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丹道修炼 >

清代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九)
栏目分类:丹道修炼   发布日期:2017-05-13   浏览次数:

第九论 步法

今夫四肢百骸,主于动,而实运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故应战、对战,本诸身;而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又在于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动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即谓“观察在眼、变化在心”,而转弯抹角,千变万化,不至穷迫者何?莫非步之司命!而要非勉强可致之也!

动作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身欲动,而步以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催迫。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驱而若驱。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之”,其斯之谓与!

且步分前后。有定位者,步也;无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进,而后步亦随之,前后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后步,后步作前步,更以前步做后步之前步,后步作前步之后步,前后亦自有定位矣。

总之,捶以论势,而握要者,步也!活与不活,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步之为用大矣哉!

解析:

太极拳的拳式结构是以阴动和阳动的阴阳动组成的,阴动的起点是阳动的止点,阳动的起点是阴动的止点,互相依存,相互转化,“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太极拳的步法与人类走路一致,也是符合老子说的“道法自然”的。

清代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九)

太极拳的灵活在于步法(资料图 源自网络)

传统武术中所讲的步法不是简简单单的招式,或者是几个步型。正真意义上的步法是建立在一定的功夫之上的,不是老师告诉你几个脚的摆法,或者是迈步的方法,三两天就学会的!步法练得好叫“上步不见步”,“步步不断劲”,“虚步是腿法,实脚犹生根”,轻灵自然,迈步犹如定步一样,周身相随,拳脚都能随步法的调动发的出劲!但是这是很高的境界了,没有十年的纯功夫,就是一点体会都不会有的!

脚下的步法,上下相随,和谐规范,虚实变化自如。脚的虚实变化,没有显现的形态,似乎不被人注意。有的人走路很自然,但练拳时就见不到自然的步法了,迈出左脚便弓步,虚实重心的变化不是渐变而是突变,步幅开得大,不和谐,不灵活。究其原因,是忘记了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有悖于自然规律。太极拳的所有拳势动作都是被动行功。太极拳手、眼、身、步四法四功中,脚是其中很重要的功法。太极拳的特性之一是“举动轻灵”,吴式太极拳的步法就是很轻灵的。实脚松到了顶,虚脚自然上步或后退,循套路路线行功,自然和谐,看不到刻板动作。太极拳行功有个要求,胯以上肩以下的躯干部位空松,似一个空杯,或是一只灯笼。陈式太极拳大师陈长兴素有“牌位先生”的雅号。假如他行拳推手前仰后合主动妄动,大家也不会送此尊号了。

在太极拳中,练好步法的前提是周身必须有一定的松活劲,身子初步有些整合,否则练起来劲沉不到脚上,动起来站都站不稳,或者步动腰不动,腰动腿提不起来,身动手不能相随,东倒西歪,上下散架,这样的步自己一动就想摔倒,交起手来必定挨打!所以练太极拳的人,基本功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就要抽出时间,专门的修炼步法。当然,在套路中也可以,不过最好是多体会一种步型,比如野马分鬃,搂膝拗步!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