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为什么常陷入是非之轮回当中?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10 浏览次数:次
文/李大华
《则阳》里面讲述了一则故事,说卫国的大夫蘧伯玉一辈子都在否定自己:
“蘧伯玉已经六十岁了,活的这六十年里面,年年他都在变化,所有的事情在开始的时候他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最终又都认定自己以前的认识都是错的,从而废除它。只是不知如今他以为对的、不是五十九岁时他认为错的。万物都有生成,只是没有人认识到它的根源;万物都有产生,只是没有人了解它们出自哪里。人都会尊崇自己的智识所能知道的,却没有人能够凭借智识所不知道的东西而后能够知,这难道说不是人的最大的疑惑吗?算了吧!算了吧!这都是世人无法避免的毛病。这里认为是这样的,就真的是这样的了吗?”
人为什么常陷入是非之轮回当中?(资料图 图源网络)
蘧伯玉之所以年年在修正自己的观点,就因为他不断地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认识是错误的,这是蘧伯玉所做的事情,就修正错误来说,无可厚非,问题是:谁知道他今天所认为对的,是不是上次他认定的错的?因为年年修正,到底依哪一个为准呢?说不定他修正来修正去的,最后又回到了原来的立场。这也就是《齐物论》里提到的“因是因非”,昨天以为对,今天以为错,彼此没有个准。
蘧伯玉不异于常人,他的毛病也是常人的毛病。之所以如此,就因为人们都只追求事情的现象,而不追寻事情的源头与宗本,就像跟着轮子转,而不知轮子所以转的根据在于轮子中间的枢纽。
就人本身来说,最大的毛病就是对自己的那一点点的见识产生了崇敬的感觉,而不知道那是非常局限的小知小识。如果能够依靠自己所不知道的来达到知,这才是高明的。这个“知”,也就是知道自己不知,也是《齐物论》里所说的“知止其所不知,至矣。”不过,常人能走到这一步吗?
《庄子》原文参考:《则阳》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门。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乎!已乎已乎!且无所逃。此所谓然与,然乎!(《则阳》)
作者简介:
李大华,陕西紫阳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文原名为《一生都在否定自己的人》,系腾讯道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