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丹道修炼 >

张三丰祖师《打坐歌》译解(五)
栏目分类:丹道修炼   发布日期:2017-05-19   浏览次数:

文/高帅

金丹丹田的本义与气功丹田说的贻害

原文

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

译文

水火既济,温养还丹,出现气机上下升腾时,应一意斡旋,降下重楼,复归中宫土釜封固。

注解

道家金丹文化丹田一词的出现,在张三丰先生的文章中,已经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这跟道家金丹文化的立禅、行禅工夫的普世,有一定的联系。诸如形意拳、太极拳术等,这样的行禅工夫,对人体中位丹田的提出,或许有一定的关联。

丹田的含义,就字面意思来理解,是能够孕育金丹的地方。这跟农民的稻田、麦田等词汇一样,都是寓意养育一物的田地。丹田,即为修真者温养还丹的地方,这是金丹文化丹田的本义。

张三丰祖师《打坐歌》译解(五)

丹田的含义跟农民的稻田一样,都是寓意养育一物的田地(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丹田被广泛运用到健身武术、内家拳术、养生气功、中医保健学、武侠小说中,成为现代健身、养生学中,曝光率最高的道家文化名词。

现代气功、武侠小说夸大了人体丹田的功能与作用,甚至有人称丹田为人体的发动机。乃至于这个源于道家金丹学的无形玄关窍、黄庭的代名词,完全失去了原始的本义。

这样过度揣测,望文生义地将丹田有形化、具体化、神秘化,对金丹修真来讲,是一种羁绊。它往往会诱导修真者,产生寻找丹田具体位置的杂念,产生丹田神奇功效的预贪效验,产生修真本不可有丝毫忖度之心的杂念。

因为对丹田的相化、功能化,则各种稀奇古怪念头的层出不穷,会致使修真者贪欲无穷,私心满怀,执迷其中,愈修愈执。

金丹修真若出现丹田相化之住,修真者则不能生其心,有形有意的丹田,则成了修真的枷锁。

道家金丹文化,对丹田的阐释,并不是指肉体的某一具体位置。祖师反复告诫大家;“执着己身不是道,离了己身事更糟。”虽修真是不离己身,但又不可执于己身,是“以在身中之中,寻不在身中之中”的从容中道。

所谓“执着己身不是道”,拿那些炼丹田道法的危害来说,一般表现为修真者,因死守腹部丹田,出现遗精底漏的症状。或误以为意守头部的祖窍的上丹田,来当做高级气功的,又容易导致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的脑漏症状。

所谓“离了己身事更糟”,其更大的危害是诸如那种离开肉体去寻找者,以服食日月之光,来采阴补阳,则往往面黄肌瘦,饥肠辘辘。或是那种男女阴阳双修者,妄以金丹阴阳栽接之道之名,以行苟且之事之实的邪道,不知祖师所言“延年药在身”的奥义。

这些道家邪术的出现,大多跟他们对道家金丹文化丹田本义的认识与理解的糊涂有关。

那么,道家又是怎么炼丹田的呢?人体究竟有没有具体的上中下丹田呢?这在祖师的文章中,早就给我们解释了那些基本道理。他要求大家修真时,要“不可用心守,不可无意求;用心守即着相,无意求则落空”。告诉大家修真的关键是“以在身中之中,寻不在身中之中。”的中道意义。更将丹田的位置,描述是:“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的淡淡有无间,不能有具体的部位和用心去守的执相行为。

虽然修真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身体上的反应,但我们若执着、痴迷这些肉体上的反应,就是一种落入有的错误。故而内丹学的修真,到了这个阶段,有土釜封固之功,实质是强调的一种真意的善持活动,以走出执相的窠臼。

一些道书将人体呼吸道的气管,称为十二重楼,痴迷于有一种气体,可以从督脉上升,再从任脉下降,经过气管、胸部、再到腹部丹田,所谓的真气如此前后循环一周,为周天功的降重楼。

道家金丹文化跟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休戚相关,道家常常用中药采药、制药等这样的生动故事,来解释炼金丹的基本道理,这也包括运用道家外丹术的铅汞化学反应,做为道家金丹太极修真文化的语言基础。

