香茸、香菜、蜜蜂草。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1、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 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 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 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 可用黄连( 姜汁炒) 代替。 2、水肿。用干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 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 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 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3、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4、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假苏 释名 姜芥、荆芥、鼠萤。 气味 (茎、穗)辛、温、无毒。 主治 1、风热头痛。用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茶调下。 2、风热牙痛。用荆芥根、乌桕根、葱根等分,煎汤随时含漱。 3、小儿惊症。用荆芥穗二两、白矾(半生半枯)一两,共研为末,加 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姜汤下。一天服二次。 4、一切偏风(口眼歪斜)。用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起研烂, 取汁浓煎成膏。加将药渣支掉三分之一,蓁三分之二晒干为末。以膏和 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5、中风口噤。用荆芥穗研细,取二钱,酒送服。此方名“荆芥散”。 6、产后中风(手足抽筋,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用荆芥穗子,微焙 为末。每服三钱,酒或童便送下。口噤则挑齿灌入,齿紧则由鼻灌入。 此方名“华陀愈风散”,还有“如圣散”、“举卿古拜散”(亦即荆芥散之意, 因举卿切音为荆,古拜切音为芥。这是用切音隐语来为药方名)等名。 7、产后血眩(精神昏冒)。用荆芥穗一两三钱、桃仁五钱(去皮尖, 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水磅下。如喘,加杏仁(去皮尖,炒)、 甘草(炒)各三钱。 8、产后下痢。用荆芥穗四、五枝,烧存性,不能触油火。烧好后加麝 香少许,以热开水调下。 9、口鼻出血如泉涌。用荆芥烧存性,研累。每服二钱,陈皮煎汤送下。 二服可愈。 10、吐血不止。用荆芥连根洗过,捣汁半碗服下。服干穗末亦可。又方: 荆芥穗为末。生地黄汁调服二钱。 11、尿血。用荆芥、缩砂,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 三次。 12、血崩。和荆芥穗在麻油灯上烧焦,研细。每服二钱,童便送下。 13、痔漏肿痛。用荆芥煮汤,每日洗痛处。 14、大便下血。用荆芥(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妇女用酒送 下。又方:荆芥二两、槐花一两,同炒,研细。每服三钱,茶送下。 15、瘰疬溃烂(牵连到胸前两腋,结块大如茄子)。用荆芥根下段剪碎, 煎汤热洗。洗后,见破烂处有紫黑点,以针刺破,让恶血流出。另用樟 脑、雄黄,等分为末,麻油调匀扫烂处出水。次日洗过又扫,直至病愈。 16、疔肿诸毒。用荆芥一把,切细,加水五升煮成一升,分为两次冷饮。 17、各种疮疥。用荆芥研末,加地黄自然榨汁熬膏,调成丸子,如梧子 大。每服三、五十丸,茶或酒送下。 18、脚丫湿烂。用荆芥叶捣烂敷上。 19、头目诸疾(眼疾,风气头痛,头昏目眩等)。用荆芥穗为末。每服 三钱,酒送下。 20、小腹急痛,癃闭不通。用荆介、大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水 磅下。小便不通者,大内用量减半;大便不通者荆芥用量减半。此方名 “倒换散”。 薄荷 释名 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金钱薄荷。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1、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风热)。用薄荷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 芡子大。每次噙含一丸。用白沙糖调丸亦可。 2、眼睑红烂。用薄荷在生姜中浸一夜,取出晒干,研为末,泡热激发 洗眼。 3、瘰疬。用新薄荷二斤,捣烂取汁,皂荚一个,水浸去皮,黑牵牛(半 生半炒)各一两,皂荚仁一两半,一起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 服三十丸,煎连翘汤送下。 4、鼻血不止。用薄荷汁滴入鼻中,或以干薄葆水煮,棉球裹汁塞鼻。 5、血痢不上。用薄葆叶煎汤常服。 6、火毒成疮。用薄荷煎汁随时涂搽。 水苏 释名 鸡苏、香苏、龙脑薄荷、芥苴。 气味 (茎、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 1、漏血,用水苏煮汁一升服。 2、吐血、下血。用水苏茎叶,煎汁服。 3、吐血咳嗽。用水苏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4、鼻血不止。用水苏五合,香豉二俣,同捣烂,搓成小团,如枣核在、 塞鼻孔中,鼻血即止。又方:水苏二两, 防风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 钱,温水送下。同时以水苏叶塞鼻。又方:水苏、生地典,等分为末, 冷水送服。 5、鼻渊(按:鼻渊俗名脑漏,鼻中不断流水、流脓,或脓中带血)。 用水苏叶、麦站科、川芎、桑白皮、炙黄芪、炙甘草、生地黄(焙), 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人参汤送下。 6、风热头痛(热结上焦,致生风气,痰厥头痛)。用水苏叶五两、皂 荚( 炙,去皮,去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 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荆芥汤送下。 7、突然耳聋。用水苏叶生捣,棉裹,塞耳内。 8、头生白屑。用水苏煮汗或烧灰淋汁洗头。 9、蛇虫咬伤。用水苏研末,酒冲服。并以敷伤处。 菊 释名 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阴成、 周盈。 气味 (花)苦、平、无毒。 