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丹道修炼 >

无形胜有形 内家拳要练“心”
栏目分类:丹道修炼   发布日期:2017-05-16   浏览次数:

中国武术界的文与武

很多武术书上,都没有把外家拳和内家拳的差异说清楚,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很迷糊。这也难怪,真正的内家拳,懂的人很少。中国写教科书的人,很少是懂内家拳精要的人,只知道“想当然尔”。

我十年前去体育学院拜见过一个“武术博导”,据说是武术世家的后代,他还写了一本厚厚的《中国武术史》的书。我很崇拜地想跟大师学点什么东西,经他的研究生介绍去拜访的,还听了一次他讲的内家拳和外家拳讲座。结果却发现他根本不懂武,也不练武,光“谈武,写武”。他仅仅是靠一个“武术世家后人”的身份,还有翻翻古书,研究古代的武术资料的“研究”,就成了大学里专业的“武术博导”,带“武术研究生”。他的研究生,恐怕我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对付了---不是我有本事,而是这些“武术研究生”根本不练武,光读书“研究武术”,写写文章,就可以拿到学位了。

无形胜有形 内家拳要练“心”

很少人懂内家拳的精要(资料图 图源网络)

北京体院也有一个“全国著名”的武术教授,也是“名人之后”。他还好,还练武,可全是些花拳秀腿。动作好看,基本上是健身舞一样的东西。可是这人拍了很多影碟,教学各式“太极拳”“形意拳”国家套路等等各式“内家拳剑系列”,国家套路和民间套路以及自创套路一起上,书店里充斥了此君的各种“教学片”。我看过他练的拳,坦率说,没什么功夫。问过认识他的人,也说他当年他父亲的功夫的确不错,但是他本人就不行了(武术这东西,好像是不能够遗传的),靠父亲的老名头吃饭。他也写文章,也编写多种“武术教材”发行全国,掌握了武术界的“舆论权”。

上述的这些人,就是代表中国武术界“正统主流”的名人了,他们很看不起真打实战的“练家子”,觉得他们是“粗人”,没有文化。这也是对的,我也跟一些拿过全国散打比赛冠亚军的人交朋友,谈武道。在文上,他们的确表现不佳。

因为他们是小时候读书不行之后,不得已才去“练武”找条出路的,业余时间也很少看“有文化”的书籍。他们对自己的“缺乏文化”也感到有些自卑。这样其实练武也很难练到极高的程度,也无法了解内家拳的真谛。他们年轻的时候当运动员,年纪大了就想法当教练员,或者改行做生意等等,“武”并不是他们的“人生追求”,只是一个“吃饭工具”,因此他们无法与文武兼通的古人相比。

民间有些拳师写的书还不错。让我能够有所收获的武术方面的书籍,都是民间拳师写的,没有一本是“国家正规制定”的。我感觉什么好东西,一旦“国家认定”后就毁了。

例如太极,作为内家拳的一支,解放后被认定和搞出“国家标准套路”,并向全国“推广”后,就不成“拳”的样子了,基本上都变成了柔软体操,完全失去了精髓。其他因为没有具体的套路招式,只有单招单练,不好搞“统一套路”,因此被国家“放弃”了的传统武术,如形意拳等,相反还保留了较多的真东西。

在了解中国武术上面,民间拳师的思考,比“国家统一武术教材”对我的帮助更大一些。前几年出的一本谈武道和武术的书真好,就是《逝去的武林》,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

这是一个老人在“走”之前,把当年民国时期高手的很多点滴告诉了大家,包括练功的细节。让大家知道中国武术曾经有这么一批人达到的不可思议的境界,现在好像已经找不到了这种人了。懂得用心的练武人,可以从这本书里学到不少武术的真功夫。当然,大多数人只会拿来“看故事”,特别是本书没有“套路演练”,会让习惯“学套路”的中国人抓瞎的。

即使是民间,这样的人也太少了。这本书说了,武林已经“消逝了”。而且,民间武师往往有自己的局限性,对自己的“流派”过于执着地“捍卫”,具有强烈的近乎于宗教信仰一样的宗派特色,这难免障碍了他们对“武道”的真正理解。

中国的武术界,可能就是用这种极端对立的,文武分裂的形式来“继承中国武术文化传统”的。更别提要想真正理解中国武道,还需要道学和禅学的深度体悟和融合。无论文武两派的人,他们都不屑于研究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因此,让这些“正统人士”来告诉你什么是外家,什么是内家,练拳到底应该怎么练,中国的武术传统是什么?当然就是以盲导盲,结果弄得人们越来越看不懂了。但是他们都很敢说,什么都自以为是。

何为内家拳?