道家金丹文化的内丹术,基本是借用早期道家外丹术炼丹的“铅汞”术语,来解释道家内丹术的炼养知识。如将用具有外黑内白的“铅”,来预示真心的外暗内明,《周易参同契》形容这个“真铅”是:“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故铅外黑,内含金华”;“采之类白,造之则朱”的“黑白相符”特征,来预示真心的外暗内明的道理。

道家金丹文化习惯将修真的得丹、得一,形容为产药、采药。也习惯用中药的一些特征,来形容一些基本道理。这里的中草药重楼,具有外黄内白的特征,《打坐歌》用中药材重楼,以预示人心的真意黄婆。

张三丰祖师《打坐歌》译解(五)

金丹文化习惯将修真的得丹、得一,形容为产药、采药(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祖师的《大道歌》里面,他对重楼的含义,有很清楚的解释。他说:“从此三关一撞开,泥丸顶上转将来。金锁关穿下鹊桥,重楼十二真奇哉。重楼即名绛宫室,一颗明珠永不离。”祖师说的这个重楼,是寓意道家的绛宫,而非人体的气管。道家称绛宫,也叫赤帝宫。绛为赤色,即为心宫,中医称为君主之宫。

道家把绛宫室,比喻为重楼,预示的是一种修真状态——黄婆的媾和作用,故绛宫又叫黄庭宫。

道家的修真,是一种从容中道的实践活动。祖师《炼丹火候说》开篇就批评道门修真,往往落入执着肉体“有”的窠臼,成为普遍的执着于丹田练气的孤阴现象。

若是这种执着于胸背位置,所谓任督二脉的某种气血的升降,则这种心意运用,就成为道家批判的只会“弄识神”的阴而无阳了。

金丹修真是玄关窍开后的善持过程,靠的是个人的修持力。金丹文化形容这种现象,就好比是用锅来烧水的一种自然现象,必需是水在上,火在下,才能把水烧开,叫做水火既济的生命逆修之功。反之,则为常道水火未济的生命顺生现象。

所以,这种真意的善持情状,道家金丹文化,又比喻为“土釜”。因土的颜色为黄色,釜是用来烧水的锅,这个黄婆的媾和作用,就是土釜之功了。

《打坐歌》前文的“婴儿姹女两团圆”的阴阳合一,靠的是“黄婆其间为媒聘”的这个真意。修真的玄关窍开,靠的是黄婆的调和能力。就好比烧水一样,要水上火下,才能将水烧开,故被称作土釜封固。所以《入药镜》才会这样说:“识沉浮,明主客;要聚会,莫间隔。”,来强调铅汞合一的重要性。

我们再看看《悟真篇》是怎么讲这个道理的。《悟真篇》曰:

送归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厮配当;

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

《悟真篇》的这首诗告诉我们,修真是一个阴阳合一的过程,当“坎中一点往上翻”的阳生时,是真铅的出现,人心这个阴汞,就要不即不离,是为“铅汞相投”的水火既济。靠的是真意这个黄婆,来完成阴阳媾和的合一,才是这句“降下重楼入中元”寓意的所指,靠的是修真者修持力去实现。所以,《悟真篇》又说:

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

大都全籍修持力,毫发差殊不做丹。

《悟真篇》的这些源于内外丹术的金丹文化语言,寓意深刻。如果用海蟾翁针对平民百姓的的话来讲,就是“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失”的善持真意、真心。

因此,《打坐歌》的这句“丹田直至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是不能从字面的意思去揣测的,它是紧接着前文的“坎中一点往上翻”道理,用一种金丹语言,来讲解修真者阴阳合一的水火既济原理。

这句“入中元”的道理,是金丹文化“温养还丹”过程中,当人体出现一些生理上的反应时,修真者此时应该注意的是,切莫执迷其中,而要秉持从容中道的原则,去土釜封固养黄芽,以早日获得黍米玄珠的大药生。

张三丰祖师《打坐歌》译解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作者高帅,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