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清心寡欲”方能长生久视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5-30   浏览次数:

一提及老子的养生之道,便不禁想起了七八百年前,长春真人邱处机祖师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关于“清静寡欲”的一段佳话。

何为真正的“清心寡欲”?

邱祖(图片来源于网络)

邱祖万里跋涉见成吉思汗 劝其清心寡欲

当年(公元1219年),元太祖闻其名,自乃蛮(今蒙古境内)遣臣持诏召请,邱祖以70余岁高龄率十八弟子,从莱州出发,跋涉万里,历尽艰辛,历时两年多到达西域大雪山与成吉思汗相会。“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及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元史·邱处机传》)。太祖深契其言,礼遇甚隆,尊为神仙。

长生久视的要点:清心寡欲

我们从这段史料中,了解到了长生久视之道的要点:在于“清心寡欲”。由此可见“清心寡欲”的重要作用。“清心寡欲”之“清心”,即指清静人的心灵;“寡欲”,即指减少人的欲望。这与老子《道德经》的“清静寡欲”是同一个意思。毫无疑问,这是长春真人邱处机祖师将老子《道德经》思想运用于修道实践及弘道生涯中。

修道的关键在于“清静寡欲”

通过学习老子《道德经》,我们知道:自然者,无为也。无为者,可致清静也。因此,道教中人曰“清静无为”。若欲清静,必须寡欲也。因此,道教中人又曰“清静寡欲”。如果想痛下决心而寡欲,则必须摒除声色欲望和名利企求;必须知足知止、崇俭抑奢。唐代高道司马承祯认为修道必须收心,而收心的关键在于“守静去欲”。这实际上是说,修道的关键在于“清静寡欲”。

何为真正的“清心寡欲”?

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静寡欲”是养生之道的关键

或许有人会问“清静寡欲”和“养生”有何关系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人的生命包括精神与肉体(即心与身)两个方面,用道教的话说,即“性”和“命”。道家主张“性命双修”。在道家看来,修性不仅不可或缺,而且还是修道养生的基础,而修性(即修心)的关键便是“清静寡欲”,因此老子所说的“清静寡欲”不仅是“养生之道”,而且还是养生之道的关键。

在《道德经》中,“清静”和“无为”是两个颇相类似的概念;同时,它和“寡欲”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道”的部分表现。因此,在后来道教中常以“清静”和“无为”或和“寡欲”作为一个联用的术语,如道书中常说“清静无为”或说“清心寡欲”。

何谓“清静”

老子非常注重“清静”。何谓“清静”?大致说来,它有三个方面的涵义:

其一,在老子的宇宙观中,“清静”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态。

其二,在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中,“清静”则是老子理想中领导人物的政治风格。老子希望执政者法“道”,不强作妄为而保持清静无为。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三,在修养方面,“清静”则又是指修养过程中一种境界。老子教人“致虚极,守静笃”,以达到“虚极”“静笃”而物我两忘的境界。如此“则道自来居”。(文:中国道教学院 周高德)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