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读经会】为何瞽者善听 聋者善视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08 浏览次数:次
《太虚心渊篇》非常地短,我们只读三个周次,下下一周我们来读另一部经典《太上老君戒经》,《戒经》在读《道德经古本篇》的时候已经全文诵读过了,已经介绍过了。这次是单独把它拿出来,带领大众来学习。原因呢,就是不管是在家出家,做居士做道士,修道的入手在哪儿?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像前面所说的,不管是苦是乐,每天喝着“心灵鸡汤”,都是一种梦幻,都不能落在行上,但是真正要去下手,要去行,从哪儿入手?《戒经》就是入手,也是内丹的基础,也是道门三洞经教的一切法门的一个基础。离了这个基础,你修任何一个法门,都像一个高楼没有基石,没有柱子一样,那都是搭了一个纸屋子,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所以我们把《戒经》单独拿出来,用五个星期的时间来带领大家学习。
大家有什么想交流的,我们的时间有限。《太虚心渊篇》的文字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就用的时间稍微少一点,而且文字非常优美,琅琅上口,大家很快就能把它学下来。
师父上次讲解“瞽者善听,聋者善视”和一般理解不太一样,没太明白,师父能不能再多讲一些?
瞽者善听 师旷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个是《阴符经》中的一段话,我们这个已经解释过了。世俗人对这一句通常的解释是说,眼睛看不到的,这个瞽者就是眼睛看不到的人,他的听觉就敏锐,耳朵聋的人呢,眼睛就敏锐,这是我们通常的理解。但是我们看到《三皇玉诀》的解释不是这个样子的,它其实说的和《太虚心渊篇》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一部分是非常接近的,是要去关闭四门,要去关门打贼。说只有瞽者,只有看不见的人,只有听不到的人,经中只是举了这两个例子,那还有别的,关闭了四门的人,外景不入,内景不出,这样的人内在是光明的,与道相通的,这是《三皇玉诀》对这一句的主旨,和我们普通的人的理解是不太一样的。
简体山水画说:“煨烬心火,驯服气马”做起来真的好难,平时感觉到自己也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可是有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伤人伤己,感觉那一刻就像着了魔一样,那怎样才能做到凡事心平气和呢?
“煨烬心火,驯服气马”,这是《太上感应篇》前面虚靖天师给《太上感应篇》写的一个赞,其中的八个字。确实很难,凡事懂理很容易,真正地落到实处,自己真正地做到很难。很多修行人其实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找一些难处,找一些磨难,原因其实就是为了“驯服气马”,就是这个脾气,他必须得挑战自己。有一个故事说,吕祖去度人,天下没有,找来找去都是贪名贪利的人,后来在一个山洞里面,有一个老翁,住了几十年,没有下过山,外面自给自足,种了很多菜,那个山洞上就写了一个对联,意思就是说他三十年都没有动过火。那吕祖想,一个没有发过脾气的人那修为已经很高了,那这样的人打着灯笼都难找,这样的人我必须去度一度。祖师度人往往都是先试探,所以吕祖就化了一头耕牛,这个耕牛就在菜地里面糟蹋蔬菜,这个老人家这一看外面有动静,一出来一看,我的天,我辛辛苦苦种的菜都被你给糟蹋了,这一肚子的火,回头一看自己写的对联,自己也羞愧难当。三十年没发过火是因为自己跟自己独处,没遇到事儿。遇到事儿了,火一下就冒起来了,比别人冒得还厉害。所以我们时刻检点自己,之所以有《太上感应篇》,就是把两百多种恶行,祖师就像一个镜子上的污垢一样,把它列出来,让你自己去照,自己总认为自己很好,自己很棒,自己很优秀,自己是一个和平的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当你拿着镜子去照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脸上有这么多脏东西。“驯服气马”这真的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儿,我也在做这样的功夫,也在纠正自己,也在改自己。所以每时每刻像一个手电筒一样照着自己。突然之间发现,起心动念,自己身上有毛病,好,就去改正,慢慢地就好了。必须通过时间,还有一定的意志力。如果你长期地随波逐流的话,这样的就像湖水一样动荡不安的,是洞察不出来自己的细微的。当你长期地去诵读经文,长期地,就像儒家所说的“吾日三省其身”,把它变成一个修身的习惯的时候,那这个手电筒就一直打着自己的体内,照着自己,这样的体察就会慢慢地变成一种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慢慢地就纠正得越来越多,最后就越来越好,慢慢地涵养就越来越高。
(本文系腾讯道学弘道读经会独家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