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丹道修炼 >

凝神藏气穴:泰宇定者 发乎天光
栏目分类:丹道修炼   发布日期:2017-05-21   浏览次数:

现将“凝神入气穴”的方法简述如下。

一 凝神

盘膝静坐,头正身直,全身放松,两手互握成练功手势,两目轻闭垂帘,留一线微光注视鼻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将渐已安静的意念逐渐集中于祖窍(两目之间鼻梁骨上端的山根穴,是两目神光会聚交并之所,古称为“外日月交光”。)。两目内视寂照祖窍(两眼球须平视向内寂照,稍如“对眼”之状,古称“双瞳抱睛之术”,又谓“对合同”,一定要自然,切勿僵执拘紧,否则易生弊端。内视眼球切勿向上,时间稍长就会引发眼痛头昏的偏差。内视寂照,用意也要轻重适度,总的原则是用意越轻越妙,是为自然文火。据报道,意守印堂、山根等穴窍可使血压升高,宜注意,此或以用意轻重有关。),两耳内听祖窍内动机,舌尖上抵对准祖窍,鼻息调匀归并于祖窍。

“凝神入气穴”要旨探析

含眼光,凝耳韵,缄舌气,听心息,是为“和合四象”(资料图:图源网络)

含眼光,凝耳韵,缄舌气,听心息,是为“和合四象”。

这是锁心猿拴意马的桩子,是斩伏识神杂念的有效手段。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念无念之间,息息自然归根,气沉丹田,绵绵不绝,上下之间自然相顾牵持也。

张三丰(1247—?)《注吕祖〈百字碑〉》中说:“以眼视鼻,以鼻视脐,上下相顾,心息相依,着意玄关,便可降伏思虑”。

心、神、意三者集中于一处,则两目神光渐渐合一。神光是两目之光与真意合一的结合体。

道家内丹学说认为,人一身属阴,惟两目之中一点真阳独存。两目之阳与真意相结合,则阳性之质已潜于真意之中,谓之“阳神”(按:此处所言“阳神”,非日后能飞升出壳的“阳神”,惟于此时的心神性质属阳,不再沉沦被阴气所侵扰耳,切不可二者混淆不清。下所言“阴神”也同此,不赘述)。两目神光内照眼前的虚空幽深玄远大境(宜内照眼前一寸至一尺范围,另尚有推拉“神光”之法,亦是“权法”),初时眼前一片黑暗,持之以恒,待之以诚(丹经谓“虚寂恒诚”),日久神不外驰(驰于声色,丹经谓“神不外驰气自回”),后天自然返先天,两目中的阳火自然化去目前的阴神,阴气渐除,阳神渐显,眼前会显出无数星光(小亮点)。

《阴符经》中谓:“机在目”。继续凝神不动,虚寂恒诚,静坐之际眼前可“见”一片光明,幽深玄远,或有可能“看见”各种彩光,或有一点亮光超然跃出,称为“粟(黍)米”(按:此光被内丹家称为“性光”。性光与静定成正比关系,性光定则心静,性光动则心摇,性光隐则心躁,越静定性光越明亮。得“光”机理,按现代生理学来讲或许与开发脑内“松果体”有关,松果体内遗存有退化的感光细胞。)

白玉蟾(1194-1289?)谓:“大道不离方寸地,工夫细密有行持”(《大道歌》)。渐而功深,大定之中现出一轮中秋圆月如○象,叫作“元性”。

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谓:“盖自太极既分,禀得这一点灵光,乃元性也”(《气为用说》)。

又说:“性之初,如星大,圆陀陀,光烁烁,未足言见性,但气质之性稍息,而元性略见。……三阳纯者,是所谓元性尽现。三阳生者,则光不在内,不在外,但觉此身如在虚空,亦无身,亦无虚空,亦无日,亦无月,常能如此,则大定也”(《蟾光论》)。

又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二气交感,凝结不散,遂生玄珠○如黍米”(《交会论》)。因此说,“粟(黍)米玄珠”是坎中真阳气与离中真阴气发动而结合现出的灵光。

