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德国道教研究(五):马克斯·韦伯观点受质疑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11   浏览次数:

“伟大的外行”是西方汉学界对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评价,因为他不懂中文,只是依据一些不完全的翻译材料站在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上看中国,写了一本《儒教与道教》,这自然免不了说出一些外行话。

德国道教研究(五):马克斯·韦伯观点受质疑

马克斯·韦伯(资料图 图源网络)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曾任柏林、海德堡和慕尼黑大学教授,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试图从东西方文化和历史比较研究角度,来探讨世界诸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1922年在蒂宾根出版了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全书分三卷,第一卷《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中的一部分就是《儒教与道教》(1915)。1951年美国学者格斯译成英文,改名为《中国宗教:儒教与道教》,由纽约自由出版社出版,华裔社会学家杨庆坤作序,称这本书的“主题在于论证合理的市民的资本主义之所以在中国不发达,大部分是因为缺少一种宗教性伦理,而这种伦理作为心理动力,可助长其发达起来”。

这本书于1995年1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南京大学洪天富先生的中译本,除译者序外全书共分三编八章。

德国道教研究(五):马克斯·韦伯观点受质疑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资料图 图源网络)

第一编根据英、法、德文资料,从货币制度、城市制度、农业制度、政治制度、军队组织与民族组织等方面,以西方社会中的这些制度为参照系对中国的“社会学的基础”作了的一种静态的比较。他认为,在西方社会中,这些制度组织产生了西方所特有的理性的企业资本主义,但在中国的社会中却不可能产生。这个看法实际上就是韦伯一向反对的片面的唯物论。第二编“正统”和第三编“道教”是本书的主题。

余敦康先生指出:“在论述儒教和道教时,韦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只考虑到精神因素而很少考虑到物质因素,当然也没有考虑到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韦伯的这种论述也不是分析,而是一种比较,是拿西方的基督教来和中国宗教作比较,是精神与精神的比较。通过这种比较,韦伯认为,基督新教是外在的超越,中国的宗教是内在的超越,外在超越强调征服世界,控制世界;内在的超越强调适应世界,顺从世界,因而前者改造了传统,后者则是传统主义的”(见《世界宗教文化》1995年第1期)。

韦伯认为儒教和道教思想都不能像西方新教伦理那样促进现代化的实现。但近几十年来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十分明显的对韦伯影响极大的观点提出了挑战。故重新审视韦伯关于中国的研究,成为国际汉学界的热门题目之一。

德国道教研究(五):马克斯·韦伯观点受质疑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德国汉学中的道教研究(一)》一文整理发布,作者郑天星,选自《中国道教》期刊,1999年第3期。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