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德国《道藏》研究 道学通向“德”行之路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17   浏览次数:

文/郑天星

一、道经的大量翻译

德国的汉学形成20世纪,1912年柏林大学设立汉学讲座,1918年汉堡大学成立中国语言与文化研究所,1925年法兰克福大学设立汉学专业。最早翻译和研究中国道教经典的是斯特劳斯(Victor von Strauss,1808~1899),他于1870年在莱比锡出版了《道德经:通向德行之路》(Lao-tse,tao-te-king,Der Weg zur Tugend),1987年出了第8版。稍后有位传教士里夏德·威廉(Richard Wilhelm,1873~1930),他自取中文名卫礼贤,毕生从事中国经典翻译和研究,其中道经有《老子·道德经》(1911)、《庄子·南华真经》、《列子·冲虚经》(1912)。

德国《道藏》研究 道学通向“德”行之路

中德学者共同纪念卫礼贤 (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二、研究内容的专业化

弗洛里安·卡斯帕尔·赖特尔(Florian CasparReiter),自取中文名常志静,生于1948年,威尔茨堡大学汉学专业博士,1986年完成教授论文,现任教于威尔茨堡大学,是德国目前较活跃的道家、道教研究者。著有《道教的基本要素和倾向》,这部著作于1988年作为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丛书第48种在威斯巴登出版,全书共174页,还发表大量论文。关于道经研究,他有《三洞珠囊——唐初的道教著作》(Der Perlenbeutel aus den dreiH?hlen,San-tung chu-nang:Arbeitsmaterialien zumTaoismus der frǜhen Tang-Zeit),该书由著名汉学家石泰宁格(Hans Steininger,1920~1991)主编的作为威尔茨堡大学中国学和日本学丛书的一种于1990年在威斯巴登出版,全书共200页,探讨了唐代道士王悬河所编《三洞珠囊》,该书收入《道藏》第780~782册,为《三洞经》精华部分。此外还研究过《〈上清道类事项〉的范畴与事实》。

德国《道藏》研究 道学通向“德”行之路

德国1922年出版的德文版《道德经》 (资料图 图源网络)

巴尔德利安-侯塞因(Farzeen Baldeian-Hussein)系威尔茨堡大学教授,曾留学巴黎,师从汉学大师康德谟,承担了宋代难解的道经《灵宝毕法》的翻译和研究,1979年3月在巴黎大学获第三期博士学位,1984年于巴黎出版了博士论文《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11世纪的炼丹术要说》(Procedés secrets du Joyux maqiqueux:Traitéd‘al-chimie tao?ste du Xle siécle)。

德国《道藏》研究 道学通向“德”行之路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