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为什么离道越近 反而越不知道?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10 浏览次数:次
文/李大华
《知北游》里有一段泰清、无穷、无为、无始几个人的问道的对话,饶有趣味。
泰清向无穷请教,说:
“您知道‘道’吗?”
无穷回答:
“我不知道。”
没有得到答案,太清转而问无为知不知“道”,无为回答:
“我知道‘道’。”
“您既知道,那么道有数吗?”泰清再问。
“有数。”
“那数是什么样的啊?”
“我知道,道可以高贵,可以低贱,可以聚集,可以分散,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道’的数。”
为什么离道越近 反而越不知道?(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听到了无为的这番话,泰清似乎还不满意,就把无为的话拿去再问无始: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无穷的‘不知’与无为的‘知’,哪个对,哪个错?”
无始则说道:
“不知道是深,知道是浅;不知道处于内,知道则处在外了。”
听了无始的这番话,泰清仰望着天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
“不知道才是知道么!知道却是不知道么!那么有谁知道不知之知呢?”
无始回答:
“道不可以听闻,听到了就不是道了;道不可以看见,看见了就不是道了;道不可以言说,言说了就不是道了。知道使形状成为形状的是不显示为形状的道理吗?所以,道是不可以用名称来称谓它的。”
无始又继续说道:
“有人问道,而回答了问道的人,其实是不知道的,那么问道的人也终究不了解什么是道。道不可以问,要是有人问了,也不必要回应他。不可以问而勉强问,这是追求空;不该回应而勉强回应了,这是处在外。以‘处在外’来对待‘勉强问’,像这样的,对外不可能观见宇宙,向内不可能了解自己生命的原初,所以,这样的人的境界不可能超过昆仑山,不可能遨游太虚。”
“泰清”问道三个人,而三人回答各不相同。“无穷”的回答其实是“我不知道”,“无为”的回答是“我知道”,“无始”的回答则是要对前面二人做出评价,所以,他既不说自己知道,也不说自己不知道,在知与不知之间,他阐述了一种超越前面二人的见解,那就是“不知之知”。
“无为”以为自己知道,甚而能够说出“道”的的数度关系,然而,在“无始”看来,不过是“知道浅”。从“无为”所说的道的数度关系看来,他也的确知道一些道的内容的,只是他违背了道的根本原则,他回答了本不可回答的问题,说“我知道”,而且他试图给“勉强问道”的人以明澈的回答,所以,“无始”说他知道浅。知道浅,那么他心地就不会高远,精神也不可能远游,只能囿于他所生活的圈子,如同“无为”,却不了解“无不为”的道理。因为“无为”会被他所知道的东西所限定,越不过“昆仑山”。
“无始”如此讲,也是基于一个信念,那就是使形状成为形状的东西,一定不会显现为形状。如果它显现为形状,它就落入了“具体”的陷阱了。而它本是是无限的,既不能用形状,也不能用名称来限定它,甚至“道”也只是它的一个假借的称号而已。
《庄子》原文参考:《知北游》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子知道乎?”
无穷曰:“吾不知。”
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
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
曰:“有。”
曰:“其数若何?”
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
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于是泰清仰而叹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无始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知北游》)
作者简介:
李大华,陕西紫阳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文原名为《道不当名》,系腾讯道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