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片《90后对话道德经——上善若水》
道教典籍2016-08-20
如果我们要为《道德经》的思想寻找一种贴切的象征,这种象征则莫过于水。在老子看来,这流淌于生活之中无处不在、平淡无奇的水,却与道有着不可思议的冥合。寻道之路曲折而漫长,我们不妨解开思想的扁舟,任其逐水而荡。也许有一日我们会发现,道,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 拧开水龙头,细细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涌进水池这一幅场景,每天每夜、在每家每户重复上演。这无色无味的液体一直默默滋养着生活的点滴,然而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然忘却了她的本来面貌…
-
系列专题片《90后对话道德经——福祸相依》
道教典籍2016-08-20
福与祸,似乎是每段人生都无法避免的际遇。福祉、福气、幸福美满让人喜笑颜开、心向往之;而祸患、祸事、祸不单行则让人苦痛忧戚、避之不及。在这样变幻莫测的人生际遇面前,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却以独具智慧的眼光,参悟着祸福相依的深邃哲理,也塑造着中国人成不骄、败不馁、坚定乐观的心态与精神。 中国家庭素来有在房门上张贴福字的传统。无论是独门别院的富庶之户,还是拥挤狭小的平凡之家,一张张喜气洋洋的福字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期盼。…
-
系列专题片《90后对话道德经——复归于婴儿》
道教典籍2016-08-20
婴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起点,是人生这曲交响的前奏,是一切传奇与故事的扉页。面对婴儿,寻常人会停下脚步去逗弄他,科学家会从他的举动中发现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哲学家则会从那一双晶亮的眼眸中觉察到至善、至美的存在。当一位智慧的老人与一个幼小的婴儿相遇,无限的哲思就在这老与少、智和愚的强烈反差中被擦亮。 医院的产房中,又有一位新生儿呱呱坠地。护士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托起他,他还是那样弱小的一个生命,不盈满怀,紧闭双眼,在…
-
系列专题片《90后对话道德经——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道教典籍2016-08-20
《道德经》既是一部哲思渊薮,也是一部格言集锦。在《道德经》中,一些思想已构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一些语句则句融入了我们的语言,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用语。上善若水、天长地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我们无意识地使用着这些成语格言时,我们却很少知道,这些凝练的字句皆是来源于老子,来源于那部言简意赅、却深刻隽永的《道德经》。寻道之路,如一场旅途,我们每日积累着那些细碎的脚步,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很远…
-
《黄帝内经》素问 ● 腹中论篇第四十(原文)
道教典籍2016-07-10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帝…
-
《黄帝内经》素问 ●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原文)
道教典籍2016-07-10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胫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腿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
-
《黄帝内经》素问 ● 风论篇第四十二(原文)
道教典籍2016-07-10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颤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内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
-
《黄帝内经》素问 ● 痹论篇第四十三(原文)
道教典籍2016-07-10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 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
-
《黄帝内经》素问 ● 痿论篇第四十四(原文)
道教典籍2016-07-10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 岐伯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
-
《黄帝内经》素问 ● 厥论篇第四十五(原文)
道教典籍2016-07-10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 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 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下于膝者,何也? 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 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