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庄子:为什么大道亏损才有仁爱?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10   浏览次数:

文/李大华

庄子认为,人们最大的毛病在于自以为是,岂不知自己所谓的“是”,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未必就真的“是”,这种片面的认知会贻害对于大道理的认知,所以,真正的知,也就是真知、真理,是那种超越是非界限的。在《齐物论》中,庄子说道:

“古代的人,他们的知是达到了极致的。什么样的极致呢?认为世界的原初是没有任何物质的,这就是极致的、穷尽的、无以复加的认识!比这个认识次一等的,是认为有物质,但没有界限与分别。再其次的是认为物质有界限和差别,但没有是非。是非之间清楚了,那么‘道’就有所亏损了。道一旦有了亏损,那么仁爱也就成立了。道之所以亏损,仁爱之所以成立,真的有亏损与成立呢?还是真的没有亏损与成立呢?如果有成立与亏损,就如同昭氏鼓琴了(昭氏,名文,琴师);如果无成立与亏损,就如同昭氏不曾鼓琴。”

庄子:为什么大道亏损才有仁爱?

大道无形(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里所说的古代的人,其实是庄子理想的人格,如同至人、神人、圣人,在《大宗师》里,庄子曾提出过真人与真知的问题,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不过,在那里,庄子说真人之所以成为真人,是因为他能够明确人与天的界限,不试图以人战胜天。在这里,庄子是在追究天地万物的究竟的意义上谈论理想人格。

把世界的原初看成是没有任何物质存在的“无”,之所以是极致的、穷尽的、无以复加的认识,是因为一个基本的观念:使物质成为物质的,必定不是物质的东西(“物物者非物”)。世界原来是无,何以有了这个世界的呢?这就是庄子关于道的认识,由非物质性的道产生了没有差别的物质,这物质又开始分化、分别,有了种种的界限与差别,对于这些界限与差别的争论,于是有了是非。古代人的高明在于能够认知到天地的本原——道。现代人之所以不高明,在于他们在是是非非上争论不休,不知道返回本原。

为什么有了是非,道就有了亏损了呢?是非的本意就是是是非非,即自己认为“是”的就肯定它,对自己认为“非”的就否定它,可是怎么知道你认为“是”的就真的“是”而不是“非”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立场的偏颇,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认识。所以,任何个人的是与非,都是对道的歪曲、曲解和片面认识。只有在超越于是非、界限、差别之上,追求道的人,才可能达到真知、真理。

拿昭氏鼓琴与不鼓琴来说明道的亏与损,是说昭氏在鼓琴方面成功了,同时也意味着他在别的方面失败了,他的此一方面能力出众了,别的方面的能力肯定就被遮蔽了。如果昭氏不鼓琴,那么就不能说他缺失了那个方面的能力。而道是没有任何缺失的,没有任何遮蔽的。

为什么道有了亏损,仁爱就成立了呢?道是没有偏私的,是大爱,是无亲疏区别的,也是不会遗漏任何人和物的,所谓“道不遗物”、“道不遗人”;而仁爱,恰恰是有偏私的,是小爱,是有亲疏的,你对一些人表现出仁爱,就意味着你对另一些人不仁爱,所以,你的仁爱不普遍。这正是《老子》“大道废,有仁爱”思想的发挥。

《庄子》原文参考:《齐物论》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作者简介:

李大华,陕西紫阳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庄子:为什么大道亏损才有仁爱?

(本文原名为《说出来就亏损了》,系腾讯道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