一般人认为,太极,八卦,形意拳就是内家拳。少林拳,洪拳,查拳,炮锤等等是外家拳。内家拳很柔和,四两拨千斤,以柔胜刚。外家拳刚猛有力,虎虎有声。所以从外表上就很容易分辨出内家拳和外家拳。

无形胜有形 内家拳要练“心”

太极拳(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因为,拳如果落了形象,就已经是“外家”了,不落形象,才是“内家”。这才是最正统的分法。

练法上,采用“内家”的心法来练的,无论什么动作,都是“内家拳”。采用外家的“形象”和方式来练的,主要在动作外形,招式上找感觉的,就是外家拳,跟拳种无关。

那么,太极,形意,八卦到底是不是内家拳?

这不好说,看你怎么练。现在99%的人,都把太极八卦等练成“外家拳”了。甚至连“外家拳”都不是,练成“体操”了。相反,如“少林拳”其最高境界的拳据说是“心意把”,外形很柔和,练法也更接近内家的要领。所以,分内家外家,恐怕不能以拳种,而只能以练法来分。

以太极为例,现在的人把太极分为24式,42式,66式,88式,108式,孙吴陈杨,国家标准套路等等。既然落了相,分了招,玩了套路,还标上了“家族标志”,这些都是“外面的东西”,哪里还是内家拳?

这不是我说的。拳经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招是“无招”,拳动是“无形”。看不见,看不出,这才是真内家。

看得见的拳,分的很细的招,还有各种门派自以为是的“正宗套路”,都已经不是“内”而是“外”了。

不仅拳理不同,内家拳的练法,也不同于外家。

外家拳喜欢玩动作套路,通过一遍一遍的“打拳”来获得熟练度,达到“高手”的要求。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来分析,外家拳是用长期的反复训练,来达到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性反应,不假思索地用于搏斗中。

因此,建立这种联系,用“招式”的不断重复和强化练习来固定攻击和防守的反应动作,具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外家拳的说法是“拳打千遍理自知”。靠像熟练工一样的反复练习招式来“练拳”的,都是“外家”!。甚至可能还不是“外家拳”,只能叫做“外行拳”。如现在的太极,用外家拳的“心法”,来走内家拳的动作和招式,其结果就是连外家拳的水准都达不到。外家拳不断重复的强化的动作练熟后起码还可以打人,这种太极的动作,如果没有用内家的心法来练,根本就不是拳,只是“柔软体操”而已。

现在练太极的很多人,练的应该就是这种“外行拳”。包括很多跟我练拳的大学生,也是天天在练“外行拳”,不过他们自己还喜滋滋的,觉得只要跟我学的动作,外形我做的差不多,就是“内家”,就是“内行”了。他们也不想一想,如果只学和模仿了我的“外形姿势”,没有走入自己的“内心”,拳还是在你的“外面”,当然还是“外家”。怎么可能是“内家”?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动作,我可以轻松地用出来,他们却“不会用”,难道靠不断反复练动作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跟我学拳的学生,居然有天天“勤奋练拳”,却不去看拳经,悟拳理的人,也不去琢磨借鉴高手的练拳经验,看别人的“门道”,岂不是一个大傻瓜!你想想就知道:一个人天天砍柴,却不肯去磨刀,不是傻瓜是什么?

把内家拳拿来当外家拳练,把需要“动脑子”的拳,当做让身体活动的“肢体运动”,长期练习就是出不了功夫,自怨自艾,实在是可笑之极!

外家拳和内家拳的区别

下面,把外家拳和内家拳做一点直接的比较,供大家参考:

一:外家重招式和外形,内家不重招式,不看外形。外家有形而内家无形。

二:外家靠不断的重复练习,来建立神经和肌肉系统的惯性和本能反应能力。内家则要练如何破除人的惯性反应,而以对拳的超级知觉和控制能力来取胜。

三:外家重视练力量,内家重视练协调。而一旦人体协调之后,可以拥有比普通外家拳更具破坏性的力量。

无形胜有形 内家拳要练“心”

外家重视练力量(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四:外家重视练速度,内家关注练柔和空灵。一旦达到空灵的境界,就拥有外家拳手无法想象的攻击速度。

五:外家拳的力量和速度主要来自于肌肉的训练和反应,所以外家拳手看起来很壮实,所谓的孔武有力。内家拳的力量来自于神经系统的协调和反应,所以看起来显得单薄清瘦。

在内家拳手看来,外家拳的肌肉力是“滞力”,不仅效率低,速度慢,而且会互相牵扯和互相制约,影响速度和力量的发挥,而且,这种肌肉力对身体健康还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练内家拳的人,要花很多功夫去掉身上的“滞力”,变成“灵劲”。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各部位往往会逐渐瘦下来(如果是身体偏瘦的人反而会壮起来),把很多不需要的肌肉和脂肪,都通过身体的“内化”而去掉,在内家称为“去浊气,蓄清气”的这个过程中消解掉。所以,我们明显看到:内家与外家的练法和外形都是完全相反的。