主治 1、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 茶调下。 2、膝风痛。用菊花、陈艾叶作护膝。 3、病后生翳。用白菊花、蝉蜕,等分为末,每用二、三钱,加蜜少许, 水煎服。 4、妇女阴肿。用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 5、眼目昏花。用甘菊花一斤、红椒(去目)六两,共研为末。加淅地 黄汁和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睡时茶送下。 野菊 释名 苦薏。 气味 (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 1、无名肿毒。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让汗发出;另以药 渣敷患处。又方: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把,共捣烂,加入酒一碗, 绞取汁取;仍以药渣敷患处。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采苍耳叶,秋日 采野菊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天泡湿疮。用野菊花根、枣木,共煎汤洗患处。 3、瘰疬末破。用野菊花根捣烂,煎酒内服;以药渣敷患处。 淹闾 释名 覆闾。 气味 (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 1、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 2、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 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 3、产后血痛。和淹闾子一两,水一升,童便二杯,同煎服。 艾 释名 冰台、医草、黄草艾蒿。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 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2、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 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两次服。 3、中风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头插入耳内。 4、中风口噤。用熟艾灸承浆穴与颊车穴,各五壮。 5、咽喉肿痛。用嫩艾捣汁,细细咽下。又方:用艾叶一把,同醋捣烂, 敷喉部。 6、癫痫诸风。用熟艾灸前后阴之间。灸数随年岁增减。 7、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满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 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8、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 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 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9、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 疮,一天换二、三次。 10、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 一程式内服,能把虫吐出。又方:取生艾捣汁,天明时,先吃一点香甜 食品,随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虫打下。 11、白痢。用陈艾四两、干姜( 炮) 三两,共研为末, 加醋煮陈米糊成 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12、久痢。用艾叶、陈皮等分,煎服。也可用这两味药共研为末,加酒 煮烂饭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13、痔疮。先用槐柳汤洗过,再以艾灸七壮。血秽泻后即愈。 14、妊娠下血。用艾叶三两,芎穷、甘草各二两,当归、地黄各三两, 芍药四两,放入水五升、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再加阿胶二两令化尽。 每服一升。日服三次,此方中“胶艾汤”。 15、胎动(或腰痛,或抢心,或下血,或倒产,子列腹中)。用艾叶一 团,如鸡蛋大,加酒四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 16、妇女崩中,血出不止。用熟艾一团,如鸡蛋大,阿胶(炒为末)半 两,干姜一钱,水五碗,同煎服(先煮艾、姜至二碗半,倒出药汁,加 阿胶化开,分三次服,一天服尽)。 17、产后下血。用干艾叶、老生姜各半两,煎浓汤服。 18 、忽然吐血。用熟艾三团, 加水五程式煮成二程式,服。又方:熟艾 烧灰。取二钱,水送服。 19、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加水一杯煎至作 诚,临时温服。 20、水眼肿痛。用艾烧烟,将碗盖住,过会,刮取碗内烟煤,以温水调 匀洗眼,水中加一点黄连汁更好。 21、脸上黑痣。用艾灰、桑灰各三程式,淋水循环几次取汁,浓煎成膏。 常取少许敷痣上,能使痣烂脱。 22、鹅掌风。用艾四至五两,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入大口瓶 内,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水冷,热后再熏。极为有效。 23、小儿烂疮。用艾叶烧灰敷搽。 24、背疮初发。在患处先贴上湿纸,先变干的地方是疮头,用艾烘灸, 不计次数。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即消散。如不散,也不能 内攻了。此方被赞为神方。 25、虫蛇咬伤。用艾灸几次,有效。 26、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在纸上,铺艾一层,卷纸成筒,烧烟熏鼻。 又用口呵吸烟气,即可止疼消肿。 茵陈蒿 气味 (茎、叶)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1、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 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2、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浴即愈。 