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功夫 > 太极拳 >

武当道教与武当赵堡太极拳
栏目分类:太极拳   发布日期:2017-07-19   浏览次数:

      作为中华武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武当赵堡太极拳,从创立发展到现在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了。这是一个以道教教理为指导,以武当道教张三丰祖师为宗师,以武当山内家养生功夫理论为行为规范的武术流派。

  元末明初的高道张三丰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张三丰,又名张邋遢,辽东人。自幼人道,云游四海,后长期在武当山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等处结庵栖身修炼。张三丰在武当山苦修期间,不但带领徒弟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亲手修复了南岩宫、紫霄宫、五龙宫等多处破旧损毁的宫观庙宇,而且非常注重内丹的修炼养生;同时,张三丰还注重习武练剑,增强体能锻炼。在武当山长达数年的清修时,在道教内丹理论的指导下,创立了武当太极拳。张三丰还在武当山用自己炼丹养生的实践,写下了大量有关金丹的著作,比较著名的有:《金丹小成》、《金丹直指》、《修身保身秘法》等三卷,《金丹玄要》三篇,《金丹密旨》一卷,《无根树》、《金液还丹歌》、《大道歌》、《炼钻歌》等等。这就说明,张三丰是一个在道教理论、内丹养生、武术拳术等方面造诣很深的高道,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他发明、创造武当太极拳就不是冲动盲目的,而是在道教理论指导下的必然成果。

  明朝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一位文人在其撰写的《张神仙祠堂记》中说,张三丰“自少臂力过人,善骑射”。《大岳太和志》载有明朝官吏歌颂张三丰的诗歌中写道:“西夷丹气满,邋遢剑光妍。”西夷指的是曾在武当山修炼的陈抟,邋遢则是指张三丰。这就说明,张三丰确实是一个能骑马,善射箭,剑法精,有一定武术功夫的道人。关于三丰祖师在武当山见鸟兽相戏斗而发明武当内家拳的故事,明、清两代文人史家也不乏大量记载。明末的大思想家工夫之写道:“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可见,早在明朝,中华武术已经有了少林外家拳、武当内家拳两大流派之分了。在清朝初年的学者田雯所撰写的《古观堂集》里的《三丰道人壁影歌》中叙述道,张三丰经常“熊经鸟伸决自秘”,“长生思假六禽戏”。就是记叙他把武当山熊走路过山时的姿态动作,和鸟儿伸脖屈腿的动作都编成了拳法口诀,秘自进行练习,看到山里六种(或多种)飞禽飞翔的姿势,就想到长寿养生也应该包括有像山中六种飞禽那样活动,才有道理。在此基础上,张三丰创建了武当内家拳法。

  明朝初年,由于张三丰高尚的道德操守,高深的道教理论造诣和他创立武当道教,及对武当内家拳的贡献,他在社会上声名远播,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被神化起来。明朝的几位皇帝想求见,都被张三丰托辞避而不见。张三丰的声望越来越高,到武当山修道、习武的无不拜张三丰为宗师。他的徒弟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来。据载,明朝的一代武术大师王宗岳,学得武当太极拳后云游到河南,在一次庙会上,遇到河南温县赵堡人蒋发。王宗岳见蒋发年少有为,习武之心坚决,且武德又好,于是按照武当山太极拳留下的“拳术择人而教”的祖训,把蒋发作为自己的关门弟子,专心授拳。蒋发随师学艺七年,丝毫不辍,一心一意,终得真传,并把王宗岳著《太极拳论》等书传世。学成后的蒋发回到赵堡,继续向当地习拳练武之人传授武当太极拳法。自此,武当太极拳在河南赵堡代代相传,终将武当赵堡太极拳光大于中华大地、神州内外。因此,一代武术名家刘瑞在他所著的《武当赵堡太极拳》一书中,十分肯定地指出:“武当赵堡太极拳最具武当内家拳法特色。”

  武当道教同武当赵堡太极拳之间的关系不但表现在赵堡太极拳源出武当内家拳一代宗师张三丰,与武当山太极拳一脉相承,而且从武当赵堡太极拳的运动和方法上看,从赵堡太极拳的拳理拳义上看,就不难发现,武当道教的教理教义对武当赵堡太极拳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经典著作《道德经》中的核心命题,其宗旨是天人合一,尊重大道,尊重自然,一切都必须按照大自然本身的规律去办事。信奉道教的修持人要这样,习武之人也要这样。体现在武当赵堡太极拳中,则是要求习武练拳之人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练习;同时要求所有习武之人一定要有高尚的武德武风,要遵守太极拳“内外兼修”的习武原则,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才能够起到养生、健身、防身自卫的目的,才能够实现练太极拳的最终目的——益寿延年。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