六:外家练拳讲究标准动作,内家讲究心法对不对。外家讲究一招一式如何“标准”,内家练拳则不一样,是要体会这些招式怎样运动才符合拳理。在符合拳理的情况下,所有的招式都是“对的”。所以,外家拳是“一元化思维”,内家拳是“多元化思维”。所以内家拳有很多派,招式动作各不相同,如一记云手,就有很多种派别,很多种练法。

人在练云手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体会不同的练法,不断变化幅度的大小和快慢等等。也由于这种区别,造成了太极一门的学生执着于某个师傅,某个阶段的动作特点,形成了太极门众多的门派,都说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了”,其实他们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落了形象,固化了动作招式,自然都是“错的”!

七:外家拳的练习对象是“肉体”,内家拳的练习对象是“心意”。相当于外家拳注重“硬件”,内家拳注重“软件”。所以外家拳可以看得到,而内家拳除非“用”的时候,否则是看不见的。

八:外家拳的进步靠“刻苦练习”,只要肯吃苦,练几年基本上都可以“耀武扬威”了。而内家拳的进步靠“内在悟性”。没有悟性的人,练一辈子内家拳都出不来。所以,内家拳功夫的高低,跟练的时间长短没有什么必然关系。

九:外家拳攻防,进退分得很明白。而内家拳攻防一体,进退一身,很难区分辨别。拳经所谓的“粘即是走,走即是粘”,“打即是化,化就是打”。拳谚曰:“何为打,何为顾,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攻防合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人们很难理解这种“二元合一的思维”,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功夫的确存在,内家拳法处处要求这种“合一”。

十:外家练“形”,内家练“心”。外家拳在外形上下功夫,在招式上求胜负,讲究“这一招克制某一招”,讲求“技巧”和“闪展腾挪”。而内家拳不在招式上求变化以克敌,而在内在看不见的变化上胜敌,所以可以用同样的,很简单的招式来对付不同的攻击。内家拳所具有的“招式”和“外形”,是要体现“心”的运行和觉知程度。是“以形调心”的,通过外形的观察,来觉知自己身体内部运行是否流畅,心态是否稳定和绵密。所以,外形和招式,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

十一:外家拳不懂文化的粗人也能傻练,内家拳却是“细人,文人”练的“哲拳”。如果没有领会内家拳学的“心诀”,是一定学不会的。所以,那些不看拳经,不悟拳理,天天“勤奋练习”,跟着师傅的动作照猫画虎的“内家拳学徒”,其实练的是四不像,连“外家拳”都谈不上的“外行拳”。勉强可以说是在练“健身体操”,跟真正的“内家拳”肯定一点也没有关系。

十二:真的内家拳不练套路,最多是玩套路。起码五年,十年是不练套路的。因为练了也没用,反而障碍真正的学拳,所以只能练几个“基本动作”。天天练套路的“内家拳”其实是体操,连“拳”都不是。我怀疑真正的外家拳也是不练套路的(不够了解,不敢肯定)。因为练套路违背基本的武学规律,长期进行套路演练的话,就会形成身体的条件反射,而这种条件反射,显然是违背内家拳的拳理及目标---摆脱思维和身体的惯性。

我认为套路是已经学会武功之后的人,用来“玩”的游戏方式,表演给大家看的演练方式,绝对不是练拳入门的方式。用这种方式“入门”,就一辈子也摸不到门了。我知道一些老拳师,当外人要他们“表演”的时候,也会即兴表演一些“套路”出来,但是每次都不一样。这才是“真玩家”,他们可以随时创编套路,而不是为套路所限制。他们玩套路,而不是被套路所玩。

(特别申明:以上都是我的一家之言,我是“外行”,非武术专业人士,也非“名家弟子”,武功也不咋的,只会乱说。专业的武林师傅们看了别在意,你们教徒弟愿意教套路,他们愿意学套路,我没有意见。上面的观点仅局限于今日学堂一派自娱自乐的玩法)

对照以上的内外区别,就可以知道,现在很多人所谓练“内家拳,太极拳”的,有几个做到了上面要求的“内”?很多人练了几十年都“不出功夫”,连初学外家拳的新手都打不过,有什么奇怪的?

无形胜有形 内家拳要练“心”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武当内家拳精要二:内家与外家 太极之谜 至柔与至刚》一文整理发布,选自张清一博客。)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