3、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 加水一斗五程式,煮成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一天洗 一次。 4、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 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5、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6、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青蒿 释名 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 (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主治 1、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 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时及临星时各用温 酒送下。 2、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 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 米汤送下。此方名“青蒿丸”。 3、疟疾寒热。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4、温疟(只热不冷,痰多)。用青蒿二两,在童便不浸过,焙干,加 铅丹半两,研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调下。 5、赤白痢。用青蒿、艾叶等分,同豆豉捣用饼,晒干。每用一饼,以 水一碗半煎服。此方名“蒿豉丹”。 6、酒痔便血。用青蒿叶或青蒿茎,研为末。便前用冷水,便后用水酒 调服。 7、刀伤。用青蒿捣封伤口,血止即愈。又方:用青蒿、麻叶、石灰等 分,一起捣烂晒干,临用时研成末搽伤处。 8、牙齿肿痛。用青蒿一把,煎水嗽口。 9、耳出脓汁,用青蒿末棉裹塞耳中。 10、鼻中息肉。用青蒿灰、石砂等分,淋汁熬膏点息肉上。 白蒿 释名 由胡、蒌蒿、蘩。 气味 (苗、根)甘、平、无毒。 主治 风寒湿痹、恶疮癞疾、夏月暴痢等。能杀河豚鱼毒。 茺蔚(益母草) 释名 益母、益明、贞蔚、推、野天麻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 草、土质汗。 气味 (子)辛、甘、微温、无毒。 (茎、叶)辛、微温、无毒。 (花)微苦、甘、无毒。 (根)甘、无毒。 主治 1、妇女胎前产后各种疾病。用连根收采的正在开花的益母草,阴干后, 取叶及花、子,碾为细末,加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不限丸数,以 病愈为度。如做成梧子大的丸子,则每服为五十至七十丸。服药时,随 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汤汁送下:(1)胎前脐腹前或作响,用米汤; (2) 腹痛胎动,下血不止,用当归汤;(3) 胎衣不下,死胎不下,横 生倒产,用炒盐汤;(4) 产后晕眼黑。发狂或不省人事,用童便和酒; (5) 产后腹痛,时发寒热,出冷汗用童便和酒或薄荷自然汁;(6) 产 后痢疾,用米汤;(7) 产后月经不调,用温酒;(8) 产后中风,半身 不遂,用童便和酒;(9)产后气喘咳嗽,面目浮肿,用温酒;(10) 产后流鼻血,舌黑口干,用童便和酒;(11) 产后大小便不通,烦躁口 苦,用薄荷汤;(12)妇女久无子息,用温酒。此方名“济阴近魂丹”。 2、产妇诸疾及内脏受伤瘀血等下。用益母草全草洗净,竹刀(忌铁刀) 切为小段,不中煮烂,去草取汁,约得五、六斗。澄清半日后,滤去浊 渣,以清汁在慢火上煎成一斗状如糖稀。收存瓶中。每取一杯,和酒内 服。一天两次,此方名“益母膏”。 3、尿血。用益母草捣汁服一升。 4、赤白痢。用益母草(晒干)、陈盐梅(烧存性),等分为末。每服 三钱,白痢以干姜汤、赤痢以甘草汤关定。此方名“二灵散”。 5、小儿疳痢。用益母草嫩叶同米煮粥吃。到病愈为止。常服嫩叶汁亦 可。 6、痔疮下因。用益母草叶捣汁服。 7、各种痈疮(妇女乳痈、小儿头疮,黄烂熟疮、疥疽阴蚀等)。用益 母草切五升,加水一斗半,煮成一头号,分几次洗名贵怍。 8、各种疔疮。用益母草捣烂封疮,另取益母草绞汁内服。又方:益母 草,烧存性。先用刀划破疔根,挤出血,然后挑药入疔内,疔深者,用 捻子把药送入底部。过一会,有污血流出,拭净,再次上药,直到看见 红血乃止。一、二日后,根烂出,以针挑去,再敷上药,不久,合口自 愈。 9、喉闭肿痛。用益母草捣烂,加新汲水一碗,绞出浓汁一次饮下。冬 月用益母草根。 10、耳。用益母茎叶榨汁滴耳内。 11、作洗婴汤。儿将生,先取益母草五两煎汤,儿生下后,即用此汤洗 浴,可预防生疮生疥。 夏枯草 释名 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 气味 (茎、叶)苦、辛、寒、无毒。 主治 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 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2、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 米汤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4、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5、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6、汗斑白点。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 7、瘰疬(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 煎至七成,吃完饭过一段时间以后温服。体虚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 服,并以膏涂患处。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更好。 刘寄奴草 释名 金寄奴、乌藤菜。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1、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 2、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 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各一合,一次温服。 3、霍乱转痢用刘寄奴草煎汁内服。 4、汤火伤。用刘寄奴捣末。先以鸡毛沾糯米资浆扫伤口,然后把药末 敷上。 5、赤白痢。用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多、加乌梅;白 多,加姜。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