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道教医学 > 道医概论 >

养生箴言总论(七)
栏目分类:道医概论   发布日期:2017-10-15   浏览次数:

    箴言:吾有一譬焉,譬之元霄鏊山之走马灯、拜者、舞者、飞者、走者,无一不具,其中间惟是一火耳。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而拜者、舞者、飞者、走者,躯壳未尝不存也。……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生者,治病者,得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  (《赵献可·医贯·内经十二官论》)。     语译:我有一个譬喻,大家已看到,元宵夜鏊山的走马灯,其灯中有跪拜的、有跳舞的、有飞的、有走的各色纸扎人都有,其中间仅插有一支火烛。当烛火旺时,那些纸扎的人围着转动的速度就快;当烛火减弱时,纸人的转动就减慢;当烛火熄了时,各纸人就都停着不动。但它们的纸躯壳却仍存在着。……我所以不厌其烦地举此例讲明这个论点,主要是希望世上养生的人、想治好病的人,都要注重人身内“命门”这个重要部位,特别是命门真火的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评述:前文介绍了金元四大家中以朱震亨、刘完素为代表的滋阴派养生和治病用寒凉药攻肾阳的论点。迄明代,赵献可、张景岳则对滋阴用寒凉十分反对,并提出了如本节所述,无论养生和治病,都必须珍保命门真火为主旨。前者以寒凉伐肾阳,后者以温补峻培真火,这是两个亟端的对立论点!个人认为,滋阴也好,温补也好,关键在于不论养生和治病,首要辨明病人为何证何病,切不可拘执于一说。如辨证(不管是养生或治病)其为肾阴虚者就当滋肾阴,其属命门火衰者就当温补肾阳,切不可因门户之见而忘记中医诊治疾病或养生的大法,那就是“辨证施治”、“辨证施养”!     箴言:阴以阳为主,所关于造化之原,而为性命之本者,惟斯而已。(《张介宾·内经附翼·大宝论》)。     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欲有生者,可不以此阳气为宝?即日虑其亏,亦非过也。(《景岳全书·传忠录》)。     语译:在阴阳中,阳是主,阴是从,世间万物造化的源流,人类生命的根本,仅就是在阴阳中阳是主导这唯一的真理认识上。     对养生来说,阳气强盛则人长寿,阳气虚衰则人短命。……想延年益寿的人,怎么可以不以阳气为至宝呢?即是每天都怕阳气亏虚而折寿,也不是过错。     评述:如上文的评述,显然可发现张景岳在阴阳平调这一概念上是绝对推崇阳气为主导的,殊不知这有时也会犯片面的、机械唯物论的错误的。关键是如上句评述所言,在人类的生老病死过程中,阴阳这一事物,谁是主,谁是从,决不能绝对肯定!否则,阴阳就谈不上平衡协调而养生、防病了。     箴言: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张介宾·治形论》)。     语译:善于养生的人,没有不先养好为神志意识所寄托之形体的;善治病的人,没有不先治好病人的为其心身强盛和康复基础之形体的。     评述:明代名医张景岳通过自己的实践,在继承古人及养生家治形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养生必先养形,养形则可安神,神安则身形自健,故在此句中明确提出了养生与治病,都宜首重养形的主张,在形与神的关系上首创了“留人治病,治病留人”的辨证观点。     箴言:凡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景岳全书·传忠录》)。     语译:治病的人,必须先主要针对形体病来治;要治形体病,必须先治精血的失调。     评述:有人因张景岳曾谓:“形即精血也”,故误以为张治形就只是治精血,养生就只是养形。实际上,张原意并非如此。在本句中,前半句的一个“主”字,后半句的一个“先”字,就明确点出了张之养生和治病也并非全在形体和精血。因为既有“主”,则必有“次”;既有“先”,则必有“后”。故我以为,张景岳之养生、治病并非全在形体和精血,只不过侧重于此而已,故不能以偏概全!从张的一些治案和医理中似也可体现出其在养生与治病中并非全是养形和治形的范例。     箴言:养心说……养肝说……养脾说……养肺说……养肾说。 (《李中梓·寿世青编》)。     养心坐功法……养肝坐功法……养脾坐功法……养肺坐功法……养肾坐功法。(《高濂·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     评述:这两段原文可参阅有关原著及本书以下各章有关从调神、节食、保精等方面对心、肝、脾、肺、肾五脏的调养法。养生须调养五脏,上述诸法较宋元以前已有了很大发展。     箴言: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李东垣《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语译:肾及其功能是一个人于出生前由先辈传予的生命的本源,脾及其功能是一个人于出生后由生活实践中所获物质的本源。     评述:在养生须养五脏的理论与实践上,各家多有共识。但究以养何脏为主,则各家不同。严用和、李中梓提倡“补脾不若补肾”,李东垣则独重补脾,并倡养生治病当调养脾肾为中心的五脏为基点。     箴言: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汪绮石·理虚元(钅鉴)·治虚三本》)。     语译:治疗虚证有三个脏器常为根本,这就是肺、脾、肾三脏。肺是五脏的天盖顶戴,脾是人形体各部分的源泉,肾是人性命延续的根本。故凡治人的虚证,都不外乎是治肺、治脾、治肾。     评述:汪绮石在此则更以治肺治脾治肾俱重。我以为还是宜先辨证,后再议防治法为妥,若心或肝有证见,何以不予防治?     箴言:心为一身之宰,脾为万物之母,养心养脾,最为切要。……养病家第一先须于脾胃上着力,每治它病,切须照顾脾胃,不可一意攻伐,忘其根本。……养生家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宁。(《郑官应·中外卫生要旨·卷一》)。     语译:心为君主之官,是心身的主宰,脾为后天之本,为心身滋养的本源,故养心养脾是五脏中最为重要的。有病当治的人,首先应在脾胃上着力,即使治疗其他病时,也必须照顾脾胃,切不可妄用攻伐药而忘掉后天脾胃这个根本。善于养生的人,也当以养心为首务。如心不生病则神志也会无病,神志无病则人自然感到健康安宁。     评述:因心为一身之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在一般情况下,养生或治病宜以心、脾、肾为切要。但中医辨证论养、辨证论治的根本大法也应时刻不忘。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