识神不静,元神不显。玄珠亦难以产生。故降住心猿,伏住意马,识神渐静则元神渐凝,大静真空之时真阴真阳在祖窍中结合得此玄珠,则“凝神”已得大验。元性现出,不以有意求,不以无意守,有意无意之间,罔象中常得玄珠不离。斯时得全身上下氤氲和暖,如沐春风,酥软快乐。脐下丹田中亦有一知觉,如蚁爬行,痒痒洽洽,又似有一股祥烟冲上心口绛宫,复回旋于下,妙不可言,是为“气生”景象。

“凝神入气穴”要旨探析

识神不静,元神不显(资料图:图源网络)

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谓:“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而元精产矣”(《精从气说》)。

李涵虚(1806-1856)在《道情》诗曰:“钻杳冥,引生祥烟,冲得我绛宫痒痒,醉得我四体绵绵”。此气机升降起始之处即是“气穴”真实部位,古云“气发则成窍,机息则渺茫”。

柳华阳在《金仙证论•风火经》云:“虽在脐下,犹未得其所以然,要必得其神气相投者。盖其穴在脐后肾前稍下,前七后三,中间空悬一穴,此正是调药炼精之所,而学者不可不察矣”。

二 入气穴

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谓:“金丹之士,才见此物(元性)分明,便是元气产矣,遂因而用之。譬之见贼便捉,毋使再逸。然以之收于鼎器之中,而一点元气之真,始不可得而出矣”(《蟾光论》)。上则祖窍中金木交并化出神光,下则丹田中气机发动形成气穴,则凝神之大功告成。于静中将元神动而化为真意(静为元神,动为真意,是二是一,以静为体,以动为用。),摄两目神光御此元性,灵光沿人体中线的任脉下十二重楼,降于脐下丹田气穴之中(此句为“着相”之言,言如是,事非真有“御”,仅用两目神光自然地向下内照丹田而已)。用两目神光、性光及真意所化成的三昧真火烹炼气穴炉中药物真精,如太阳悬于太空,阳光普照大地,地中阴气因得阳光照射而化为阳气上升。

《天仙道程宝则》中说:“所谓凝者,非块然不动之谓也,乃以神入于气穴之中与之相守而不离也”(《古书隐楼藏书》)。

张三丰在《道言浅近说》中云:“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收入气穴,乃曰凝神”。

“凝神入气穴”要旨探析

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资料图:图源网络)

丹诗曰:“与君说破我家风,太阳移在月明中”。

宋•俞琰(1258-1314)《易外别传》中云:“太阴受太阳之光以为明,人之心为太阳,气海犹太阴,心定则神凝,神凝则气聚,人能凝神入于气中,则气与神合,与太阴受太阳之光无异”。

柳华阳在《金仙证论•风火经》解曰:“盖太阳喻神,月明喻气,移在者,神气相会也”。神光下摄于丹田之中,刹那间丹田中金光一片,虚室生白,恍惚之间入于无我无物的混沌境中,大休息一场,此即是“移神入气穴”也。静定之中,朗照日久,其间精气、真息、神光三家融合归一,正所谓“纯阴之下,一阳来复”,自有无限生机,元气萌、真精产、小药成。元气萌动,驾自然之河车,牵上昆仑顶,复降下十二重楼归于气穴之中,氤氲回转,渐化胎息。炼气补精,精足而“阳生药产”。待小药生成,采摘逆返,风吹火化锻成真金,封固于炉中,炼精化气。火候足验,采完三百六十周天度数,阳光三现,大药抟成,过关服食,一点落黄庭,内丹结成,是为“金液大还丹”(以上“炼精化气”阶段仅是概括而言,具体功诀可参见《伍柳仙宗》、《性命圭旨》、《性命法诀明指》及《乐育堂语录》诸书。)。

结语

总之,只有将静定中元神凝聚于祖窍之内,“泰宇定者,发乎天光”(《庄子》),翕聚眼前所显出的元性,灵光下照伏藏于丹田气穴之中,蜇藏使之生发,才能叫做“凝神入气穴”。

正如尹真人《性命圭旨》中所释:“此诀无他,只是将祖窍中凝聚那点阳神下藏于气穴之内”。

赵避尘在《性命法诀明指》也指出:“其口诀无他,将祖窍内炼出先天阳神之气光,已经收入腹中,立觉咕噜之响,即系已到海底之证,再以目光久视丹田,有股热力,漱漱动荡”。

“凝神入气穴”要旨探析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盛克琦。)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